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

2021-11-05 18:20程玉林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28期
關鍵詞:有效溝通班主任學生

程玉林

摘要:小學階段,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因小學生群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和思考理解能力有限,學生個體間存在明顯的差異,所以為了保證班級管理工作高效、高質,班主任應掌握好與小學生溝通的技巧,靈活、科學地引導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班級氛圍,增強班級管理效果。本文主要就小學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有效溝通進行研討,探尋溝通的技巧和藝術。

關鍵詞:班主任? 學生? 有效溝通

引言

小學生因為年齡較小,所以在語言思維、事物的認知、思考理解能力、行為素質等方面需要對其進一步培養和提升。作為小學班主任,必須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學生在心理上互相接納,在情感上相互交融,即能理解彼此、接受彼此,能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班級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規范小學生行為習慣,促進小學生更快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因此,教師應學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嘗試通過模仿學生的語言與他們交流,拉近與小學生的距離,了解學生當前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并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材施教,構建一個平等和諧的集體,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一、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候,由道德沖擊引起的寬容勝于懲罰?!毙呐c心的溝通,可以拉近距離,避免對抗,解決沖突。在傳統的教育觀影響下,教師一直是課堂中以及與學生溝通過程中的主角,學生只是在被動地應答與接受學習,缺少自主發言權,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在素質教育大力推崇的今天,這種交流方式有必要做出改變。

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要遵從以人為本的原則,真心關注學生的行為變化與情感變化,花更多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并耐心地聽取學生的想法,及時給予學生幫助,讓學生感受來自班主任的關愛。只有班主任尊重學生的個性和才能,并給學生帶來親切感和信任感,被學生真心接納,才能夠幫助學生勇敢地面對問題,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達到進一步溝通的目的。

小學生是發展過程中的人,思維上難免會有些不成熟,表達內容時也比較緩慢。班主任應該從小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年齡特點出發,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提要求,與學生溝通時要有耐心,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并及時糾正。切忌因為急躁而打斷學生說話,提升溝通和談心的效果。

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時也要注意細節,注意交流的時間和地點,以便于學生在思想和情感上產生共鳴。同時注意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鼓勵學生大膽創新,爭取一切表現的機會,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悅,不斷發揮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真正做到有效溝通。

二、發揮好教師的模范作用

班主任的日常行為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學生只有在內心深處先認可班主任,才愿意遵從班主任的教導并與我們交流,向我們訴說心中的疑惑。班主任作為班級中的主要組織者和管理者,一方面是學生日常常規教育和習慣養成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領者,在平時的工作中認真對照《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逐條逐字認真學習,工作中按照規范上的要求率先做到,時時刻刻起到表率作用,對學生是一種無聲的示范和點撥;另一方面更需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和道德的感召力,用自己對學生真摯的情感開展班級各項活動。小學生好奇心很重,喜歡模仿他人,喜歡你就會樂于與你交流。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組織和管理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的行為,如看到班里桌子不整齊主動拉齊、凳子壞了動手修一修、看到地上有紙屑彎下腰撿起來等。

深入研究課本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德育教育,根據小學生的發展特點,引導學生看到桌角有垃圾要及時打掃,主動幫助老師更換粉筆等;同時要用良好的個性影響學生的個性。班主任也可以嘗試接觸一些學生喜歡的動畫片、適合學生這一年齡段閱讀的書等,以便于與學生有共同話題,抓住有效時機對學生進行教育。除此之外,班主任要堅持表揚好人好事,以獎勵小物品或口頭表揚的方式表揚學習進步、愛護班級衛生、遵守紀律的小學生,捕捉學生課堂中的每一個閃光點,及時當眾表揚,讓每個學生都發自內心地感到“我能”和“我能做到”,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于表現較差的學生也要適度點評,課下多與他們交流,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并使學生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幫助學生積極且及時調整,明確努力的方向,以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溝通工作要具體、有針對性

在班級組織和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擔當著多種角色,擔負著多種職能,并全權負責班級的各項任務,還要組織各種活動,協調各學科全面發展,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要求等。為爭當學生的良師益友,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聽取學生的意見,可邀請學生一起制定班集體行為規范,選舉成立班委會,每個小組選出學習組長和紀律組長,對同學們平時的表現量化打分,每周末統計評比,用制度來約束,讓他們由自覺遵守到自發維護。制定班級發展目標,包括近期目標:本周得到流動紅旗;遠期目標:在這一學期每個學生都要養成兩個好習慣等。目標的提出要由易到難,要鼓勵學生努力實現目標,朝著更高的目標邁進。小學生的生活應該是豐富多彩的,班主任可定期聯合學校開展主題班會、讀書分享會、文藝表演、運動會等集體活動。班主任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特別是要多鼓勵后進生和性格比較敏感的學生參與活動,勇于展現自己身上的優點,遇到困難時,要主動與老師溝通,并在老師的幫助下努力克服困難,取得新的突破,為班級爭得榮譽。

四、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工作

為了教好學生,班主任要與家長、任課老師、社會相關人士聯系和協作,以此來協調各方面對學生的影響。家長與學生之間有著濃濃的親情,雖說家長有時因工作繁忙無法及時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但他們同樣有著關愛孩子的心,想了解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并愿意與老師一起培養孩子。事實上,家長參與班級教育管理,與班主任形成合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每學期至少召開一次家長會,邀請學生和家長一起,用理論和實踐去說明,用情感去溝通,讓家長知道自己的責任,懂得如何做一個好父母,以及如何教育孩子。平時還可以通過家訪,電話、微信、QQ交流等方式,隨時與父母溝通,以了解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真實情況,綜合分析學生人格特征形成的原因,有針對性地給家長介紹這種性格的孩子的有效教育方法,與家長交流協作,共同促進孩子在健康的氛圍中成長,提高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的效率。

結語

溝通是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教書育人時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之一。班主任要利用圖書雜志、互聯網平臺積極學習、掌握溝通技巧,結合班級學生的整體情況與各個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特長等,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和當前面臨的疑惑以及學習中的障礙,積極引導他們尋找適當的解決方法。同時,班主任應該是一個有愛心的人,鼓勵和贊美學生并調動他們的熱情,積極采納他們的意見,形成良性的師生關系,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實現教學相長與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婧.探究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南北橋,2017(2):114.

[2]楊先科.淺析小學班主任如何與學生進行有效溝通[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

責任編輯:唐丹丹

猜你喜歡
有效溝通班主任學生
我的班主任①
趕不走的學生
當一名輕松的班主任
學生寫話
農村小學教師與家長有效溝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淺談觸覺形象設計下的有效溝通
領導干部如何做好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
聰明的學生等
我們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