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原監測工作中的幾個注意事項

2021-10-21 04:24馬文文
湖北農機化 2021年18期
關鍵詞:基部間隙草原

馬文文

(青海省自然資源綜合調查監測院,青海 西寧 810000)

1 草原監測工作的意義及作用

1.1 保護草原生態環境

在實現草原可持續發展中,水源以及土壤是尤為重要的生態要素。在開展草原監測工作時,需對水源以及土壤重點監測。其具體監測內容主要為:在不同時間段內水源的數量以及變化;土壤具體受侵蝕情況,各營養物質含量等。與此同時,需明確各種人類不合理的活動對草原土壤以及水源所造成的影響。通過上述監測可掌握轄區內草原水源以及土壤具體狀況,明確其是否得以維持牧草的生長?;诖?,需對草原做好監測工作,在維持草原原有基礎功能的同時,為生態系統的多樣性以及安全性奠定基礎。

1.2 維護草原生物多樣性

牧草是草原監測的一個主要對象,在具體監測中需明確轄區內各種牧草分布狀況、植物量、生長狀況以及變化情況等??山Y合不同階段牧草的相關數據對牧草生長問題有效分析并制定解決措施,以對草場載畜量有效控制,為草場提供休養生息的機會,進而為草畜平衡奠定基礎。

1.3 控制自然災害

草原監測工作的一項重點便是控制自然災害。當前,草場內常見自然災害主要涉及火災、鼠災以及蟲災等。待出現自然災害后,草場生產能力將面臨毀滅性打擊,甚至整個草場生態系統將面臨破壞,導致草場日漸退化,加快其沙漠化以及荒漠化進程。在草場自然災害高發期,通過有效的草原監測,可測量并分析草原各項受災數據,盡可能降低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1]。在草場內,其它生態系統亦可能出現自然災害。因此通過有效監測草原,可明確這一工作對自然災害的控制作用,進而有效應對其它系統災害,達到維持生態平衡的目的。

1.4 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在牧場內,需要營造復雜的植物群落以及動物群落。在構建多樣性的群落結構中,需涉及光照、溫度、降水等多個因素,上述因素均是草原監測的工作對象。在開展草原監測工作中,監測人員需有效監測并分析氣候環境內各組成要素實際變化狀況,以明確各植物最為適宜的氣候狀況。通過在其它植物監測領域內應用上述監測內容,可實現植物生長環境的進一步優化,進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2 草原監測工作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2.1 長期監測

2.1.1 景觀照相法

(1)樣線設置。通常需結合輻條分別設置3條長度為50 m的樣帶線。從距離中心樁5 m的位置開始樣線,以盡可能減小踐踏對樣線的干擾。(2)記錄照片信息。記錄位置、日期、降水情況以及管理歷史等。同時在短期監測資料表內或者記錄卡內放入照片。(3)創立照相點。在中央放置長度為1.5 m的管子,對照相點的記錄卡標記出來并靠在第一個樣線柱子上。對記錄卡拍照并創立照相點。(4)連拍3張照片。距離中央1.5 m的柱子上設置照相機,并指向第一條樣線。將樣線的小柱置于照片底部中間位置,接著對每個樣線至少拍攝1張照片。

2.1.2 線-點法

線-點法主要用于對土壤蓋度的快速以及精確測量,具體而言涉及植被、生物外層、廢棄物以及巖石等蓋度。其具體方法以及步驟如下:

(1)拉出卷尺,采用鐵釘將兩頭固定。在此過程中需注意必須拉緊,使卷尺盡可能貼近地面。若存在灌木,可由底下穿過。(2)沿著線在每一個點放下指針,此時需保證指針垂直,并同一高度。若指針接觸地面,需對被指針攔截的植物種類、所攔截到的第一個莖部、葉片或者植物基部詳細記錄,草冠植物一個點僅需記錄一次。同時需記錄地上所脫落的直徑超過5 mm的木塊。記錄指針是否對植物基部攔截,或者是裸地、巖石等地表。(3)平均每1 m設置一個點,50 m長的樣線上共需50個點。

(4)計算各指標。

2.1.3 間隙攔截測量法

通過間隙攔截測量法可獲取植物間大間隙在樣線所占的比例。植物草冠間大的間隙會存在風侵蝕以及雜草入侵。植物草基間大間隙可用于指示水流失以及水侵蝕。具體步驟為:

(1)拉出尺子,將兩端用鐵釘固定,確保拉緊尺線,保證其盡可能貼地,若存在灌木需從底部穿過。(2)由尺子0端開始,需確保第一個點均位于線的同一側,同時通過直尺以確保垂直觀測。(3)對一年生植物記錄,標準方法僅涉及一年生的禾草,無短命植物以及其它作物。一年生植物僅具備較小的抵御風侵蝕以及水侵蝕作用,若每年發生變化較大,可忽略不計[2]。(4)冠部間隙攔截測量。由樣線開始直至結束,對植物間超過20 cm的間隙記錄,可適當增加或減少最小的間隙尺寸。(5)基部間隙攔截測量。由樣線開始直至結束,對植物間超過20 cm的間隙記錄,無論基部死活均需牢固于地面。(6)冠部間隙計算。計算25~50 cm冠部間隙、51~100 cm冠部間隙、101~200 cm冠部間隙、超過200 cm冠部間隙占總樣線的比例。(7)基部間隙計算。計算25~50 cm基部間隙、51~100 cm基部間隙、101~200 cm基部間隙、超過200 cm基部間隙占總樣線的比例。

2.1.4 測定土壤穩定性

通過測定土壤穩定性,可明確土壤結構具體發展狀況,掌握其抗侵蝕能力。同時土壤結構穩定性亦可反映土壤生物完整性[3]。其具體步驟如下:

取適量土壤團粒,接著抽樣,利用土壤穩定性測定設備對18個樣品測試。

(1)隨機選取18個抽樣點,對抽樣點的位置詳細記錄并填寫于資料表內。樣品與植物測量線的位置不得少于5 cm。(2)對表面樣品采集,土壤樣品厚度需達到2~3 mm,直徑需達到6~8 mm。接著在干燥的篩子內輕輕置入樣品,再將篩子置于干燥合理格擋內。(3)對層次樣品采集,一般位于表層樣品正下方3~4 cm位置。層次樣品碎片厚度需達到2~3 mm,直徑需達到6~8 mm。(4)保證表層樣品以及層次樣品處于干燥狀態。(5)在空盒子內充滿蒸餾水,保證每個間隔均充滿,需注意水溫應與樣品土壤基本一致。(6)將樣品置于充滿水的格擋內。待樣品接觸水面開始計時,接著將樣品穩定性級別分出。分別于5 s以及5 min后記錄樣品狀況,同時對樣品進入水中5 min的變化狀況仔細觀察,對穩定性級別詳細記錄。

2.1.5 樣帶法

樣帶法可對經常出現的或者長期存在的入侵植物以及數目類品種進行監測。其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植物級別大小。待沿著樣線測量前,明確是否對植物的大小級別劃分。例如,可將高度小于10 cm的植物劃分為A級;將高度為10~100 cm的植物劃分為B級;將高度超過1 m的植物劃分為C級[4]。(2)確定樣帶寬度。結合密度以及植物大小確定樣帶寬度,一般為1~6 m間。(3)由起始“0”端沿著樣線走,手拿樣帶PVC管,確保管中心位于樣線尺子正上方。(4)計算根部位于PVC管下方的植物數量。需注意,僅需選定線-點法內蓋度低于5%的品種、重要品種、感興趣品種進行記錄。(5)根據大小級別計算各個侵入植物以及苗木密度;通過樣線長場以樣帶寬計算出樣帶面積。

2.2 短期監測

短期監測主要用于服務長期草原生態管理。短期監測管理目標為:確保足夠的蓋度,以避免土壤侵蝕,同時提升水的滲透性;將優勢種的蓋度保持下來并逐步增加,對物種侵入問題限制[5]。短期監測主要就是日常觀察以及記錄,對每日、每周、每月草原基本情況記載下來,無需對每一件事或完整短期監測數據監測,對于敏感地區,可適當增加檢查以及監測。通常短期監測僅用于調整管理,無需記載趨勢,主要包括草原生產力、草原利用率、草原返青以及草原留茬高度監測,同時結合步-點法監測蓋度,步-間隙法監測總的裸地斑塊,并綜合分析。

2.3 長期監測與短期監測結合

長期監測通常用于記載草原生態趨勢,短期監測用于記載年度利用情況。在具體監測中,需結合長期監測以及短期監測。長期監測是設計用來報告草原狀況的改變情況,對土壤結構以及植物基部覆蓋情況監測,通常每5年需充分監測一次[6]。短期監測可在任何間隔時間下進行重復測量,從而明確其是否按照管理體系而運行。通過草原的長期監測以及短期監測,可明確草原各個關鍵屬性。

猜你喜歡
基部間隙草原
講解《草原圖》
《當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間隙
飛行過載及安裝間隙對主安裝節推力測量的影響
海南三七根莖芽基部的組培快繁
給你
苦難的間隙
蘋果夏剪怎樣轉枝
可可托海的草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