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激趣法教學策略的實施

2021-09-12 11:28陸榮勢何世海
求知導刊 2021年29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策略課堂教學

陸榮勢 何世海

摘要: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已經漸顯疲態,失去了對數學課程的興趣,這會對課堂教學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可以結合激趣法,改進現有的教學策略,如利用數學游戲活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生活化情境等,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進而為課堂教學提供有利條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激趣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24X(2021)29-0059-02

引言

從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來看,興趣已然成為各個教師培養的重點,這與激趣法的教學核心相同,說明其是符合當前教學要求的教學方式,可以用到各個課程的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參與課程學習,從而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激趣法的意義

(一)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興趣意識

激趣法的應用能有效轉化教師的數學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產生興趣,進而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逐步深入學習,這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滿足教學要求

在新課程改革的內容中,教師需要牢牢地抓住學生的興趣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令其產生更大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利用激趣法教學數學課程,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表現出的興趣度不足

從數學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有些學生表現出的興趣度不足,比如,有的學生不會積極配合教師的提問,導致課堂教學氣氛不佳;有的學生會經常出神,不專注思考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這會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不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二)采用的引導方式不足

目前,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仍有部分教師使用傳統教學方式,這種方式更注重強調教師的主導性,沒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這導致教師不會采用較多的引導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激趣法的策略

(一)構建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生活和數學總是不斷地交織纏繞著,大家在生活中時刻都會用到數學知識,這就說明數學與生活具有較好的結合性。因此,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多方面地創設生活化情境,既可以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課堂,令其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又可以體現教材中的數學知識,有助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有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比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中的“方向與位置”章節知識中的“去圖書館”時,教材要求學生能夠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并且運用這四個方向判斷某個物體的位置,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事物,幫助學生進行判別。

以某區域鳥瞰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學校為中心,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判斷體育館、醫院、商場、郵局的位置,學生可以互相交流探討,隨后教師隨機選出若干學生,回答各個建筑物的位置,然后教師會進行評價,糾正不正確的說法,讓學生掌握判斷物體位置的正確方法。

再如,在講解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中的“觀察物體”章節知識時,教材要求學生能夠從正面、左面、上面三個方向觀察物體,了解每個物體具有多面性這一知識。教師就可以引入日常生活事物,幫助學生進行學習。

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演示某些動畫人物建模設計的三視圖,讓各個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哪個人物是從正面看的”“哪個人物是從左面看的”等問題。隨后進行抽問,讓學生回答問題,再要求學生自行思考,將生活中其他物體的三視圖繪制在紙張上,如飛機、汽車、小狗等,互相交換閱覽,提升學習效果。

從以上過程來看,通過生活化情境,教師可以將學生較好地引入數學課堂,令其對教材內容深刻思考,并且可以讓學生產生興趣意識,從而有利于其學習數學知識。

(二)結合教材內容,開展數學游戲活動

激趣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以結合數學教材內容,開展數學游戲活動,這既可以促使學生理解數學邏輯,又可以讓學生從中獲取更多的樂趣,既能達到激趣法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提升教學效果。

比如,在講解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中的“生活中的大數”章節知識時,教材要求學生認識“千”“萬”兩個計數單位,以及千和萬之間的關系。根據該要求,教師可以開展數學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

教師可以圍繞“千”“萬”創作某個寓言故事,使學生既可以從中了解“千”“萬”的關系,又可以感受數學故事的樂趣。如“在遠古時代,有一個和善的民族叫作千,他們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開辟了一個祥和的新家園,每個家園中有1000個人。但是有一天,大陸中出現了一個邪惡的民族叫作萬,他們共有10000人,想要占領千的家園,于是發動了戰爭,由于千的家園只有1000人,總是打不過萬,最終千想到辦法,如果10個家園的人集合起來,就可以與萬匹敵,最終所有千的家園集合起來,經過殊死搏斗,戰勝了邪惡的萬!”這個故事既表明了千和萬具有“1:10”的關系,又表達了“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道理,可以幫助學生學習該部分數學知識。

再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中的“加與減”章節知識時,教材要求學生學習萬以內數字的加減法。根據該要求,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

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填符填數”的數學游戲,教師在多媒體課件中預先寫出多個加法或減法算式,這些算式都缺少運算符號,如“33○22=11”“154○47=107”等,要求每名學生運用口算的方法,速算各個題目,知曉缺少的運算符號,隨后舉手回答,向教師說明缺少的符號。在回答正確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為該名學生加1分,反之會扣除1分。

然后,教師可以提升游戲的難度,每道題目會不固定地缺少減數或被減數以及運算符號,如“786○___=512”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策略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