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古今時代背景下扎染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2021-11-26 16:14毛偉臣王亞萱
頌雅風·藝術月刊 2021年4期
關鍵詞:手工業扎染發展

◎毛偉臣 王亞萱

一、扎染簡介

扎染技術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手工染色技術,其產生和傳承可以追溯到秦漢時期,名為扎染、絞染、夾染。扎染技術按照工藝流程可以劃分為扎結及染色兩個方面,通過布料上的紗、線、繩子等工具,對于織物經過扎、縫、縛、綴、夾等多種方法進行了組合而成的染色。這種印染工藝的一個核心就是對將被印染的織物經折疊或綁定起來以及縫合上發生扭曲等,再實施印染,然后把經過折疊成結的絲網線全部拆除。而不同的面料,不同的結合和染色方法將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這正是扎染千變萬化的成因。

二、古代扎染的傳承

(一)扎染的興起

據《工儀實錄》記載,扎染“秦漢始有之”。起源于古代我國西部黃河流域的染織扎染,在魏晉、南北朝兩個戰國時期迅速得到發展,于盛唐時期又抵達第一個中國染織加工技術發展高峰,至北宋和金仁宗時,扎染服飾由于奢靡與耗費過多工力而被廢除,下令政府封殺或強行禁止,以至于中原戰國時期的染織扎染加工技藝一度遭到丟棄或被人遺忘,明清民國時期由于扎染工場上的傳統手工業染織開始大量出現,資本主義逐漸開始萌芽,染織加工技藝已經迅速發展逐步到達很高的境界和藝術水平,至民國時期,居家的染織扎染已經逐漸變得十分普遍,以一家一戶經營扎染加工作坊染織為主的還有周城、喜洲等小型的村莊和周邊鄉鎮,已經迅速發展逐步成為了名貴和傳名于四方的居家扎染工藝中心。

以史為鑒,可以從中窺見時代發展以及政策對于扎染這一傳統手工業的重大影響,扎染作為中國傳統輕工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環,其發展歷史和我國古代手工業的發展趨勢息息相關。自西周以來,由官府統一負責管理的官營小販手工業就是利用官府提供的原材料,制作和加工商家或者官府所指定的織物,官府小販手工業的資金雄厚、規?;\作,創造了合理分工與協作的環境和條件;這些手藝精湛的大師和工匠們的聚集,對于產品質量的嚴謹控制,都有利于我國手工行業技術的發展。而唐王朝建國時政治上仍使用隋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并對其進行了改革和完善。經濟上鑄造了貨幣,通過貿易,商業、手工業取得迅猛發展,而我國手工業的興起又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和生產力的增長,反過來我國商業的興起又刺激了手工業的繁榮與進步,最為關鍵的是,唐王朝中央直接管轄京都手工業以及政府的地方經營政策,王公貴族和上層階級統治者強大的購買力和需求促使官府手工業的高度發展,而地方政府經營的官營手工業的官吏體制也被完善成一個較為封閉的體系,為后續時期的唐朝官營手工業的繁榮奠定了穩健的基石。

(二)扎染的沒落

扎染技藝自宋朝時,已經發展出了各種精湛的扎染技藝,能夠促進面料豐富多彩,既有沉凝厚重的本土美,又具有流轉和變化的現代美。宋代的手工業發展時期是伴隨著我國古代手工業蓬勃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之一, 遺憾的是,北宋天圣年間,為了避免混淆兵勇穿戴纈類印花服裝與平民百姓的印花服飾、抑制奢靡和提倡簡樸,朝廷頒布了禁止民間使用扎染制品的法令。雖南宋時期開始逐漸解禁,但還是影響了印花工藝的傳承,印花工藝開始日趨沒落。至明朝末,鄭和七下西洋已經打開了我們對外貿易的通道和接口,向外輸入大量絲織物,在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的情況下,以扎染為例的手工業得到快速發展的契機。明朝中后期的萬歷年間,首輔張居正在當時全國各地范圍內推動實施“一條鞭法”的改革,并明確提出“省征發,以厚農而資商;輕關市,以厚商而利農”的理念和主張,倡導農商并重,故有言“自正嘉虛耗之后,至萬歷十年間,最稱富庶?!迸c此同時,在邊疆建立的互市政策,向少數民族輸出他們所缺乏的絲織品,在維護邊疆政治經濟穩定的同時,更加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于是明時已有“染布行會”,且出現了遠近聞名的明朝洱海衛紅布,再次體現國家戰略對扎染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近現代扎染傳承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后,自貢工藝美術廠于1958年成立,開始在廣交會上大量生產被稱為“自貢藍印布”的民間工藝品。1974年,自貢印染廠成立,自貢藍印布更名為“手工藝品染色”。1978年,四川爾慶工藝美術研究所根據外貿需要,成立了“四川民間工藝品”項目,并與自貢印染廠簽訂了“四川民間工藝品”項目經過多年的研究探索,2008年,“自貢鐵染”和云南大理白領帶染料分別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名單。與其他地區的領帶染色相比,“自貢領帶染色”具有更為復雜和精致的技術、面料和染料,不僅是漢族民間領帶染色技藝的大師,也是中國民間領帶染色產業化的重要代表。它是張玉忠等藝術家在繼承和整理民族民間工藝美術的基礎上,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形成的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產品)。改革開放后,自貢領帶染工藝品先后榮獲“國家優質旅游產品”、“四川旅游產品”、“中國創作珍貴AAA藝術作品”等20多項省部級榮譽。它先后參加了日本國樂領帶染料展、世界婦女大會經貿洽談會、中美投資促進會、跨國零售集團國際工藝品交易會、國際旅游產品及工藝品交易會等手工藝品展銷會。作為代表自貢市形象的高品質產品,它呈現給國際友人,如聯合國專家和泰國王室。它得到了好評,受到國內外同行朋友的喜愛與青睞。它已經在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在繼承中國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國民族優秀文化的國際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在印染機械化的巨大沖擊下,由于自身生產的限制和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這種具有深刻內涵的民間工藝的發展受到挫折,人們文化消費方式的變化使其發展緩慢、規??s小。雖然在旅游紀念品生產的基礎上,技術還存在著一定的生活空間,但其產品的經濟效益和文化影響卻越來越低。服裝、服裝配件、床上用品及相關裝飾品、旅游紀念品、扎染服裝等相關衍生產品的研發力量不足,僅用圍巾和領帶作為配飾。它的價值遠未發揮出來,其消費也小得多,這是令人心碎的。近半個世紀形成的社會影響正在悄然喪失,需要通過各種方式和方法加以提高。令人欣慰的是,國家大力倡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四、扎染的發展潛力

扎染有著濃厚的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一種藝術性很高的手工藝品。傳統的扎染使用的是植物染料,顏色較為單一?,F代扎染技術的染料從以前主要的靛藍色增加到了現在的各種顏色,構成了協調統一的色彩搭配,既有從前的民族氣派也有當今的時代潮流。同時,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觀念也進一步提升了到扎染技術與其實用性能的完美結合,扎染技術也進一步可以和現代先進科技相融合,將傳統扎染工藝技術引進應用到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將扎染技術與弘揚時代精神緊密地結合,使其面料、顏色和圖案不斷創新,在繼承中發展,立足于我國傳統文化對外來文化取其精華融合吸收。

五、鄉村振興戰略對于扎染發展的意義和價值

鄉村振興戰略包括文化振興、產業振興、生態振興、人才振興、組織振興。文化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思想保障,認識到自身的閃耀之處,才有自信和蓬勃發展的動力。敘永縣政府通過新聞報道、文化節以及紀錄片等宣傳扎染文化的方式,讓當地百姓對扎染有了充分的了解。在人類文明進步歷史上,我們所樹立的文化自信心,無論是在民族昌盛或者是危亡的歷史階段,它都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最穩定組成部分。通過文化的建設,可以有效地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不但能夠加強百姓對當地特色文化扎染的了解程度,而且提高外界對于敘永縣的了解程度,此舉有助于使扎染從冷門的非遺轉變為膾炙人口的特色產品。

產業振興工作是推動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制定和實施以建立完善產業結構為主要目標的支柱產業政策也是其中的關鍵, 同時以當地支柱產業與主要產品為基礎,梳理與之相匹配的其他產業的聯系,發展地方特色產品、邊緣產品,提升產品的專業化程度,增強生存和競爭環境。敘永縣政府建立脫貧車間,大力扶持扎染產業,將計劃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完善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有參與感和獲得感,同時就扎染項目與綿陽師范學院建立合作基地,提高了產業的素質和知名度。通過產業建設,加強對扎染以及其他當地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支持,敘永縣已成功摘除貧困縣的帽子,扎染也因此名聲遠揚。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如果缺乏人才的引進,鄉村振興的各方面項目都難以順利開展。敘永政府在建立扎染這一特色產品時,引入了四川雕塑藝術院教授范文、四川美術學院教授鐘茂蘭等專業知識分子以及當地精通扎染手藝的老工匠和手藝人,搭建鄉村企業里具有完善體系和精湛工藝的平臺,從而吸引相關人才和當地百姓的積極參與。此外,敘永縣還與湖北民族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聯動,進行學習扎染理論、工藝以及設計等方面知識技能,以此為吸引人才埋下伏筆的同時,以提升了扎染的知名度和生命力。

六、結語

從古至今,扎染的發展都與國家的大環境與政策息息相關,只要有合適的政策土壤,扎染就能快速生根發芽。受到如今人們消費模式改變的沖擊,扎染雖然遭遇挫折,但也在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的路徑上再次找到了生命源泉。通過扎染的歷史、發展、現狀和影響,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這一優秀的傳統民間工藝并熱愛它。在如今多元化的環境中,我們有信心為扎染的新活力和發展做出貢獻,使扎染工藝煥發出新的光彩。

猜你喜歡
手工業扎染發展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從古法扎染師到新階層守藝人
論河南傳統陶瓷手工業的當代發展
扎染對對畫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神奇的扎染
國企發展如何提高“質感”——以陜汽黨建引領發展為例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越南雄王時代之經濟篇
反春色彩 方巾扎染DIY
教師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