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建聯盟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2021-11-13 10:09
非公有制企業黨建 2021年9期
關鍵詞:產業鏈黨組織政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打造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產業鏈,支持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協同和技術合作攻關,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如何發揮好產業鏈集群效應,增強產業鏈韌性,提升產業鏈水平,是產業鏈黨建工作的首要課題。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以“黨建強、發展強”為導向,建立產業鏈黨建聯盟,把戰斗堡壘建在“鏈”上,把服務保障抓在“鏈”上,助力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背景動因

濟寧市作為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擁有非公企業3400多家,這些企業為當地經濟發展、改革創新注入了強大動力。然而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非公企業也面臨著黨組織覆蓋難、產業協同難等問題,尤其是去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形勢影響,濟寧市當地很多非公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存在上下游企業聯動難、同步難、協調難等問題。一家關鍵企業的生產要素不齊,往往會導致整個產業鏈“斷鏈”的情況,每個企業的情況又各自不同,難以短時做到信息匹配到位、供需調節到位,這成了同一產業鏈上企業共同發展的難題。為解決這些難題,濟寧市在非公企業黨建中,緊緊瞄準“產業鏈”搭建黨建聯盟,以黨建聯盟推動“強鏈、補鏈、延鏈”,著力推進產業培育壯大、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全力推動產業鏈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真正把黨建力量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也讓黨旗在產業鏈上高高飄揚。

主要做法

建強黨建聯盟,全鏈增強助企力量。

一是優化組織設置。按照“行業相近、便于管理、便于活動、便于服務”的原則,以企業集中片區為主體,全面摸排黨組織、黨員情況,依托區域內龍頭企業建立產業鏈黨組織,推行“一鏈條一聯盟”模式,統籌推動區域內、產業鏈條上黨建聯建。二是構建“產業鏈”黨建共同體。緊扣全市“231”產業集群培育,以高端裝備、高端化工“兩高”優勢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三新”新興產業和醫藥產業特色產業鏈為重點,構建以縣(市、區)委兩新工委、省級以上園區綜合黨委2 個部門組織領導,產業鏈黨建聯盟牽頭實施,X 家產業鏈企業黨組織內部聯動,N 家縣(市、區)直部門單位黨組織聯建共建的“2+1+X+N”組織體系。三是配強工作力量。選優配強產業鏈黨建聯盟負責人,負責人實行聯盟成員單位“輪值書記”制,每季度或每兩個月輪值一次,首任負責人原則上由發起單位黨組織書記擔任,成員企業配備不少于2 人的專兼職黨務干部。目前,全市已建立魚臺縣鹽化工、金鄉縣煤基新材料、曲阜新一代信息技術等19 個產業鏈黨建聯盟,涵蓋229家上下游企業,實現黨建聯盟所有縣(市、區)全覆蓋。

強化集成保障,全鏈兌現惠企政策。

一是堅持按需施策,及時優化“政策包”。由縣級組織部門牽頭,指導各黨建聯盟深入企業“把脈問診”,征求企業在融資、土地等方面的需求,優化升級惠企政策,提高政策“含金量”。魚臺縣建立“三張清單”機制,即聯盟成員企業定期發布的“需求清單”、可向其他聯盟成員企業提供的“資源清單”、各聯建單位定期優化并發布的“政策清單”,有力推動了政策供給、資源整合。二是搭建交流平臺,暢通對接“直通車”。定期舉辦聯盟企業合作交流會,邀請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為聯盟企業和產業鏈發展出謀劃策,推動政策兌現環節最少、材料最簡、時間最短。金鄉縣開通“紅鏈直通車”熱線,出臺“黨建惠企·金鄉暖心”專項服務政策119條,定期舉辦銀企對接會,形成了紅鏈引領、互促共贏發展優勢。三是推行政策上門,推動服務“精準化”。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全面整合各方服務力量,開展“政策上門”服務,“一對一”“面對面”解讀答疑,對產業鏈企業開展“保姆式”服務。濟寧高新區圍繞企業面臨的難點,注重住宅、教育等配套設施建設,探索企業員工的福利保障體系建設,強化主動服務意識,精準對接各項惠企政策,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協同發展。

聚焦“五共”服務,全鏈破解涉企難題。

一是實行組織共建。全面推行“黨建+”模式,統一組織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創新黨組織活動載體,集中開展微黨課、專題講座、紅色觀影等活動,定期舉辦學習沙龍、技能比武等,以黨建活力激發發展動力。二是推動事務共商。強化產業鏈黨建聯盟統籌協調功能,聚焦發展難題,搭建“企業家下午茶”等平臺,推動上下游企業同頻共振、抱團作戰,共同應對危機、協同轉型升級。目前,各黨建聯盟已開展“事務共商”活動159 次。三是強化資源共享。加強政府部門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聯系溝通,推動鏈條上黨組織信息、項目、人才等資源有效整合、多方共享。泗水縣依托泉鄉“蓄水池”計劃,建立健康食品產業鏈科研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2 個人才庫,為聯盟成員企業提供智力支持、技術服務。四是實現發展共促。推動黨建聯盟企業常態化溝通,分享交流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企業經營、團隊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成果,積極開展市場聯拓、物流共享等活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五是開展品牌共創。堅持“一鏈條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指導產業鏈黨建聯盟每年確定1~2 個黨建示范項目,在不同類型、不同條線的產業領域培樹“立得住、叫得響、可推廣”的黨建工作先進典型。目前,涌現出天意集團“紅領天意”、安泰礦山“三融入三引領”等一批黨建品牌,培育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家、省級瞪羚企業49家,實現以點帶面,整體帶動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格局。

經驗啟示

發揮產業鏈黨建聯盟優勢,完善的體制機制是前提。

產業鏈黨建作為推進非公企業黨建的有效載體,要按照“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興產業”的思路,依托產業鏈牽頭部門、屬地主管部門、產業鏈龍頭企業黨組織等成立不同類型的產業鏈黨建聯盟,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構建起“2+1+X+N”組織體系,實現產業鏈黨建的有形與有效覆蓋,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組織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

發揮產業鏈黨建聯盟作用,健全的政策支撐是關鍵。

產業鏈黨建有沒有生命力,發展能不能持續,關鍵在于有沒有健全的政策支撐。要充分發揮黨建聯盟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圍繞產業鏈上各家企業的共性需求、個性需求,從政策需求側、政策供給側“雙向發力”,優化各方助企力量,整合各方助企資源,充分釋放政策紅利,加快補鏈、延鏈、強鏈,推動資源、要素向產業鏈聚焦,為黨建聯盟發揮實質作用提供堅強后盾和有力支撐。

實現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多方的合作共贏是根本。

產業鏈就是發展鏈,實踐發現,要通過產業鏈黨建聯盟把黨的組織鏈建設與產業價值鏈建設結合起來,把龍頭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串聯起來,著力破解企業溝通壁壘、建強黨組織堡壘。要充分發揮產業鏈黨建聯盟的促發展功能,通過開展“組織共建、事務共商、資源共享、發展共促、品牌共創”活動,加強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市場信息反饋、生產經營溝通、產品鏈合作,不斷提升經濟效益,有效解決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兩張皮”問題,為企業匯聚發展正能量、注入發展新動能,加快推動塊狀經濟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發展。

猜你喜歡
產業鏈黨組織政策
本月樓市政策掃描
政策
政策
推進內蒙古產業鏈現代化的思路和舉措
對67個軟弱渙散黨組織進行“巡診”
長三角人工智能產業鏈聯盟成立
交納黨費的過程中,下級黨組織上繳黨費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股指沖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黨組織在正式黨員減少為3人以下時如何開展工作?
重慶將重點打造千萬畝產業鏈基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