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肇慶市旅游制度創新的相關思考

2021-10-08 00:46李啟成覃文進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21年10期
關鍵詞:肇慶市粵港澳大灣區創新

李啟成 覃文進

摘? 要: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肇慶市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建設者之一[1],應積極發揮自身產業優勢,提高對旅游產業資源的開發能力,切實做好對旅游制度的創新、優化,提升新時代肇慶市旅游產業經濟發展水平,力圖基于旅游產業經濟發展改革,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本文闡述了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肇慶市旅游制度創新的必要性,提出加強肇慶市特色旅游資源開發、構建跨地區旅游產業服務多元化融合體系等創新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市;旅游制度;創新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10-0-02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穩步推進,為肇慶市發展多元化旅游產業建立了良好平臺。肇慶市應積極做好改革創新,深化旅游產業發展探索、創新旅游制度及旅游發展規范,切實提高旅游產業總體水平。進而,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為載體,建立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新業態。

一、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優勢

(一)人文環境

肇慶市土地總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其中活立木蓄積總量為3 507萬立方米,松脂基地725萬畝、竹子基地169萬畝,各類人工培育及自然生長林木種類多達2 500余個,野生動物近210多種。在自然生態方面極為適宜旅游業資源開發。除此之外,肇慶市具有完善的旅游產業生態體系,公路交通通車里程達到1.43萬公里,公路交通線、鐵路交通線覆蓋肇慶市70%以上旅游服務區。同時,在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肇慶市充分考慮旅游業發展需求,針對旅游經濟體系建設,制定一系列人文管理發展規劃,最大限度為旅游業發展創造生態發展環境。截至2020年末,肇慶市第三產業收入總額突破900億元,成為肇慶市核心支柱產業。其中,旅游業對當地GDP增長貢獻達到該地區第三產業生產總值的一半以上。因此,肇慶市在產業結構、地理環境、社會資源等多個方面,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具有一定優勢。

(二)歷史背景

肇慶市歷史文化悠久,根據史料記載,肇慶市歷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先秦時期。到漢代初期,肇慶市逐漸成為中國東南部地區重要行政管理單位之一。截至唐代,肇慶市成為隸屬廣州的下轄縣。直至宋代時期,肇慶市方才由端州改為肇慶。至此之后,肇慶市進一步從行政中心轉變為經濟發展中心。此后的明代、清代及民國時期,各級政府均在肇慶設置專屬行政辦事處。由此可知,肇慶市經歷多個歷史時期,不同時期肇慶市歷史文化及民族文化均發生一定程度轉變。正因如此,肇慶市可以運用悠久文化歷史,構建具有文化特色旅游產業發展新生態,將文化產業及旅游產業進行雙向融合,切實以文化發展為載體助力旅游產業經濟建設,充分發揮肇慶市歷史文化發展優勢,有效實現對肇慶市旅游產業經濟發展水平提高。

二、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肇慶市旅游制度創新必要性

目前,肇慶市旅游生態產業結構雖相對完善,但未開發的旅游景區及限制旅游用地仍相對較多,且部分旅游項目內容相對單一,使肇慶市無法基于旅游產業多元化發展,帶動周邊產業經濟建設。之所以,肇慶市旅游生態發展存在這一問題,主要由于肇慶市旅游制度較為滯后,未能基于時代發展做好創新,促使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與時代發展脫節。因此,做好肇慶市旅游制度創新,是解決當前肇慶市旅游產業經濟發展難題的有效路徑,對于提高肇慶市旅游產業經濟發展水平及完善旅游經濟產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在此過程中,肇慶市可以基于旅游產業生態優化,加速對部分旅游用地及景區資源開發,提高各個旅游景區之間發展合作能力,運用發展聯動建立多元化旅游發展模式,使肇慶旅游制度創新能滿足本地區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多方面需求。

三、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肇慶市旅游制度創新策略及路徑

(一)加強肇慶市特色旅游資源開發

特色旅游產業資源開發為鄉村旅游發展開辟新的路徑,進一步提高鄉村旅游對主流消費群體的實際吸引力。肇慶旅游服務產業發展雖然與傳統意義鄉村旅游存在本質差異,但可以基于對特色旅游產業開發模式借鑒,建立符合肇慶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的特色旅游服務機制。通過面向多產業融合進行探索、創新,實現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多維度推進,改變傳統模式下肇慶單一旅游發展結構,使肇慶市旅游發展能面向更廣闊市場穩步推進。例如,利用肇慶市悠久歷史文化背景作為旅游資源開發重要鋪墊,與相關文化教育機構、歷史文化研究機構合作,共同打造追憶傳統文化發展旅游新體系,承載挖掘傳統文化及傳承傳統文化發展時代機遇,更好地提高肇慶旅游產業發展的文化吸引力,使歷史文化能成為肇慶旅游發展重要名片。

(二)構建跨地區旅游產業服務多元化融合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涉及9座主要城市,在旅游產業方面各具特色。肇慶市可以基于自身旅游產業發展需要,牽頭構建跨地區旅游產業服務多元化融合體系,實現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發展資源的有效互通,運用數據信息、旅游服務項目等內容,統一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服務產業發展規范。并圍繞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綱要,建立多位一體有效互補的旅游服務發展模式,更好地汲取粵港澳大灣區的旅游發展特色,提高肇慶市在旅游服務產業中的發展影響力,使肇慶市能屹立于旅游產業發展上游,更好地為粵港澳大灣區旅游產業經濟發展做好引導。在此過程中,肇慶市不僅可以利用牽頭發展提高自身旅游服務發展能力,同時,亦可一定程度在合法框架內主導旅游服務發展市場,提高肇慶市旅游服務產業發展水平。

(三)強化科技、文化助力旅游產業發展

推動科技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核心的目標之一。肇慶市應運用粵港澳大灣區科技產業發展優勢[3],將科技產業及文化產業應用于推動旅游業發展,并基于旅游業發展影響力,對科技產業與文化產業發展形成反哺,實現科技產業、文化產業及旅游產業資源發展良性循環,建立三位一體旅游產業發展聯動機制。其中,科技產業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支柱產業之一,勢必為推動當地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核心技術助力與支持。文化產業作為肇慶市不可或缺的歷史元素,應在科技產業助力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做好面向旅游服務產業有效滲透,基于文化滲透提高肇慶市在旅游市場核心競爭力,進一步運用科技產業、文化產業及旅游產業發展有效聯動,彌補各個產業發展不足,充分建立多元化協同發展機制,為未來肇慶市更好地適應粵港澳大灣區旅游業發展新環境做好鋪墊。

(四)開放肇慶市對外旅游資源開發服務平臺

肇慶市地理環境較為優越,加之具有多產業融合基礎優勢,能更好地對旅游產業發展起到引領作用。因此,肇慶市旅游產業資源開發,不應單方面注重自身短期經濟收益,要以互利共贏的視角,開放肇慶市對外旅游資源開發平臺,使更好的外部資源能應用于本地區旅游產業資源開發。通過外部資源引入,一方面彌補肇慶市旅游資源開發內在驅動力不足問題,另一方面亦可基于對旅游服務平臺的開放,使肇慶市能吸引更多外部資源投入本地區旅游業發展建設,促使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能形成內向循環與外向循環雙融合,改變早期階段較為封閉的旅游產業發展模式。以此,在提高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內部競爭力的同時,為肇慶市構建新時代開放旅游業發展新業態奠定堅實基礎。

(五)提升肇慶市旅游服務產業政策扶持力度

政府機構的政策支持對提高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水平具有直接幫助?;浉郯拇鬄硡^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世界級城市群,勢必在政策上有所傾斜。肇慶市應利用政策支持,為本地區旅游產業發展提供減稅、免稅及資金幫助,切實緩解本地區旅游服務企業及旅游資源開發企業的發展壓力,進一步構建旅游產業發展良性競爭環境,提升企業建設旅游服務產業的積極性。除此之外,肇慶市應針對旅游產業發展,做好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旅游服務產業發展特點,做好定向地方性旅游服務人才培養,最大限度完善旅游產業發展配套設施。并在政府政策上給予高校、基層教育機構、醫院及服務性住宅區等一定支持與幫助,使肇慶市旅游制度的創新,能契合新時代旅游產業發展新需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建設,為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創造多種機遇。肇慶市應緊抓時代機遇,完善現有旅游產業發展體系,加強對旅游制度的應用創新,提高旅游產業核心競爭力及發展水平,為新時代肇慶市旅游產業發展明確新方向。

參考文獻:

[1]黃海盈.肇慶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型分析[J].中國儲運,2018(12):108-109.

[2]賈磊磊,等.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的歷史與現狀[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1):5-22.

[3]祝奕,黃瑩,陳建勇.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周邊城市融入大灣區建設的路徑思考[J].中國工程咨詢,2021(1):15-20.

(責任編輯:張詠梅)

猜你喜歡
肇慶市粵港澳大灣區創新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粵港澳大灣區”,即將崛起的世界級城市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