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世界講好脫貧故事
——《中國日報》扶貧報道特點探析

2021-11-28 02:38
記者搖籃 2021年1期
關鍵詞:中國日報議題新聞報道

朱 賀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國當前的重要任務。如何向世界講好扶貧故事,不僅關乎到多角度、立體化呈現我國國家形象,同時也關乎到如何有效設置國際議題、高效掌握國際話語權,為全球共同參與貧困治理提供重要借鑒。中國國際媒體中落地率最高的當數《中國日報》。本文通過對《中國日報》扶貧新聞進行內容分析,試圖找出《中國日報》扶貧報道呈現的特點與規律,給出針對性建議。

一、《中國日報》“扶貧”報道的文本呈現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自黨的十九大之后,《中國日報》對“扶貧”“脫貧攻堅”進行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新聞報道。本研究選取了《中國日報》紙質版報紙中標題中包含“脫貧”“減貧”的報道內容,在《中國日報》網站檢索獲取了2017年10月18日至2019年5月18日間的49篇報道,從報道數量、標題詞頻、報道體裁和報道主題四個維度進行數據整理,具體分析如下:

1.報道數量。在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的月份里,《中國日報》的扶貧報道數量最多,為7篇。當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回顧了過去5 年的脫貧成果。因此,該月有關脫貧的新聞發布數量較多。從總體趨勢來看,“扶貧”報道數量呈下降趨勢,2018年報道數量最高為一個月6 篇,出現在3 月,該月兩會召開,“脫貧”作為熱門議題,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下一個報道集中點出現在2018年10月,數量為5篇,正值黨的十九大召開一周年,展現一周年來扶貧成果的成就式報道較多。

2.標題詞頻。對49 篇報道的標題共337 個單詞進行詞頻分析,可以發現,出現頻率最高詞組為“poverty alleviation(減少貧困)”,為9次,其次是同義詞組“poverty relief(貧困救濟)”,為6次,再就是“fight poverty(與貧困斗爭)”出現了5次。就單詞來看,“help(幫助)”出現了4 次,除此之外,“goal(目標)”“war(戰爭)”“battle(爭斗)”和“steps(節奏、步伐)”分別出現了3次。

由此可見,《中國日報》的扶貧報道從多角度立體化呈現了“扶貧”的內涵,既展現了脫貧決心,也表明脫貧節奏不斷加快,同時也說明脫貧不只靠政府政策導向,還有多部門共同協助。

3.報道體裁?!吨袊請蟆穼τ凇胺鲐殹鳖愋侣剤蟮酪韵橹?,共38篇;其次是通訊和評論,分別為5篇;人物專訪為1篇。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報道體裁趨于多樣化,不單以簡單的消息為主,而是加入了多篇通訊文章,同時還對脫貧攻堅采用了評論、人物專訪等報道形式,體裁更豐富,深度有所提高。

4.報道主題。對54篇報道進行分析發現,《中國日報》的扶貧報道大致分為10個主題:

第一類報道從宏觀層面介紹脫貧成果,有18篇;第二類報道有9篇,主要是國家領導人對于扶貧工作下達的指示;第三類主題是貧困地區通過依托電子商務或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產業實現脫貧,這類報道有7篇;第四類是阿里巴巴集團、京東集團和中國石化等本土企業對貧困地區施以援手的報道,共有5 篇;第五類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扶貧工作現狀的正面評價,共4 篇;第六類報道圍繞中國政府幫助貧困地區開展電商等服務以實現脫貧展開,有3 篇;第七類報道是外國企業如可口可樂公司等對中國貧困地區的幫扶,有2 篇;第八類報道的主題是中國扶貧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成功示范,有2篇;第九類報道主題是對中央的扶貧文件進行解讀,有2篇;第十類新聞報道的主題是嚴懲扶貧數據造假,有2篇,與上述提到的許多正面報道不同,這兩篇新聞報道帶有一定負面傾向。

二、新聞媒體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脫貧故事

1.精確理解“扶貧”內涵。隨著我國扶貧工作的逐漸深入,“扶貧”的內涵正經歷深刻變化,減貧目標更全面,扶貧主體更多元,扶貧對象的情況更復雜,新聞媒體在報道過程中需要緊跟最新工作形勢作出調整?!吨袊請蟆方陙砭透裢怅P注電子商務、發展旅游等新形式扶貧的成果,關注市場機制下的扶貧方式創新,如金融信貸新政策、新科技與勞動力對接等,以及其他非政府主體的參與,包括非政府組織、工商界、個人等。報道還注意關注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的提升,如加強教育培訓、傳播先進文化改變舊觀念等,拓展了扶貧的新內涵。

此外,媒體在對外報道我國扶貧工作的過程中,也應注意措辭表述,以免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引發不必要的誤會。例如,在對“扶貧”一詞的概念表述上,出現了“war(戰爭)”“fight(爭斗)”等詞,此類詞語的傾向性太過明顯,雖能表現出我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但在西方語境中容易造成對我國的誤解。

2.講“接地氣”的故事。在傳播全球化時代,“講故事”是對外話語傳播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傳播必須從會“講故事”開始?!胺鲐殹眻蟮栏鼞绱?。需要找到扶貧故事的亮點,在對外傳播中實現最大傳播效果。如《中國日報》記者胡永奇2017 年10 月21 日的新聞報道《扶貧工作正在家鄉的小山村里得到回報》,從記者的個人視角切入,描述了家鄉安徽省大別山的變遷,不僅從基礎設施的改善上展現農村地區擺脫貧困的巨大變化,也在生活細節的描寫上體現了貧困地區人民在精神生活上“脫貧”。

由此可見,轉變宏觀成就式報道方式,從細節著眼,從鮮明的個例說開,從小處入手激發國外受眾的情感共鳴,以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的軟傳播更易于提升“扶貧”報道的對外傳播效果。

3.借船出海?!敖璐龊!笔侵概c他人合作,借用他人的資源來完成自己的事,這一概念為我國媒體提升對外傳播效果提供了新思路。在扶貧報道中,《中國日報》就報道了可口可樂公司、聯合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對我國貧困地區的幫扶,同時還多次報道了聯合國等非政府組織和他國媒體對我國扶貧工作的正面評價。我國30多年的扶貧工作對全球減貧事業作出很大貢獻,在經濟增長、教育、公共衛生、社會治理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借他人之口來對我國扶貧工作的成就進行評價,說服力和傳播效果顯然高于宣傳意味更強的成就式報道。

此外,《中國日報》還數次采用外國記者采寫的扶貧報道,這也有利于增強報道本身的貼近性,增強在國際受眾心中的親近感。

4.主動回應引導輿論。國際議程設置能力在爭奪國際話語權的過程中尤為重要。部分西方國家主導國際議題,往往捏造“對外宣傳重于實際發展成果”等負面報道?!吨袊請蟆分鲃幼鞒龌貞?,在某些地區脫貧數據造假問題上及時進行報道,闡明事實真相,同時表明中國政府對此絕不姑息的態度立場。此外,《中國日報》的扶貧新聞多次報道了少數民族地區的進展,切實展現了當地的扶貧成果,展現了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的堅定決心。

然而,從報道傾向上來看,《中國日報》雖做到了正面報道為主,但負面報道和正面報道比例仍有些失調。若能把負面新聞做成正面啟示性的報道,或許會事半功倍,更有助于打破世界對中國的刻板印象,獲得更好的對外傳播效果。

5.從中國議題到國際議題。貧困不僅是中國的關鍵問題,也是全球性問題,扶貧工作的中國經驗將為世界提供參考。若想在報道中將中國的話語體系更好地融入國際話語體系中,首先需要找到中國議題與全球議題的切口,打通兩個體系?!吨袊請蟆酚嘘P教育脫貧、保障婦女兒童權益、通過保護生態來實現脫貧的報道,都與國際議題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實現了議題間的互通性。

三、結語

由此可見,在傳播全球化時代,國際新聞和國內新聞的邊界日益模糊,呈現出國內報道國際化的趨勢。從事對外報道的記者眼里的中國新聞不應該是孤立的,而需要放眼全球,站在國際角度報道展現中國、報道世界。

猜你喜歡
中國日報議題新聞報道
淺析如何在新聞報道中彰顯以人為本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深化“走轉改”在新聞報道中踐行群眾路線
如何讓新聞報道鮮活起來
新聞報道要求真實的細節描寫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漢語流行詞匯英譯問題探究——兼談《中國日報》網站流行詞匯英譯問題
例談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把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