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與機制

2021-11-20 23:36董麗
大健康 2021年1期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機制癥狀

董麗

摘 要:目的: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和發病機制。方法:選取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9例,回顧性方法分析總結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分析的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其精神狀況和腸胃蠕動頻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變。結論: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與患者的精神狀態有很直接的影響,同時也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存在著一定的聯系。

關鍵詞: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機制

引言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厭食、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且癥狀可持續存在或者反復發作,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狀況。本文主要研究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與機制,希望能為臨床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一定的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1例;患者的年齡為15-55歲,平均年齡為(37.1±6.9)歲。

1.2 入選標準

第一,所選患者均在近期進餐后出現了早飽感、飽脹不適、上腹部燒灼感、上腹痛等癥狀,且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臨床癥狀出現時間累積超過6個月;第二,患者經過內鏡檢查,未發現有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腫瘤等器質性疾病;第三,患者經過血常規、便常規、心電圖、腹部彩超等檢查結果均正常,未見異?,F象;第四,患者無腎臟病、糖尿病、結締組織病、精神病;第五,患者均無腹部手術史;第六,患者均未處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第七,患者均簽署了同意書。

1.3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建立好的生活習慣,并根據患者不同特點進行心理輔導治療,對于有失眠、焦慮的患者適當予以鎮靜藥。此外,對于出現腹脹、早飽、噯氣等癥狀的患者,可給予10mg潘立酮,3次/日,餐前15-30分鐘服用,服用時間為2-8周;對于出現上腹痛的患者可以適當給予抑制胃酸分泌的藥。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可給予患者進行幽門螺桿菌治療;對于伴有精神癥狀的患者可給予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但要注意藥物的用量和不良反應。

1.4 研究方法

醫護人員需要與患者進行溝通,在患者充分理解本次研究的基礎上,進行影響的試驗研究。在患者進行治療前,對患者的病史和體格進行采集,并對所有的患者使用我院自制的心理狀態評估表,評估患者的心理情況、臨床癥狀、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等項目,了解患者的不同狀況。此外,給予參與研究的79例患者和自愿參與研究的12例患者TC標記的固態試劑,在患者口服后,使用儀器監測兩組人員胃排空的時間,腸胃的蠕動頻率,并對比兩組人員進食前后的自主神經敏感。

2結果

參與本研究的7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當中,患者均出現有進食后的上腹部不適,其中69例患者伴隨有噯氣、反酸等癥狀。通過對患者的問卷調查發現,79例患者當中有35例患者伴隨有睡眠質量不好的情況,23例患者生活工作壓力較大,46例患者有心情郁悶、煩躁等負性心理情緒。正常人群的胃排空時間為4.8h,要遠遠低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平均8.6h,同時腸胃的蠕動的頻次為5bpm。也高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平均3bpm。

3討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約占胃腸??崎T診的1/3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至今還沒有確切的定論,目前認為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為患者的胃腸道動力障礙、內臟敏感性增高、胃底對食物的容受性舒張功能下降、幽門螺桿菌(HP)感染、精神心理、異常腦-腸軸功能紊亂等等。第一,胃腸道動力障礙?;颊叩奈改c道動力障礙是引起功能性不良的主要生理基礎,經常表現為胃排空推遲、胃和十二指腸運動失調、胃腸運動異常等等;第二,胃底對食物的容受性舒張功能下降。近端胃主要功能包括容受性舒張和排空,是胃動力的重要組成部位。相關研究證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近端胃的容積比正常人的近端胃要小,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近端胃舒張功能受到損傷后,部分患者在進食后尾骶部的舒張容積會變小,小于正常人,這樣就使得患者的胃內壓力過高,容易出現早飽、腹脹等不良癥狀;第三,消化酶分泌減少。研究表明,口服補充消化酶制劑是最接近生理途徑的治療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維護胃腸道本身的結構和功能,緩解各種慢性消化道疾病引發的消化不良癥狀;第四,內臟感覺過敏。相關研究發現,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感覺容量會比正常人低。通常內臟感覺過敏可能與外周感受器、傳入神經、中樞整合等水平異常有關。恒壓器技術可以檢測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近端胃感覺運動功能,發現胃高敏感患者的胃順應性顯著降低、焦慮狀態與不適閾值、疼痛閾值和胃順應性呈負相關,則提示患者上腹痛癥狀與胃高敏感性和焦慮有一定的關系;第五,神經-內分泌調節紊亂。目前認為各種環境應激因子作用于大腦的應激反應系統,可通過腦-腸軸作用于胃腸道,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可以與胃腸道神經系統通過腦-腸軸相互傳遞信息、雙向調節,引起迷走神經興奮性降低,繼而通過胃腸動力減弱、內臟敏感性增加等機制引起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的發生;第六,精神社會因素。功能性消化不良既是一種功能性的消化不良,也是一種心理因素參與的疾病,抑郁、焦慮、睡眠紊亂等情緒障礙的發生率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明顯增高,且這些因素常常共同存在,互相影響。焦慮狀態可通過體液和神經調節導致胃腸敏感性及胃腸動力障礙,使患者對軀體癥狀過分關注,并與軀體癥狀之間存在惡性循環,從而強化了癥狀,造成病癥的反復、頑固,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第七,幽門螺桿菌感染。目前可以確定,幽門螺桿菌(HP)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多數學者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和慢性胃炎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發病中不起主要作用,或者僅與某一亞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發病有關。同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與胃酸分泌的關系亦未明確。從目前的臨床報道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HP的感染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的HP感染率,且根除HP治療后患者消化不良癥狀的改善也明顯優于不抗HP治療的患者。本文主要研究了精神因素與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之間的關系,研究資料表明在出現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當中主要是因為精神方面的影響,通過研究調查也發現 79 例患者當中有35例患者伴隨有睡眠質量不好的情況,23 例患者生活工作壓力較大,46 例患者有心情郁悶、煩躁等負性心理情緒,也進一步證實了精神因素是重要的誘因。

結語

綜上所述,出現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應該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放寬心胸,不要緊張、驚慌,同時,還應該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正規的治療。病情嚴重的患者應該在服用胃腸促動力藥物的基礎上,結合醫生的指導用藥,以調節自身的精神狀況和身體狀況。

參考文獻

[1]潘仰魁.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與機制的探討[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5,(11):129-130.[2017-08-10].

[2]時昭紅,胡柳丹,徐丹.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藥療效評價方法概述[J].中醫雜志,2016,57(04):302-306.[2017-08-10].DOI:10.13288/j.11-2166/r.2016.04.009

[3]李勁松.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與機制的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A5):177.[2017-08-10].

猜你喜歡
功能性消化不良機制癥狀
膽結石的癥狀有哪些日常護理知識需知道
一體推進“三不”體制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FTA中的環境協調機制
奧美拉唑聯合莫沙必利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效果觀察
胃粘膜中降鈣素基因相關肽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相關性研究
香砂六君子湯加味結合中醫推拿調治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
柴枳理中湯治療脾胃氣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療效觀察
皮革機制
原來我們都有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