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的互動融合

2021-11-12 10:13楊欣瑤
文學天地 2021年8期
關鍵詞:大學文化文化融合城市文化

摘要:大學與城市之間深度的文化互動和融合,不僅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需求,更是現代大學發展的必備條件。文章以沈陽市城市文化與大學文化的互動為例,分析了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的共生關系,為城市和大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文化;城市文化;文化融合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市文化是影響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領域的學者對于城市文化內涵的理解略有不同。城市文化在《中外城市知識辭典》中包括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個方面。城市規劃領域的學者則認為城市文化的內涵是諸如歷史文化遺址、特色風貌街區等在促進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體現的。根據載體的差異,城市文化也可分為理念文化、行為文化、產業文化、人文景觀文化、自然景觀文化。無論從哪個領域來看,城市的地理環境、歷史底蘊、經濟形態對其文化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

大學文化是該校師生多年積累沉淀傳承下來的獨特氣質,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所在城市有著千絲萬縷的文化淵源。隨著城市經濟文化的高速發展,城市對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需求日益增加,使得大學與城市的關系日趨緊密。國外高校對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的共生融合比較重視,相比之下,中國在兩種文化的交融方面的研究起步較晚,兩種文化之間的互動歷史較短。從大學和所在城市的發展軌跡來看,兩種文化的交融與互助相得益彰,有助于提升兩者的同行競爭力,從而營造共生共贏的局面。

共生關系是指群體關系中的個體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的關系[1]。國內外有很多大學和城市相互影響共生發展的案例。英國的劍橋城因劍橋大學而聞名;美國斯坦福大學奠定了硅谷的創立和發展,硅谷為斯坦福等周邊20多所大學提供了更廣闊的國際合作平臺;北京的中關村和上海的張江高科技園成為大學與區域發展的典范。城市與大學的相互成就,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城市文化孕育和滋養大學文化

城市是大學生存和發展的根基,城市文化是大學文化的搖籃,孕育和滋養著大學文化。沈陽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開辦學校教育很早的城市,孕育了東北地區最早的學府—奉天實業學堂(沈陽大學的前身)和具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的東北大學。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些學校在新中國成立后遷到沈陽,如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現為魯迅美術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我黨最早創建的軍醫院?!袊まr紅軍軍醫學校(中國醫科大學的前身)以及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藥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藥科(沈陽藥科大學的前身)。新中國成立后,沈陽成為以裝備制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東方魯爾”、“共和國長子”、“共和國裝備部”。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和對沈陽的城市定位,誕生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軍區軍工部工業專門學校(沈陽建筑大學的前身)、沈陽航空工業學校(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前身)、東北機械管理局技工學校(沈陽工業大學的前身)等服務于軍工或裝備制造業的高等學府。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沈陽因其地理位置,成為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吸引了大批東三省乃至全國各地的人才,成為東三省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目前沈陽共有48所各具特色的高等院校,在全國城市高校數量排名第16位。多年以來沈陽市多措并舉不斷提升城市文化建設,打造城市名片。同樣向全國各地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輸送大量高質量人才。沈陽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厚的歷史文化和特殊的歷史沿革滋養著大學文化。

黨的十九大以來,教育受到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高度重視,被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實現“三全育人”不僅是大學的職責所在,城市同樣可以通過自身的文化為育人提供有利的支撐。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環境,需要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城市便利的生活條件和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使學生有機會體驗社會生活,感知社會需求。大學通過與城市積極地合作,利用現有城市文化資源,教育和引導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奮斗精神,進一步增加學生的文化自信。如沈陽市的大學組織學生參觀“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教育學生勿忘國恥,發憤圖強。在沈陽鐵西區老廠房基礎上打造的中國工業博物館是中國首座工業博物館,立足于中國工業發展整體情況,注重傳承工業文明、弘揚工業文化,也是沈陽48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接待來自全市的大學生參觀。一些學校還將其作為實踐課程之一,教師在博物館給學生進行現場授課。

二、大學文化輻射和推動城市文化發展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文化的積淀,城市品牌的創建與推廣離不開文化的傳承與發揚。從文化本身來講,大學是城市的文化陣地,是城市學術思想交流的主要場所。大學作為一種功能獨特的文化機構,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引領、服務社會、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的責任,對社會的經濟和政治文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輻射帶動著城市文化的發展,在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城市文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如以東北大學為代表的實干、報國、創新、卓越文化,以遼寧大學為代表的人文文化,以魯迅美術學院和沈陽音樂學院為代表的高雅藝術文化等大學文化[2],在潛移默化地影響并引導沈陽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

從文化主體來講,人是文化的創造主體。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大學文化和城市文化共同的目標和任務[3]。大學文化的多元性和高雅性符合城市居民對知識追求的要求,能夠為城市文化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大學的文化優勢和人才優勢對于提高市民的文化水平、普及科學知識和促進城市人口綜合素養的提升意義重大[1]。大型過公益講座“遼海講壇”把滿足人民群眾多元文化需求擺上重要位置。自2006年創辦至今,舉辦各類講座8800余場,受眾300余萬人。其中學術講座板塊由沈陽駐地各大學承辦,邀請高校的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報告,精心設計和安排內容,成為百姓提高生活質量的良師益友。此外,沈陽師范大學的遼寧古生物博物館、遼寧中醫藥大學博物館、沈陽理工大學兵器博物館、遼寧大學自然博物館等場館,在提高城市居民素質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城市空間規劃建設中,大學的選址應合理利用當地地理和人文歷史等資源,使其更有利于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的互動和交融。此外,國內外的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區域內形成教育產業的規模,如多所高校聚集形成規?;拇髮W城,不僅可以使在這個區域內的個體院校相互促進,形成聯合體,更有利于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在創新、創業、學術、科研等方面產生核能效應。沈陽沈北新區的繁榮,正是以大學城為代表的教育體系的興建帶來的效應。沈北大學城由道義大學城和虎石臺職教城兩部分組成。其中道義大學城包括六所高校,虎石臺職教城包括九所高?!,F有的教育產業聯盟、創新創業基地、科研實驗體糸,都為沈北新區教育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對新興產業和社會就業起到促進作用,有效帶動本區域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

三、結語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基石,城市文化深刻影響大學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大學文化反過來推動城市文化的塑造與生成[4]。政府、學校、市民、師生等各部門各群體在文化融合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如果他們的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會使城市文化走入校園,大學文化走出校園,有望帶動大學周邊地區文化建設和發展,形成大學文化圈,并融入到城市文化中,提高城市的文化軟實力。大學畢業生更有能將城市文化推廣到全國乃至國際舞臺的巨大潛力。作為擁有豐富高校資源的東北中心城市,沈陽應充分發揮大學文化在提升本市城市文化和提升沈陽知名度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志卿.地方大學與城市的文化互動機制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9(07)_82-86+96.

[2]詹德華. 發揮大學引領作用 提升城市文化品位[N]. 沈陽日報,2019-12-05(010).

[3]孫雷,何玉龍,高晨光.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協同育人的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21(08)_25-27.

[4] 孫雷,饒錦波.中外大學文化與城市文化互動的比較及借鑒[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1(01)_89-95.

基金項目:本文系沈陽市社科聯一般課題“大學文化與沈陽城市文化融合發展對策研究”(項目編號:SKSK2021-01-061)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楊欣瑤,沈陽工程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教育信息化研究

猜你喜歡
大學文化文化融合城市文化
從校園生活談當前大學的兩種校園文化
論高校國際化進程中的大學文化戰略
淺析大學文化育人與人才培養質量提升
城市文化口碑對景點品牌價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淺析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
知識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內容及途徑分析
論我國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新時期博物館的城市功能拓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