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自我成長能力培養策略探析

2021-11-21 22:43佟姝婕馮華李向陽
大學 2021年10期
關鍵詞:少數民族能力教育

佟姝婕,馮華,李向陽

(內蒙古工業大學,內蒙古呼和浩特010000)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對于少數民族地區而言利用高校優質資源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是人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少數民族預科班教育,進行民族班教育改革,能夠緩解民族地區對于高素質人才的需要,是黨和國家加快培養少數民族地區人才的有力措施。對于學生個人而言,高等教育階段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在現有教育環境下,提升少數民族學生自我價值感、提高自我探索能力、內化學習動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將“被動接受教育的過程”變成“主動培養學習品質的過程”,已成為學生自我成長能力提升的現實需求。

一、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特征分析

當前,少數民族地區省屬高校招收的預科生原則上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由學校培養或者集中培養(不含新建民考民類學生)[1],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務需要堅持“嚴、愛、細”原則,但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部分學生存在人際交往困難、自主學習意識不強等問題。面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的就業市場,部分學生存在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明顯等問題。本文面向預科、大一、大二的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的蒙古族學生,以調查問卷、訪談的方式展開研究,回收有效問卷112 份。為了解群體差異,面向同年級同專業普通漢授班發放同一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2 份,應用SPSS 軟件進行統計學篩選分析,結合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抽樣訪談。針對思想習慣、生活習慣、自我效能感、成就目標四方面的特征進行調研分析,分析結果是提出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自我成長能力培養策略的重要依據。

(一)思想習慣

問卷統計結果顯示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與漢族學生在以下幾方面存在較大差異。接受問卷調查的蒙古族學生“在理想與現實利益發生沖突時”選擇“堅持理想”的比例比漢族學生高13%?!皩τ诟改搁L輩給予的意見和建議”蒙古族學生選擇“完全接受”的比例比漢族學生高8.4%。通過訪談了解到蒙古族學生在預科階段和大一時成長意愿較強,但意愿隨著入學時間的推移有所減弱。由于傳統生活習慣、家庭情況、受教育經歷等各方面因素,使得蒙古族學生在思想習慣上與漢族學生存在較大差異。

(二)生活習慣

參與調查的預科班民族班學生有85%來自內蒙古東部和西部蒙古族聚居地,蒙古族生活傳統傳承度高,家庭教育注重民族禮節教育,父母普遍是牧民、農民和打工者。生活方面與大部分漢族學生在飲食習慣、消費能力、情緒表達、文化追求等方面存在差異。預科班和民族班的管理方式使得交往群體以本民族同學為主,社交習慣和社交范圍與漢族學生相比呈現較大差別。

(三)自我效能

使用“自我效能感綜合量表SEIS”對預科班、民族班蒙古族學生及漢族學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學業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調節效能感”三個維度進行測量,采用里克特五點計分法,測量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顯示,蒙古族學生與漢族學生在上述維度無較大差異,三個維度組統計量均值都在3.5 以上,在努力感、目標達成感、自我預期、學習能力、自我調節能力等測量答案“不確定”選項較多。

(四)成就目標

使用“成就定向量表”對預科班、民族班蒙古族學生與漢族學生的“掌握趨近目標”“成績趨近目標”“掌握回避目標”“成績回避目標”進行測量,在此基礎上增加學生對考核標準、專業認知、資源利用、職業規劃能力等展開評價,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測量結果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結果顯示蒙古族學生在“掌握趨近目標”和“成績回避目標”與漢族學生存在明顯差異(P<0.05),均高于漢族學生?!皩Υ髮W的規劃目標很迷?!薄吧险n不愛聽講,不愛上課,應付老師留的作業”“對自己成績不關心,只求及格就好”與漢族學生相比在P=0.01 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

二、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自我成長能力培養面臨的問題

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自我成長能力培養面臨的各種問題往往具有關聯性,剖析思想習慣、生活習慣、自我效能、成就目標四方面存在的問題是提出有效策略的前提。

(一)教育管理針對性指導缺乏

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管理既要有一般大學生管理的共同要求,更要符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個性特點。目前,部分高校往往對預科班、民族班與大部分漢族學生一起通盤管理,對民族特性缺乏重視。面對網絡信息化浪潮對價值觀的影響以及學生主體意識的增強等現實影響因素,教育管理者對少數民族學生思想動態和內心需求真實情況了解不足。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過程中難以以問題為導向針對性開展教育管理工作。部分學生作為受教育主體在接受教育管理過程中對學校教育管理的認可度不高。在面對敏感性、焦慮性問題時更傾向于從父母、民族班學長征求意見和尋求成長支持,認知水平提升易受影響。

(二)教育實效性有待提高

當前,部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存在忽視少數民族學生語言、風俗、生活習慣等方面差異性的問題。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實踐育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不足,影響了學生認知、行動的和諧統一。

(三)精準指導有待加強

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的個人成長需求因人而異。學校資源的獲取能力、評獎評優、就業等各方面政策解讀能力、心理壓力調節能力、職業規劃能力等存在較大差異。教育管理人員在少數民族學生入學后,將大量的時間精力投入到新生適應、班團管理等日常事務中,較大的工作量和少數民族專職輔導員的短缺,導致教師常常以日常管理替代針對性教育指導。在諸多工作環節中,讓學生個體感受到“被看見、被理解、被鼓勵”的細節性工作滲透性不足。所嘗試的導師制若脫離教學科研的載體,受語言溝通習慣、文化背景、面對面交流機會等因素影響,對學生成長的指導效果不明顯。綜上所述,學生因缺少精準指導,在自我認知、自我計劃、自我激勵等方面能力提升緩慢,發展需求和尊重需求難以滿足,成長的內驅力和拓展能力仍有待提高。

(四)綜合支持力度不足

僅靠思政教師和專兼職輔導員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教育管理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對育人項目、載體、資源進行整合,更需要對長遠育人格局、體系、標準進行重新建構[2]。針對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弱的實際情況,盡管有獨立的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在課時量和考核難度上有所調整,但在日常教育教學、專業實踐、比賽指導等環節未形成閉合且結構嚴謹的教育支持網絡,缺少結合少數民族大學生特點的教育方法,部分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對專業理論體系框架認知度低,學習目標不明確,對“只求及格就好”的目標回避心理關注度不夠。

三、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自我成長能力培養策略

針對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自身的特性和教育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高校教師應在培養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的自我成長能力時注重方式方法。

(一)建立立體式管理模式,發揮教育管理最大效能

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的管理要實現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最佳管理體制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建立以學生工作部、教務處、教學單位、團委、后勤等相關事務部門為管理實體,且部門間聯系通暢、分工明確的少數民族學生管理模式。預科班、民族班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偏弱,對他們的管理要深入學習生活各個環節,在實踐行動上做細做實,解決學生的現實困難,發揮教育管理最大效能。

(二)加強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培養社會責任感

“社會責任感本質上是一種價值關系。所謂價值,其實是一種需求滿足與被滿足的關系,即個人與社會、他人、群體的滿足和被滿足的關系。包括人類對社會做出的貢獻和社會滿足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條件這兩方面內容?!保?]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交往主體常以本民族本班級為主,教育工作者要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和民族政策解讀,讓學生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是先人們留給我們的豐厚遺產,也是我國發展的巨大優勢”[4],因此要思想統一,信念堅定。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把責任意識內化為個人成長動力,處理好自我實現與社會需求的關系,這樣,有利于少數民族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的發展。

(三)發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作用,促進自我認知良好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于少數民族大學生在面對價值觀沖突時走出迷茫,有助于樹立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評價標準,并將其設定為自我成長的目標。一方面,在教育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建設、制度建設過程中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少數民族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通過觀察、體驗、思考、情感融入、成就體驗等方面,從情感、心理、思維上有主體參與感,統一思想認知與行為。在良好的心理學習氛圍中了解自我、挖掘自我潛能、尋找自我定位、促進自我認知良好發展。

(四)精細化管理模式與心理教育相結合,促進少數民族學生成長成才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人的絕大部分時間和精力都用于旨在實現最基本的但又尚未滿足的需求上?!弊晕覍崿F的需要是人的一生的追求目標[5]。因此,關注人的需求是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的科學選擇。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經歷、文化程度千差萬別,學生個體學習動機、思維方式、認知態度必然不同。建立包含民族習慣、生活指導、學業指導、就業指導等方面內容的精細化教育管理機制,了解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內心渴望,滿足學生個體成長指導的需求。在教育過程中,應突出少數民族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精準指導的過程中,善用教育技術引導學生自我關注、自我探索,培養其自我領悟、自我教育、自我分析的能力。鼓勵學生參加集體活動,激發學生主動成長的內驅動力。利用學校資源平臺使學校教育與學生自我教育同步進行,在完善少數民族學生自我認知的同時實現教育效果內化。

少數民族預科班、民族班的管理要注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自我培養和自我塑造。面對部分少數民族學生“自我認識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等問題,高校需要結合實際,重視對學生自我成長能力的培養,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和潛能。通過管理、教育、激勵、引導等方式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求,培養社會責任感和適應能力、提高心理素質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少數民族學生產生較為強烈的個人成長意愿,自覺地接受外部規范化的約束管理,在入社會后在就業能力、創新能力、社會適應能力方面有持續成長能力,為少數民族地區建設培養可堪大任的優秀人才。

猜你喜歡
少數民族能力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
題解教育『三問』
少數民族的服裝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大興學習之風 提升履職能力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