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扶貧時代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推進策略研究

2021-11-28 10:12黃振鵬
安陽師范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融通體育

黃振鵬

(韓山師范學院 體育學院,廣東 潮州 521041)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1]。體育扶貧在扶貧過程中作用越來越大,也是滿足脫貧地區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主要推動力量,具有重要的引領功能。2018年7月,國務院扶貧辦與國家體育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體育扶貧工程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出“將體育扶貧納入脫貧攻堅總體部署和工作體系,實施體育扶貧工程”[2]。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由政策提出向實踐落實邁出了重要一步,體育的價值多維性與跨界融通性逐漸得到實現。體育已經逐步融合到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社會功能。體育輔助扶貧、助力全面脫貧常態化理所當然。體育發展的目標、內容和對象與后扶貧時代的扶貧目標、內容與對象有多維度的相同性與相通性。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性指的是政府、企業、社會組織、體育部門、體育組織等多元化的組織或個體對扶貧對象開展體育層面的扶貧工作,即“扶貧+體育”模式;在脫貧層面,體育推進其他層面完成脫貧目標順利實現,逐步構建大扶貧格局,形成“體育+扶貧”模式?!胺鲐?體育”與“體育+扶貧”是體育與扶貧融通的重要方式。

2020年脫貧攻堅已完美收官,我國扶貧工作也轉入后扶貧時代。后扶貧時代的主要目標為化解鄉村脫貧戶的未來期許和新脫貧戶的不穩定性。隨著體育的快速發展,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越發重要,其相互融通的各種阻礙因素也逐步顯現,破解阻礙因素也愈發重要。這可以促使政府及社會各界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更加重視,推進扶貧與體育事業齊頭并進、協同發展與深度融合,為落實健康中國、全面小康、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理論指導與實踐參照。

1 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現實價值

我國發展體育的目的是增強人民體質,進而提升人的精神風貌,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后扶貧時代,國家及社會各方應通過推動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提升脫貧人口生活理念,激發自身潛能,提高身體素質,進而使體育助推鄉村扶貧的現實價值得以實現。

1.1 助推“健康中國行動”的落實

全民健康的內涵已經超出了體育鍛煉的范圍,成為推進健康中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體育扶貧既要關注個體健康,更要大力推進全民健康,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逐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成為全民的共同行動。健康指的是體質強健,沒有疾病,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及社會和諧有序的美好狀態[3]。推進鄉村扶貧與體育融通,可以引導鄉村脫貧人口樹立正確的健身理念,主動掌握健身知識與健身技能,沒病的人可以通過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與心理健康,有病的人可以通過體育鍛煉緩解疾病,輔助康復,使體育的顯性功能充分實現。鄉村扶貧與體育的融通也可以使脫貧地區獲得體育資源,進而保障貧困人口參與體育鍛煉的權利,落實人文關懷,逐步改善精神貧困,充分發揮體育的文化功能,彌補社會保障短板,逐步推進了“健康中國行動”在貧困地區的落實。

1.2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身體健康已成為后扶貧時代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小康實現的標志之一。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可以實現這個目標,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一是它可以提升人力資本,增加脫貧人口的收入。從人力資本理論視角來說,人們從事經濟活動的基礎是健康,教育是人力資本提升的重要途徑,健康是人們接受教育的基礎,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則人們接受教育無從談起。鄉村扶貧與體育融通則可以提升脫貧群體的身體素質,為他們接受教育打好基礎。同時,由于身體素質增強,他們可以有更多時間參加教育培訓、從事生產,提升自身的人力資本,進而增加收入。二是人們身體素質提升后,經濟支出減少,打破了“因病致貧”的惡性循環。人們患病以后,首先要治病,產生一定的費用,如交通費、食宿費、藥品費、護理費等各種費用。同時,患者家庭照顧患者減少了外出工作的時間,造成勞動時間的損失而帶來收入的減少[4]。各方通過推進體育與鄉村脫貧的融通,可以預防脫貧人口慢性疾病的發生,切斷了致貧與返貧的重要因素,減少醫療方面的支出,使就業與增收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1.3 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實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全面脫貧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前提和基礎[5]。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是推動脫貧地區體育發展的重要途徑,進而為脫貧地區鄉村振興戰略助力。一是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可以推進脫貧地區體育設施逐步完善,帶動脫貧地區公益事業發展。二是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可以通過體育賽事引入來豐富鄉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6]。脫貧地區可以依托體育比賽的公開性與影響力,發揮廣告宣傳作用,推動鄉村旅游業發展、農副產品營銷、農村產業發展、農村綠色資源的合理開發。三是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促進了城鄉之間資源的優化流動,脫貧地區的資源做到了最優搭配,拉伸了脫貧地區產業鏈,推動了生態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增加,這契合了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鄉風文明、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的要求。因而,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既是鄉村振興的助推器,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抓手。

2 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阻礙因素分析

2.1 融通觀念認識不足

后扶貧時代,我國許多地區體育與鄉村扶貧聯動推進,取得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扶貧效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但從總體情況來說,我國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仍處于初級階段,政府相關部門、企業及社會各界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認知仍存在一定的誤區。一是部分主體認為體育與鄉村扶貧關系不大,融通必要性不強。在傳統的觀念下,人們對貧困的定義主要指的是物質貧困,即個體物質收入匱乏,難以滿足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脫貧人群對體育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和增加經濟收入的功能了解較少,甚至有部分人對此持有懷疑態度[7]。二是各方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理論研究相對較少,實踐成功案例較少,導致社會各界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了解較少,重視程度不高,個別地區體育扶貧仍固化于“安裝健身器材”等方面。體育與鄉村扶貧融合尚未延伸到健康改善層面,而這屬于文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經濟扶貧的推動力量層面。社會尚未構建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完善體系,難以發揮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重要作用。

2.2 部門之間的協同機制尚未建立

后扶貧時代,我國貧困治理體系逐步完善,已經形成了大扶貧格局,形成了政府、市場、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鄉村脫貧模式。大扶貧格局需要整合各種力量,體育也是我國扶貧的重要力量之一,但受制于思想認識的誤區,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更地多是體育部門的單方行動,與其他相關部門的聯動不足,導致體育扶貧的效果不佳。學者們在研究中依然認為,扶貧實踐中主體間存在著行政、領域和行業之間的壁壘,阻礙了脫貧攻堅戰目標的實現[8]。在體育與鄉村扶貧融合實踐中,主要方式常常是體育各級部門與駐村扶貧干部對接,各級體育部門對脫貧人口開展針對性的體育扶貧,其他相關部門及社會組織、企業參與較少。具體來講,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合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宣傳、相關部門的推動、企業與社會組織的參與,進而形成合力,以滿足脫貧人口多元化的脫貧需求,即各方既幫助他們提升經濟收入,也幫助他們提升身體素質,改善精神面貌,使扶貧效果長效化。但多元扶貧主體的缺失,導致體育與鄉村扶貧分割開來,體育在鄉村扶貧過程中被邊緣化,二者融通的效果難以實現。

2.3 融通的長效機制不健全

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是體育學、公共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多維度、多領域的扶貧模式的結合,因其牽涉部門多、層級多、覆蓋面大、程序多,需要構建完善的保障體系來推進。當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不斷深化與推進,仍存在多種不足。一是相關法律制度不健全。在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化大背景下,體育與鄉村扶貧的融通需要相關法律與制度支撐。法律與制度要明確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在鄉村體育扶貧中的責任、目標、處罰措施、激勵措施等,讓體育與鄉村扶貧融合有法可依、依法開展。二是資金投入不足。資金是鄉村體育扶貧的基礎,也是二者融通的重要推進力量。由于缺少相關法律制度的約束,加之地方各級政府對體育扶貧的認識不到位,各級政府對于鄉村扶貧與體育融通方面投入不足?,F在資金主要來源于地方體育部門的投入,而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投入相對較少。三是缺乏考核體系。當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考核機制尚未建立,導致激勵、約束與監督體系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在調查走訪中,許多基層部門對體育扶貧的考核大多停留在投入資金的多少與體育項目的完成上,但對體育活動的組織、活動的開展與效果考核較少,這極易導致體育扶貧工作功利化與表面化。

3 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推進策略

3.1 創設氛圍,強化宣傳,形成共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它引領人們的行動。后扶貧時代,依照貧困文化的相關理論,貧困人口更多的表現為精神貧困。因此,各方應大力推進貧困人口思想脫貧,強化扶志工作,提升思想認識。一是要深化認識?!熬褙毨А笔切袨榭茖W層面的“貧困”,被學界稱之為“行為失靈”(Behavioral Failures) 或“志向失靈”(Aspiration Failures)或“個體失靈”(Individual Failures)[9],是“貧困者缺少積極進取精神與改變自身貧困境遇的志向”[10]。貧困不單是物質貧困,更是精神貧困,而鄉村扶貧與體育融通可以提升貧困脫貧人口思想認識水平,引導脫貧人口通過自身的努力改變貧困狀況,實現致富的目標,徹底擺脫貧困。二是強化理論研究與宣傳。體育與鄉村扶貧的研究可以從多維度開展,譬如體育扶貧與經濟學、社會學、心理學、體育學、文化學、健康學等學科相結合,不斷拓寬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理論寬度與深度。同時,政府及媒介要強化對體育扶貧理論的宣傳,讓社會各界充分認識到體育扶貧是扶貧的一個重要方式,也是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追求不可缺少的部分。體育與扶貧的融通可以提升脫貧人口的人力資本,改善健康狀況,為脫貧群體的脫貧致富提供可持續發展力量,消除貧困。

3.2 多方協同,形成合力,筑牢扶貧大格局

體育扶貧的發展與扶貧全方位、多領域、多維度的開展是高度契合的。一是政府要做好部門之間的協同聯動。各方要以體育部門為主,教育、文化、財政等相關部門積極參與,各方在跨界融合中分工協作,分清責任,厘清權力邊界,各盡其責,各司其職,協同合作,打通體育扶貧各項阻礙。同時,各方在政府主導下,共同打造信息平臺,推動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的信息共享,為多方聯動提供信息技術支撐。創新鄉村扶貧與體育融通模式。各部門要“緊扣廣大農民多元體育需求,全面加強農村體育治理”[11],立足“人性化、多元化、個性化”,為廣大農民提供健身指導、活動項目、配套設施等,優化體育扶貧供給方式。二是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引導企業、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體育扶貧活動。企業參與體育扶貧也是企業熱心公益、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它可以提升企業的社會影響力,擴大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企業綜合實力。社會組織參與體育扶貧可以拓寬扶貧的領域,使體育扶貧更接地氣,更易得到脫貧群體的認可,使體育扶貧中“自組織”和“他組織”有效契合,提升扶貧效果。

3.3 健全保障體系,做好頂層設計,完善相關制度

后扶貧時代,我國鄉村扶貧主要表現為經濟、住房、醫療、教育等方面,而體育扶貧尚未得到足夠重視,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十分必要。一是要強化立法,把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法治化。政府需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認真聽取行業專家、基層群眾的意見,對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做出詳盡的規定。同時,國家要出臺相應的配套制度,確保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能夠依法實施、精準施策。二是拓寬資金來源,確保經費持續投入。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是民生事業,事關廣大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因此,政府要依據相關規定,增加體育與鄉村扶貧方面的預算,確保體育設施建設與維護所需資金。同時,政府也可以引導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對體育扶貧的相關項目進行捐助、投資,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三是構建完善的考評體系。國家要把體育與鄉村扶貧融通效果融入各級政府的扶貧考評體系之中,可以適度提高體育扶貧的績效占比。同時,政府也可以引進第三方評估體系,健全體育精準扶貧社會滿意度評價機制,以期對體育扶貧政策實施動態管理,實現體育精準扶貧“運行—測評—反饋—改善”的良性循環[12]。

猜你喜歡
融通體育
聯通融通變通,打造精準高效的復習課堂
法國現代學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啟示
重關聯學習 促整體建構——“承前、研中、啟后”的數學課堂融通教學
什么是綏芬河
近年來體育認知研究進展
數據融通提升政府管理能力
2016年最佳體育照片
我們的“體育夢”
風險警示:香溢融通、物產中拓、申達股份
體育一家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