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肥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與對策

2021-09-26 01:13耿海峽周聰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7期
關鍵詞:對策建議發展現狀

耿海峽 周聰

摘 要:該文對合肥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政策支持、轉變思想觀念、創新發展模式、完善管理體系、優化人才隊伍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 F321.32 ?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7-0010-02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in Hefei City

GENG Haixia et al.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Hefei′s villag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trengthen policy support, change ideological concepts, innovate development models, improve management systems, and optimize the talent team.

Key words: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y; Development statu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1],是實現農村生活富裕的重要途徑[2]。近年來,合肥市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把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擺在突出位置,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提升”工程,扎實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

1 合肥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

合肥市各縣(市)區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盤活集體資產、用活集體資金,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三變”改革等,探索出產業帶動型、資產盤活型、資源發包型、服務創收型等多種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

合肥市村集體經濟整體經營狀況良好,截至2020年底,合肥市全面消除村集體經濟“空殼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總額達40879.81萬元,其中經營收入23745.08萬元,發包及上交收入9533.43萬元,投資收益4010.77萬元,其他經營性收入3590.53萬元。2020年合肥市村集體經營性收入5~10萬元、10~50萬元、50萬元以上的村分別占總村數的18.01%、55.11%、26.88%。

受制于自然資源稟賦、產業發展基礎及村“兩委”干部發展思路不一致等,合肥市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性顯著。由表1和表2可知,2020年肥東縣經營性收入超過50萬元的村有90個,占總村數的39.82%;肥西縣村集體經營性收入突破億元,其中經營收入占總收入的84.85%;長豐縣經營性收入低于10萬元的村有49個,占總村數的19.14%;巢湖市、蜀山區、經開區村集體經營收入分別占總收入的11.74%、20.64%、20.62%。

2 合肥市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2.1 經營模式單一,持續盈利能力不強 從村集體經濟的收入結構來看,部分村集體主要收入來源是發包及上交收入、投資收益以及其他經營性收入,相對穩定的經營收入所占比重較低,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較為單一,收入不穩定,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低,且缺乏項目資金,村集體經濟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可持續能力有待增強。

2.2 利益分配及管理機制不完善 部分村集體經濟管理制度不健全,資產經營管理、專項資金管理及項目建設管理等不規范,缺乏專業管理隊伍,且大多是由村“兩委”班子兼任,因此也存在村集體經濟管理者和經營者的利益分配問題,村民難以真正有效行使監督權。

2.3 人才隊伍緊缺 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回流等方式吸引一些年輕人到村工作,但優秀年輕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偏遠地區流失更嚴重,基層農經人才隊伍力量薄弱。部分村“兩委”干部由于年齡較大,對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責任感不強、主動性不足,認為發展村集體經濟是費力不討好的差事,產生不想干事、不愿折騰的想法。

3 促進合肥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3.1 加強政策支持 加強財政政策支持,統籌整合各項涉農資金,設立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村集體產業發展、資產經營、資源開發、提供服務等方面;加強土地政策支持,保留村級留用地指標,發展物業經濟或入股參加各類產業項目經營;加強金融政策支持,提高村集體經濟組織融資增信和抵押擔保能力,開發面向村集體經濟組織項目的綜合性金融產品和服務。

3.2 轉變思想觀念 村集體經濟發展離不開農民、村“兩委”干部、農技人員、農業經濟管理人才,通過加大宣傳力度,轉變其思想觀念,避免畏難情緒,真正了解村集體經濟,認清其能夠帶來的現實利益,激發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3 創新發展模式 盤活現有資產資源,根據各村特色稟賦,進一步探索創新,開辟市場;加強項目帶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發展鄉村產業型、物業經濟型、服務創收型、光伏發電型等多種模式;抱團發展,采取部門牽頭、財政支持、企業援助、共同扶持等辦法,深化村企結對、村銀結對,鼓勵機關和企業與結對村設立經濟實體,聯合投資開發村集體經濟項目,逐步形成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強大合力。

3.4 完善管理體系 加強基層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落實村集體經濟發展用地安排、資金項目、稅費減免、項目實施等管理辦法;把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資金納入年度預算,??顚S?,加強財政資金績效管理,實行村財政轉移支付賬目和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賬目的分離,加強賬戶、收支、報銷、票據等管理;定期及時上報項目實施進度及項目資金撥付進度,定期跟蹤調度,加強日常督查和集中考核,并進行公告公示,提高村集體經濟管理的透明度。

3.5 優化人才隊伍 拓寬引才渠道,加強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儲備;健全激勵機制,提高對發展村集體經濟做出突出貢獻的村干部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提升隊伍素質,組織優秀村干部、農業經濟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到上海、浙江等先發地區學習經驗,并定期舉辦專題培訓班并結合遠程教育等方式,開展金融經濟、股份合作、村集體資產和財務管理等實用技術系統的學習,增加業務知識并提升管理水平。

作者簡介:耿海峽(1997—),女,安徽合肥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農林經濟管理。? 收稿日期:2021-07-16

參考文獻

[1]汪鴻鵬.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20.

[2]楊洋.農村集體經濟振興的蘊含價值、現實困境與實現路徑[J].農村經濟,2020,4(09):27-33. (責編:王慧晴)

猜你喜歡
對策建議發展現狀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天然氣儲運技術經濟分析
巨災債券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我國融資租賃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淺析家庭農場發展現狀及面臨困境—以麗江市為例
關于惠城區發展農業的調研報告
地方廣電媒體融合發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