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護理模式對于內鏡下結腸息肉電凝電切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

2021-10-30 06:48梁露燕馮顯安林劍云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76期
關鍵詞:電凝大腸胃腸功能

梁露燕,馮顯安,林劍云

(玉林市中醫醫院,廣西 玉林 537000)

0 引言

大腸息肉是指結直腸黏膜向腸腔內側突出生長的一種贅生物的統稱,大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1]。近年來由于人民的健康觀念不斷增強,電子結腸鏡檢查的比例不斷增加,相應大腸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檢出率越來越高,早期發現并予以電凝切除大腸息肉是預防結直腸癌的關鍵,這一環節至關重要。目前針對直徑大于6mm息肉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內鏡下大腸息肉電凝切除術,然而切除息肉只是整個治療過程的第一步。由于術后麻醉的影響,患者常存在腹脹腹痛等不適,因此針對內鏡下大腸息肉電凝切除術的護理對于促進胃腸功能恢復,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出院就顯得至關重要。

我們于2020 年1 月至2020 年12月應用綜合護理模式對于內鏡下大腸息肉高頻電切除術進行全面綜合護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大腸息肉患者80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38歲-70歲;病程1個月至8個月。治療組男25例,女15例;年齡44歲-76歲;病程0.5個月至5個月。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準備術前手術用品,對患者術前鏡前四項進行檢查,并對患者是否存在電凝電切術手術禁忌證進行評估,叮囑患者術前8h禁止飲食,對術中醫生操作進行積極配合,并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關注,術后將標本及時送檢,并對手術器械進行處理;禁食階段加強患者的補液治療,被動性活動促進腸蠕動,縮短消化功能的恢復時間。

1.2.2 治療組

進行綜合護理。

1.2.2.1 圍手術期護理

從患者確定入院治療時起,針對患者進行心理、生理、社會等整體性護理,在整個圍手術期中,根據不同階段需求,給予不同護理措施。

1.2.2.2 術前護理

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與用藥物等相關情況,若患者需長期服用抗凝藥物,術前告知患者務必停用7天的抗凝藥后方可進行手術。術前協助患者完善各項相關檢查,認真指導患者進行腸道準備工作,詳細告知患者腸息肉治療術的過程及注意事項,與患者多交流,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想法。

1.2.2.3 術中護理

在手術進行期間,協助其擺正左側臥位,并給予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在患者麻醉后,時時關注患者生命體征,如有異常,及時告知麻醉醫師及手術醫師,并協助醫師保證患者得到及時治療。熟悉掌握內鏡下結腸息肉電凝電切術的手術步驟,當醫生發出指令后收緊圈套器, 凝切時均勻速度收緊,切斷之前放慢速度, 以防電凝不足造成出血,以防過度電凝造成腸穿孔,對于扁平息肉, 可以采用活檢鉗提拉息肉中心,使息肉與腸茹膜基底形成“假蒂”再進行通電。手術中不斷鼓勵患者,如“某某先生、女士, 您配合的非常好,在堅持一下”,告知患者心情放松, 避免腸蠕動加劇,術中操作輕柔,減少牽、拉、拽等刺激性動作,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適及造成腸黏膜損傷。

1.2.2.4 術后護理

包括安返病房、飲食指導、并發癥觀察及休息活動等方面,做好基礎護理,給予心電監護,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嘔血或排黑便等癥狀,若其出現上述癥狀,考慮創面是否出血,及時通知醫生,協助其對患者進行止血處理?;颊甙卜挡》亢?,去枕平臥位進行休息,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避免發生誤吸的現象,拉起護欄,防跌倒防墜床。指導患者術后6h內禁水、禁食,6 h后進食以流食、半流質食物等為主,逐漸過渡到普食,少渣飲食1周。在術后 24h內,時時評估患者是否出現術后并發癥,針對腸息肉內鏡下高頻電凝切除術比較容易出現出血和腸穿孔情況,重點患者是否出現腹痛、便血以及黑便等表現。息肉直徑≤10 mm者應臥床休息 6 h,禁食 6 h 后無異常給予流質飲食;息肉直徑>10 mm或凝固范圍較大者應臥床 3 ~ 4 d,術后禁食24 h,2周內避免體力勞動和長時間下蹲;老年患者術后臥床休息 24 h,積極預防因劇烈活動引起的遲發性出血;息肉直徑較大或凝固范圍較大者,當出現局限性腹痛或反跳痛時,應考慮可能傷及漿膜,應立即禁食、補液、抗生素治療。高血壓、凝血功能障礙者應警惕術后遲發性出血發生。此外,針對老年患者控制輸液速度,避免快速輸液引起的肺水腫和心臟負擔增加。

1.2.2.5 心理護理

大腸息肉部分患者在得知患病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緒,其中以焦慮、抑郁最為常見。鑒于目前內鏡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早期內鏡下腸息肉摘除已成為預防腸息肉癌變的主要手段。但內鏡作為一種侵入性治療手段,仍會導致患者術前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甚至恐懼,這在老年患者中表現尤為明顯,嚴重者可影響治療[13]。心理護理需貫穿于腸息肉患者的圍手術期,其中包括在術前,護士全面掌握患者病史,講解手術的流程、方法、優缺點及術中注意事項,緩解患者和家屬的擔憂,滿足患者心理要求,調整好心理狀態,鼓勵患者,增加其安全感;術后,主動詢問患者的心理感受,講解腸息肉切除術后的預后及注意事項,講解術后生活及飲食相關的注意事項。

1.3 療效標準

記錄兩組患者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每隔2 h 在臍周進行聽診,每次聽診2至3min ), 首次肛門排氣時間。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統計分析采用SPSS 11.0 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c2檢驗, 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若P<0.05,則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1,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P<0.01,治療組在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首次排氣時間上均明顯優于對照組。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見表2,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患者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s,h)

表1 兩組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比較(±s,h)

注:與對照組比較,ΔP均<0.05。

?

表2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3 討論

目前,接受結腸鏡檢查的人群越來越多,同時,發現結腸息肉,結腸腺瘤等病變的患者亦越來越多。得益于消化內鏡治療診斷技術及消化內鏡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大部分結腸早期病變都可以得到早期診斷及治療。然而,即便如此,諸如內鏡下并發癥,如出血、穿孔、感染的并發癥仍時有發生[2]。因此,探討如何降低并發癥,提示患者滿意度依舊是值得深入討論及研究的話題。研究表明,科學全面的護理對于減少該類手術的并發癥,減輕常黏膜損傷,促進患者恢復、減少患者負面情緒,提升護理工作滿意度,療效顯著[3-13]。本次研究也表明,綜合護理模式可有效促進結腸息肉電凝電切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的,改善患者不良情緒,提升患者滿意度,值得進一步推廣。

猜你喜歡
電凝大腸胃腸功能
調胃承氣湯聯合西藥治療重癥患者胃腸功能障礙的作用分析
耳穴壓豆對髖關節置換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干預效果
無痛腸鏡下高頻電凝切除結合黏膜下注射治療結腸息肉的臨床效果分析
大腸憩室是什么病
促進患者子宮切除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研究進展
術后早期促康護理措施對肝癌開放性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效果
胃鏡電凝止血聯合鏡下蒙脫石散創面給藥治療胃潰瘍出血的療效分析
大腸變懶了
大腸變懶 了
腹腔鏡下電凝膽囊動脈行膽囊切除術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