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抗與融合:后新聞業時代的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

2021-11-14 13:58陳永強
聲屏世界 2021年10期
關鍵詞:新聞業觀念民眾

□ 陳永強

互聯網的誕生,給傳媒領域帶來發展機遇和挑戰,從信息傳播的形式角度來看,相較于傳統單向度的信息傳播方式,互聯網即時、分享的屬性帶來了脫離信息控制的“大傳播”,主要表現在傳播形式從點對點轉向點對面甚至面對面。在新的媒介環境下,新聞傳播領域已開啟“后新聞業時代?!睆氖鼙姷南埠?,努力將重要信息以短平快的形式傳遞給受眾,信息消費市場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策略的正確性。但是碎片化的詬病也成了這個時代不絕于耳的聲音,如何權衡深度與效度的關系,仍需要整個社會的思考。

“后新聞業時代”的主要特征

傳播主體泛化?!昂笮侣剺I時代”之“后”,在新聞傳播主體結構上,徹底打破了傳統新聞業時代職業新聞傳播主體單一再現、建構社會新聞圖景的局面,帶來了公共化新聞傳播主體“三元類型結構”的革命性變化。根據楊保軍的論述,將三元類型結構主體簡單概括為職業媒體機構、普通大眾和非專業的平臺。在互聯網經過二十多年的飛速發展和普及之后,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新聞信息傳播主體從金字塔頂端降維到每一個個體,受眾既是信息消費者,也可以同時成為內容生產者,兩個角色的定位愈加模糊。

傳播手段智能化。自從人類有了信息傳播活動到真正意義上新聞事業的產生,技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從18世紀中期開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當下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傳媒行業似乎始終積極擁抱每一次技術的更新迭代。媒介技術消除了傳播的物理藩籬。以大數據新聞和算法推薦為例,新聞信息不僅在傳播過程中跳脫了媒介先天缺陷的限制,更重要的是能夠根據人為設定的程序,搜集用戶行為數據,根據用戶興趣偏好,自動選擇并發送信息,甚至是將何種信息推送至何種群體,實現了精準推送。

傳播內容碎片化。信息傳播內容的碎片化指的是媒體在傳播信息時,沒有將完整的信息圖景呈現給受眾,受者獲得的信息內容是經過“裁剪”和“切割”的。由于人們生活節奏加快,花費在獲取信息上的時間被進一步壓縮,碎片化正好彌合了信息冗雜和信息需求之間的裂痕。媒體也在極力在滿足和順

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的內涵

職業新聞觀念。職業新聞理念可以概括為“三個專業”,即專業的機構、專業的從業者以及專業的新聞傳播活動?!皩I性”是職業新聞觀念的核心。雖然各國的新聞觀念和實踐理念受到意識形態的影響,但從人類宏觀角度來講,對于職業新聞觀念的理解都是具有共通含義的。在西方社會,職業新聞觀念的核心被表述為職業新聞主義或專業新聞主義,將職業新聞觀念放在中國語境之下,可以將其表述為新聞宣傳主義。受到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新聞思想的影響,中國歷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新聞工作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功能,強調媒體是黨和人民的喉舌。

民眾新聞觀念。民眾新聞觀念,顧名思義就是普通民眾擁有的新聞觀念,核心是民眾對什么是新聞和什么應是新聞的看法。隨著人們媒介素養的逐步提高以及技術發展對個體的賦權,民眾新聞觀念不僅只停留在應然層面,新聞傳播實踐的實然層面也應該納入考量范疇。隨著人類整個新聞傳播領域步入后新聞業時代,民眾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顯著提高,在傳媒構建的公共領域內,民眾的身影越來越活躍。尤其在一些具有影響力的、關乎社會重大議題、涉及國計民生的重大事件中,受眾的參與熱情比以往明顯提高,傳統主流媒體的“一統天下”逐漸向草根社會的“眾聲喧嘩”轉變。

后新聞業時代,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的關系

當新聞領域隨著信息社會前進的步伐進入到新的時代環境中,它變得逐步開放,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多個方面。民眾新聞進入人們視野便是新聞領域邊界擴大的標志。但是作為一種非專業性的信息傳播活動,民眾新聞和職業新聞該如何共處?學界出現了“民眾新聞將取代職業新聞”的聲音。顯而易見,這種論述缺乏理性和辯證思維,過于絕對和單純。綜合當前的新聞實踐情況來看,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的關系可以表述為:一定程度地對抗和持續性地融合。

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的對抗。首先,對新聞定義的多元解讀,新聞價值坐標游離。新聞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這是陸定一給出的新聞概念。從中可以感受到一個明顯的界定:新聞是報道,新聞活動是報道事實的活動,這是新聞媒體的職責。職業新聞觀念注重新聞報道的重要性和顯著性,追求真實客觀。在新聞主題類型上往往偏向于政治新聞、財經新聞和關乎社會公共利益的大事件報道。進入后新聞業時代,相對統一的新聞觀念已經被打破,具有一定后現代意味的多元化、多樣化新聞觀念普遍流行。多元化的新聞主體擁有各自不同的信息見解,對于什么是新聞的理解,在新的信息環境中呈現出的繁榮多樣景象便可見一斑。民眾新聞在不斷拓寬職業新聞定義或者長期固化的新聞邊界,不僅關注高大上也熱衷于“雞毛蒜皮”。新聞選擇的價值坐標也逐漸游離,傳統新聞報道對事件重要性和顯著性的要求有所淡化,趣味性和接近性得到強化。

其次,對專業新聞秩序的沖擊,造成輿論引導難度增大。民眾聲音的崛起有助于消除對傳統權威的盲從,但是它并沒有創造一個新的權威。作為社會輿論工具的媒體在面對眾聲喧嘩時,號召力和引導力明顯不足,往往出現自說自話的現象,這就使得整個社會的輿論引導難度變大。新聞業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變革出現的,它是社會的產物,其本身也在日漸體系化和專業化。從19世紀80年代新聞業成為一種職業,專業新聞經過一百四十多年的演變與發展,它已經擁有成熟的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一條信息從原始信源階段到成為新聞呈現給讀者,都有完備的流程以及原則指導?!叭裼浾摺睍r代,具有平民性和草根性的大眾參與到信息生產過程中,信息在民眾新聞那里,不再經過打磨和處理,完全憑借個體的意愿。后新聞業時代,技術飛速發展,且成本降低,技術應用普及到個人,激發了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這對職業新聞構建的行業秩序造成了一定的沖擊,最大的表征就是媒體公信力的缺失,受眾不愿意相信媒體。但其自身由于欠缺專業性,參與信息生產傳播時,對信息真偽的辨別以及影響的考慮往往不及專業媒體。

職業新聞與民眾新聞的融合。首先,取長補短,職業新聞的反思和民眾新聞的改善。一方面,民眾新聞可以彌補職業新聞“一只眼睛”的關照不足,民眾新聞也可以為專業媒體提供多元化的見解使得信息來源更加豐富,由于民眾新聞欠缺專業性,二者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也可以提高參與者的媒介素養,職業新聞也可以通過民眾新聞以非專業的方式傳播自己的影響,從而重新樹立權威及公信力。另一方面,民眾新聞帶來的沖擊,也可以讓職業新聞反思自身問題,職業新聞需要從傳播形式、傳播內容以及話語體系等多方面進行調整,以適應時代變化的需求。

其次,通力合作,營造“全”媒體傳播環境。另外,從當下的媒體融合大趨勢角度分析,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并不矛盾。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四全媒體”,其中全員媒體就強調全員參與,無人不用,要求新聞業在打造、傳播精品內容的過程中,不僅要有向全員傳播精品內容的意識和觀念,同時也要動員用戶加入到內容的生產和傳播過程中來。這恰好契合了個體自由參與的訴求。當下,正處于一個風云變幻的時代,合作共贏是未來發展的出路。這種理念同樣適用于個體和組織之間,職業新聞和民眾新聞通力合作,營造全媒體傳播環境,可以更好地傳播中國故事。

結語

技術賦權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新聞傳播生態,公眾可以自主發表觀點形成輿論,影響公共事務決策,形成不可忽視的力量。但是民眾新聞距離我們所說的理想狀態的新聞傳播仍有很大差距,群聲鼎沸并不是一個理性的社會的標志,只有合理的探討才能促進社會的良性發展。因此,專業媒體的職責尤為重要、不可或缺,專業媒體需要樹立權威,加強輿論引導,提高新聞的專業性,建立和民眾之間良好的互動,讓新聞業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猜你喜歡
新聞業觀念民眾
兌現“將青瓦臺還給民眾”的承諾
維生素的新觀念
烏克蘭當地民眾撤離
別讓老觀念害你中暑
互聯網為新聞業帶來了什么?
大數據時代:新聞業面臨的新震蕩
健康觀念治療
從IPSO看英國新聞業的自律與他律
即興表演的觀念闡釋
十八屆三中全會民眾怎么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