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變革下組織創新體制機制建設影響因素研究

2021-09-15 10:50連建新陳曉敏
科技經濟導刊 2021年24期
關鍵詞:變革創新能力因素

連建新,陳曉敏

(1.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天津 300130;2.河北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天津 300130)

當前,中國經濟進入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的關鍵時期,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通用性技術的發展,技術變革正廣泛地作用于人類的生產生活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技術能力增強,產業快速追趕[1]。技術變革作為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的催化劑,是人類物質生產活動得以長久進行的基本條件。技術變革技術被視為企業努力適應激烈競爭和不確定環境要求的一種手段。技術變革可以由制度、市場需求、標準、產業競爭等因素驅動。

制造業的生存依靠創新和發展,在一些新產品的開發和管理中表現出最高的靈活性和最強的市場適應性[2]。我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興經濟體之一,制造業的創新效率卻不是很高,主要原因是我國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增加研發資金和人員,而忽視了如何設計更好的系統來整合和利用研發資源,以及如何利用組織資源和知識吸收能力來促進創新績效[3]。因此,研究技術變革下影響我國制造業組織創新的因素,對于我們完善科技創新機制體制具有重要作用。

1.文獻綜述

創新的概念可以從廣義上解釋,也可以從狹義上解釋。更廣泛意義上的創新不僅意味著組織體系的技術變革,還意味著社會體系、經濟結構以及自然界的創造性變革。對創新的狹隘認識僅限于制造方法和產品的變化。創新理論的先驅熊彼特指出了組織創新的巨大可能性。它們包括:引進新產品或改進現有產品;引進新的或改進的生產技術;開拓生產或供應的銷售或分銷新市場;使用新原料或半成品;對生產組織進行調整。組織創新是指實施和采用新的戰略和組織實踐來實現組織內部或外部關系的變革。只有創新的組織才能產生更好的績效,并在市場中保持穩定以應對環境變化。

KudretCeltekligil 和ZaferAdiguzel 研究了技術創新戰略和技術變革對技術企業競爭力和組織創新能力的影響,分析結果表明,企業具有創新戰略,對企業競爭力的發展和組織創新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4]。Ali Al Hadwer 等人采用技術-組織-環境(TOE)框架,系統回顧了影響組織創新決策的因素,經過對影響因素的分析、集成和分類,結果表明,高層管理支持、相對優勢、云復雜性和競爭壓力等因素是影響組織創新的關鍵因素。Bill Francis 和Huijie Cui 等人利用2005-2015 年的中國大樣本數據,考察了組織資本對企業創新活動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組織資本是企業創新產出的重要決定因素。另外的橫斷面檢驗表明,政治聯系和產業集中度都會調節組織資本對企業創新的正向影響,提出確保足夠的資金支持和加速國際化是組織資本促進積極創新產出的兩個可能渠道。

2.組織創新影響因素研究

2.1 組織能力研究

組織能力對制造企業的組織創新機制體制的建設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組織能力對組織創新目標的實現起到極大的制約作用。組織能力分為管理能力、創新能力、整合能力。

管理能力是保證制造企業組織及生產運行的關鍵因素。Muhammad Azeem 等人實證考察了組織文化、知識共享、組織創新與競爭優勢之間的關系,研究收集了294 位產業管理者的數據,并利用PLS-SEM 對數據進行驗證,并檢驗假設的關系,結果顯示,組織文化、知識共享和組織創新對競爭優勢有正向影響。

創新能力是制造企業組織創新路徑的強大動力。創新能力是一種能夠顯著增強企業核心能力的能力。創新能力作為技術能力的一部分,其建設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制造業。技術能力是指產生和管理技術變革的一組知識資源和技能,包括生產能力和創新能力。影響制造企業技術能力培養和提升的關鍵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包括技術規劃和控制、市場導向、培訓和引進技術的技術人力數量和外國直接投資等,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支持和國家技術等。

整合能力是實現組織創新目標的保證。創新是企業保持競爭優勢和保證可持續經濟增長的關鍵驅動力。它不僅可以很好地開發利用現有資源,并與新收購的資源進行無縫整合,不斷轉化為公司的嵌入式運營特征,還可以幫助公司挖掘潛在價值,提高競爭力。

2.2 組織資源研究

資源是企業所有創新活動的基礎,制造企業組織創新機制體制建設的實施更需要依靠組織資源的供給,主要體現在有形資源與無形資源兩方面。有形資源包括物質資源與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包括企業內部技術設備、基礎設施、資產規模,人力資源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與核心人員。無形資源包括企業核心文化、組織結構、知識經驗等?;诩夹g發展的組織變革使人們能夠學習新事物,與他人交流,進行創新,與他人分享創新。Bill Francis 和Huijie Cui 等人的研究表明,構成企業組織資本的因素,如企業文化、關鍵人才、招聘和培訓計劃,可以促進創新,組織資本增強企業創新活動,創新是一個合理的渠道,通過組織資本提高企業價值,實現經濟增長。Eisfeldt 和Papanikolaou 等人認為組織資源越多的公司管理質量越高,并對信息技術(IT)進行更多的投資,擁有更多高素質管理人員和更多IT 投資的公司應該能夠進行更多的創新。人力資源管理也是一個研究的極大熱點,張新新和Tiago Fonseca 等人對于人才創新機制進行了研究。

2.3 組織環境研究

組織環境能夠為企業的經營管理范圍進行有效的控制。組織環境既能夠保障組織創新活動的順利實施,亦能夠制約其發展。環境作為一種篩選機制,會自動保留適應環境的企業及剔除與環境相悖的企業。環境因素對于企業組織創新具有誘導作用。組織環境包括技術環境、社會環境、產業環境。

科學的改造與利用技術環境會顯著提升組織創新路徑的實施效果。好的社會環境是組織創新路徑實施的保障。從組織創新理論可知,經濟因素、文化因素、政治因素會顯著影響組織結構的變革,越是激烈的變動越會引導企業的組織結構朝向創新學習型組織方向改變。政府作為制度環境塑造的主體,通過實施一系列政策來創造產業發展的制度環境。技術變革與制度環境的相互作用制度和技術是驅動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

3.實證研究

3.1 數據來源

本文實證樣本來源于我國制造業省級和地區2013-2019 年的相關面板數據,原始數據來源于《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統計年鑒》和《工業企業科技活動統計年鑒》。

本研究的自變量包括創新的資本投入和人力資源投入。本文采用資本存量和研究人員全時當量來表示創新投入。影響組織創新的因素包括組織能力影響因素、組織環境影響因素和組織資源影響因素??紤]到數據的可得性和以往的研究,對組織無形資源、有形資源、企業創新能力、整合能力、政策環境和企業環境等因素進行了控制,對變量定義進行了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

3.2 實證結果分析

通過Frontier4.1 軟件對所設定的生產函數模型進行了擬合回歸和參數估計,估計結果如表2 所示,分別為以新產品銷售收入和以申請專利有效數為產出變量的估計結果??梢钥闯?,γ 值分別為0.978 和0.657,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技術無效率項μit 顯著存在。由以上檢驗結果可以判定,本文所構造的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是有效的。

表2 隨機前沿生產函數模型回歸結果

3.2.1 以新產品銷售收入為產出變量的實證分析結果

我國制造產業創新效率的產出彈性就生產函數而言,R&D經費存量和R&D 人員全時當量產出系數分別為0.706 和 0.186,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于人力資本的影響來看,當研發人員全時當量投入每增加 1%,會帶來創新產出上升0.286%。對于資本存量的影響來看,當研發資本投入每增加 1%,會帶來創新產出上升0.706%。R&D 人員的產出彈性是遠小于R&D 資本的產出彈性,說明在組織創新過程中,R&D 資本具有更大的價值。但是,出現這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是低估了R&D 人員的貢獻。雖然我國R&D 人員數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一,可是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R&D 人員的質量仍處于一個不高的地位,高質量和高素質的人才缺口還是很大。

就技術效率損失而言,員工福利、創新能力、整合能力和政策環境這些影響因素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檢驗,其中,員工福利、創新能力和政策環境的彈性系數分別為-6.575、-0.002 和0.009,對我國制造業組織創新產出的效率均有正向的影響。表明員工福利待遇越好,企業創新產出就越高,好的政策環境越有利于我國制造業組織創新效率的提升。

3.2.2 以專利申請數為產出變量的實證分析結果

我國制造產業創新效率的專利產出彈性就生產函數而言,R&D 經費存量和R&D 人員全時當量產出系數分別為0.629 和 0.34,均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于人力資本的影響來看,當研發人員全時當量投入每增加 1%,會帶來創新產出上升0.34%。對于資本存量的影響來看,當研發資本投入每增加 1%,會帶來創新產出上升0.629%。結果表明,近年來我國制造業創新效率的提升更多依賴科研資金的投入??蒲匈Y金有助于企業對于自身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4.結論與建議

經過以上分析,結果表明:研發資金投入和研發人員的投入對組織創新機制體制的建設均有不同程度的促進作用。另外,組織資源類別中,無形資源中的員工福利對于組織創新的影響最為顯著,物質資源次之;組織能力類別中,創新能力對于組織創新績效的影響最為顯著,整合能力次之;組織環境類別中,政府支持對于組織創新績效的影響最為顯著,產業環境次之。這說明我國制造業組織創新機制體制的建設需要好的管理辦法和創新環境。

針對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制造企業要提高知識轉化和利用能力,積極學習行業領先的商業模式,招聘具有良好教育和專業背景、高業務技能水平的員工,積極從市場、消費者和競爭對手那里獲取信息。制造企業需要建立內部知識管理體系,組織跨部門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知識和信息共享機構,形成良好的學習和合作氛圍。

管理者需要結合創新戰略,減少不必要的投入,并積極將必要轉化為創新績效,以獲得競爭優勢。管理者必須經常跟蹤創新投入的使用情況,并將其資源配置到最佳狀態,從而發揮其吸收能力對創新績效的促進作用,應合理配置組織資源,更好地進行創新投資。構建文化價值觀,培養新的組織能力,吸收專業人員的知識,提高創新性和辦公效率,從而驅動制造業組織創新機制體制的建設。

猜你喜歡
變革創新能力因素
腹部脹氣的飲食因素
拓展探究實驗 培養創新能力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四大因素致牛肉價小幅回落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短道速滑運動員非智力因素的培養
新媒體將帶來六大變革
《流星花園》的流行性因素
變革中的戶籍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