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合力量,創新思路,提高校園法制教育的實效性

2021-10-18 00:57云長旭
啟迪與智慧·下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法制教育實效性校園

云長旭

摘 要:思想教育的重點就是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旨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法制意識和科學的法制觀念,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網絡全面滲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思維各方面的新形勢下,關注學校法制教育,多措并舉提升新形勢下法制教育實效性,是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校園;法制教育;實效性

法制教育是實現全面依法治國目標的關鍵,是推進創新型法治國家發展的必要手段,為深入了解學生法制教育的現實情況,本文提出學校法制教育的一些意見。

一、法制教育實效性概述

實效,根據字面解釋為實際、真實的效果, “實效性”,指事物的指向十分明確,效果十分明顯,這里側重于積極的效果。法制教育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 “高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法制教育的實效性,指根據學校學生法制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學安排與學生法制行為的實際情況來設計相關的法制教育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考察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法制行為以及日常行為特征的結果真實有效程度。我國學校學生法制教育實效性的實質,即學校法制教育目標的實現情況以及法制教育任務的實際完成情況。

二、當前校園法制教育所面臨的窘境

(一)法制教育體系不完善

學校的普法教育重視程度不足,法制教育體系不完善,法制教育應該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當前學生的法制教育課程比較薄弱,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沒有與教材相結合,課堂中所講解的知識點也沒有與現實生活中的法律問題相吻合。 學生的法制教育只是以理論基礎為主,學生學習的法律知識比較單一, 要想真正地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還需要進行實際的鍛煉,在法制教育的過程中,法制教育師資力量比較薄弱。

(二)教育方式簡單、單一

教育方式決定著法制教育工作的最終成效,而目前部分院校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卻較為單一、簡單,大多依靠理論闡述的方式來完成普法教育,或將該項教育活動局限于課堂,沒有積極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聯系,沒有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而面對如此枯燥的法制課堂,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教育效果也自然難以保證。

三、提高學校法制教育實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創設法制教育環境

環境影響對于一個人的教育和成長來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大學生的法制教育水平和法制教育目標,決定著社會未來的發展。 同時,高職院校要想完成教育目標,就必須給學生營造一種積極的法制環境,設置法律課程。 高職院校應該意識到法制教育對于學生發展的重要性,應該將法制教育和傳統教育相互融合。 因此,必須獨立地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完善課程,將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帶動起來,讓真正的法律意識成長和法制教育發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社會主義的建設奠定基礎。

(二)革新教學理念,實現傳統法制教育與網絡法制教育相結合

網絡環境下的法制教育實現了法律學習資源的網絡共享、快速傳播,師生可以隨時訪問和下載法律試題庫、文件庫和錄像資料庫,節約了大量學習成本,具有傳統法制教育模式不可比擬的優勢,為學校法制教育注入生機活力。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在目前網絡監管水平和學生自律能力有待提升的條件下,以網絡載體推進法制教育,是當前提升法制教育實效性的一種必要而非唯一手段,意味著網絡環境下的法制教育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法制教育。傳統的法制教育主要在教室或其他固定場所內完成,比較注重法律知識的深度解讀和師生的頻繁互動,對提高法制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大有裨益。網絡環境下的法制教育要實現法制教育與網絡技術的深度融合,促進傳統法制教育與網絡法制教育協同共享,采用討論式教學和案例式教學等多種方法,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借助網絡化平臺走出課堂,構建無形與有形、虛擬與現實、公開與隱蔽相互交融的立體法制教育體系,增強學校法制教育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三)開創法制教育的新型教學模式

首先,注重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技能。當前,多數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變化,采取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學習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實踐,教師把教學行為由線下轉到線上,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端枷氲赖滦摒B與法律基礎》的設計是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內容,學生向教師反饋學習效果,教師進一步優化學習效果,突破常規思維,提升法制育人效果。其次,建設網絡教學平臺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學校要積極通過網絡平臺中的視頻、課件、題庫、課后作業等資源。以章節為單位完善教學內容,錄制十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供學生瀏覽。學習后及時進入課后作業區域進行課后練習并檢驗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在答疑解惑區域設置問題供學生討論和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完成教學反饋。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實踐活動環節,通過讓學生講述關注的社會真實案例進行分析,再由班級同學進行討論,最終由教師引導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實現情景教學模式,解決困擾學生的法律問題。在網絡教學和課堂教學中設計實踐內容,打破學生思維定式,使學生熟練掌握教學內容。此外,還要關注學生需求與社會實際需求相結合,運用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具備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借助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真正提升學生的法治素質。

(四)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開展教育工作

要達到更好的法制教育效果,就必須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開展教育工作,打破原本枯燥的教育氛圍。例如,在理論闡述的基礎上,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實際法制案例,如“案件庭審現場”視頻,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理解法律,同時也明白違法犯罪將導致的嚴重后果。又比如,定期邀請法律學者、律師、司法部門執法人員來校開展演講活動,通過形象的真實案例傳播法律知識,化抽象為具體的開展完成法制教育任務。

(五)強化權利義務意識

在校讀書期間,學校的管理者和執教老師有關權利的言論和行為極大影響了學生對法律的認知,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在校行為,甚至會改變他們的命運。所以,不管是管理者還是教師在從事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做好自我學習和互相監督,不斷強化權利觀念,充分發揮“領頭羊”的作用;還要因地制宜,結合自身的實際,深入調查、充分了解屬于學生的權利內容,營造一個“學生是平等的權利主體,合法權利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圍,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相關的研究和實踐,利用豐富多彩的活動,跟他們多溝通交流,給他們提供多渠道的維護自身權利的途徑?,F階段,雖然部分學生的權利意識不到位,但是依法治國的理論和現行的法律明確要求學生要關注自己的合法權利不受侵犯。因此,這就需要執教教師要引導他們狠抓落實,切實做到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時也要主動擔當,做好普法教育的宣傳員和參與者,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

結束語

學生法制教育在教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強化學校法制教育是構建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需求,不僅有利于和諧校園的建設, 更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在要求,也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宬博.加強中學生法制教育淺探——以校園暴力為研究對象[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55.

[2]顧柯,李珊.賦予教育法制深度彰顯依法治教精髓[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2):93.

[3]王偉.淺析法制教育與校園暴力[J].法制博覽,2017(29):89.

[4]方曉輝.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9(4):65-68.

[5]彭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人道物流的應急法律機制[J].中國流通經濟,2020(3):9.

猜你喜歡
法制教育實效性校園
“主講主問主評”工作法:提升黨課教育吸引力實效性
利用微視頻提高小學美術教學實效性的實踐與研究
精梳巧練 理性分析——提升小學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教學策略
校園的早晨
春滿校園
遏制校園暴力須重視法制教育
優化作業設計 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