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商隱詩歌之春意象追尋及其“春心”溯源

2021-11-26 11:37劉嘉娟天津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藝術家 2021年7期
關鍵詞:春心春意李商隱

□劉嘉娟 天津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本文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緣脈絡,追尋著中國古典詩歌長河里一朵朵“意象”浪花,尋訪晚唐詩人李商隱?!疤撠摿柙迫f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是后人對他的評價,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則是他對自己短暫人生的寫照。李商隱是繼陶淵明、李白、杜甫之后獨具一格的意象派大師,同時他也是典型的古來傷春之人。他把心靈托付給季節,尤其是春季,春的色彩、春的聲音、春花春鳥、春風春雨還有熱愛這一切美好的“春心”。當春天又一次來臨,深埋在陰冷地下的藍田美玉也會靈光性動,感知到太陽的暖意而升華,冒出裊裊煙魂,追尋著太陽,不絕如縷。而“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也成為流芳千載、耐人尋味的經典名句。李商隱在宇宙中仿佛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但又不期然成為晚唐一代幽怨悱惻之賢人君子的代言人,這或許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正是他的詩歌令人怦然心動的原因。梁啟超先生曾說:“義山的《錦瑟》《碧城》《圣女祠》等詩,講的什么事,我理會不著……但我覺得他美,讀起來令我精神上得一種新鮮的愉快?!惫倘涣x山那些完全訴諸心靈而寫成的詩篇,本是不可有心求的,固然義山詩歌的妙處離不開理解,但其獨特的好處首先是直覺的、情感的、畫面的。隔著千年的歲月,我們追尋著詩人作品中的春意象,試圖碰觸詩人那柔軟的心靈上留下的深深淺淺的紋路傷痕,從而體悟這些美好的春意象背后隱匿的詩家情懷。

一、唯美春意象

縱觀李商隱的599 首詩歌,以春天為主題的詩句頗多,直接用到“春”的詞語不勝枚舉:陽春、暮春、扶桑春、春山、春水、春怨、春風、春雨、春事、春物、春刀、春條、春蠶、春衫、春夢、嘆春、傷春、春寒、春醉、春晼晚、春意、春心等,其中有關“春物”的具體形象包括柳、蝶、蜂、流鶯、杜鵑、綠鸚鵡、紅薔薇、櫻桃花、棣棠黃花、落花、殘花、高花、最高花等;以“柳”為主題的詩歌有《巴江柳》《關門柳》《贈柳》《垂柳》《謔柳》等。他的五古《春風》“春風雖自好,春物太昌昌。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斷腸”,幾乎句句有“春”。在詩人的很多作品中,都不敘述春日風物的細枝末節,不僅僅刻鏤其形貌,而是更多地耽溺于內心情感的色彩和強度,因而更接近于中國傳統的寫意畫或傳統音樂的空靈唯美。

李商隱詩歌的唯美質感主要源于他的意象及其組合,這些意象在帶給人直覺美感的同時,還給人以聯想的美感、深情的美感、哲思的美感。李商隱的這些意象基于傳統的比興并超越了傳統的比興,達到了離形取神的境界,它們分明有其獨特的象征意義,而這個意義卻若即若離,常常令人發生追溯遠古的聯想沖動?!耙庀蟆备拍钤谖覈鴼v史悠久,是華夏先民對自然萬象審視精神和思維方法的概括,同時賦予中華審美、藝術構思和繪畫表現的特色。中國傳統詩歌對意象的關注源于“言不盡意”,邏輯語言不能完美地表達詩人心中之意,因而立象以盡意。傳說舜禪位給禹時,和群臣高歌“卿云爛兮,糺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這顯然是一首純意象詩?!吨芤住は缔o》的“觀物取象”之說就是意象理論的源頭,而《詩經》中常見的比興手法則是“意象”的實踐運用?!对娊洝分械摹蛾P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用相向和鳴、成雙成對的雎鳥形象“興”起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同時又以此“比”擬自然美好的男女歡愛?!对娊洝分械谋扰d大多是觸景生情之下二物的單純比附;屈原的《離騷》把《詩經》中的善鳥香草配以忠貞,從而初具象征色彩;杜甫把我國傳統比興的運用發揚到“形神兼備”的境界,其五言律《春夜喜雨》就是采用“比興”的手法,以“好雨”比擬好人。無論是《詩經》中的“雎鳩”,屈原的“芳草美人”,還是李杜詩中的豐美意象,都主要在于指實,而李商隱的意象運用則不著力于外物的刻畫,他對現實世界的形象少有目接,而多以神遇,用傳統的結構和句法組織一系列感性的,甚至是非理性的形象,相較于杜甫意象的“形神兼備”,李商隱的意象可謂“離形取神”,即完全略去人與物的簡單比附行跡,完全訴諸心靈,達到了整體神合的象征境界,因而更接近于現代文學的“象征意象”,具有了離形傳神的唯美特征。因此,其詩歌中的種種春意象如藍田美玉,又似蚌病成珠,正可謂“身世之感通于性靈,非二物相比附也”[1]。

二、“春心”意象追尋

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春心”作為一個典型“意象”最初是指春景引發的意興或情懷,代表的是一種朦朧、熱烈、美好感情的萌發,《楚辭·招魂》:“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鼻宕ω尽顿浌ジχ獭罚骸叭麓盒募镍Q雁,南來飛過岳陽樓?!焙髞怼按盒摹边€被引申為兩性間相思愛慕的情懷,南朝梁元帝 《春別應令》:“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崩畎住督男小罚骸皯浳魦尚∽?,春心亦自持?!鼻宕痘ㄔ潞邸罚骸袄捂i春心豆蔻梢”?,F代詩人徐志摩以種種春日形象展現他的春心:“你那快活的靈魂也仿佛在那里回響。伺候著河上的風光。這春來一天有一天的消息。關心石上的苔痕,關心敗草里的花鮮,關心這水流的緩急,關心水草的滋長,關心天上的云霞,關心新來的鳥語?!庇纱丝梢?,“春心”既可以升華為美好的人生情感和志趣,甚至升華為人生永恒的意義追尋。

“春心”二字中,“心”字象形,甲骨文字形如同人的心臟,本意即心臟。古人認為心是思維器官,因此把思想、感情稱為“心”,即現代人所說的“心靈”,是形而上的主觀抽象;“春”字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兩株小草和一輪大太陽,右邊是一粒種子,下邊生出了根,上邊發出了小尖芽?!叭f物樂生”,在嚴寒過后,大地回暖的時候,自然萬物都滿懷激情的追尋生命的飽滿,從而獲得意義。因此我們祖先又以“春”作為一年之際的第一季名。在人生的春季,生命個體的情志如果被壓抑,美好的春天反而是無望而哀傷的:“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李商隱的春心就是那粒下邊生出了根,上邊發出了尖芽兒的種子。詩人把“春心”意象置于“ 共花爭發”的生命具象和“詩人的生命激情,乃至人生志趣”的抽象之間,其中“莫”字則表現傷春之情盡出:而后句則從“花”的意象直接跳躍到“灰”的意象,略去了花開繁華及花燃成灰的生命過程,這里非理性地跳躍和留白能更為清晰地映照出詩人春心的感傷與迷惘。從“花”到“灰”的過程即是從春到冬,從暖到冷,從活潑到寂滅,從美好到荒涼?!耙淮缦嗨家淮缁摇?,寸寸相思寸寸灰,詩人的春心在萌動的美好與壓抑的幻滅之間搖擺,在屢屢受挫與執著不悔的矛盾中碰撞出熠熠的生命光彩。詩人的春心可以共花爭發,可以蠟炬成灰,可以零落成泥碾作塵,可以是春蠶的吐絲,可以是“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紅燭賞殘花”(李商隱《花下醉》)。

三、不朽“春心”

李商隱把個體生命傷春情感的抽象性和不穩定性具體化為頗具現代象征色彩的種種春意象,化春日實景為詩人心靈之虛境,創春日意象以為象征,使人類生命個體最高的心靈形象化、具體化,借以窺見自我心靈深處的反映。他不以春為春,而以春為心,雖然直接寫“春心”二字的詩句寥寥,但無論在他的抒懷詠物、托古喻今還是無題詩中,春意象都屢見不鮮,都是詩人“春心”的映照。

詩人的心靈向美而生,他在自己的意象叢林里獲得了生的希望,因此,詩人的春心即自救。雖然詩人作品中的春意象繽紛變幻,但是它們神韻相通,都是詩人春心的映照。詩人“傷春”即是“傷心”:“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天荒地變心雖折,若比傷春意未多”,詩人壓抑的情志在“流鶯”“花枝”等春意象中得到了抒發,“花枝”的美好、柔嫩映照出詩人心靈的敏感深情,而“花枝”的折斷堪比詩人的“心折”?!按盒摹泵篮靡蚨梢浴白宰怼?,春心“雖折”卻根系不死,因此,詩人的“春心”每到春來依舊“ 共花爭發”,并開出詩意的花朵,這些花朵就是義山層出不窮的春意象。這些意象不再是一個個獨立的外在形象,而是詩人在人生不同時期內心情感波瀾的固化,是詩人春心的沉淀。45 歲的詩人英年早逝,把自己安頓在永恒的春天里:“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的絕唱“錦瑟”一詩的頷聯把一代文人君子纏綿悱惻、一言難盡的“春心”和“杜鵑啼血”及“望帝化鵑”的千古癡心融會貫通,使之具有了永恒的意味。循著年年如是的春啼瀝瀝和血色的杜鵑花,詩人一路尋訪到了自己的心靈,而“望帝”“春心”“杜鵑”這些意象的交疊融合,達到了一種物我交融、虛實相生,從而深刻表現宇宙人生真諦的心靈境界。

結 語

詩人通過春意象將個體有限的生命與自然界乃至人類意識界生生不息的大生命世界聯系在一起,從而實現自身內心美好而永恒的追尋。詩人內心的情感波瀾不斷固化沉淀而形成的意象群落,使人真切地體驗到美好春心至死不渝而無限延續的過程,從而在有限的生命中感受到春心之初的價值和意義。所以,要想真正欣賞李商隱的詩,我們首先應具備一顆和詩人相通的性靈。詩與夢想、愛情的內涵雖然相通,片刻激情、瞬間悲喜及卿卿我我,也會點燃剎那詩情,然而要抵達詩心彼岸的澄明之境卻是苦難心靈沉淀后的升華。詩人的春心沉淀如藍田美玉,又因沉淀而升華,正是“藍田日暖玉生煙”,詩人之春心即在每每由動之靜,反觀自照的剎那間不朽。

猜你喜歡
春心春意李商隱
海棠花
拾一抹春意,書一箋花事
石榴
采野菜
春意客廳
晨起觀草尖露珠
錄唐?李商隱《無題》詩(草書)
史識與史膽——李商隱《夢澤》
早春
何其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