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杜林論》中恩格斯的平等觀及其當代價值

2021-11-24 09:00張亞華
現代交際 2021年24期
關鍵詞:資產階級恩格斯發展

張亞華

(武漢大學 湖北 武漢 430000)

平等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我國對平等問題的認識不斷深化,對實現平等的訴求也是越來越熱烈。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奔次覈洕鐣陌l展在貧富差距、教育資源、產業空間分布、男女平等、健康保障等方面依舊不夠平衡、不夠充分。因此,分析、探究恩格斯《反杜林論》中“道德與法的平等”這一章,有助于我們挖掘恩格斯平等觀的深刻內涵,幫助我們解讀當今中國社會現狀,深入考察社會平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

一、《反杜林論》的寫作背景

每一種思想都是在時代環境中產生的,《反杜林論》的產生也有其政治、經濟、文化背景。因此,只有分析作者的寫作背景,包括當時的理論、現實意義,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視角來看待這一著作,才能使這部著作在當今社會重放光芒。

(一)杜林小資產階級平等觀對無產階級革命產生的不利影響

柏林大學教授杜林,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職務之便,傳播自己小資產階級的觀念。自1871年開始,杜林每隔兩年便出版一部著作,5年內出版了《國民經濟學和社會主義批判史》(1871)、《國民經濟學和社會經濟學教程》(1873)和《哲學教程——嚴格的科學世界觀和人生觀》(1875)三部著作,從哲學、庸俗的經濟學和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三個方面向馬克思主義發起挑戰,試圖污蔑辯證法,推翻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妄圖以自己的學說代替馬克思主義學說。杜林認為純粹的數學在思想中是先驗存在的,完全是人在思維中推導演練的結果,他把數學領域的先驗主義拓展到哲學領域;在經濟學上,杜林將私有制、資本主義制度的產生與發展全部歸結為暴力,暴力是一切的根源;在社會主義理論上,他提出要從分配和勞動兩個角度實現平等,但是這一切是建立在不動搖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

杜林主張較為激進,討好巴黎公社及革命活動家,反對統治階級,良好的輿論加持使杜林漸漸在學生群體中和黨內獲得了一批支持者,影響力逐漸變大,對當時的德國革命活動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

(二)經濟基礎的發展與政治環境的改變提出無產階級革命的迫切要求

資產階級的統治隨著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束,在17世紀和18世紀的各國中逐漸建立起來,舊的統治階級的分崩離析和新的統治階級的出現,并沒有改變工人階級的現狀。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的是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難以維持個人和家庭生存的窮苦人民只能將自己變成在工廠里打工的工人,賣身給資本家以求得個人生存,這種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的行為顯然不能給窮人帶來財富,而表面上的美好只會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內在矛盾的逐漸凸顯而成為泡沫。生產的商品再多,也都是窮人望塵莫及的“奢侈品”。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每個人在法律身份上獲得了平等,也免不了在經濟關系中成為資產階級自身發展的犧牲品。既然資產階級無法解決這一矛盾,那么無產階級便開始自尋出路,寄希望于通過自己的力量尋找實現平等的道路。

二、恩格斯《反杜林論》對杜林平等觀的批判

(一)對杜林“永恒平等觀”的批判

恩格斯批判杜林的平等觀是空中樓閣,遠離社會生活。杜林認為平等是一種永恒理念,與生產力的發展無關,由此陷入唯心主義的泥淖。即便杜林聲稱這是最純粹的、一開始就存在著的公理——兩個人理想中的人的意志彼此平等,也逃不過它用于構造這些概念的材料是“被當作基礎的抽象中可能存在的顯示內容的一點點殘余”,是“從他自己的意識中再次帶進來的”“或多或少地同他所處的社會關系和政治關系相適應表現”,或者是“從有關文獻上抄來的觀念”及“個人的狂想”[1]473。

(二)對杜林“抽象平等觀”的批判

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平等觀的抽象實質,指出從杜林的“兩個人的意志彼此平等”[1]474的公理出發,永遠得不到平等分成的兩部分。第一,所謂“兩個人”便是虛假的,男女在性別上天然地存在著不平等,而同性之間無法繁衍則會直接導致社會無法繼續,即便是兩位同性別的一家之長也無法證明家庭中個體之間是平等的;第二,所謂“兩個人”的觀點是借鑒了18世紀思想家舉例時采用的方法,并非杜林本人的原創,而他只是讓“兩個人”變成了沒有任何現實內容、無法在現實中生存的抽象的人。此外,恩格斯揭露了杜林平等觀無法適用于現實的缺陷,杜林本人不得不步步退卻,說其平等觀存在各種例外,無疑是其平等觀自相矛盾的表現。

三、恩格斯《反杜林論》中論述的無產階級平等觀

恩格斯批判了杜林抽象的平等理論,“雖然我們關于杜林先生對平等觀念的淺薄而拙劣的論述已經談完,但是我們對平等觀念本身的論述并沒有因此結束”[1]480,但是并沒有否認平等觀念的客觀存在。

(一)平等是歷史的產物

恩格斯指出,平等有自己的歷史發展過程,各個歷史時期的平等觀內涵都不同。平等不是永恒真理,“平等的觀念無論以資產階級的形式出現,還是以無產階級的形式出現,本身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這一觀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歷史條件,而這種歷史條件本身又以長期的以往的歷史為前提。因此,這樣的平等觀念說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說是永恒的真理”。恩格斯追溯歷史發展,分析了在不同歷史時期平等的內涵,發現平等是歷史的產物,其內涵離不開具體時代生產力的發展。因此,根本就不存在抽象的、“一般人的平等”,平等都是在一定條件范圍內才有意義。

(二)平等的實現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

恩格斯指出,不平等恰恰是隨著私有制的出現而出現的,并非如杜林所說,產生于暴力。私有制的出現拉開了貧富差距,激勵了資本家積累起屬于自己的資本,出現了經濟地位上的不平等,地位較高的一方擁有了對地位較低一方實施暴力的權力,如果抹殺不平等產生的經濟根源,就掩蓋了剝削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實行奴役的實質。不是暴力支配經濟情況,而是暴力被迫為經濟狀況服務。不平等背后實質上是顯示著雙方經濟地位上的差異,想要達到平等,只考慮意志平等而忽視其背后的經濟不平等基礎是行不通的。

(三)無產階級平等的內涵是實現經濟平等、社會平等

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消滅階級,以實現社會的、經濟上的平等,而不僅僅是政治的、法律上的平等?!盁o產階級平等要求的實際內容都是消滅階級的要求。任何超出這個范圍的平等要求,都必然要流于荒謬?!辟Y產階級打著“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奪得勝利之前,應該承認兩者在一定的程度上有著相通的平等要求,勝利之后,資產階級為了穩固自己的統治,一方面用暴力手段壓制工人反抗和工人運動,另一方面則用其他手段來瓦解工人組織,如大力宣傳資產階級的思想,企圖從思想上消解無產階級運動。無產階級的平等此時只淪為了一句口號,而每一個具體的人在口號的遮蔽下消音了。因此,只有在階級和階級差別真正消失了的時候,平等才能來到,而那時的“平等”,是以以前所有不平等現象為前提的。

四、恩格斯《反杜林論》平等觀的當代價值

在《反杜林論》中,恩格斯批判了杜林唯心主義的平等觀,指出不平等是伴隨私有制的產生而出現的,私有制才是不平等的真正起源,深刻揭露了資產階級虛偽面具下平等觀的本質?!捌降取奔仁且粋€歷史話題,又是一個現實話題。在當今中國社會中,實現社會平等發展是一項不可忽視的任務。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平等、自由、公正、法治”等概念一起被歸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應有的題中之義。

(一)理論價值

“平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也是人類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價值理想。從古到今,許多思想家、哲學家及政治家在建構理想社會的時候,都對平等這一概念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雖然有部分西方學者對如何實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現代平等進行了嘗試,但是他們提出的現代平等理論中的內容并不能跳出資本主義框架。

在經濟和科技快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民物質財富不斷增長,但仍存在著各種不平等,如城鄉之間、區域差距、教育資源的不平等、社會貧富差距、健康保障、女權主義等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社會中人很容易對社會做出判斷——我們身處的社會還不是一個平等的社會。但究竟什么才是平等,平等作為人類的理想追求在當今社會究竟走了多遠?當然,我們不能期待僅憑一本《反杜林論》便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追求平等不能激進,必須尊重每個人自由全面發展的目標,必須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揭示平等概念也不能靠玄想,必須遵循人類的認知規律。只有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政治經濟條件成熟之時,才能提出消滅建立在階級差別基礎上的不平等的思想理論。

(二)現實意義

在我國社會主義時期,人民的平等權利在部分領域得到了充分展現。平等不僅包括民族國家內部的平等,還包括全人類的平等。

1.正確處理經濟建設中的效率與公平問題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到達一定水平,也具備一定的實力,能夠采取更積極的措施處理發展中出現的各種不平等問題,提出有利于社會平等的具體舉措。如加強民主政治建設,保障人們平等享有政治權利;鞏固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各種所有制企業平等發展;營造不同文化平等交流平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2.推動平等對話、多邊協商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

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局勢、瞬息萬變的國際社會環境,我國在外交政策上始終秉持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盵2]為了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我國還提出了許多共贏主張,如“一帶一路”倡議、建立“亞投行”、推進“全球治理體制”變革的實踐,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付出了努力。

五、結語

時至今日,正如恩格斯所言,“平等”在始終存在著利益分歧的資本主義社會只是資產階級利益的反映,永遠不能完整表達廣大無產者的訴求。因此,社會主義的平等觀也不能對資產階級平等觀進行重復論證。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表達了無產階級的平等要求,在此基礎上,我們要凝聚共識,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平等問題,充分保障人民的平等權利,解決好經濟建設中的貧富差距,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促進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猜你喜歡
資產階級恩格斯發展
馬克思恩格斯青年時代詩歌創作再評價
馬克思恩格斯對中國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闡釋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德國多種活動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危險的侵略者”
對時代觀視閾下《共產黨宣言》的思考
教師發展
1920—1927年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認知及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