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進出口業務》課程思政改革探析

2021-09-22 20:42崔蕾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改革

摘要: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文以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進出口業務》為例,從課程定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等方面,思考和探索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專業教學中。旨在培養更多復合型高素質經貿類人才。

關鍵詞:進出口業務 課程思政 改革

2016年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這無疑為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創新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專業課程必須融入“課程思政”。

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是為社會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專業教學中,是實現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如何按習總書記的指示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課程,成為高職院校教育工作者亟待探索的課題。

一、《進出口業務》課程思政改革的意義

面臨國內外復雜多變的貿易形勢,在經貿領域中,經常存在著缺乏誠信、虛假信息、違背職業道德、違反職業操守、損害國家和集體利益等等不良現象,甚至造成嚴重后果。同時,國際經貿類的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頻繁與外國人交流并進行商貿活動,難免受到國外各種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影響,這就需要從業人員具有更高的思想政治素養和綜合素質。

《進出口業務》作為核心專業課,非常重要。但課程教學內容相對比較枯燥,流程化操作和專業術語表述和應用占據很大比例。如果僅追求“知其然”,講授大量具體方法和操作過程,學生不僅感到枯燥乏味而且也較難掌握。如果深挖貿易流程中各種業務程序和法律慣例背后的制度設計和價值導向,將其融入教學過程,使學生“知其所以然”,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職業道德養成和職業精神的樹立結合起來,能夠進一步提升其從宏觀角度把握行業發展規律,理解行業精神,樹立國家榮譽感,從而明確學習的目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進出口業務》課程思政改革的思路

(一)課程定位分析

《進出口業務》課程宗旨是引導學生在進出口貿易業務的仿真情境下,以對外貿易的聯絡、洽談、磋商、簽約、履約等業務往來流程中的各個環節與單據繕制為載體,學習基本知識點、技能點以及最新的國際慣例、貿易政策,在教師的引領下能逐環節地掌握進出口貿易的基本知識和崗位操作技能,全面培育學生的學習能力、職業精神、專業精神、工匠精神。

(二)教學目標分析

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本課程將“課程思政”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按照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要求設計三大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學生不僅能識記國際市場開拓、進出口報價、進出口交易磋商、合同簽訂、合同履約的基本理論和工作流程,而且能熟練對進出口業務流程中涉及的各項工作任務進行操作,能分析進出口業務的相關案例,具備較強的單證處理、單證審核、外貿跟單實操能力,更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具備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和團隊精神,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

(三)教學內容分析

課程針對國際貿易目標崗位群外貿單證員、報關員、國際貨代等從業人員進行設計,圍繞目標崗位群職業能力要求(包括商務談判能力、函電處理能力、業務操作能力等),通過進出口業務模擬實操培養訓練學生的外貿業務操作技能。

根據進出口業務流程分成六大模塊,分別是:進出口市場開拓、進出口報價核算、進出口交易磋商、進出口合同簽訂、出口合同履約、進口合同履約。通過模擬操作,前期學生需要掌握市場調研的方法,具備初步調研市場的能力;中期掌握與客戶建立業務聯系、交易磋商、核算價格、簽訂進出口合同的方法和技巧,具備相應的貿易流程操作能力;后期需要具備履行合同的能力,包括處理信用證、備貨、租船訂艙、辦理保險、辦理報檢、進出口清關手續、結付匯、核銷退稅等。在講授的同時,適時將“課程思政”融入六大模塊的具體環節中,從而實現思政教育與專業教學的有效結合。

(四)教學過程分析

1.課前自學

教師通過校內外貿實訓平臺下發學習任務,要求學生登錄自學預習,回答相關問題,營造學習氛圍。通過課前自學,有利于教師重新把握教學重難點、有針對性的施教。

2.任務導入

教師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思考。以簽訂合同為例,引入工作情景:廣州興盛服裝貿易有限公司的外貿業務員小王與來自英國的麗格瑞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艾莉女士簽訂一份出口貿易合同。請你以小王的身份來起草合同并完成簽約。通過以任務為導向、問題為引領,明確學生學習的方向。

3.教師講授

首先,教師對新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和演示,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相關業務概念,并適時融入課程思政元素,比如在講授簽訂合同時,告知學生微觀層面的簽訂合同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宏觀層面的國家利益,要自覺維護好國家利益、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和公司利益;在講授出口單據繕制時,告知學生必須要按照填制規范真實填寫,不弄虛作假,虛報瞞報貨物;在講授履行合同時,要求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堅守“誠信”“認真”“謹慎”等信念,等等。

4.學生實踐

教師講授后,在進出口實訓平臺布置相應的實訓任務。學生首先進行小組討論分析,得出完成任務的步驟和思路;然后分別登陸實訓平臺完成,教師從旁指導,解決學生在實操中的遇到困難;最后,教師對本次任務進行總結歸納,點撥提升。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鍛煉了自我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從旁引導和提點,強化了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和職業能力培養。

5.總結提升

教師在外貿實訓平臺布置課后作業,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同時,引導學生借助校內外網站、外貿論壇、外貿類微信公眾號等資源,深化對知識的理解,使之知識內化,提升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少婷.高職“報關實務”課程思政建設探析[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年3月

[2]黎凌宏,鄧志軍,楊勇.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探究—以“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為例[J].文教資料,2019年第21期

[3]崔蕾,徐穎.基于“課程思政”視角下高職《國際貿易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索[J].輕工科技,2019年11月

作者簡介:崔蕾,女,經濟學碩士,研究方向:高職教育、國際經濟與貿易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