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化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實驗研究

2021-11-22 04:18周萬斌張亞晶唐榮斌高俊蘭趙猛佳木斯大學黑龍江佳木斯154007
當代體育科技 2021年30期
關鍵詞:思政技能素養

周萬斌 張亞晶 唐榮斌 高俊蘭 趙猛(佳木斯大學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7)

生命化體育課程思政教學是指以體育教學為載體,通過教學設計和教育結果導向引領教學手段和教學實施模式的改進,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價值、生存技能與生活哲學內容,通過特定的體育活動創設,讓學生明白生命價值內涵,以獲得豐富的生命體驗實踐經驗與理論認知水平,最終實現“真善美”生命境界的教育。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檢索法

該文理論框架與實驗理論構建階段主要采用文獻檢索法,從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三大中文網站共收集相關研究論文32篇。

1.2 專家訪談法

為了全面獲得黑龍江省高校生命化體育教育開展情況和掌握大學生德育行為教育成效,以構建此次干預實驗的生命化體育思政教育策略[1-2],該文對黑龍江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及黑河等地市10所較具代表性高校的體育教師共計20位進行訪談,為該研究的理論構建和教學實踐深化開展提供了現實依據。

1.3 問卷調查法

對實驗學校30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以期了解學生的思想行為表現、生命化教育狀況等,共回收問卷300份,有效率100%。

1.4 對比試驗干預法

選取實驗學校德育行為比例相同的200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其中100名進行生命化視域下課程思政體育教學,另100名進行傳統正常教學,實驗周期1學年。

1.5 數理分析法

利用Office軟件對問卷和實驗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為生命化體育思政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2 研究結果及分析

2.1 以生命化教育理念解剖學生問題行為形成機理,構建三層次發展理論指導教育結果

此次對比實驗研究主要聚焦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行為教育結果與綜合化育人結果現實需要之間的差異,并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動態和行為表現進行整體關照,因此實驗理論與實驗內容的構建均應建立在學生問題行為形成機理上。問卷調查和專家訪談結果顯示,當前高校學生問題行為主要集中在焦慮(28.35%)、抑郁(12.47%)等不良心理,缺乏生活技能(42.84%)和生命尊重(13.1%)等不當行為認知和知識素養與其他素養教育結構失調(67.98%)及群體生活技巧(40.25%)與交往藝術缺失(34.12%)等思想行為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阻礙學生建立健康和諧學校生活圈,實現健康生活、學習的主要問題。而同時根據文獻檢索、專家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學生問題行為的形成機理既與養育環境(42.12%)、既往學校生活環境(23.15%)和重知識素養輕綜合素養教育思想(34.73%)有關,也與學校體系缺乏生命化教育理念和施教能力(20%)有關?;谏鲜錾疃绕饰?,此次實驗特構建了以哲學理論為綱、以生命認知功能為要領、以生存教育能力建設為關鍵和生活技能成長為核心的三層次發展教育理論。經過1學年的實驗干預結果顯示,三層次生命化體育思政教學實驗干預,分別有78.9%、84.2%、84.78%、78.93%和79.35%的實驗組成員在問題行為認識、素養結構、生命認知水平、生活技能、生存教育能力5大方面獲得了提升,而對照組分別有40.21%、78.34%、18.12%、40.1%和17.63%的成員在這5大方面仍存在問題。

2.2 以生命價值和生存技能為主體的內容構建對生命價值教育結果與認知水平有顯著影響

此次生命化體育課程思政實驗干預教學,堅持將學生看作主要教育主體,確定以學生的生存技能、社會適應力和交往藝術等能力成長為主要教學結果導向,對體育教學內容、實施手段和教學監測手段進行了深度重構,特別是打通了課內外教學的制約,通過課內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和教育結果導向引領教學手段和教學實施模式的改進,在體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堅持滲透生命價值、生存技能與生活哲學理念和技能,通過每一單元特定的體育活動創設,讓學生明白生命價值內涵并習得生存技能與交往藝術,特別注重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與理論認知水平。對比實驗中對實驗組100名學生進行全天候監控。初期以生命化理論與生命哲學探討與認知教學為主;中期以生存技能與生命危害預警實踐為主,明確不良行為發生、發展機制及其危害,提升不良行為預警能力,學會應對策略;后期針對學生的生命化認知、生存技能和行為表現構建生命化體育教育的內容、教學實施方式、教育結果實時監測手段,形成具有廣泛適用性的不良行為干預對策,對學生整體與個體的生命化體育教育結果進行評測。經過1學年的對比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生命哲學認知、生存技能和行為規范3個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生存技能影響力最大,行為規范次之,生命哲學認知水平也具有顯著影響。對照組學生在生命哲學思想認知水平、生活、學習矛盾處理能力和交際、校園適應力等方面則存在一定不足,特別是正面處理學業壓力、與同學的生活矛盾、學習競爭關系存在不適應性,34.1%的對照組成員產生不良心理,12.1%的學生有崩潰、絕望等過激行為。對比結果顯示,以生命價值和生存技能為主體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生命價值教育結果與認知水平有影響。

2.3 共成長、共促進的動態化教學實施模式具有顯著成效,能激發教育氛圍創設

生命化體育思政教育是一個綜合性、復雜化的雙向教育過程,更是一個潛移默化的內化過程[3-4]。根據該課題的問卷調查結果,此次對比實驗研究首先明確了黑龍江省學生生命化教育思想行為主要表現和生命化教育水平,主要集中在以下4點:一、缺乏獨立的生命化教育理念、內容與教育結果導向,特別是教學內容構建缺乏體系性與成長性;二、孤立、抑郁、心理障礙等不良行為發生率逐年提升,學生缺乏宣泄途徑與自我調節能力;三、生命化教育與學科思政教育未能實現深度結合,缺乏整體關照能力并具有較高體驗水平;四、師資培訓難以跟進,缺乏開展融合教學的現實條件。其中,體育教師作為生命化體育思政教育的教學實施主體,同樣面臨著教學能力缺失、教學手段僵化和教育結果不明確的難題,這也是實驗教學開展初、中期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本問題,該課題在教學實施模式上根據學校公共體育教師性格特征和課程創新能力構建了共成長、共促進的動態化教學實施模式,目的在于調動全體師生在生命化體育課程思政這一新課程教學內容上的創造創新力和課堂融入能力而進行創造性的應用[5-6]。在1學年的教學探索中,實驗組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形成了以“共建共管”為教學監測主手段,以“動態化、成長化”能力成長為教學激勵目標和以“體驗感、獲得感”為教育結果導向的目標機制。在該機制下,實驗組學生圍繞當今生存環境、競爭壓力、身心健康影響要素,構建了生存技能和職業素養“雙核心”成長體系,使生命化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針對性與適用性分別提升了37.85%和78.65%;通過學生素質發展和教育成果導向的動態化、成長化管理機制,創建出全過程、全方位、全能力成長的生命化體育思政教育工作體系,在實踐層面保證了教育結果,其中實驗組學生在知識素養、生存技能素養、社會適應力、創造創新力等四大方面分別高于對照組12.45%、67.34%、65.32%和68.45%。從上述幾組數據的對比結果可以斷定,此次干預實驗對實驗組學生的行為規范、思想動態和生命價值、生命尊重意識教育以及在知識培養、能力培養與價值理念的教育成效上具有顯著影響。

3 結語

經研究可知,此次實驗干預在生命化體育課程思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和推廣應用意義,實驗組成員的思想行為表現與成長機制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與探索價值。

首先,三層次發展理論提升了教育指導的科學性和教育結果的可預測性。以生命化教育理念解剖學生問題行為形成機理,構建哲學理論為綱、生命認知功能為要領、生存教育能力建設為關鍵和生活技能成長為核心的三層次發展教育理論,對學生課程思政教育和生命化教育結果能力在智、知、行、情統一和三觀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價值。

其次,以生命價值和生存技能為主體的內容構建對生命價值教育結果與認知水平有顯著影響。通過對比實驗探索、驗證在生命化教育理念和現代育人目標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思政教學內容構建、教學實施模式及教育結果導向機制,能夠大幅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成效。

最后,共成長、共促進的動態化教學實施模式具有顯著成效,能全面激發教育主體的參與力、創新力和教育氛圍創設。此次干預實驗圍繞當今生存環境、競爭壓力、身心健康影響要素,構建了生存技能和職業素養“雙核心”成長體系,使生命化體育課程思政教學的針對性與適用性獲得大幅提升,同時,共成長、共促進的動態化教學實施模式使教師和學生兩大教學主體均獲得了全方位的成長與實踐素養的提升,從而保證了教育結果及師生在知識素養、生存技能素養、社會適應力和創造創新力四方面的共同成長。

猜你喜歡
思政技能素養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女生總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拼技能,享豐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