?

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及其對中國的借鑒

2021-09-10 07:22黃惠冰胡業翠張宇龍王威
海洋開發與管理 2021年1期
關鍵詞:澳大利亞

黃惠冰 胡業翠 張宇龍 王威

摘要:“陸海統籌”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國外的海岸帶綜合管理與我國“陸海統籌”具有相似性,在實施“陸海統籌”戰略時,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有許多成功經驗可以借鑒。文章系統梳理了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的特征與趨勢,繼而結合我國海岸帶管理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對策。包括開展基于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海岸帶綜合規劃;健全和完善海岸帶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和海岸帶管理非政府組織;加強海岸帶保護區建設,發展海岸帶生態產業;強化公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利益相關者的參與等推進海岸帶管理建設。希望對中國政府部門進行海岸帶管理決策有所參考。

關鍵詞:海岸帶綜合管理;海岸帶;澳大利亞;陸海統籌;管理體制模式

中圖分類號: P 7 4 8; X 3 2 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 0 0 5-9 8 5 7( 2 0 2 1) 0 1-0 0 2 8-0 8

基金項目:國家海洋信息中心課題“海岸帶‘三生空間’轉化差別化管制規則研究”.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Z o n eM a n a g e m e n t i nA u s t r a l i a a n dI t sR e f e r e n c e t oC h i n a

HUANG H u i b i n g1, HUY e c u i1, Z HAN GY u l o n g2,WAN G W e i1

( 1 . S c h o o lo fL a n d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C h i n aU n i v e r s i t yo fG e o s c i e n c e s( B e i j i n g) ,B e i j i n g1 0 0 0 8 3,C h i n a; 2 .N a t i o n a lM a r i n eD a t aa n dI n f o r m a t i o nS e r v i c eC e n t e r, T i a n j i n3 0 0 1 7 1,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L a n da n ds e ac o - o r d i n a t i o n”h a sb e c o m ean a t i o n a ls t r a t e g i ch e i g h t, w h i c hi so fg r e a t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t ot h en a t i o n a le c o n o m i ca n ds o c i a ld e v e l o p m e n t . T h e r ea r es i m i l a r i t i e sb e t w e e n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i nf o r e i g nc o u n t r i e sa n dt h a t i nC h i n a . T h e r ea r em a n ys u c c e s s f u l e x p e r i e n c e s i n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o f t h es t r a t e g y . T h i sp a p e r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c o m b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a n dt r e n d so ft h e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i nA u s t r a l i a, a n dt h e n, c o m b i n e d w i t ht h ea c t u a ls i t u a t i o no ft h e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i nC h i n a, t h ep a p e rp u tf o r w a r dt h e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o nh o wt op r o m o t e t h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i nC h i n a i n t h e f u t u r e, i n c l u d i n gt h a t, i nt h ef u t u r e,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Z o n eP l a n n i n gs h o u l db ed e v e l o p e d b a s e do nc o a s t a l e c o s y s t e m s i nC h i n a;t h e l e g a la n dr e g u l a t o r ys y s t e mf o rc o a s t a l z o n em a n a g e -m e n ts h o u l db ei m p r o v e d;ac o a s t a lz o n ei n t e g r a t e d m a n a g e m e n tc o mm i t t e ea n dc o a s t a lz o n e m a n a g e m e n tn o n - g o v e r n m e n t a l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s h o u l db ee s t a b l i s h e d;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c o a s t a l z o n ep r o t e c t i o na r e a s s h o u l db es t r e n g t h e n e d;c o a s t a l z o n e se c o l o g i c a l i n d u s t r i e s s h o u l db ed e v e l -o p e d;t h ep u b l i c ’ sa w a r e n e s so f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s h o u l db es t r e n g t h e n e da n dt h e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o f s t a k e h o l d e r ss h o u l db eg u i d e d, h o p i n gt op r o v i d es o m er e f e r e n c ef o r t h eC h i n e s eg o v e r n m e n td e -p a r t m e n t s i n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d e c i s i o n - m a k i n g .

K e y w o r d s: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Z o n eM a n a g e m e n t, C o a s t a l z o n e, A u s t r a l i a, L a n da n ds e ac o o r d i n a -t i o n,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m o d e l

0 引言

海岸帶是陸地、海洋、大氣相交的地帶,物質和能量交換十分頻繁,對于環境變化也十分敏感,生態環境脆弱。但海岸帶物質資源豐富,人類開發建設、海上交通運輸、漁業養殖業等都離不開海岸帶,海岸帶人類活動活躍,生態環境破壞的問題也令人擔憂。近年來,各沿海國家普遍采取海岸帶綜合管理(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Z o n e M a n a g e m e n t, I C ZM)的方法,以實現海岸帶的有效管理和可持續發展[ 1]。

海岸帶綜合管理是通過規劃和項目開發,面向未來的資源分析,應用可持續概念等檢驗每一個發展階段,試圖避免對沿海區域資源的破壞[ 2]。1 9 9 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批準了《2 1世紀議程》,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概念和框架被正式提出。這次會議也被認為是海岸帶管理的分水嶺,前后可分別稱為海岸帶管理的傳統階段與現代階段[ 3]。在此之前海岸帶的管理通常是單個部門運用單一的方法,從單一的視角進行管理,效果十分有限,會議之后的海岸帶管理通常有多個部門參與,運用統籌的方法進行管理,“綜合”是其突出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海洋和陸地綜合、部門的水平綜合、中央部門和地方部門的垂直綜合、法規政策的綜合、各方利益的綜合、管理功能的綜合、空間上的綜合、時間的綜合、理論與技術的綜合、學科的綜合等。

據統計,到2 0 0 2年,約有1 4 5個國家和組織參與了6 9 8個這樣的行動[ 4]。主權國家也通過聯合合作加強對海岸帶的管理,如環地中海的歐洲各國[ 5]。1 9 9 5年,國家海洋局以綜合管理和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制定了中國海洋2 1世紀議程及其行動計劃,為海岸帶管理做了大量工作[ 6]。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將陸海統籌上升到戰略高度。2 0 1 9年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將海岸帶專項規劃作為包含海洋在內的“多規合一”國家空間規劃體系的重要內容,我國海岸帶管理問題越來越被重視。國家和地方也都出臺了法規政策來管理海岸帶,一些地方也開展了海岸帶管理試點并取得一定成果,如山東、深圳、福建等編制的海岸帶綜合利用和保護規劃。但總體來看,我國的海岸帶管理模式尚未成熟,仍處于探索階段。

澳大利亞擁有超過3 . 6萬k m的海岸線,超過8 0%的人口居住于海岸帶地區,主要城市也都位于沿海地區,因此海岸帶的管理與保護受到重視,是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先驅之一[ 7],其管理成效顯著。我國實施陸海統籌戰略,完善我國海岸帶管理制度可以借鑒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的經驗。重視海岸帶問題,實現海岸帶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為建設海洋強國創造條件[ 8]。

1 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的實踐

1 . 1 強調生態保護理念,構建海岸帶保護區網絡體系

澳大利亞政府在政策制定、管理過程中,通常把生態保護的理念放在首位。澳大利亞在海岸帶陸域上建立了一批保護區(國家公園和植物園) ,在海域上建立海洋保護區(海洋公園、海洋保護區、自然保護區) ,建立了全國性的保護區系統[ 9],實行嚴格的保護管理。2 0世紀末,聯邦政府啟動海洋保護區系統網絡計劃,目標是建立從點到線、線到面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體系,保持各個保護區之間的連通性。海洋保護區內實行嚴格的用途管制,破壞環境的行為會被嚴懲,漁業等活動被全面禁止,讓海域成為海洋生物安全的地方。在維多利亞州的海洋保護區申報和實施期間,任何在保護區內的活動都要由國家海洋公園的主管批準,主管為使用者頒布不同的許可證。2 0 0 2年,維多利亞州將“禁止進入”的海洋保護區增加了1 0 0倍,覆蓋了5%以上的沿海水域[ 1 0],形成了高標準且十分完善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體系[ 1 1]。

1 . 2 重視海岸帶法制建設,依法管理海岸帶

澳大利亞于1 9 7 9年頒布的《海岸和解書》規定州內的內水和3海里內的沿海水域由州和領地管轄, 3海里以外的領海和專屬經濟區由聯邦管轄[ 1 2],州和領地可以在自身的管轄范圍內制定法律,明確了聯邦、州和領地的海岸帶管轄范圍,賦予了州和領地較大的自主權,使州和領地能夠根據其地方的特點因地制宜地制定法律。一般來說,聯邦政府在外交、國防、移民、海關等海岸帶事務上進行法律制定,除此之外的由州和地方政府進行規定[ 1 3]。

1 9 9 2年澳大利亞聯邦政府頒布《國家生態可持續發展戰略》,確立了“生態可持續”發展原則,成為后來制定海岸帶和海洋法律政策的基石。1 9 9 8年聯邦政府頒布《澳大利亞海洋政策》,由海洋政策和具體的部門實施兩部分組成,涉及約2 0個領域,包括養護海洋生物多樣性、航運、海洋污染、漁業和海事執法等[ 1 4]。目前,澳大利亞已建立了比較健全的海岸帶和海洋法律體系,約有6 0 0余部與海洋有關的法律,使海岸帶管理有法可依。習慣法上承認國際海洋法的許多條款,并履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在法律制定中,聯邦政府十分重視海岸帶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在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領域進行專門立法,保護物種的棲息地。例如, 1 9 9 9年制定的《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案》與2 0 0 0年制定的《環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則》,法案中規定了為減少生物面臨的威脅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支持物種恢復直到可以從該法案受威脅物種名錄中能夠刪去,保護了受威脅的洄游海洋生物[ 1 5]。

1 . 3 建立海岸帶管理和研究機構,協調沖突矛盾

1 . 3 . 1 海岸帶管理機構

1 9 9 8年的《澳大利亞海洋政策》決定,聯邦有關部門部長(包括環境、漁業、旅游業部門等)組成國家海洋部長級委員會,其主要任務是監督區域的海岸帶綜合管理政策措施執行情況,海洋管理委員會、國家海洋咨詢小組都要對其負責[ 1 6]。國家海洋部長級委員會每年都要向總理匯報海洋管理的目標和進展情況。

由于政策變化, 2 0 0 5年國家海洋部長級委員會解體,海岸帶以及海洋事務歸并到自然資源部長委員會。自然資源部長委員會成立于2 0 0 1年,由工業、科學和資源部,農業、漁業和林業部,環境部, M u r r a y - D a r l i n g盆地水資源委員會4個部門組成,形成了澳大利亞自然資源的管理體系(圖1)。將海岸帶和海洋事務歸并到自然資源部長委員會能夠有效協調與海岸帶有關部門之間的沖突矛盾,有利于海岸帶的統籌管理。2 0 0 6年,自然資源管理部長委員會發布《綜合海岸帶管理國家協作途徑—框架與執行計劃》,重點開展流域-海岸-海洋交叉集成研究;基于陸地和海洋的海洋污染源研究;海岸帶與氣候變化研究;海岸帶有害動植物研究;人口變化與海岸帶研究;海岸帶環境與經濟長期監測等方面的研究。將流域―海岸―海洋作為一個交叉連續的生態統一體看待,對于澳大利亞此后開展基于生態系統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州政府也成立海岸帶管理機構來加強對海岸帶的管理,維多利亞州政府就設立了“維多利亞公園”( P a r k sV i c t o r i a)。維多利亞公園是一個法定機構,負責管理7 0%的維多利亞海岸線和維多利亞海洋保護區[ 1 7],由《2 0 1 8維多利亞公園法案( P a r k s V i c t o r i aA c t 2 0 1 8)》創建,由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部長任命的委員會管理,并向部長報告。維多利亞公園的規劃框架包括1 0年的戰略計劃、3年的事務計劃和每年的商業計劃和預算,在政府的領導下與社區、企業和個人合作[ 1 8]。

1 . 3 . 2 海岸帶科技研究機構

澳大利亞政府建立海岸帶綜合管理的調查研究機構,如澳大利亞海洋科學研究所( A I M S)、澳大利亞地質調查組織( AG S O)、資源科學局等[ 1 6],有利于迅速獲得海岸帶的信息,為海岸帶管理提供科學的方法和依據。

目前,海洋管理委員會下屬的海洋科學委員會致力于發展澳大利亞的高質量海洋科學和藍色經濟,承擔國家海洋科技計劃的制定,在2 0 1 5年8月1 1日發布了“國家海洋科學計劃( 2 0 1 5年—2 0 2 5年)”[ 1 9]。海洋科學委員會為研究機構、大學、澳大利亞政府部門、州政府和更廣泛的澳大利亞海洋科學共同體提供協調和信息共享。

海洋科學委員會成員構成:由2 9個在澳大利亞進行海洋研究的組織代表,以及國家海洋科學企業的利益相關者,如能源公司、港口當局、旅游經營者、商業和娛樂漁民等組成。目標:旨在確保海洋科學有助于解決澳大利亞作為海洋國家面臨的“重大挑戰”(將通過整合社會和經濟因素的前沿研究來實現,并在工業、政府和社會利益相關者所要求的時間和空間尺度上完成)。職責:向國家海洋科學共同體提供有關計劃和其他有關事項的更新和新聞項目,國家海洋科學委員會每季度舉行一次會議,會議結果在官方網站公布。

1 . 4 進行海岸帶生態分區,開展分區規劃與管理

1 . 4 . 1 大堡礁海洋公園分區管理

澳大利亞的海岸帶空間規劃最早可以追溯到1 9 7 5年聯邦政府頒布的《大堡礁海洋公園法案》,在法案中聯邦政府首次提出了分區計劃,但法案中只對分區計劃做了框架性的描述。在2 0 0 4年7月1日《大堡礁海洋公園分區計劃》生效,該計劃對分區做了詳細的描述,規劃上采用陸地生態圈的方法,將大堡礁海洋公園分為8個管理區域(表1) ,對區域的范圍和邊界的界定采用地理經緯度的方法來描述,并確定每個區域的管理目標,規定了每個管理區域允許、限制、禁止進行的活動,被限制的活動需要獲得許可證才能進行[ 2 0]。海洋公園的分區管理對地區的海岸帶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起到重要作用。

大堡礁海洋公園將區域活動大致分為1 7類,在8個管理分區中都詳細規定了禁止、允許以及需要許可證才能進行的活動。例如,一般使用區是限制活動最少的區域,在一般使用區中,劃船、潛水、捕蟹、垂釣、漁網捕撈、拖網捕撈、拖釣等活動允許進行;水產養殖,捕撈水族館魚類、珊瑚、海灘蠕蟲,捕撈海膽、海參、熱帶魚蝦,科研,旅游活動,海洋資源的傳統利用等活動需要許可證才能進行。

1 . 4 . 2 南澳大利亞州生態環境評價區

澳大利亞的海洋空間規劃歷史上基本是小區域的規劃,而且忽視了海洋生態系統的作用。2 0 0 6年南澳大利亞州頒布《南澳大利亞海洋規劃框架》(MP F)提出了一種基于大尺度的,以海岸帶生態系統為基礎的空間規劃。區域覆蓋了將近6萬k m2的面積,以40 0 0k m的海岸帶為邊界,利用G I S和生態標準,通過數理模型建立了4個不同的生態環境評價區。該空間規劃制定的原則包括:生態可持續發展( E D S) ;基于生態系統的管理;可調整的管理[ 2 2]。政府通過4個生態環境評價區制定不同的海岸帶管理目標、戰略、政策(表2)。

根據該空間規劃南澳大利亞州政府制訂了多個新的海洋計劃,如“斯賓塞灣海洋計劃”,調整了一些現有的海洋政策。政府也制定了評估系統來檢驗海岸帶政策的執行效果,以便發現海岸帶政策存在的問題,及時對政策進行調整。

1 . 5 拓寬公眾參與渠道,提升社會參與水平

1 . 5 . 1 維多利亞州社區的直接參與

州政府在制定法案之前會充分調查民意。例如,在1 9 9 5年《維多利亞海岸帶管理法》的制定中,州政府在海岸帶固定的5個地點(由政府機構運營的工作單位)散發討論文件,再直接邀請3 0個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參與討論,在州主要日報中也會刊登廣告邀請公眾參與。最后州政府總共分發了45 0 0份初步討論文件,部長收到了1 9 7份書面意見[ 2 3]。

主要的社區參與方式是通過建立“海岸帶顧問小組”( C R G)。顧問小組會考慮所有的公眾討論文件,積極征求社區的意見,在兩個月之內召開5次會議,最后發布建議書。建議書會散發到所有寫過討論文件的公眾手中,也會散發給利益相關者,便于下一輪的對部長的直接反饋。

1 . 5 . 2 維多利亞州的社區組織活動

社區組織類型多樣,如:保護組織參與海岸帶生態保護;潛水俱樂部管理珊瑚礁健康;海岸帶公園組織負責除雜草工作;捕撈者協會管理區域捕撈等。

通過1 9 9 5年開始的“國家海岸行動計劃”,以社區為基礎的活動得到了援助和關注,“海岸保護( C o a s t c a r e)”是其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州政府直接向社區提供資金援助?!昂0侗Wo”贊助的項目包括:海岸資源工具項目,向所有地面上的海岸管理人員提供工具;每季的通信、廣播節目以及眾多的植被重建項目等?!昂0侗Wo”成立了一些非政府的志愿組織實現海岸帶恢復、社區教育、管理和保護計劃,大多數組織和當地議會或政府機構合作,贊助的團體類型包括保護團體、公民進步協會和當地服務團體。

1 . 5 . 3 維多利亞州的海岸帶旅游

維多利亞公園的主題是“健康公園,健康民眾”,使公園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可以進入公園進行散步、野營、騎行、劃船、潛水、游泳等不會造成環境破壞的活動,使民眾貼近海岸帶,形成自覺保護海岸帶的意識。

維多利亞公園還通過舉辦公益性的旅游活動來保護海岸帶。例如, 2 0 1 7—2 0 1 8年,維多利亞公園發起“海洋害蟲項目”(M a r i n ep e s t sp r o g r a m)來應對海洋害蟲的擴張。項目目標包括:開發抑制海洋害蟲傳播的產品;控制海洋生物入侵的活動和調查;增強與研究機構的合作以更好地應對海洋害蟲[ 2 4]。使民眾參與海岸帶保護的同時,也帶給民眾參與旅游活動的樂趣和參與海洋科普的機會。

2 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經驗對中國的借鑒

2 . 1 開展基于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海岸帶綜合規劃

2 0 1 2年3月《全國海洋功能區劃( 2 0 1 1年-2 0 2 0年)》(以下簡稱《區劃》)經國務院批準正式實施,這是我國推出的新一輪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秴^劃》主要根據海洋的自然屬性和社會需求劃分海洋功能區,對海洋開發活動起到重要的指導、約束作用,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合理利用海洋資源的重要依據。我國的海岸帶規劃也應該繼承《區劃》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不僅要考慮海岸帶的社會經濟屬性,也應重視自然屬性,理解生態優先是海岸帶綜合治理的首要原則[ 2 5]。

澳大利亞的海岸帶規劃充分考慮海洋和海岸帶生態系統的自然屬性,根據海洋生態系統的脆弱性等級劃分生態分區,在此基礎上進行海洋和海岸帶有關政策的制定和調整。根據我國海岸帶開發利用的現狀,進行基于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等級評估是十分必要的。根據海岸帶生態評估結果以及海岸帶開發利用適宜性和海岸帶環境承載力,進行大尺度的海岸帶功能區劃定,以分區評價結果為基礎開展立法、管理、監測、評估工作,對重要生態區和生態脆弱區劃定海岸帶生態紅線,也為省、市、縣地區的海岸帶進一步分區提供依據。在小尺度的地區空間規劃上,劃分海岸帶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在“三生空間”中進一步分類細化功能區,明確各個功能區允許、限制、禁止的行為活動,限制活動需要許可證才能進行。例如,在生態空間中,可以根據土地對維護生態的功能大小劃分為重要生態功能區、一般生態功能區、生態容納功能區,用法律形式對各個功能分區進行用途管制。

2 . 2 健全和完善海岸帶管理的法律法規體系

在國家立法上,我國在2 0世紀8 0年代就已經開始嘗試建立海岸帶專門立法,如《海岸帶管理條例》《海岸帶灘涂資源管理條例》等,但都未能實施。2 0 1 7年3月國家海洋局發布《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1 2月發布《國家海洋局印發關于開展編制省級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各沿海省、市、自治區都相繼響應。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缺乏專門的海岸帶管理法[ 2 6],關于海岸帶管理的法規不完善,相關標準、適用范圍、體制機制的專門法律法規有待制定。例如,在土地管理法和海洋管理法中存在有關灘涂的爭議問題,當灘涂屬于海域時是國家所有,屬于陸域時,既可以是國家所有,也可以是集體所有,但是灘涂是屬于海域還是陸域,界線并不明確,這就勢必導致部門管理之間的交叉沖突[ 2 7]。因此,我國亟須健全和完善海岸帶管理法律體系,修訂爭議問題,也為地方法律法規的制定提供大框架。

我國應借鑒澳大利亞海岸帶和海洋立法,統籌考慮已有的有關海岸帶管理的法律,推進海岸帶管理立法進程,明確海岸帶管理的地理范圍和管理主體,明確管理的責任,以便層層落實。協調現有海岸帶管理法律法規存在的沖突矛盾,健全相關標準和技術規范,形成一套完整的海岸帶法律體系。開展國際海洋、海岸帶法律制度的研究,使我國海岸帶法律能夠與國際公約接軌。法律的制定要更加關注海岸帶生態環境保護的問題,維護海岸帶的生物多樣性。

2 . 3 建立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和海岸帶管理非政府組織

按照自然資源部2 0 1 9年5月1 0日印發的《自然資源部北海局、東海局、南海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自然資源部設立北海局、東海局、南海局,分別管理北海、東海、南海海域的海洋資源,但三局都沒有設立專門的海岸帶管理機構和海岸帶咨詢機構。一些沿海地區認識到海岸帶管理涉及多部門,存在權責不分,難以形成工作合力的問題,應推進建立海岸帶管理的跨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如福建省、廣東省就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廣東省建立跨部門的海岸帶管理聯席會議制度,還設立海岸帶綜合管理議事協調機構。福建省建立海岸帶綜合管理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的日常工作由同級人民政府海洋與漁業行政主管部門承擔,省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密切配合,但海岸帶綜合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和咨詢協調機構還未普及所有沿海地區。

借鑒澳大利亞海岸帶管理機制(自然資源部長委員會和國家海洋部長級委員會) ,建議我國成立高層次的海岸帶管理協調機構,可以由各個海岸帶相關的部長負責人組成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應隸屬于自然資源部,來負責我國的海岸帶事務管理。還需成立一個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的附屬機構,由利益相關者組成,使利益相關者也能參與海岸帶管理的決策,鼓勵海岸帶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在各沿海省、市、自治區的普及。

澳大利亞各州在海岸帶管理中有很大的自主權,可以制定州的法律和政策,使州可以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我國沿海各省、市、自治區的海岸帶也同樣具有特殊性,存在不同的問題,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應只對全國的海岸帶進行宏觀管理,制定大框架,中央應該賦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權,使地方在中央的宏觀指導下進一步制定更具體的政策法規。另外,鼓勵民間成立海岸帶管理非政府組織,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為海岸帶管理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2 . 4 加強海岸帶保護區建設,發展海岸帶生態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海岸帶環境質量下降,生態資源枯竭。目前,全國自然岸線保有率不足4 0%[ 2 8],海岸線人工化比例已達6 0%以上,有些城市甚至已經沒有自然岸線[ 2 9],海岸帶自然景觀遭到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降低,一些物種面臨生存困境。海岸帶生態空間被嚴重壓縮,而生產、生活空間卻不斷擴大。我國應在海岸帶生態脆弱和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區域建立保護區,增加保護區的數量,擴大保護區的范圍,建立我國的海岸帶保護區網絡體系。海岸帶是我國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的關鍵區域[ 3 0],應加快調整海岸帶的經濟結構,扶持生態型產業,適度發展濱海旅游業。成立旅游區的專門管理機構進行管理,在旅游區內開展分區計劃,對旅游者的行為活動進行限制,并對分區管理效果進行評估。評估指標分為生態指標和經濟指標,生態指標包括生物多樣性、水質健康、污染物等;經濟指標包括游客滿意度、經濟收入等。

2 . 5 強化公眾的參與意識,引導利益相關者的參與

我國公眾對海岸帶的認識不足,對海岸帶、海洋的保護意識薄弱,參與海岸帶管理的積極性不高,海岸帶管理機制也缺乏有效措施能夠使公眾參與到海岸帶管理決策中。政府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并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政府給予社區一定的資金支持,使社區更加活躍地參與到海岸帶管理中,鼓勵社區自發舉辦海岸帶保護志愿活動,向社區民眾發放海岸帶管理知識手冊,成立海岸帶相關俱樂部等,提高公民對海岸帶的認識。通過發展海岸帶生態旅游產業,使公眾近距離接觸海岸帶,了解海岸帶,提高公民參與海岸帶生態文明建設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為了使決策充分反映民意,提高利益相關者的參與度,在法案準備階段,政府應該充分調查民意。如:通過互聯網向公眾和重要利益相關者發放文件,收集反饋意見,修改法案后再向公眾發放修改文件,并解答公眾的疑問,可以進行多輪的公眾意見收集,再由專家學者給出修改反饋意見,確定最后的法案;或者通過舉辦聽證會,網上投票等來收集民意信息。

3 結論

海岸帶是陸地生態系統和海洋生態系統耦合而成的復合生態系統,也是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生態系統耦合而成的復合生態系統。海岸帶綜合管理是關系我國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手段,為了維持海岸帶生態系統的健康,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國可以借鑒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通過分析總結,本研究認為澳大利亞海岸帶綜合管理基于生態優先的理念,將保護生態多樣性和關注海岸帶氣候變化放在首位,建立了完善的海洋保護區網絡體系;建立了較為健全的海岸帶管理法,包括聯邦法律和州、地方法律,使海岸帶管理有法可依;建立了海岸帶的管理機構和研究機構,明確海岸帶管理的主體,提高管理的科學性;進行了海岸帶的生態分區,包括國家海洋公園的小尺度分區和州范圍的大尺度分區,實行嚴格的分區管理和用途管制;重視公眾參與,公眾具有直接或間接參與海岸帶管理的渠道,且公眾參與的積極性高。結合澳大利亞的海岸帶綜合管理經驗,我國應該以陸海統籌、生態優先的理念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海岸帶管理模式:在海洋保護區和海洋公園等重點保護區中,進行分區管理,嚴格控制民眾的活動,減少對海岸帶的生態破壞,并進行大尺度的基于海岸帶生態系統的海岸帶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調整管理和規劃政策;積極改革海岸帶管理機制,建立海岸帶綜合管理委員會,協調部門之間橫向的沖突矛盾,鼓勵建立海岸帶管理的非政府組織;建立我國海岸帶保護區和海洋公園的網絡體系;通過宣傳教育以及發展海岸帶旅游,提高公眾對海岸帶的認識,調動公眾參與海岸帶管理決策的積極性,拓寬公眾參與的渠道,保障管理信息的透明度。

參考文獻

[ 1] R O S E N D OS, C E L L I E R SL,ME C H I S S O M. D o i n gm o r ew i t h t h es a m e: Ar e a l i t y - c h e c ko nt h ea b i l i t yo f l o c a l g o v e r n m e n t t o i m p l e m e n t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f o rc l i m a t ec h a n g e a d a p t a t i o n[ J]. M a r i n eP o l i c y, 2 0 1 8, 8 7: 2 9-3 9.

[ 2] 約翰R.克拉克,吳克勤,楊德全,等.海岸帶管理手冊[M].北京:海洋出版社, 2 0 0 0.

[ 3] G I B S ONJ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 z o n em a n a g e m e n t l a wi nt h eE u -r o p e a nU n i o n[ J].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2 0 0 3, 3 1: 1 2 7-1 3 6.[ 4] F O R R E S TC.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Z o n eM a n a g e m e n t: AC r i t i c a l O v e r v i e w[ J]. WMUJ o u r n a lo fM a r i t i m eA f f a i r s, 2 0 0 6, (2) : 2 0 7-2 2 2.

[ 5] 鄧穎穎,藍仕皇.地中海行動計劃對南海海洋保護區建設的啟示[ J].學術探索, 2 0 1 7( 2).

[ 6] 張景秋.海岸帶可持續發展與綜合管理研究[ J].人文地理, 1 9 9 8( 3) : 4 5-4 9.

[ 7] S O R E N S E NJ . N a t i o n a la n d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f f o r t sa t i n t e g r a t e d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d e f i n i t i o n s,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a n d l e s s o n s[ J].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1 9 9 7, 2 5( 1) : 3-4 1.

[ 8] 王少勇.為建設海洋強國作出新貢獻:訪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規劃與經濟司司長張占海[ J].國土資源, 2 0 1 9( 1) : 1 2-1 5.

[ 9] 朱婭春.澳大利亞保護區管理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 2 0 1 5.

[ 1 0] WE S C OT TG. T h e l o n ga n dw i n d i n g r o a d: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a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a d e q u a t e a n d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s y s t e mo fh i g h l yp r o -t e c t e dm a r i n ep r o t e c t e da r e a s i nV i c t o r i a, A u s t r a l i a[ J]. O c e a n&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2 0 0 6, 4 9( 1 2) : 9 0 5-9 2 2.

[ 1 1] 陳雅如.分區分類統籌管護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N].中國自然資源報, 2 0 1 9-1 1-3 0( 0 0 6).

[ 1 2] 方春洪,劉堃,滕欣,等.海洋發達國家海洋空間規劃體系概述[ J].海洋開發與管理, 2 0 1 8, 3 5( 4) : 5 3-5 7.

[ 1 3] 謝子遠,閆國慶.澳大利亞發展海洋經濟的經驗及我國的戰略選擇[ J].中國軟科學, 2 0 1 1( 9) : 1 8-2 9.

[ 1 4] T S AME NY IM, K E N C H I N G T ONR. A u s t r a l i a nO c e a n sP o l i -c y m a k i n g[ J].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2 0 1 2, 4 0( 2) : 1 1 9-1 3 2.

[ 1 5] 蔣小翼.澳大利亞聯邦成立后海洋資源開發與保護的歷史考察[ 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 2 0 1 3, 6 6( 6).

[ 1 6] HA R V E Y N,C A T ON B.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i n A u s t r a l i a[M]. A d e l a i d e: U n i v e r s i t yo fA d e l a i d eP r e s s, 2 0 1 0.

[ 1 7] HA R V E Y,N I C K,C L A R K E, e ta l . 2 1 s tC e n t u r yr e f o r mi n A u s t r a l i a nc o a s t a lp o l i c ya n dl e g i s l a t i o n[ J]. M a r i n eP o l i c y, 2 0 1 9, 1 0 3( 5) : 2 7-3 2.

[ 1 8] V I C T O R I A P. P a r k s V i c t o r i a C o r p o r a t e P l a n 2 0 1 8- 2 1[ Z].2 0 1 8.

[ 1 9] 袁蓓.澳大利亞海洋科技計劃比較分析[ J].全球科技經濟瞭望, 2 0 1 9, 3 4( 2) : 3 4-3 9.

[ 2 0] S H IT, X UJ .I n t e g r a t e dC o a s t a lZ o n eM a n a g e m e n t: A W o r k a b l e W a y t oA d d r e s sC o a s t a l a n dO c e a nP r o b l e m s[ C] / /A d v a n c e s i n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 d u c a t i o na n dH u m a n i t i e sR e s e a r c h, 4 t h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f e r e n c eo nM o d e r nM a n a g e m e n t, E d u c a t i o n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MM E T S S2 0 1 9) , P a r i s: A t l a n t i sP r e s s, 2 0 1 9: 3 7 1 - 3 7 6 .

[ 2 1] AUTHO R I T YGBR M P. G r e a tB a r r i e rR e e fM a r i n eP a r k Z ON I N GP L AN2 0 0 3[ Z].2 0 0 3.

[ 2 2] D A YV, P A X I N O SR, EMM E T TJ, e ta l . T h eM a r i n eP l a n n i n g F r a m e w o r k f o rS o u t hA u s t r a l i a: An e we c o s y s t e m - b a s e dz o n i n g p o l i c y f o r m a r i n e m a n a g e m e n t[ J]. M a r i n eP o l i c y, 2 0 0 8, 3 2( 4) : 5 3 5-5 4 3.

[ 2 3] WE S C O T T G. R e f o r m i n gc o a s t a l m a n a g e m e n tt oi m p r o v e c o mm u n i t y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a n d i n t e g r a t i o n i nV i c t o r i a, A u s t r a l i a[ J]. C o a s t a lM a n a g e m e n t, 1 9 9 8, 2 6( 1) : 3-1 5.

[ 2 4] V I C T O R I AP . P a r k sV i c t o r i aA n n u a lR e p o r t 2 0 1 7 - 1 8[ Z].2 0 1 7 .

[ 2 5] 張志鋒,許妍,索安寧.海岸帶綜合治理,怎樣做到生態優先?[ J].中國生態文明, 2 0 1 9( 4).

[ 2 6] 劉藝.我國海岸帶綜合管理研究述評[ J].法制與社會, 2 0 1 8( 1 1) : 1 6 8-1 6 9.

[ 2 7] 黃康寧,黃碩琳.我國海岸帶綜合管理法律問題探討[ J].廣東農業科學, 2 0 1 0( 4) : 3 5 6-3 6 0.

[ 2 8] 索安寧.海岸帶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思路探討[ C] /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C h i n e s eS o c i e t yf o r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S c i e n c e s). 2 0 1 8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科學技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學會, 2 0 1 8: 2 1 4-2 1 7.

[ 2 9] 劉大海,管松,邢文秀.基于陸海統籌的海岸帶綜合管理:從規劃到立法[ J].中國土地, 2 0 1 9( 2) : 8-1 1.

[ 3 0] 中國生態文明編輯部.陸海統籌的關鍵節點海岸帶[ J].中國生態文明, 2 0 1 9( 4) : 1 6.

猜你喜歡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土著人發明的回力標
國徽上的澳大利亞寶貝
澳大利亞C—27J形成初始作戰能力
澳大利亞海灘發現恐龍腳印
澳大利亞總理正式宣布將提前舉行大選
澳大利亞:和書來一場盲約
澳大利亞無人機操作規定多
行在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行
澳大利亞雕塑作品選(之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