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梧州何以成為中國共產黨在廣西革命的搖籃

2021-11-25 14:18
廣西地方志 2021年3期
關鍵詞:梧州支部廣西

梁 萍

(中共梧州市委黨校,廣西 梧州 543002)

梧州是廣西革命的搖籃,是中共廣西地方組織的策源地。目前,關于梧州對廣西早期革命的歷史地位和作用,以及梧州早期黨組織的建立和發展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數量的文獻研究成果,如杜士勇《論中共梧州支部、地委在廣西黨史中的地位》重點論述了中共梧州支部、地委幫助廣西各地建立黨組織的積極作用以及對干部的培養;李業安《廣西第一個黨支部為何在梧州建立》比較系統地從梧州地理位置、工人運動、革命形勢、前期準備等方面論述了廣西第一個黨支部在梧州建立的情況;李蓉《試論梧州黨組織的創建及其重要意義》主要從梧州黨組織幫助廣西各地建立黨組織以及組織建設的角度進行探討;劉紹衛《中共梧州黨史在廣西黨史上的地位》探討了梧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黨史在廣西黨史中的地位;李果機《從中共梧州支部到中共廣西臨時省委——中共廣西地方組織在梧州的創建和發展》集中梳理論述了從梧州地方黨支部到廣西省一級黨組織先后建立的發展歷程等。本文從區位優勢、階級基礎、思想基礎、領導力量等方面探討中共在廣西最早的黨組織在梧州建立的原因,以及從黨組織機構演變、推動全省建黨事業、培養鍛煉革命人才等方面總結概括梧州早期黨組織的重要歷史特點和作用,以期得到更多有關梧州早期黨組織建立和發展歷程的積極思考。

一、廣西第一個黨支部在梧州誕生的歷史背景和條件

廣西第一個黨支部——中共梧州支部在梧州建立,有其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梧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發達的工商業基礎、馬列主義在梧州的傳播以及中共廣東區委等領導力量的支援和推動。

(一)獨特的區位優勢

梧州位于廣西最東部,“地總百粵,山連五嶺,唇齒湖湘,襟喉桂廣”[1],是嶺南最早開發的城市之一,與廣東唇齒相依,在歷史上一直是兩廣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更為重要的是,梧州水運發達,扼廣西內河水系的咽喉,處于“三江(桂江、潯江、西江)之總匯”,溯江而上可達桂林、柳州、南寧、龍州、百色以至于云、貴、湘等省,順江東下可通粵、港、澳以至東南亞各國,在當時交通運輸主要依靠舟船的條件下,具有明顯優勢,是廣西與海外聯系的重要門戶。從大革命中心地廣州坐輪船,走西江水路,20多個小時即可到達梧州,是廣西名副其實的“水上門戶”,正是基于此,梧州成為了大革命時期華南三個繁榮的商埠(南寧、龍州、梧州)之一。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大會正式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掀起了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大革命風暴。作為國民黨活動中心的廣州迅速發展成為大革命的中心,而梧州地處兩廣交界之處,緊鄰廣州,交通便利。具體負責領導廣東、廣西、福建西南部、南洋地區華僑等革命工作的中共廣東區委決定,通過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合法關系,首先在廣西工人運動中心的梧州建立黨團組織,以此擴展到廣西各地。當時廣西以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等為代表的新桂系集團剛剛統一廣西,并表示愿意接受孫中山主持的廣州國民政府的領導,這在客觀上也為中共廣東區委派遣黨團員到梧州發展黨團組織提供了便利。

(二)階級基礎的形成

1840年鴉片戰爭后,外國侵略者在華取得各種特權。1897年,英帝國主義同清朝廷簽訂了《中英續議緬甸條約》附款專條,要求開放西江通商,梧州辟為通商口岸,英國在梧州建立領事署。此后,英、美、日、法、葡等列強通過梧州口岸輸入大量商品和掠奪大批原料,同時輸入資本,開辦商行,經營西江航業,控制了梧州口岸、西江航運及海關,進而控制廣西的財政經濟命脈,使梧州以及廣西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0世紀20年代,由于工商業、金融業、進出口貿易的發展,梧州成為廣西近代的經濟中心,對外貿易占廣西對外貿易總額80%左右[2]。由此,近代工業應運而生,廣西最早的一批工廠在梧州建立,梧州成為廣西近代工業的發源地和近代產業工人主要的誕生地,廣西的無產階級隊伍最先在梧州形成。梧州工人階級最早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近代機器制造、冶煉、輕紡、電力、航運、商行等行業中。清末民初,梧州民族資產階級迅速發展,形成了平碼、銀錢、航運、鴉片四大行業。隨著四大行業的發展,一批搬運裝卸工人、建筑工人、革履工人、秤手以及理發、衣服、雜物等服務行業工人誕生。由于航運業的發展,產生了大批船員(海員工人),以及在修船造船工廠里上班的產業工人。20世紀20年代,梧州工人數量已達20000多人,其中梧州輪船、機器等現代產業工人人數達7000多人,梧州海員工人會員人數達2000多人。隨著工人人數增加,產業工人隊伍壯大,工會組織也得到發展,至1925年底,先后組織起中華全國機器總工會廣西機器工會、粵梧船務輪渡工會、中華內河輪船總工會桂省分會、廣西聯合總工會等各類工會10余個,會員上萬人[3]。由于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三重剝削壓迫,工人們迫切要求改變自己的悲慘境遇。工人階級為了發揮徹底的戰斗性,迫切需要先進革命思想的武裝,成為馬克思主義在梧州傳播的前提基礎。

(三)思想基礎的奠定

五四運動的爆發對馬克思主義在梧州的傳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當時,馬克思主義在梧州傳播的主要途徑有:一是利用外地的進步書刊或馬克思主義的刊物。五四運動前后,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梧州的進步書刊有:廣西留穗學生會創辦的刊物《群言雜志》(原稱《群言》),廣西省立二中留京學生會發行的刊物《友聲》,廣東高師廣西同鄉會出版的《西江潮》,以及當時在青年中影響很大的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刊物《新青年》等,都對促進馬克思主義在梧州的傳播起到了一定作用。二是自辦刊物傳播馬克思主義。廣西省學聯和梧州學聯創辦的《救國晨報》《廣西學生日報》、國民黨梧州市黨部機關報《梧州民國日報》、廣西宣傳員養成所創辦的《火線月刊》、廣西婦聯創辦的《婦女之光》、共青團梧州地委創辦的《蒼梧青年》等,在傳播馬克思主義方面都做過不少工作。三是外地派人到梧州進行宣傳以及組建地方團組織。早在1922年,廣東社會主義青年團就在梧州創建了社會主義青年團梧州地方分團,該團“標明以馬克思主義為中心思想”,雖在梧州只活動了幾個月,但影響比較深遠。共青團廣東區委也非常重視梧州地方團組織的工作,多次派人到梧州活動,先后組建新學生社梧州分社和共青團梧州支部,并曾向團中央建議,由團中央直接向梧州等地贈閱《向導》《中國青年》等刊物,擴大了馬克思主義在梧州的影響。通過多種傳播渠道,馬克思主義在梧州得到廣泛宣傳,為梧州黨組織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四)干部條件的準備

廣東黨團組織為梧州建立黨組織提前做了大量準備工作,1925年6月19日,廣州和香港爆發了規模宏大的省港大罷工。面對這一有利的革命形勢,當年8月,中共廣東區委、共青團廣州地委先后調派共產黨員龍啟炎、共青團員周濟到達梧州。龍啟炎、周濟等人組建了新學生社梧州分社,這是共青團的外圍組織,通過吸收社員,培養發展共青團員。在新學生社的基礎上,同年9月建立了共青團梧州支部,這是在廣西率先建立的共青團支部,龍啟炎任團支部書記。早期的共青團梧州支部實際上為黨團聯合組織,部分行使共產黨支部的職權。共青團梧州支部培養了一批參與革命運動的骨干力量,早期的幾名成員如周濟、鐘山、李省群后來都由團員轉為黨員。他們與時任團支部書記龍啟炎一起創建了中共梧州支部,在中共梧州支部最早的6名黨員中占了三分之二的名額。

中共梧州支部建立前夕,為確切掌握廣西革命運動的情況,時任中共廣東區委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兼軍事運動委員會書記周恩來,于1925年9月下旬秘密來到梧州,指導梧州及廣西的建黨工作。周恩來在梧州停留了一天,次日便乘船回到廣州,將梧州的情況向中共廣東區委作了匯報,認為梧州已具備一定條件,可以建立黨組織,周恩來此行直接加快了梧州黨組織的建立。同月,中共廣東區委又派遣共產黨員粟豐、甘立申前來參加國民黨梧州市黨部重組工作,粟豐到梧州后,擔任了中共梧州支部的宣傳干事,直接參與到中共梧州支部的工作中去。同年12月,中共廣東區委通過國民黨中央農民部,委派林培斌等黨員骨干為特派員來到梧州,于1926年1月建立了中共在廣西的第一個農村支部——中共多賢支部。在梧州建黨工作上,廣東黨團組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援助和推動作用,通過委派和培養革命骨干,為梧州建黨準備了干部條件,打下了組織基礎。

二、梧州早期黨組織的建立發展對廣西革命的主要歷史作用

從中共梧州支部、梧州地委建立發展的歷程來看,具有非常鮮明的地方特色,其歷史作用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從地方支部發展為省一級黨組織

1925年10月,中共梧州支部成立之初只有6名黨員,支部建立后積極發展黨員,中共廣東區委為了增強對廣西黨的工作的領導力量,又相繼調派黨員來到梧州。至1925年12月,梧州已有20多名黨員。隨著黨員逐漸增多,黨組織也不斷發展壯大,中共梧州支部下設的梧州民國日報社、國民黨梧州市黨部、梧州工人等3個中共小組擴展為3個中共支部,具備了建立中共梧州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條件。中共廣東區委將譚壽林從北京調回梧州,擔任梧州地委書記。由于廣西黨組織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多次遭到嚴重破壞,中共廣東區委為了恢復廣西各地黨組織,以領導發動武裝暴動,1927年5月,在梧州地委的基礎上建立廣西地委,調派廖夢樵到梧州擔任廣西地委書記。按照中央八七會議精神及上級部署要求,廣西地委籌劃舉行中秋起義,計劃發動梧州、蒼梧、桂平、平南、容縣等地的工農武裝暴動,同時牽制新桂系軍隊入粵,策應葉挺、賀龍南昌起義部隊南下廣東,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但因暴動計劃被敵察覺,9月7日凌晨,國民黨梧州軍警突襲中共梧州地方黨組織和各工會機關,逮捕了廖夢樵、黃士韜等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達100多人,制造了梧州“九七事件”,黨組織機關也再次被嚴重破壞?!熬牌呤录卑l生后,廣西地委機關已無法在梧州市區立足,只得轉移到桂平縣白蘭村重建,鄧拔奇任廣西地委書記。1928年1月,廣西地委改組為廣西特委。在廣西特委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了中共梧州市委,恢復了梧州的黨組織,這是廣西的第一個市委,隸屬廣西特委領導。6月,廣西特委擴大會議在貴縣縣城召開,領導機構改選,朱錫昂任廣西特委書記,特委機關遷至梧州。9月,中共中央同意廣西特委提出的由中央直接管轄的請求,指示廣西特委改組,成立廣西臨時省委,直屬中央管轄,同時與廣東省委發生關系。廣西臨時省委機關仍設在梧州,朱錫昂、鄧拔奇主持工作。廣西臨時省委在梧州開展工作不久,就引起了敵人的注意,臨時省委機關在三個月內連續遭到嚴重破壞,不得不撤離梧州。1929年1月,中共中央指示廣西臨時省委改組為廣西省委,省委機關遷至南寧。由此可見,從黨組織機構演變過程而言,廣西省一級黨組織是從中共梧州支部發展而來,中共梧州支部是中共廣西省委的基礎,是中共廣西組織之母[4]。

(二)以點帶面推動了廣西建黨事業的發展

中共梧州支部的建立,在廣西撒播下紅色火種,隨即在整個廣西呈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發展,其重大意義在于開啟了廣西紅色革命事業,推進了廣西建黨事業的發展。最初的中共梧州支部只有共產黨員龍啟炎和為建立黨支部而緊急發展的黨員周濟、鐘山、李省群、李天和、李血淚共6人。在廣西率先樹起的這一面黨旗,從此在祖國南疆民族地區深深扎下根,逐漸發展成為廣西革命斗爭的堅強領導力量。隨著中共梧州支部、梧州地委的建立,在發動和領導工農革命運動的同時,抓緊進行黨組織的調整和發展工作。1926年二三月間,梧州地委調派黨員羅如川、李省群等去南寧協助陳勉恕建立中共南寧支部,中共南寧支部后來發展為南寧地委;1926年7月,由梧州地委派回桂林的黨員李征鳳等建立了中共桂林縣支部;1927年2月,中共梧州婦女支部書記關育梧被派往柳州開展黨建工作。此外,在郁林、貴縣、桂平、平南、容縣、武宣、懷集、東蘭等地都建立了黨團組織,領導革命運動。黨組織在八桂大地遍地開花,至1927年夏,全廣西已建立20多個黨支部,黨員300多人[5]。為了加強對廣西革命斗爭的領導,黨的組織也在不斷擴大,廣西地委、廣西特委、廣西臨時省委等相繼成立,梧州成為廣西早期革命斗爭指揮部所在地,推動廣西革命高潮沿著西江從東向西發展,即從梧州向貴縣、郁林再向南寧、百色、龍州等地擴展。

(三)為各地培養和輸送了一大批革命人才

一是向廣西各地輸送了一批建立黨組織的革命骨干以及一批做工運、農運、學運、婦運工作的革命人才。從廣西各地黨組織的建立來看,中共梧州支部、梧州地委發揮了重要支援作用,先后派出一大批在斗爭中成長起來的革命骨干奔赴廣西各地幫助建立黨組織,壯大了廣西各地黨組織的中堅力量。同時,梧州地委通過開辦各種類型的農講所和培訓班培養農運骨干。1926年春至1927年春,梧州地委通過國民黨蒼梧道農運辦事處和容縣、北流、興業、岑溪等縣黨部的名義,舉辦了容縣黨立農講所、興業縣農講所和岑溪縣黨務研究所農民訓練班等,培養了約300名農運骨干。在培養婦女干部和發展女黨員方面,在籌建中共梧州支部時即將符合條件的1名女團員李省群轉為中共黨員,成為廣西第一個女共產黨員。1925年底至1927年4月,梧州又先后發展女黨員9名。據不完全統計,1925年至1927年1月,在梧州發展共青團員76名,其中女團員28名,約占發展總數的36.8%[6]。在梧州地委的領導下,設在梧州的廣西婦女聯合會成為培養婦女干部的大學校。一大批婦女骨干除在梧州高舉婦女解放運動的大旗外,還有一批先后被派往南寧、柳州、桂平等地開展革命工作。

二是為百色和龍州起義鍛煉培養了一批革命人才。百色起義和龍州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在土地革命時期,繼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后獨立領導的兩次規模較大的武裝起義。梧州作為廣西早期革命的搖籃,為百色、龍州起義鍛煉培養了革命骨干,例如陳洪濤、麥錦漢、陳漫遠、羅少彥、黃一平、李植華、陳素虛、蘇文燦等。

三是分赴其他地方的革命人才。1925年12月在梧州創辦的中國國民黨廣西省立宣傳員養成所,是國共兩黨在廣西合作的產物,共產黨在該所發揮了重要作用。該所先后為廣西及其他各地革命運動的開展培養了200多名學員,他們先后赴黃埔軍校、廣州農講所深造;或赴國民革命軍第七軍政治部北伐宣傳隊工作;或結業后分赴廣西各地開展革命運動,都取得顯著成績。

猜你喜歡
梧州支部廣西
廣西貴港
支部聯建潤“甘泉”
中共梧州城工委
《廣西戲曲》
中共長沙特別支部的統戰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黨建破“地界”——漢陰縣基層黨組織“三聯”機制之“支部聯建”
民進吉林省直聯合四支部的“支部經”
歌頌梧州雙擁模范城
毛主席來到我廣西
梧州工人運動的急先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