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如何提升學生音樂素養

2021-11-27 11:42盛發軍甘肅財貿職業學院
藝術家 2021年8期
關鍵詞:感知力旋律賞析

□盛發軍 甘肅財貿職業學院

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優化,音樂素養逐漸成為高職院校、社會關注的重點。在此背景下,高職音樂教師要遵循教育規律,堅持“五育”并舉,依托多元化音樂形式,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同時,教師還要通過視、聽、彈、唱等方式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滲透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一、音樂素養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是教師教學工作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一門情感藝術,音樂能夠通過簡單的旋律很好地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借助歌詞、文化情感等因素,能夠引導學生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進而使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培育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審美教育通過旋律、音色的變化,有效熏陶學生心靈、凈化學生情感認知,在促進他們藝術感知力提升的同時,使他們思想境界得到升華,從而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具體路徑

(一)落實以生為本,注重興趣養成

“興,使人行其方之劑也,何以育興?亦一門之學也?!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亦是高職音樂教師教學工作的重點。為此,高職教師要立足學生情感認知,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被動接收”向“主動探究”轉變,改善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環境。

例如,教師可以根據現階段學生興趣愛好為其展示多種形式的音樂作品,如《天空之城》《菊次郎的夏天》等,并采用對比教學法讓其對旋律進行賞析。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音樂劇、影視作品等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其在賞析過程中實現知識拓展。

(二)依托信息技術,豐富課程體系

作為高職教育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信息技術方式多樣、靈活性強?;诖?,教師在開展線上教學工作時要立足情感基調,依托信息技術多元化的教學資源,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在培養學生音樂感知力的同時,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例如,教師可以“愛國主義”為主題開展音樂賞析活動,向學生展示不同風格的愛國主義歌曲。以《黃河大合唱》為例,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從歌曲情感、社會背景出發,將其以圖片、影像等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感受到當時社會背景下中國人民頑強不屈的堅忍品質,從而引起學生情感共鳴。之后,教師可以設置多元化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激發其愛國情懷,進一步豐富音樂課堂教學的內涵。

(三)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高審美能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職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全方位培養,結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以樂理知識為基礎,以實踐能力為導向創設多種形式的教學情境,在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同時,促進其審美能力的提升,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而為其后續深度學習、就業發展鋪路。為此,高職教師可以從簡單的單音和旋律音組、音程出發,借助微課、慕課等學習平臺,制訂多種形式的導學案,幫助學生理解音符、旋律之間的聯系。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樂器彈奏、旋律哼唱等方式提升學生的音樂感知力,并借助相關音樂作品鼓勵其利用小型樂器進行伴奏,從而培養其樂感,提升其音樂素養。

由此可見,學生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有助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學生發展路上的“指明燈”,音樂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度解讀音樂作品,探尋多種切入點,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改進傳統“直輸式”教學模式。不僅如此,在日后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學生之間的能力差異,立足教學目標,科學分層、合理引導,在開闊學生音樂視野的同時,促進其音樂素養的個性化發展。

猜你喜歡
感知力旋律賞析
唐代口哨旋律擬解
給你的信
美術活動中幼兒色彩感知力和表現力的培養
7月,盛夏的旋律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感知力的提升策略
奏響音樂教學的和諧之音
鑒賞形象,語文教學中培養審美感知力的途徑
大地的旋律
步輦圖賞析
Alfred & Emily——在諒解和赦免中回望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