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無私

2021-11-14 13:20謝娟
中國民族博覽 2021年17期
關鍵詞:黃賓虹

【摘要】名家藝術館屬于區域級中小型美術館,多為地方政府與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藝術家本人或家屬商討建設事宜,家屬捐贈藝術家的收藏品、書畫作品、生平文物資料等作為典藏基礎,政府集資興建,以藝術家名字命名的紀念館,具有科學典藏書畫名家作品、研究名家藝術影響、宣揚名家藝術精神的社會功能。西泠二李藝術館是西泠印社李伏雨、李早父子命名的專題藝術館,位于湖南省湘潭市博物館內,本文選取介紹的3幅中國近現代書畫大家的作品,均為二李父子多年收藏之精品,作品的捐贈及展出實現了兩位先生綿延文脈、建設家鄉的心愿。

【關鍵詞】名家藝術館;黃賓虹;陸儼少;沙孟海

【中圖分類號】G26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1)17-193-04

【本文著錄格式】謝娟.江山如有待 花柳自無私——西泠二李藝術館捐贈藏品賞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1,9(17):193-195,209.

推動傳統文化全面復興是我國這幾年的重大文化戰略,拍賣市場的表現則見證了這一復興戰略的成效。在中國嘉德2018秋拍大觀之近現代書畫夜場中,李可染《千巖競秀萬壑爭流圖》、潘天壽《無限風光》、傅抱石《蝶戀花》三件拍品過億,黃賓虹《山水四絕》143.5cm×47cm×4cm己丑(1949年)設色紙本的成交價為7820萬元,南北拍賣2018秋拍中,陸儼少《滄江秋云》69.5cm×139.5cm設色紙本橫幅(1979年)成交價510萬元,這充分表示了在拍賣市場中近現代書畫大家們的作品依然保持著良好的增長態勢,高價拍品的頻出讓近現代書畫風頭正勁,遠勝古代書畫。

根據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的數據統計,以近現代書畫藝術家名字命名的各類美術館、紀念館是典藏書畫名家作品最集中的機構,另有一部分散佚在外的作品多為私人收藏家通過拍賣、交換獲得來庋藏。絕大多數名人館的典藏作品都來自名人家屬及后人的捐贈,觀眾可以在這里了解書畫家的藝術生平,欣賞大師作品中的技巧和美感,體悟作者所要表達的藝術主張及精神內涵等。目前中國書畫名家館聯會的正式成員館為24家,其中15家集中分布在江浙滬地區(表1),湖南省僅一家齊白石紀念館坐落于白石故里湘潭。

名家紀念館聚集的江浙滬地區,西泠印社、海上畫派、新金陵畫派在此集結,國立藝術院、上海藝專等中國現代首批藝術類院校在此設立,國內三大畫院中的兩大畫院上海中國畫院和江蘇國畫院在此創建。上海、杭州、南京作為江浙滬地區藝術文化交流的三大中心,以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吸引了眾多優秀藝術家,如吳昌碩、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沙孟海、王個簃、劉海粟等藝術名家生前大多都活躍于這些城市。藝術名家紀念館、美術館的建立,一方面著力于民族、民俗、民間文化的弘揚與發展,使群眾能欣賞到藝術精品,提升藝術修養;另一方面也促使當地各級政府重視文化建設,重視名家藝術精神的傳播與宣傳,因此更是各地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吸引外地游客的一種重要舉措。

2016年7月開館的湘潭西泠二李藝術館是李伏雨、李早父子專題藝術館,其中收藏和展出的均為父子二人在書法、篆刻方面的作品以及李伏雨先生的多年收藏。李伏雨(1924—1995),曾名康球、胡雨,湖南望城人。1945年考入國立藝術??茖W校(現為中國美術學院)。在校期間得到潘天壽啟迪,20世紀六七十年代向沙孟海和印社前輩韓登安請益,一生致力于書法和篆刻創作,尤精小篆,得西泠先賢沙孟海、陸維釗推崇備至,被譽為“當代小篆第一人”,其楷書豐偉凜然、正氣堂堂,有“浙江第一人”之稱(劉江語)。其子李早先生在藝術上受父親涵濡,幼承家學追求經典與正脈,且又自出機杼獨具一格。在父親李伏雨去世后,李早先生及其家屬一直希望李伏雨先生的作品和收藏能有個合適的去處,實現李伏雨先生想為家鄉文化建設出力的遺愿,正逢2015年湘潭市博物館新館建成,經雙方協商同意并經湘潭市人民政府批準,在湘潭市博物館內設立二李藝術館,并捐獻621件套作品給湘潭市博物館以做展覽及研究。這些捐贈作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一部分為近現代書畫大家們的作品50件,一部分為各當代書法繪畫名家如朱關田、陳振濂、劉江、童中燾、韓天衡、郭強等一批為二李藝術館題寫館名和賀忱的作品共40件,其余均為李伏雨、李早父子的書法、鐫刻精品。本文介紹的就是二李收藏并捐贈的近現代書法、繪畫大家們的幾幅作品。

一、黃賓虹《涼風橋》,山水畫,水墨紙本鏡心,22.2cm×17.2cm

走進湘潭市博物館3樓展廳的西泠二李藝術館,其中一幅山水鏡心畫奪人眼球,它是中國近代山水畫一代宗師黃賓虹的作品。黃賓虹(1865~1955),名質,字樸存,別署予向、虹叟、黃山山中人等。安徽歙縣人。中國近現代國畫家,擅長山水畫,兼作花鳥畫,并進行繪畫史論和篆刻的研究、教學,以及中國美術遺產的發掘、整理、編纂、出版等工作。1953年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此畫以干筆淡墨勾畫遠山、民居、長橋、流水、行人,構圖疏淡清逸:遠山以濃淡結合的水墨寫出云霧氤氳,掩逸于崇山中的民居與長橋、流水、行人體現了繁與簡、虛與實,對比互相襯托中畫面淡遠秀逸、意境幽邃。比較黃賓虹其他寫生畫作,如《雁蕩山》《始信峰》等均為寥寥幾筆,只表現山的結構線條,而此作卻以淡墨勾勒山、石輪廓,加以濃墨點皴表現畫面的層次感,一個拄拐踽踽獨行的人占據畫面中心,成為作品之“畫眼”。畫作左上角鈐印“黃賓虹”,“黃”為朱文“賓虹”為白文,題款“涼風橋”。涼為涼的繁體,涼風橋位于廣西桂林靈川縣三街鎮上,為往返神嶺瀑布的必經之路。黃賓虹先生自1928年開始游歷四方后,曾九次游覽黃山,多次登九華山、泰山、雁蕩山,暢游巴蜀之地,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名山大川盡收心中,因此能從古人山水粉本中跳脫出來,以真實山水為范本,參以過去多年“鉤古畫法”的經驗,創作了大量的寫生山水畫作,并通過寫生實踐不斷地豐富山水畫理論和表現手法,從而形成了自己獨創的繪畫風格和表現技法。此件涼風橋山水鏡心當為他游歷桂林時實地寫生之作,體現了其“黑密厚重”之畫風,是黃賓虹先生70歲后興會淋漓、渾厚華滋之作。

這幅作品是李伏雨先生的重要收藏之一,最初是黃賓虹送與他的學生張振維作為紀念。張振維(1924—1992),字祝如,號沉非,浙江安吉人,1946年入學杭州國立藝專,師承黃賓虹、潘天壽,曾任嘉興圖書館館長,工詩、書、畫,又擅圖書善本、文物鑒賞。張振維與李伏雨同學情篤,多年交好,遂將此畫轉贈與他,據張振維回憶,黃賓虹贈予此畫的時間在20世紀50年代初,應是從以前描摹的山水寫生畫稿中挑選出來送與他研習畫作的。

近幾十年來,黃賓虹先生的繪畫一直受到國內外美術界的廣泛關注,并逐步釋放出巨大能量,影響著當今中國畫壇。這幅黃賓虹“涼風橋”山水鏡心畫作為李伏雨先生的重要收藏之一,現正在湘潭市博物館3樓二李藝術館呈展,讓家鄉人民親眼目睹大師名作風采,真正實現了先生的綿延文脈、建設家鄉的心愿。

二、陸儼少《貝宮夫人》,行書書法,水墨紙本立軸,70cm×46.5cm,1979年

陸儼少(1909~1993),名砥,字宛若,上海嘉定人。自幼即拜前清翰林王同愈為師學習詩文書畫,后拜海派名家馮超然之嵩山草堂門下專習山水。他具有深厚的傳統文人修養,寓詩、書、畫于一爐,藝術成就斐然,被徐邦達盛贊“五百年來第一家”。陸儼少作為20世紀成就卓越的山水畫家,其由傳統而出己意的“陸氏山水”廣為人們所熟知、認可,歷年來拍賣市場上的表現亦驗證了他畫作的價值,然而,陸儼少在書法中的成就卻往往被畫名所掩,未得到大眾及市場的充分認知。陳振濂曾說:“陸儼少的書法具有一種十足的歷史價值,他不是以個人成就的絕頂高超去上攀大師的寶座,但他卻以審美追求成為書法史上一個有趣的類型。換言之,他的價值并不在于為后人楷范,卻在于起到一個轉換審美定勢的歷史作用?!盵1]陸儼少楷、隸、行、草兼擅,學習書法從北碑入手,然后轉入帖學,最后鐘情于楊凝式,中年以后學米芾和王羲之,遂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筆意放縱、無所羈絆,結字方法出乎意外,不蹈成規、依勢就形,大小、正欹極盡變化,多有意態,而又歸于自然。[2]

這幅書法內容取材于唐朝李賀的《貝宮夫人》,李賀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上訪天河、游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陸儼少平生素喜李賀李長吉的詩歌,“于古文好讀《史記》,下及韓、柳、歐陽修、蘇東坡以至歸有光,皆所眈習,于詩好李杜以及李長吉、李商隱諸選本”[3],而此書法作于1979年,正是陸儼少摘去“右派”帽子不久,書法和繪畫正經歷著求變求新的變法階段,并逐步形成了晚年陸氏之韻、趣、氣、勢的獨具一格的書法風格。觀摩此作發現其單字結構圓潤,即使轉折用筆,也注重字體外部輪廓的圓,如“丁”“?!薄芭薄奥N”“揭”等,重寫的筆畫墨色厚重,吸引注目,輕寫的細筆跳躍靈活,無論豎筆、臥筆、拖筆、逆筆都是中鋒寫就,使得線條豐實壯健又有筆意變化。作品中詩詞部分的字體多為向左走勢,顯得上寬下窄,左下方題款、印章整體上移至空白處,并有意識地居中至右排布,以做平衡整體布局均衡感,這種布局走勢在陸儼少其他如《行書八十述懷詩》《行草葉劍英詩句》等作品中屢屢可以看到。作品右上角鈐印朱文“穆如館”,左下角鈐朱文印“儼少”,整體來看這幅陸儼少之《貝宮夫人》用筆如刀、沉著痛快、起倒提按、極其變化,整幅作品氣勢開張、靈氣流動、別有雅格。

三、沙孟?!洱旊m壽》,行草書法,水墨紙本立軸,139.4cm×30.5cm

沙孟海(1900~1992)原名文若,字孟海,號沙邨、石荒,浙江省寧波鄞縣沙村人。其書法遠宗漢魏,近取宋明于鐘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諸家,用功最勤,且能化古融今,形成自己“雄強”書風,被譽為“書壇泰斗”。生前曾任浙江省博物館名譽館長、中國書協副主席、西泠印社社長等職。研究沙氏書法的學者都普遍認同其自出機杼、標樹新風的藝術特點即:由早年的秀逸儒雅,到中年的渾厚華滋,最終歸于晚年之古拙樸茂,尤精行草,氣酣勢疾、剛健有力,融帖學與碑學于一爐,開辟一種集大成式的藝術個性彰顯而又法度完美的書法新面貌之路。

縱觀此幅書法,題材取自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千古名篇《龜雖壽》,此詩思緒縱橫、大開大合,語言沉質樸素,意境闊大雄渾,情感濃烈高亢,蘊含質樸又深刻的哲理,震撼人心、催人奮進。沙孟海素為鐘情曹操的詩作《短歌行》《龜雖壽》等,《沙孟海書法集》中多有收錄。這幅作品字體呈縱密橫疏式布局,字勢一致,一律左低右高,顯得井然有序,字間連線及字內牽引極多,如第一、二句“神龜雖壽 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 終為土灰”,縱向密集、一氣呵成。單字結構呈圓筆曲勢,但幾處棱角的波磔及勁力十足的“L”等部首筆畫令這種寫法不顯得力弱勢單,另外,每個字都含一處或多處濃墨重筆的粗厚筆畫,這必然使字內空間緊迫、空白減少,比如“神”“龜”“烈”“櫪”“暮”等字大塊墨團占據了單字的大部分空間,形成了“黑”“密”這一新奇的藝術效果。

沙孟海自1979年擔任西泠印社社長以來與西泠印社出版社創辦人之一的李伏雨多有交集,李伏雨于書法創作上常向沙老請益,沙孟海、陸維釗等人亦十分推崇李伏雨的篆書作品,稱之為“當代小篆第一人”。此幅《龜雖壽》是沙孟海于20世紀80年代初贈予李伏雨,其意既為表達自己白頭雖老赤心存,依舊保有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有勉勵后輩要珍惜光陰,在有限生命中創造出更多的人生價值,從而獲得精神永恒的含義。作品下方落款同時鈐有沙孟海姓名“孟?!薄吧澄娜舡t”兩方白文印,在沙氏其他作品中實屬罕見,由此可見,沙孟海本人對此幅作品也是鐘愛有加,對李伏雨亦是十分關心愛護。

西泠二李藝術館獲贈的藝術精品除去已介紹的三幅作品外,尚有陸維釗、方介堪、趙樸初及朱屺瞻等諸位中國近現代藝術大師的精品,以及朱關田、陳振濂、劉江等一批中國當代藝術名家的作品,加上李伏雨、李早兩父子的書法篆刻精品等,可謂是館藏豐富、藝術底蘊深厚,每年都吸引著大批熱愛藝術、崇尚美學的人們在此駐足。藝術館通過對李伏雨先生生平回顧介紹及其作品的展出既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懷念、瞻仰藝術名家的場所,又因作品的強大藝術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藝術的傳承和普及。西泠二李藝術館的建立,離不開其家屬的高尚情操和無私奉獻,這是藝術館形成之基石,也反映了當地政府對文化設施的建設和人文資源開發的重視和支持,博物館所展現的古代文明和藝術館彰顯的現代美學藝術交相輝映,共同打造了一張城市文化品牌,促進了本地旅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振濂.陸儼少書法論[J].中國書法,2015(3).

[2]陳以超.淺析陸儼少書法風格的形成及書風的演變[J].中國書法,2017(1).

[3]陸儼少.陸儼少自敘[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6(5).

作者簡介:謝娟(1977-),女,湖南湘潭,副研究館員 ,研究方向為商周青銅器。

猜你喜歡
黃賓虹
一錘子鑿不出一口井
黃賓虹的佳作
黃賓虹的佳作
最值錢的禿筆
12個黑圈和34個紅圈
白賓虹,黑賓虹
黃賓虹誕辰150周年系列大展啟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