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的臨床效果

2021-10-26 04:15劉博遼寧省凌源市中心醫院遼寧凌源122500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21年19期
關鍵詞:關節鏡踝關節微創

劉博 遼寧省凌源市中心醫院 (遼寧 凌源 122500)

內容提要: 目的:研究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方案對老年踝關節骨折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2019年1月~2020年2月到本院進行治療的92例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按隨機方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6例。觀察組選擇應用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方案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通過傳統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比較不同手術對患者術后活動和恢復的影響。結果:觀察組出現感染2例,固定失敗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52%,對照組出現感染6例,固定失敗6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6.09%,P<0.05;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完全負重時間和住院時間都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結論:對采用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方案對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術后的活動和恢復,降低并發癥的影響。

踝關節骨折脫位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一種骨折損傷表現,隨著近年我國的交通事故和施工意外等發生率在不斷的增長,這一類損傷在臨床的發生率也逐年提升,受到了臨床醫學工作者的廣泛關注[1]。手術治療方案是對踝關節骨折脫位患者進行治療的常用治療手段,可以有效促進患者正常生理結構的恢復,但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會導致患者的正常組織出現損傷[2]。但臨床對于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治療存在著不同的手術方案,特別是對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而言,選擇何種手術方案進行治療也成為臨床所討論的熱點和重點問題。本文主要分析對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應用關節鏡下微創手術進行治療的效果,同時將主要情況進行如下論述。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所有病例來源均為2019年1月~2020年2月,為到本院進行治療的92例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通過隨機抽簽的方法將其劃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平均每組均46例。其中觀察組患者有男性23例,女性23例,對照組中有男性25例,女性21例,觀察組患者年齡61~82歲,平均(73.25±5.05)歲,對照組患者年齡60~83歲,平均(73.48±5.41)歲。本文所有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認可,而且簽署知情同意書,臨床資料完整,經統計學軟件進行一般資料檢驗后,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通過傳統的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指導患者選擇仰臥位,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的踝關節外側進行重型切口,切口長度大約為10cm,將患者的皮膚和皮下組織進行切開,暴露患者的外踝和腓骨遠端,在進行清創以后為患者應用解剖鋼板,并且在外踝骨折部位進行復位固定。在內踝對患者進行大約6cm的弧形切口的制定,同時切開患者的皮下組織和皮膚,充分暴露患者的骨折端,為患者選擇螺釘復位內固定法干預,常規的閉合創口并進行包扎[3]。

觀察組患者選擇應用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方案進行治療,使患者選擇仰臥位,抬高患者的患肢,同時應用X射線對患者骨折的情況進行透視和觀察,對手術入路進行確定,選擇患者關節的前外側和前內側作為入路,通過借助關節鏡來對骨折的情況進行確定。通過應用0.9%的氯化鈉注射液對患者進行淤血的沖洗,徹底進行關節腔的清理,幫助患者進行關節面的修整。然后選擇點式復位鉗和克氏針對患者骨折進行修復,以便保證患者關節面的光滑和平整。在X射線的透視作用之下為患者選擇晶皮空心螺釘進行固定,并對脛腓聯合分離的狀況進行判斷,選擇患者關節間隙上方大約2cm的位置,促使踝關節背伸90?,向外側脛骨擰入空心螺釘1枚,旋轉改變患者的骨折快,然后再打入1枚空心螺釘,常規對患者進行關閉切口和加壓包扎[4]。

1.3 觀察指標

①統計所有患者經過不同治療后的并發癥發生率,主要包括感染和固定失??;②對所有患者的骨折愈合時間、完全負重時間和住院時間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通過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對所有統計學數據進行檢驗和驗證。對文中兩個和兩個以上的樣本率或構成比做非參數驗證時通過采用χ2值校簡,對樣本率及構成比的非參數驗證通過n、%表示;文中關于單總體數據或雙總體數據均通過應用t檢驗(Student’s test),并通過以±s作表示;對文中的配對資料、成組資料、等級資料通過秩和檢驗,并進行Ridit分析,如結果服從正態分布,需要將數值導入Z檢驗中計算,并通過P對上述值的最終統計結果進行獲取,以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出現感染2例,固定失敗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6.52%,對照組出現感染6例,固定失敗6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6.09%,P<0.05;觀察組的骨折愈合時間、完全負重時間和住院時間都明顯比對照組短,P<0.05,詳情見表1結果。

表1. 兩組患者的相關恢復時間比較(n=46,±s,d)

表1. 兩組患者的相關恢復時間比較(n=46,±s,d)

項目 骨折愈合時間 完全負重時間 住院時間觀察組 65.25±5.44 34.56±3.82 8.25±3.12對照組 74.65±6.58 41.25±5.68 13.05±3.15 t 7.4675 6.6287 7.3428 P 0.0000 0.0000 0.0000

3.討論

臨床針對關節骨折的患者,傳統的治療方案都是對患者選擇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方案進行治療,它能夠幫助患者解決外固定解決不了的問題,改善患者反復復位、復位丟失等相關的表現,這種治療手段可綜合性促進患者的骨折恢復和愈合。對老年踝關節骨折的患者而言,這種手術方案的創傷相對較大,手術以后存在較多的并發癥,會在很大程度上對患者術后恢復產生影響。通過關節鏡微創手術方案進行治療應用在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中,對于促進患者功能恢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因為老年人一般身體薄弱,很多患者有多種合并癥存在,這就容易導致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對外界應激源的應對相對較差。通過關節鏡下微創手術進行治療對促進患者踝關節功能的恢復發揮重要的作用,踝關節周圍存在較多的肌肉組織,肌肉組織和皮膚靠近,所以對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具有較高的安全性,手術中通過關節鏡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通過微小創口進行全面性的了解患者骨折的狀況,順利地指導手術的進展,能獲取良好的手術視野。而且對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可有效地減少骨折位置和軟組織暴露而產生的損傷,大大的縮短了手術所需的時間,減少了術中的出血量,對于降低術后并發癥,對患者產生的危害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采用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方案對老年踝關節骨折患者進行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術后的活動和恢復,降低并發癥的影響。

猜你喜歡
關節鏡踝關節微創
肺癌的微創介入治療——專訪北京醫院腫瘤微創治療中心主任李曉光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護膝踝關節
關節鏡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縫合器治療半月板損傷的療效
SLAP損傷合并岡盂切跡囊腫的關節鏡治療
賁門失弛緩癥的微創治療進展
關節鏡下治療慢性岡上肌鈣化性肌腱炎的早期隨訪研究
踝關節骨折術后早期能否負重的生物力學分析
淺述蒙醫治療踝關節骨折進展
微創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關節鏡術后電話回訪的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