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牛圖里催稼穡

2021-10-29 21:55陶東冬
農村農業農民·A版 2021年10期
關鍵詞:春牛農事群眾

陶東冬

“一年之計在于春”,立春是冬去春來的轉折點,也是春季農忙的起始點,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中國傳統鄉村圍繞立春有一系列的節日活動,迎春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動之一。

在迎春儀式中,由人來扮演芒神,由地方官員行香主禮,鞭打象征農事的春牛,稱為“鞭春?!被颉氨尥僚!?。鞭春牛習俗起源很早,《周禮·月令》已有“出土牛以送寒氣”的記錄,漢代時已廣為流行;自宋仁宗將《土牛經》頒布天下刊行,該習俗得以初步規范;清代以來,迎春牛逐漸從宮廷勸農策耕儀式,轉變為大范圍的由地方政府引導、民間積極參與的民俗活動。

春牛圖圖文并茂,文字內容以二十四節氣為主, 同時附有關于來年的氣象預測、農事安排等信息;圖像部分繪制春牛與芒神形象,實為對迎春“打春?!眱x式場面的描繪。春牛和芒神的形象是按照當年立春這日的天干地支及其相對應的陰陽五行來繪制的,春牛圖畫面內容與旁邊《春牛歌》(有時也寫作《流郞歌》)七言詩文字相配合,以此預測農業生產,幫助農人安排一年的農事活動。

中國農業博物館館藏各式春牛圖上百種,時間跨度自清朝歷經民國直至當代。下面介紹賞析的三幅春牛圖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出版發行。此時中國正處于從傳統到現代、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轉型的歷史階段,在這一張張小小的春牛圖上我們可以管中窺豹地看到中國鄉村社會的深刻變遷。

第一幅春牛圖(圖一)由華東書店印刷發行,雖對應1950年,但其實際繪制刊印時間是在1949年年底。時天下將定而未定,新中國剛剛成立,解放戰爭仍在持續進行,全國仍有部分地區尚待解放,在中國共產黨的全面社會革命動員中,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新解放的鄉村廣大農民的支前運動正如火如荼。

春牛圖上半部分為1950年二十四節氣表,沿用清末民國以來的傳統紀年方式,即中國農歷和西方公歷雙重紀年,標注陰歷節氣與陽歷日期的換算方法,并寫有不同節氣所對應的農事活動,提醒農民按照自然規律順時勞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具體的農事耕作指導。如正月十八為“驚蟄”節氣,對應陽歷日期為三月六日,此節氣農事活動為“拾掇糞,修犁耙”;五月二十四為“小暑”節氣,對應陽歷為七月八日,此節氣農事活動為“勤鋤地,壓綠肥”等。

春牛圖下半部分繪有春牛一頭、芒神一個,此春牛圖春牛與芒神均嚴格符合傳統春牛圖規范繪制,圖中各細節在傳統民俗文化中均有象征意義,在春牛左上方配有對該春牛圖中春牛與芒神的具體文字說明。

第二幅春牛圖畫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濃郁的鄉土風韻:畫面頂端為兩面新中國的五星紅旗與一顆紅色五角星,畫面四周以麥穗、高粱、玉米等農作物為裝飾。節氣表正上方“解放全中國”五個大字提醒人們此時解放戰爭尚未完全結束。在傳統的春牛圖中增加這些政治宣傳元素,號召農民更好地服務于正在進行中的革命斗爭,為奪取全國解放的最終勝利而繼續奮斗,現代的革命軍事動員就這樣巧妙地與傳統的春牛民俗結合在一起,新思想與舊形象并置在同一畫面中,形成了“舊瓶裝新酒”式的戲劇化張力。

第二幅春牛圖(圖二)選取于華東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二年新歷書》第19頁,實際印刷于1951年年底。此時全國已經基本解放,新生的人民政權面對百廢待興困難重重的局面,在開展全面、大規模接管工作的同時,采取有力措施,鞏固鄉村基層政權,恢復經濟組織生產,積極開展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運動,取得了一系列民主改革的偉大勝利。

此春牛交節圖最上方為七言詩《春牛歌》,中部為春牛圖,最下方為當年二十四節氣交節時刻表。春牛圖的圖案是一名農村婦女胸戴紅花,手牽牛繩,引一頭水牛走在鄉間,遠處背景隱約可見農村田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畫面中芒神的形象不再是那種傳統的男性芒神,手中不再持有牛鞭,而胸戴勞動光榮大紅花,呈現為一個社會主義新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

與春牛圖相搭配的《春牛歌》七言詩全文抄錄如下:“土地改革分了田,家家歡樂過新年;堅決鎮壓反革命,一心抗美援朝鮮;優撫工作齊出力,鞏固國防多捐款;愛國公約要做好,生產計劃訂周全;多種棉花送工廠,城鄉經濟血脈連;深耕勤鋤除蟲害,挖河防災人勝天;講究衛生除迷信,社會風氣大轉變;種田研究新方法,進步榜樣是蘇聯;學習文化進民校,哪怕百忙要抽閑;建設幸福新中國,工農力量大無邊?!?/p>

《春牛歌》歌詞中包括了一套社會主義體制下的生活、生產以及思想的指導范式,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抗美援朝”“鞏固國防”等緊貼時局的政治動員;“講究衛生”“學習文化”“除迷信”等移風易俗的社會宣傳;“深耕勤鋤”“挖河防災”等科學種田的生產指導;還有“棉花送工廠”等城鄉經濟新政策的宣講,對學習蘇聯的宣揚……以《春牛歌》這種簡明易懂、朗朗上口而又喜聞樂見、易于傳播的形式進行宣教,號召廣大農民群眾為了實現“家家歡樂過新年”的生活目標而投入建設社會主義“幸福新中國”的洪流中去。從民俗活動道具到政治動員工具,春牛圖在社會中扮演的文化角色正悄然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第三幅春牛圖(圖三)選取于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五年歷書》第3頁,實際出版印刷于1954年年底。此時朝鮮戰爭已經在前一年的1953年結束,同樣是在1953年提出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過渡時期總路線;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憲法(又稱為“五四憲法”),中國進入向社會主義過渡時期。

1953年還制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其主要內容為開展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逐步進行三大改造。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擁護,成為領導、團結和動員全國人民的新綱領,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并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

此春牛交節圖上半部分為春牛圖,下半部分為當年二十四節氣交節時刻表,在畫面周圍裝飾以麥穗、棉花等農作物。雖命名為春牛交節圖,但在畫面中已經幾乎看不到傳統春牛圖中春牛與芒神的元素了:在畫面中并未出現耕牛,取而代之的是一輛披著大紅花的“鐵?!薄侠瓩C;畫面中人物多達7人,他們扶老攜幼將這輛拖拉機團團圍住,或向拖拉機駕駛員敬獻鮮花,或對拖拉機嘖嘖稱奇,贊嘆不已。

春牛圖畫面描繪的對象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打春?!?,而是自工廠下線的拖拉機初到農村的場面,是當時中國農業開始逐步實現機械化的生動表達。無論是從構圖還是從表現內容上看,此圖都更接近于中國當時進行農業機械化宣傳的農業宣傳畫。傳統春牛圖中的芒神在這里已經徹底走下了神壇,而成為一群普通的人間勞動者;傳統春牛圖中民俗信仰的元素已經基本消解,成為對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現實社會生產活動的真實呈現。

春牛圖伴隨農業生產而產生發展,也必然以不同形式適應并反映農業乃至整個鄉村社會的進步與變遷。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版印刷的春牛圖不僅是鄉村社會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品,同時也是一種進行現代政治宣傳與動員的工具。其時,中國共產黨宣傳與動員的主要對象是廣大農民群眾,“打春?!笔青l村社會沿襲千年的傳統習俗,春牛圖是廣大農民群眾熟悉的日用品,以大量出版廣泛發行的春牛圖作為切入點,可以最大程度上貼近群眾,把社會宣教和政治動員潛移默化地融入群眾的日常生活,從而將廣大群眾充分動員起來,滿懷熱情地投入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

2021年是辛丑牛年,也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在這不平凡的一年回顧這些新中國成立初期出版發行的春牛圖,我們從中不僅可以看到“打春?!边@一沿襲千年的中華傳統民俗,而且也可以看到那個時代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精神風貌,更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對“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群眾路線的成功實踐。

猜你喜歡
春牛農事群眾
農事
常憶故鄉打春牛
插秧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插秧
吃瓜群眾的真相,你怎么懂
春日物語
各界群眾前來省作協吊唁陳忠實先生5
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年7期)2008-12-1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