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對重癥患者營養狀態及預后的效果觀察

2021-09-15 03:25陳艷麗
中華養生保健 2021年11期
關鍵詞:重癥患者

陳艷麗

摘? 要:目的? 探討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對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態及預后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8年10月~2020年9月菏澤市中醫醫院存在營養風險的重癥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n=43)和觀察組(n=43)。對照組給予常規營養支持治療,觀察組采用系統性的營養風險評估后實施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比較兩組患者入住ICU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和營養支持治療期間胃潴留、惡心嘔吐、腹瀉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結果? 對照組ICU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均明顯長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治療后胃潴留、惡心嘔吐、便秘、腹瀉等并發癥發生率高于觀察組(P<0.05)。結論? 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方式,能夠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快康復進程,獲得良好的治療預后。

關鍵詞:營養風險評估;重癥患者;個體化營養支持

中圖分類號:R459.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1-0097-03

重癥患者中很多有吞咽障礙,且多數患者胃腸道功能長時間紊亂,由于其機體長時間處于高度分解代謝的狀態,重癥患者經常會出現能量攝入過少的現象,極易發生營養不良[1]。王曉琴等[2]研究表明,對重癥患者進行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能夠使重癥患者維持正常代謝的穩定性,減少并發癥的出現。但是,目前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對重癥患者的營養狀態及預后的效果研究較少[3]。因此,本研究以重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對重癥患者營養狀態和預后的影響,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菏澤市中醫醫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重癥患者86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43例,男21例,女22例;年齡36~81歲,平均(66.24±6.34)歲;其中原發病類型包括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OPD)17例,重癥肺炎13例,腦卒中6例,骨折合并肺部感染4例,急性心肌梗死3例。觀察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35~79歲,平均(64.44±6.79)歲。其中原發病類型包括急性加重期COPD 18例,重癥肺炎12例,腦卒中7例,骨折合并肺部感染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全部患者都在重癥監護室(ICU)進行治療,且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颊呒覍僦榍液炇鹆酥橥鈺?。本研究經菏澤市中醫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重癥患者診斷標準[4],均經臨床醫生確診;②均在ICU進行治療;③配合度較高,能與醫生進行簡單的溝通。

排除標準:①合并精神障礙或入院資料缺乏者;②水電解質或酸堿平衡嚴重紊亂者;③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內分泌疾病者。

1.3? 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營養支持方案。由臨床醫生先對重癥患者進行常規的營養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相應的營養支持方案,為重癥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使其保持體內的“正氮平衡”。當重癥患者出現胃腸道的并發癥時,臨床醫生應及時調整相應的營養支持方案,并對患者的并發癥進行對癥治療。

觀察組給予患者營養風險表格進行評估,對患者的營養受損狀態、疾病嚴重程度等進行評定,并根據評估結果設定個性化營養支持治療。①每個重癥患者的胃腸道紊亂的程度都不同,根據不同情況選擇其合適的補液和營養支持途徑,其中主要包括腸外營養(PN)、腸內營養(EN)、PN聯合EN 3種營養支持途徑。②把握最佳營養支持的時間,應在設定個性營養支持方案之前對患者進行檢查,對于不存在EN禁忌證的患者,1 d內開始進行EN,保證3 d內達到喂養目標;若沒有達到喂養目標,應該立即進行PN,只有當EN達到目標需求量時,才可以停止進行PN。③每一種原發病導致的營養不良不同,所需的能量也有所差別。根據不同原發病所需要的能量,為每個患者制定個性化營養支持方案?;颊呙刻煜牡目偰芰渴庆o息狀態下消耗的能量、食物動力消耗和機體活動消耗的總和。

1.4? 觀察指標

①患者入住ICU住院時間及總住院時間; ②患者營養支持治療期間胃潴留、惡心嘔吐、腹瀉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時間比較

對照組ICU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均明顯長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營養支持技術也在不斷地改革與完善,營養支持不但能夠維持患者機體的正氮平衡,還能夠保護患者的胃腸道健康,增強患者的免疫力,從而加速患者康復進程[5]。臨床上重癥患者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十分常見,對于重癥患者來說,長時間的營養不良會導致其出現更多的并發癥,例如皮膚干燥、潰瘍等情況,使治療變得更加棘手困難。因此保證重癥患者營養的攝入,維持其營養代謝的穩定性,對其康復顯得尤為重要。重癥患者多數存在吞咽障礙,且胃腸道功能紊亂,處于分解快、合成慢的營養代謝狀態,此時對患者進行有效的營養供給十分重要[6]。然而每個患者的情況都有很大的差別,胃腸道紊亂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所以一般的營養支持并不能滿足所有患者的營養需求。而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能夠考慮到每一個患者個體的不同,其中包括重癥患者的原發病、胃腸道紊亂程度、機體耐受情況等不同,根據每個患者情況的不同,精確供給能量,采取正確且合適的喂養方式,嚴禁過度喂養,促使患者早日擺脫營養不良情況,改善其營養狀態,盡早康復。

本研究中,對照組ICU住院時間、總住院時間均明顯長于觀察組(P<0.05),對照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P<0.05)。由此可見,基于健康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能夠有效縮短重癥患者入住ICU的住院時間和總住院時間,減少患者痛苦的時間,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營養情況,并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腹脹、惡心、嘔吐、胃潴留、腹瀉等并發癥的發生,有效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且根據不同患者的需求,選擇PN、EN、PN聯合EN 3種營養支持途徑,能夠更準確地對患者進行營養供應,避免營養供給過剩導致增加患者胃腸道負擔的情況。重癥患者雖然多數都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但并不是所有的營養不良情況的病因都是一樣的,不同的原發病會導致不同類型的營養不良情況。

綜上所述,基于營養風險評估的個體化營養支持治療,能夠有縮短患者的ICU住院時間和總住院時間,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加快患者的康復進程,獲得良好的治療預后。

參考文獻

[1]李秀婷,史莎,雷敏,等.個體化營養支持對急性頸髓損傷合并顱腦外傷患者圍術期并發癥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20,41(1):123-126.

[2]王曉琴,楊志慧,陽運康.個體化醫學營養療法對妊娠期糖尿病初產婦剖宮產術后糖脂代謝的影響[J].貴陽醫學院學報,2020,45(1):72-77,82.

[3]牛秋霞.個體化飲食護理干預對緩解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臨床癥狀的應用效果[J].山西醫藥雜志,2020,49(16):2220-2222.

[4]史哲溪,康凱,舒曉亮.個體化營養治療對消化系統手術圍手術期患者營養狀況的影響[J].第二軍醫大學學報,2020,44(1):24-31.

[5]王樑,劉競輝,郭少春,等.鼻胃管減壓聯合鼻腸管營養支持在神經外科重癥患者術后加速康復中的作用[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2020,36(8):796-800.

[6]云燦琴.個體化營養治療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川北醫學院學報,2020,35(2):183-185,189.

猜你喜歡
重癥患者
針對性護理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患者肺部感染預防中的探討
動脈血乳酸動態監測在心臟外科重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血糖變異性與重癥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觀察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護理體會
210例重癥患者中心靜脈置管發生感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