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外文獻綜述中的殘疾人托養服務研究

2021-11-22 13:34余麗瓊
就業與保障 2021年2期
關鍵詞:托養殘疾人機構

文/余麗瓊

目前,殘疾人作為特殊群體,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和關懷。我國殘疾人托養服務在2007年拉開帷幕,經過十余年不斷的發展和壯大,在中央以及地方的配置下變得完善和全面,中國殘疾人的托養服務正在穩步推進。當前,北京、上海、江蘇等發達省市的殘疾人托養服務走在全國前列。截至2019年,中國殘疾人的數量達到了8500萬,其中重度殘疾人的數量達到2500萬,根據中國2019年殘疾人事業上的一個統計可以看到,目前顯示的殘疾人托養服務中是有22.4萬殘疾人需要進行關于托養的服務,同時存在93.9萬殘疾人可以接受居家的托養服務[1]。而我國目前有托養需求的殘疾人高達兩千多萬,可見目前殘疾人托養服務供給嚴重不足。我國殘疾人托養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社會化的養護照料服務主要針對的是16歲以下的孤殘少年兒童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群體。生活相對困難的就業年齡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體殘疾人,則需要給予更具針對性的養護照料服務。因此,完善殘疾人托養服務,有利于提高殘疾人的生活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一、國外對殘疾人托養服務的研究

(一)關于殘疾人康復的研究

殘疾人康復需求大,且康復需求與康復服務之間、地區之間都存在差距,另外西方殘疾人康復服務模式受“去機構化”運動以及社區融合觀念的影響,開始向社區和家庭轉變。May Berry認為由于農村的經濟基礎和自然條件相對來說都比較差,服務機構缺乏專業的管理和服務人員,資金支持和基礎設施等,嚴重阻礙了農村康復服務機構的發展;Jose R.Sachdeva Sandeep進行研究的對象是印度視力上的殘疾人,分析總結目前印度的關于這個殘疾的政策,得出了發展殘疾人對自身關于康復的很多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需要對殘疾人的個人信息進行分析與研究,創新更多的殘疾人完整的工作開展與進行,如通過互聯網平臺更加深入的發展更為系統的工作,依次提高政府針對殘疾人工作的開展[2]。Bowden認為,英國實施的是一種面向精神、智力的重度殘疾人的社區康復服務模式,更加強調殘疾人獨立,主要為殘疾人及其家庭提供日間照料以及在社區內提供社區住院康復等服務。

(二)關于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研究

國外殘疾人社會保障的種種制度和研究大多因國家國情的不同而不同。英國學者邁克爾·奧利弗認為,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要與社會發展水平相一致,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與進步,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保障殘疾人能夠享受社會發展的成果,獲得平等的權利。Marin提出一些西方國家在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所面臨的困難:一方面,政府需要解決長期失業的問題;另一方面,要為殘疾人提供社會保障??傮w而言,如何做到既減少失業問題又能讓其生活得到保障,這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進行社會保障改革面臨的難題。桑原洋子則指出,現在的殘疾人是社會的主要幫扶的群體,能夠極大程度地滿足目前對殘疾人的需要,不僅能為廣大殘疾人提供多角度的服務,還可以為殘疾人提供各種福利設施和完善的工作。

(三)關于殘疾人社會融入的研究

社會融入符合滿足現階段國際社會殘疾人在事業上的發展不斷變化的需要,同時滿足殘疾人享受到公平理念的存在,有利于殘疾人以一個平等的態度進入到社會的發展過程中。Sin認為,殘疾人想要在社會上更好的融入,就需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工作是殘疾人通向社會的門檻。弗雷德通過跟蹤研究,認為社會融合水平和健康具有較為強烈的正相關關系,在這個意義上,提高殘疾人群體社會融合水平,對于促進殘疾人康復工作展開具有一定積極作用。Madrid認為,殘疾人可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并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多種發展的工作中,其符合醫療上不斷發展的變化,這樣不利于加大對殘疾人整體質量的加大以及多方面社會的融入和提升[3]。

二、國內關于殘疾人托養服務的研究

(一)關于殘疾人托養服務供給狀況的研究

我國目前殘疾人托養服務的機構整體的數量在不斷地增多,同時也使得其各種形式不斷的完善和壯大,但就目前整體的殘疾人托養服務中的供給和需求之間是存在一定的關系的。劉振杰認為,以我國2518萬的重度殘疾人數量和現有殘疾人托養機構數據進行估算,每千人的重度殘疾人中僅有0.033個殘疾人托養機構,重度殘疾人由于其自身各種因素對托養服務需求極大,但我國殘疾人托養機構建設尚不能滿足殘疾人的托養需求[4]。張英秀認為,當前政府是托養服務的供給者,“一刀切”現象也正變得更加的嚴重。政府購買的居家托養服務會伴隨著矛盾出現。經濟負擔較重[5];林志聰發現從現在廣州市機構托養能力來看,遠遠不能滿足殘疾人托養需求。各托養機構已基本飽和,大部分托養機構已經沒有空余床位。殘疾人托養資源在各行政區之間,機構之間,機構內部都存在分配不均衡的情況[6]。劉雪通過對山東省的殘疾人托養設施的供給與需求狀況進行研究,發現目前不僅存在嚴重的機構數量的供需缺口,各機構設施還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短缺、陳舊。劉翔以無錫市為個例對殘疾人托養專業化服務展開研究,認為當前從事殘疾人托養的專業化人才存在供需矛盾,當前的專業化人才存在數量和結構上的雙重嚴重短缺。

(二)關于殘疾人托養服務模式的研究

我國各地目前可以開展全日制的托養方式、以及其他形式的居家和日間照料結合在一起的輔助的照料的存在。徐洪、任濤認為現在的托養服務模式同時需要創新基于完善搭建的完整的框架和體系出現,應當是把居家托養當成主要的照料的形式,日間照料屬于重要的載體的形式,全日制機構托養屬于骨干力量的主要存在的方式。周汝琴則倡導建立醫養融合的托養服務模式,推進托養服務與醫療服務相結合,對基本符合醫療條件的托養中心,確定為醫保定點單位,中心拿出一定的床位通過購買服務方式運作,為需要護理的殘疾人開展有償托養服務。吳圣楠、孫雨潔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的山東省的殘疾人事業出現非常嚴重問題,表現為庇護性就業托養模式正在成為現在的主要的托養模式,建議在托養服務模式上進行更多的托養的模式開展。白先春通過對江蘇省殘疾人托養服務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發現殘疾人的個體,經濟、環境等多種的因素都會影響托養服務不斷的完善和進步,提高殘疾人開展深入的托養服務水平可以開展全方位的建設的工作進行,社區機構托養模式的建設可以針對目前的社區內殘疾人以及多種的等級的開展進行,針對性增加滿足現在的關于殘疾人的托養服務的數量的開展。朱美婷等人認為,政府應當著重發展日間照料模式和寄宿機構托養模式,因為這兩種模式都具有福利性質,更適宜重度殘疾人的托養需求。

(三)關于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的研究

建立完善的殘疾人托養服務屬于長遠的發展目標,以此確保托養服務體系各項工作有標準可依,有規章可循,促進殘疾人托養工作持續健康運轉;馮善偉、任占斌則鼓勵建立殘疾人托養服務標準體系,它的建立有利于托養服務的供給機制和方式的創新,實現公共服務的優化配置,提高政府投入服務資金的使用效益;李軍、李曉虹、趙建玲通過對山東省老年殘疾人托養服務狀況進行深入研究,認為應當以需求為導向,以就近就便為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供分類多樣的托養服務,通過創新性拓展殘疾人托養工作范圍。孫玉曼基于AGIL模型認為,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可以不斷的完善和深入進行,依靠有機體協調與配合發展。

四、結語

通過對殘疾人托養服務供給狀況、服務模式及服務體系進行分析總結,發現我國學界日益重視殘疾人的托養服務的問題研究,在強化理論研究的同時,也加強了個案研究。但是,國內現有的研究多側重于實踐總結,注重托養服務本身。然而,對于托養服務還可以進行深入的基礎理論研究,對殘疾人的托養服務保障機制進行系統的評價,這就需要在服務體系中同時開展這一機制。這樣對殘疾人提供托養服務具有多方面的意義,例如提高自己的托養服務水平,切實有效地開展滿足殘疾人需求的托養服務,使殘疾人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另外,目前還缺少國外的托養服務模式與國內進行對比系統分析,不利于吸取國內外的經驗與教訓。

猜你喜歡
托養殘疾人機構
殘疾人托養的現狀分析及完善路徑選擇※
——基于廣州市的實證分析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減)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增倉股前20名
一周機構凈減倉股前20名
我驕傲
殘疾人托養服務體系:意涵、建構挑戰及政策選擇
醫院托養模式中醫康復治療痙攣型重度腦癱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