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太行山上》:一首傳唱不衰的鏗鏘戰歌

2021-09-24 17:46王幫娟
文史月刊 2021年7期
關鍵詞:冼星海太行山濤聲

王幫娟

《在太行山上》是一首傳唱不衰的抗戰動員歌曲。每當唱起這首歌,戰爭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山西軍民奮起抗戰的戰斗場面就會浮現在腦海,讓人熱血沸騰。這首短小精悍、膾炙人口的抗戰歌曲就誕生在雄偉壯麗的太行山上,它將永遠激勵中華兒女艱苦奮斗、頑強拼搏,與太行精神一起永駐太行、永駐華北、永駐全中國。

太行山——孕育紅色歌曲的搖籃

在抗日戰爭時期,山西作為抗日前線和主戰場之一,為抗戰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同時氣勢磅礴的全民族抗戰也為音樂創作提供了鮮活的素材。以太行山、呂梁山為依托,誕生了種類豐富的抗戰歌曲,有反映抗日將士奮起反抗保家衛國的《八路軍軍歌》《黃崖洞大勝利》,有反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犧盟大合唱》《武裝保衛山西》,有描繪軍民情深的《團結抗戰》《婦女要生產》,有頌贊英雄的《左權將軍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有控訴日本侵略者暴行的《劉莊慘案歌》《黃水謠》。其中《在太行山上》這首抗戰歌曲就誕生在巍峨高聳的太行山上。

“我們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歌詞中描繪的正是雄奇秀美的太行山。此地自古就有“太行八陘”的美稱,是晉冀豫三省邊界的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太行山地勢險要,從春秋戰國起,就被視為兵家必爭之地??谷諔馉帟r期,太行山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是八路軍總部指揮全國抗日戰爭的重要樞紐,是通往華東、華中的要道,是開展游擊戰爭的重要戰場。中國共產黨領導八路軍129師和115師344旅創建的太行抗日根據地處于晉冀魯豫邊區中心地帶,作為華北敵后地域最大、人口最多的根據地,在華北抗戰史乃至全民族抗戰史上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因此也成為敵后斗爭最激烈、最殘酷的戰場之一。

太行抗日根據地的創建經歷了漫長的歷程。1936年11月3日,薄一波接受閻錫山“共策保晉大業”的邀請,在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下改組了犧盟會,使其由單純官辦的救亡圖存的群眾團體成為名義上由閻錫山領導、實際上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群眾抗日團體。隨后,犧盟會向轄區內派出工作組,與地方組織密切合作,逐步成立和健全黨的組織。

七七事變之后,民族危亡之際,國共兩黨再度合作。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根據洛川會議精神,將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下轄115師約1.5萬人、120師約1.4萬人和129師約1.3萬人,分批從陜北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9月15日,八路軍總部機關在朱德帶領下東渡黃河,赴山西前線指揮八路軍抗日。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前,八路軍總部一直屯扎在太行山區,促進了太行區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到抗日戰爭勝利時,八路軍發展到約102萬人,素有“三萬將士入太行,百萬大軍出太行”之說。

1938年,為配合閻錫山反攻太原和在黃河南岸、西岸進行防御作戰,牽制并打擊進犯晉南、晉西的日軍,八路軍129師集中優勢兵力,于2月22日至3月下旬在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伏擊入侵晉東南和邯長線的日軍,給來犯之敵以沉重打擊,粉碎了日軍意圖打通邯長大道的野心,為開辟與擴大晉冀豫根據地打下了堅實基礎。八路軍的接連取勝使華北日軍逐漸意識到共產黨的威脅,并稱“該地共軍,擾亂我占領區,其威勢不容輕視”,為將129師主力消滅在遼縣、榆社和武鄉等區域,日軍決定分九路圍剿晉東南。4月10日前后,八路軍采用內線外線相結合的作戰方針,經過半個月的艱苦抗戰,總計殲敵4000余人,先后收復了18座縣城,極大地打擊了敵之氣焰,極大地振奮了人民群眾抗爭到底的決心,進一步穩固了晉冀豫革命根據地的根基。

自此,以太行山為依托的根據地進入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根據地的建立改善了太行區民眾的生活條件,保障了軍隊的兵員,增強了太行軍民抗戰勝利的信心,也為音樂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

桂濤聲在太行編織動人歌詞

《在太行山上》的誕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37年8月21日至1938年6月,詞作者桂濤聲在陵川作抗戰動員宣傳期間,深受太行山熱火朝天抗戰熱情的感召,有感而發寫出歌詞。第二階段是1938年6月桂濤聲回到武漢參加抗日救亡工作到1938年7月,這一階段是冼星海譜曲的時期。

桂濤聲,原名桂獨生,回族人,祖籍云南省沾益縣。1901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早年生活貧苦,由母親撫養長大,在卡郎村讀完學塾后,由伯父桂培根送到沾益縣讀高小。他勤勉刻苦,又擅長音體美,曾在云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和美術學校繪畫科學習。特殊的時代造就特殊的經歷,當時共產主義思想廣為傳播,反帝反封建意識深入人心,對黑暗腐敗的社會極度反感的桂濤聲深受共產主義進步思想的熏陶,積極投入學潮,后被學校以“赤化分子”為由開除。1927年8月,母校云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聘請他為美術教員。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他將馬克思主義思想穿插其中。1928年的新年即將到來之際,他親自編寫和主演了具有反封建思想的劇目《鐘國魂》,在學生中廣泛流傳并深受好評,但學校指責他搞異端邪說,于1928年2月被解聘。

桂濤聲

1928年4月,桂濤聲經丁升堂牽線,到其所在的國民革命軍第16軍參謀處就任上尉書記。當部隊轉駐湖南郴州時,反動軍隊所過之處攻城略地、奸淫擄掠,致使手無縛雞之力的黎民百姓慘死街頭。他目睹了這些惡行,更加堅定了共產主義理想和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決心,并請中共地下黨員吳登云作為他的介紹人。1930年5月,在當地的一個飯館里,他參加了秘密的入黨宣誓儀式。此后他主要負責在國民黨軍營中秘密策動進步官兵參加特殊的革命任務,積極擴大黨的影響力,壯大黨的隊伍。1931年,受中共黨組織的指派,桂濤聲以請長假為由,離開國民革命軍第16軍,轉到上海進行地下活動。同年由于遭到國民黨特務的竊聽跟蹤,他不幸被捕入獄,以“危害黨國”罪被判刑5年,關押在上海提籃橋監獄,后又在蘇州反省院囚禁一年,直到1937年2月才出獄。

七七事變突如其來,赤心報國的知識分子先后投入到救亡圖存的動員活動中。1937年8月21日,出獄不久的桂濤聲在李公樸的帶領下趕赴山西,投身陵川縣犧盟會負責的民眾干部訓練班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位于太行山南側最高區域的陵川縣地處山西長治、晉城和河南新鄉、焦作的交界,為山西省東南之門戶,是當時山西境內唯一一座未遭日軍鐵蹄占領的完整縣,這里聚集了國共雙方的軍政機關和指揮人員,聚集了一大批滿懷抗日熱情的青年學生,聚集了一群群即將奔赴抗日前線的陵川子弟。太行山的壯美景色和抗日軍民的救亡熱情令桂濤聲深受觸動,忘我地投入到抗日動員活動中,到處奔走,積極宣揚“人民戰爭”“統一戰線”,受到感召的陵川人民紛紛涌上街頭,指控日軍的罪行,赤心報國的好兒郎爭相報名參軍,出現了“母送兒,妻送郎,上戰場,打東洋”的感人場景。陵川自衛隊快速地擴編到了1000多人。為了鞏固動員成果,桂濤聲與冼星海等密切協作,創作了《送棉衣》《歌八百壯士》《點后曲》等許多激昂的戰歌。

1938年4月始,日軍施行“廣大廣大地開展,壓縮壓縮地殲滅”的作戰計劃,出動3萬余人圍剿晉東南地區,妄圖驅逐甚至覆滅八路軍主力,史稱“九路圍攻”。 桂濤聲跟隨部隊在陵川轉戰途中領略到太行山的“層巒疊嶂”,切身體會到太行軍民救亡圖存的使命感才稱得上真正的“銅墻鐵壁”。6月,桂濤聲回到武漢繼續進行宣傳動員活動。太行抗日根據地波瀾壯闊的抗日場面依然歷歷在目。于是,在他心里醞釀半年多的抗日詩篇《我們在太行山上》片刻間躍然于香煙紙上。他帶著這首詩,滿腔熱忱、信心十足地去邀請冼星海為其譜曲。

冼星海在武漢譜出華美樂章

冼星海,廣東番禺人,1905年出生于澳門,少小時與母親定居馬來西亞,曾在國內外系統學習音樂,求學期間就創作了許多作品。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冼星海來到武漢,就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音樂科主任,全面負責抗戰時期的各項音樂事務。

1938年6月的一天,桂濤聲匆匆趕到冼星海的住地曇華林,想邀請冼星海為在山西太行山上奮戰的隊友譜一支隊歌。在桂濤聲滿腔熱忱的講述中,冼星海細細品味,仿佛置身于抗擊日軍九路圍攻的戰場上,置身于激情洋溢的抗日宣傳隊中,看到了“母送兒,妻送郎,上戰場,打東洋”的動人場面,隨即音樂靈感迸發。

經過冼星海的構思創作,這首歌曲兼具抒情性與戰斗性、描繪性與概括性,展示了根據地全民抗戰的壯觀圖景。為了更好地凸顯歌曲的柔美與剛強,他將這一句句直擊人心的歌詞譜寫成一首二部合唱曲。不同于其他戰斗歌曲剛猛的節奏,這首歌首先低沉緩緩地進入,像極了太行老區人民的大氣與柔和,隨后用描述性的慢抒情曲調,完美詮釋了陵川戰場的莊嚴與穩重。最后,春雷乍發、勢如破竹,完美地展現了太行山水的神圣與不可侵犯。曲子輕快果斷的尾音更是巧妙地融合了陵川方言的韻律,陽剛與柔美的結合、倔強與細膩的交織,把冼星海這位人民音樂家鐵骨柔情的性格特點體現得淋漓盡致。

歌曲整體呈現進行曲曲風,分成慢板與快板樂段。第一樂段是慢板樂段,整體風格凝重悲壯,猶如號角般具有號召力和影響力,歌詞“紅日照遍了東方、千山萬壑、銅壁鐵墻”“抗日的烽火,燃燒在太行山上”及“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中運用了大量夸張、比喻、對偶等多種修辭手法,將太行山地區如火如荼的抗戰情景渲染得活靈活現,再現了戰火的殘酷以及妻子、母親含淚送丈夫、孩子的參軍場景,凸顯出這一階段的民眾拋開了兒女情意,拋開了月下花前,忍受著失去個人小家園的悲痛,肩負起民族振興的使命,去保衛國家這個大家園。

冼星海

“母送兒、妻送郎”這樣感人的事例在太行山比比皆是,確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太行區軍民的浴血奮戰深深感動著太行區廣大婦女,她們在動員親人參軍參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陽城縣呂小娘剛結婚就送丈夫去參軍;昔陽東縣青年婦女劉彥妮結婚三天就送新郎翟小青參加了八路軍;遼縣西黃漳村46歲的婦女陳改改,1938年送丈夫參軍,丈夫犧牲后又先后將四個兒子送到抗日前線。她視八路軍為自己的親人,她與三個兒媳婦在家紡花織布、做軍鞋、納鞋墊,熱情接待過往八路軍。

第二樂段是快板樂段,歌詞整體鏗鏘有力,是進行曲曲風,顯示出抗戰軍民無所畏懼的革命氣質?!拔覀冊谔猩缴?,山高林又密,兵強馬又壯”及“敵人從哪里進攻,我們就要他在哪里滅亡”。在全民族抗戰中,129師主力部隊對日偽軍作戰19777次,斃傷日偽軍120241人,俘日軍47026人。太行區民兵、自衛隊在抗戰期間共作戰33716次,斃傷日偽軍11409人。在太行軍民的艱苦奮斗下,一次次打退日軍的侵犯與“掃蕩”,真正把日軍消滅在進攻之地。從1939年起,日軍在各根據地開始施行“囚籠政策”,企圖摧毀八路軍根據地。為了打破敵人的陰謀,八路軍前方總部決定對華北日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史稱“百團大戰”。這場戰斗打破了日軍“迅速解決中國事件”的妄想,迅速地提升了共產黨、八路軍的影響力,增強了全國軍民抗戰到底的信心。

這些樸實又通俗的歌詞,通過對太行山上軍民抗日事跡的描述,顯示出雖然當時條件是艱苦的,我們的裝備是落后的,但我們斗志昂揚,我們有千千萬萬堅定的革命者,我們是有必勝信心的,這是多么偉大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這是一曲為華夏兒女,特別是奮戰在太行山上的千千萬萬軍民們寫的詞、譜的曲,聽后使人深受震撼!

周恩來試唱,朱德抄錄歌詞

1938年7月,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一周年歌詠大會籌備事務進入尾聲,周恩來和郭沫若獲悉冼星海正為新歌譜曲,便前往冼星海的住所想要一飽耳福。狹小的房間內,冼星海正手撫鋼琴,邊按琴鍵邊用筆修改曲譜,并沒有發覺有人到訪。周、郭二人看到他專心致志地工作,不忍打擾,站在一旁靜靜地聽著、看著,歌聲時而悲壯低沉,時而猶如號角般具有感召力,二人都沉浸其中,民族責任感油然而生,仿佛提醒著我們不忘家國劫難,要為保衛我們的國家而努力戰斗。聽到他結束了彈奏,郭沫若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星海,周副主席來看你了?!辟呛Zs忙起來迎接。周恩來問道:“你在創作什么抗戰歌曲?”冼星海將歌曲創作的前因后果詳細敘述給二人。郭沫若說:“星海,這真是令人意猶未盡的一首歌??!你再試唱一遍?!辟呛Uf道:“這是一首需要兩個人配合的二部合唱曲?!敝芏鱽砺牶笳f道:“你我二人相互配合,定能唱出其韻味,如何?”冼星海興奮地說:“好!”動人的前奏在琴鍵上跳躍著,“紅日照遍了……”冼星海滿懷深情地唱道?!啊瓥|方……”周恩來全情投入地和唱……小屋里回蕩著莊嚴又令人神情激揚的歌聲。聽完兩人滿懷激情的合唱,郭沫若激動地說:“昔日,張子房吹奏家鄉的曲子,引得項羽8000楚兵因思念故鄉而紛紛逃散。而今,這首戰歌必定會鞭策千千萬萬的抗日軍民奮起抵抗,把敵人消滅在進攻之地?!敝?、郭二人當即決定,一定要在歌詠大會上唱響這首歌。7月7日,大會現場人山人海,《在太行山上》由張曙、林路等演出后,迅速傳遍華北敵后抗日根據地,激勵了一代又一代抗日軍民奮起反抗,為實現民族獨立和解放不懈努力。

《在太行山上》歌詞

在太行山上指揮戰斗的朱德總司令在聽完這首反映太行軍民抗戰熱情的壯麗歌曲后,分外欣喜,不僅號召黨政軍機關人人學習,還親自抄寫歌詞放在身邊,時時翻看、唱誦,在全軍起到了標桿模范作用。從此,這激昂的旋律,在太行山、呂梁山山脈間飛揚,這保家衛國的戰歌,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傳唱,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的參軍和殺敵熱潮,這是共產黨八路軍在民族危難關頭鐵骨錚錚的使命擔當。

太行精神穿越時空、光耀千秋

在戰爭年代,音樂吹響了抗爭的號角?!对谔猩缴稀芳盍艘淮忠淮嗄昙娂娮叱黾议T,投身抗日救國的大潮中;激勵了大批女性投身于革命大潮,做軍鞋軍衣來支援抗戰;激勵了普通家庭婦女解放思想,舍棄當前小家的利益,為了民族大義、為了抗日救國、為了幸福生活,積極動員自己的丈夫、孩子甚至親朋好友參加八路軍、民兵,將歌詞中傳唱的“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的動人場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在中國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影響下,太行民眾逐漸摒棄了傳統“好兒不出縣,好女不出門”“好子不當兵”的陋習??箲饎倮?,這首鏗鏘戰歌以其短小精悍、言簡意賅以及振奮人心等獨特的特點,傳唱不衰,被冠以許多美名,如“中國名曲”“愛國主義傳統歌曲”“抗日戰歌”“優秀革命歷史傳統歌曲”等,成為合唱課教學中的必唱曲目,也是全國各專業、業余合唱團隊演唱的經典曲目。

2017年,為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將軍后代合唱團”演唱《在太行山上》

將軍合唱團登臺演唱。1959年6月20日,由230位開國將軍組成了一支將軍業余合唱團,在全軍第二屆文藝匯演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周年的獻禮演出上,登臺演唱了《在太行山上》。這不是普通的歌唱,這是在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歌唱我們偉大的中國共產黨,歌唱我們百戰百勝的人民武裝。2017年為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0周年,“將軍后代合唱團”帶著對父輩的敬仰再次唱響了《在太行山上》,引領人們重溫了那段熱血沸騰的歲月。

入選電視主題曲和插曲。2005年是抗戰勝利60周年,歌曲《在太行山上》入選電視劇《八路軍》《太行山上》的主題曲。2006年上映的電視劇《江塘集中營》,也以《在太行山上》為插曲。

紀念抗戰金曲。2015年7月,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合唱團演唱的《在太行山上》入選《抗戰勝利歌曲展播》,抗日軍民用生命鑄就的激昂戰歌,是奮起反抗的軍號,是酣戰的鑼鼓聲,鞭策著華夏兒女浴血奮戰。時隔多年,依然令人滿腔熱血。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演唱的《在太行山上》入選特別節目《勝利時刻》,以筆為戎、以畫為戰,讓觀眾穿越時空長河聆聽感人的抗戰故事,重溫抗戰勝利時刻,感悟火熱的愛國情懷,篤定共產主義信念。

歌曲是精神的傳遞,精神是歌曲的延續。正是由于《在太行山上》適應了當時全民族抗戰的社會環境,才能引起抗日軍民的共鳴,才能跨越半個多世紀的發展,仍然活躍?!对谔猩缴稀烦隽艘粋€民族同仇敵愾的氣勢,唱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吶喊、唱出了一個民族血戰到底的決心、唱出了太行精神?!对谔猩缴稀烦隽巳A夏兒女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的革命氣概,唱出了華夏兒女百折不撓、艱苦奮斗的革命意志,唱出了華夏兒女萬眾一心、敢于勝利的革命品質,唱出了華夏兒女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革命情懷。

《在太行山上》誕生已經80多年了,桂濤聲、冼星海和許許多多的戰士已經遠去,但是這首戰斗之歌、勝利之歌卻一直與我們同在?!对谔猩缴稀愤@支出自陵川的不朽之歌,將永遠激勵華夏兒女艱苦奮斗、頑強拼搏,它將和偉大的太行精神一起穿越歷史時空,越過山川、跨過湖泊,延續偉大的抗戰精神、增強文化自信,鼓舞我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

猜你喜歡
冼星海太行山濤聲
我將抱回濤聲(組詩)
《太行山寫生》
幫助與報答
幫助與報答
登山
如此樂觀
在太行山上
太行山歷險記
冼星海的傲骨
在太行山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