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山市老舊社區更新方式研究

2021-09-22 21:13田乃魯
科技研究 2021年22期
關鍵詞:舟山市老舊小區

田乃魯

摘要:本文以浙江省舟山市為例,分析了當前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以及處于城市更新邊緣化地區的老舊小區存在的問題,在借鑒國內外相關經驗的情況下,提出了以政府引導,公眾參與的方式自下而上進行老舊小區微更新的策略,并針對社區微更新的實施提出了相關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舟山市 老舊小區 社區微更新

目前,舟山市老城區,城中村和舊城改造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并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老城區的面貌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但這種以政府為主導的自上而下大規模的城市更新改造,大多出現在更具有城市更新潛力和商業價值的城中村、城市濱海、中心地區,由于其投入大、規模大、周期長的特點,受到成本、時間等因素制約,并不能完全地覆蓋舟山市舊城的全部區域。而在舟山市的老城區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老舊社區,這些老舊社區因為建成時間長,建設標準低,其設施、環境都亟待更新。同時,在這些老舊社區中仍然居住著大量的市民,因此對老舊社區的更新和改造是關系到老城區整體城市品質提升和老城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環節。

1.舟山市老舊社區現狀

新中國成立后,為滿足市民的居住需求,舟山市建設了大片的“新村”,它們大多具有30年以上的歷史,這些“新村”構成了我市老舊社區的主體。這些工人新村以六層的多層住宅為主,呈行列式排列,房前屋后有一定的綠化空間。這些社區沒有封閉的圍墻,內部道路可以自由通行。有些沿主要道路的住宅會利用一樓的院子或者車棚開設店鋪,形成商業街,服務于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這種開放式的街區構成了舟山市老城區肌理的主體,而由這種社區結構模式帶來的適于步行的交通方式、便利的商業配套設施、豐富的街道生活和長久以來基于鄰里交往而形成的社會關系網絡,形成了老城區特有的生活方式。這正是老城區區別于新城區的魅力之所在。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機動車等新的出行方式對老舊社區帶來了新的挑戰。隨著居民整體年齡的增加,老齡化的問題也不斷加劇,這些都對老舊社區的配套服務設施提出了新的需求。而于此同時,老舊社區的綠化、公共設施、建筑外觀也呈現出老舊的跡象,導致整體環境品質低下。因此,亟待在保留老舊社區現有的文化和生活特色的前提下,對老舊社區的公共設施和空間品質進行提升,使其能夠更加適應當前時代發展的需求。

2.國內外老舊社區更新趨勢

從20世紀70年代起,為改善老舊社區環境、促進鄰里和睦,以居民參與為主要方式,以小型的社區公共空間為主體改造對象的局部微更新方式,成為了提高社區活力,提升社區空間品質的新方式,在德國、英國、日本等國廣為盛行。近年來,社區微更新的實踐開始在國內起步,在上海市陸家嘴繽紛社區的三航小區,上海市五角場地區創智農園、廈門市滄海區興旺社區、成都市溫江區瑞泉馨城社區、深圳市桃源居社區、南京市翠竹園社區等老舊社區進行了試點,并取得了成功。2010年廈門市提出“社區微更新”的口號,2015年深圳市提出《趣城.社區微更新計劃》,2016年上海市組織開展了“行走上海2016——社區空間微更新計劃”,開始進行更大范圍的推廣。

3.社區微更新的特征

社區微更新通過挖掘社區中利用率較低的公共空間,在合乎相關法律規定的基礎上,通過小規模、漸進式的更新改造,塑造富有生活味道、娛樂趣味、社交意義的共享空間。社區微更新強調居民參與,共建共享,修復空間及人文生態,以微小的切入點激活全面,對于產權復雜、改造難度大、不適宜大拆大建的地區具有獨特優勢,其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更新對象微、實踐投入微、導向切入點微。

社區微更新是對老舊社區入口、綠地、閑置空間、建筑等微小地點的更新,基本投入小,準入門檻低。同時,它往往采用問題導向的方式,解決微小需求,實現微小的功能完善,可操作性強。

(2)采取政府引導,居民參與的方式。

政府通過資金、政策的引導,通過宣傳和鼓勵,使居民能夠以自身為主體自下而上地參與社區更新。這樣能使居民能夠更加關注社區存在的問題和社區的發展需求。同時,也能使居民各層面的需求在社區微更新實踐中得到更好地滿足。

(3)注重“軟件”和“硬件”的并舉。

社區微更新關注的不僅是物質空間品質的提升,更關注的是精神空間層面的社區共建共享和居民幸福感的提升。通過居民共同參與的更新活動,促進居民間的交流,激發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鞏固和促進老舊社區的鄰里社會網絡發展。

4.相關建議

4.1學習國內城市成功經驗,建立“競賽—評選—獎勵—示范”的政府推動體系。

政府應設定社區更新的目標,并設立老舊社區微更新基金,通過競賽獎勵的方式,鼓勵居民參與到社區更新中來。居民團體可根據社區更新目標,自主發現和選擇能滿足自身需求的更新項目,進行申報。政府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項目評選,從中選擇優秀的項目,進行社區微更新經費獎勵,推動社區微更新的實施。并將成功經驗進行推廣,鼓勵更多的居民團體參與,形成示范效應。

4.2加強宣傳,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微更新的積極性。

政府應通過新聞媒體報道、宣講會、網絡平臺交流等方式對社區微更新的成功案例和經驗進行宣傳。同時,政府還可邀請相關專家舉辦針對性講座或發布公告來宣傳社區亮點,為居民提供重新認識社區的機會,增強居民的自豪感和對社區的關注,引導居民自主進行公共設施維護、景觀改造、參與綠地認養、空間認管、項目認領等公共事務。

4.3組建專家團隊,支援居民的社區更新活動。

政府應建立相應的專家庫,搭建居民和專家的交流平臺,推動社會組織和專家學者共同參與到社區微更新中來。政府可根據居民的申請,派遣相關領域的專家對居民的微更新活動進行技術指導,其內容可以包括幫助居民組建社區更新團隊,發現社區微更新項目,制定社區微更新計劃等。

參考文獻

[1]梁艷.城市社區微更新的發展與實踐[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9(07):84-86.

[2]侯曉蕾.基于社區營造的城市公共空間微更新探討[J].風景園林,2019,26(06):8-12.

[3]徐磊青,宋海娜,黃舒晴,黃健美.創新社會治理背景下的社區微更新實踐與思考——以408研究小組的兩則實踐案例為例[J].城鄉規劃,2017(04):43-51.

猜你喜歡
舟山市老舊小區
好慘好慘的事
朱昱臻
舟山市美術教師作品選登
莊子純??《觀書有感》
王安琪??《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節選
河北省老舊小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現狀與建議
老舊小區有機更新權責劃分和資金籌措機制
沈陽市老舊小區物業服務現狀調查研究
舟山市美術教師新作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