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風口,化石燃料戳破幻象

2021-11-26 10:55奕文
看世界 2021年22期
關鍵詞:化石燃料天然氣

奕文

英格蘭地區南部海岸的海上風力發電場

今年11月上旬,試圖展現更大進取心的聯合國氣候大會,面臨如何熨平當前化石燃料短缺之波折的考驗。

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時會散發出有毒的氣體,即便完全燃燒,也依然會產生令今人不喜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

一般而言,水汽、二氧化碳、氧化亞氮、氟利昂、甲烷等,是地球大氣中主要的溫室氣體。盡管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及六氟化硫造成溫室效應的能力最強,但從對全球升溫的“貢獻”來說,二氧化碳約占25%,僅次于約占60%~70%的水汽。但水汽本身范圍太廣而不可控,這就是“控制溫室氣體”往往被簡化為“減碳”的由來。

為了減碳,人們費盡心思發展新能源,但在2021年的秋天,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能源供應緊張局面。能源價格暴漲、民生受連累,讓一度被人嫌棄的化石燃料又成為香餑餑。這究竟是暫時的“回光返照”,還是戳破了新能源美好而脆弱的畫皮?

傳統能源猛漲價背后

入秋以來,由于疫情常態化后全球“補庫存”拉動商品訂單、美國等國計劃11月開放全球航班接入、歐美即將到來的冬季取暖需求大增,同時由于歐洲收緊碳排放配額、颶風“艾達”沖擊墨西哥灣的石油產量,以及挪威和巴西水電、英國風電、俄羅斯天然氣產量減少等因素,全球能源供需平衡被打破,且短期看不到恢復平衡的希望。

煤炭價格已暴漲一兩倍,國際油價預計年底飆到90美元,而天氣變化無常加劇了歐洲天然氣的產量低迷、需求激增,使其價格飆升至危及歐洲家庭的取暖民生。后一危機正蔓延到美國:美國雖然能源庫存遠好于歐盟,但其“工業能源消費者協會”呼吁能源部限制液化天然氣的出口,以免本國天然氣在冬季短缺。

盡管主要經濟體化石燃料先后告急,但歐佩克及其盟友選擇維持“將11月每日石油產量提高40萬桶”的先前協議,此后石油價格續漲。對美國消費者而言,汽油價格升到了七年來最高;在供應鏈受損和急于削減化石燃料投資的背景下,歐洲的電價也漲到紀錄高點。但歐盟能源專員西姆森試圖減輕歐盟氣候政策的責任,而把天然氣漲價的“鍋”,甩給美國進口化石燃料所引起的國際油氣價格波動。

憑借頁巖氣革命,美國自2019年起就成為能源凈出口國,但目前仍是石油的凈進口國。2020年,美國能源消費的下滑(7.3%),比美國能源產量的下滑(5.5%)更明顯,起到了抑制油價的作用。2021年,這組供需關系顛倒了過來—美國的石油需求增加了,但產量仍比新冠疫情暴發前低15%。因而西姆森甩鍋給美國進口增加,也不是沒有道理。

實際上,全球對于化石燃料的需求,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最高水平。全球逾3/4的能源需求仍由化石燃料滿足,當這方面的投資信心受到疫情擴散、碳排放稅費和清潔能源政策的限制,一旦消費需求猛增,化石燃料供給未必跟得上。

理論上可以隨時調整生產配額的歐佩克,為了石油輸出國的自身利益,往往并不愿意超額增產;而其他的化石燃料生產商,從決策增產到實際完成增產,通常需要比一個季度更多的時間(頁巖油氣投資生產周期要四五年)。何況,由于長期的宏觀政策并不友好,化石燃料生產商們擔心新增的產量會帶來更高的稅負或其他懲罰性措施。

近期,英國《自然》雜志的網文宣稱,要使全球自工業化以來(可理解為1750年之后)到2050年的溫度升幅不超過1.5℃,大部分化石燃料注定永埋地下。因此,許多環保積極分子把可再生能源看作解決當下能源短缺風波的方案,寧愿化石燃料這次不要增產,以免搶走新能源的“蛋糕”。

新能源能趕上來嗎?

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正因貨車司機短缺而陷入汽油供應危機的英國,就承認本國太依賴化石燃料,而可再生能源彌補不了巨大缺口。

2021年9月27日,英國車主搶著加油,數千座加油站汽油售罄

全球對于化石燃料的需求,已經超過了疫情前的最高水平。

那么,能不能讓民眾忍一忍,等待可再生能源“趕上來”?

石油是工業的血液,煤炭是工業的糧食。能源缺口導致的停工停產,會造成物價上漲,緊接著的有可能是經濟衰退。就算是后勁大的發展中國家印度,也由于燃煤庫存嚴重不足,即將全國限電。而且,這次天然氣價格的漲幅已經超過第一次石油危機時期的油價漲幅,光是歐洲/亞洲的天然氣價格,折算下來已經相當于原油價格的兩倍。這導致亞洲的燃氣發電機正轉向燃燒石油—更不環保了。

歐洲離北極圈不遠,冬季嚴重依賴天然氣取暖,美國一半家庭也要借助天然氣取暖。在這種民生敏感時期,過于指望陰晴不定的新能源,可能會犯下大錯。

歐佩克近期的報告預計,為滿足需求增長并彌補現有油田減產造成的缺口,到2045年,將需要11.8萬億美元的新石油投資。而包括風電、光伏發電、水電、生物能等在內的非核能可再生能源,僅占當前全球能源供需的1/5;要將這個比例翻番,所需的投資是海量的,絕非個別人的異想天開。

再者,一種學說認為,既然絕大多數種類的能源,終極來源是太陽,那么其轉化效率和污染程度可能成反比—意味著新能源由于轉化效率低,未必就是我們所設想的全程清潔能源。比如,從燃油車轉為電動汽車,碳排放就從路上轉移到工廠里了。

雪災、暴雨、干旱等極端天氣,也可能成為新能源的克星。風電、光伏發電、水電都有靠天吃飯的特點,前兩者在發電穩定性方面尤差,導致所供電的電網效能大大降低。

2021年的寒冬,對于付不起大筆取暖費的人來說,注定是難熬的。

《華爾街日報》直接抨擊歐盟此前在氣候問題上的“愚蠢”做法,認為由于歐洲風力發電減少、煤炭和核電站關閉,以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減少,歐洲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才激增。

一度被人嫌棄的化石燃料又成為香餑餑

更從容應對氣候暖化

歐盟的氣候政策是不是過于激進,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因為它涉及對于氣候暖化的宏觀科學判斷。

在主流科學家眼里,過去幾十年的全球暖化是真實的。他們只是就其規模和原因,以及應該如何應對它,存在分歧。

四大溫度數據集—從代理溫度測量(主要是樹環和冰芯)推斷的歷史數據,來自溫度計的全球平均表面溫度數據,放射性探空儀溫度測量,以及衛星收集的溫度數據—表明自1850年小冰河時代結束以來,地球通常一直在變暖,僅在少數階段(如1970年代)變冷。

然而,英格蘭東安格利亞大學環境專家維杰·賈亞拉吉認為,人類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暖化的眾多原因之一,但它不是主要驅動因素—因為目前的暖化并非史無前例,而與羅馬暖期(約250—400年)和中世紀暖期(約950—1250年)相匹配。在那些歷史時期,與今天的水平相比,人類活動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微不足道。

賈亞拉吉因此認為,過去150年或更長時間的暖化可能系自然發生;各地創紀錄的氣溫高點越來越多,并不能證明或反駁“災難性的人為全球暖化”;這些記錄確實是暖化的證據之一,但它們不是暖化原因的證據。

支持暖化系人為所致的論據當然很多,但氣候危言聳聽者曾依靠計算機氣候模型預測,20年里地球溫度將迅速上升(典型的預測要求每十年升溫約0.3攝氏度),結果并沒有;盡管二氧化碳排放量迭創新高,但從1978年到2020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僅增加了23%,而不是某些人預測的“翻一番”;全球平均升溫也僅為模型預測的一半左右。

因此,對于全球控溫減碳這樣莊嚴的事業,人類目前仍未達到完全的意見統一。今年8月聯合國IPCC報告稱,世界平均氣溫已比1850—1900年階段上升1.1℃。這個歷史數據以及“將從工業革命到本世紀末的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2℃”的目標,可以成為人類謀求共識的基礎。

2021年的寒冬,對于付不起大筆取暖費的人來說,注定是難熬的。這也提醒決策者們,在未來的幸福與現世安穩之間,需要仔細權衡、科學決策、久久為功,避免落入“杞人憂天傾”或“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思維陷阱。

猜你喜歡
化石燃料天然氣
羅羅將對用于UltraFan的100%可持續燃料進行測試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開通
俄羅斯天然氣通過中俄東線 天然氣管道正式進入中國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
第三章 化石大作戰
朝鮮稱已完成8000根乏燃料棒再處理
化石
冰化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