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探索
——以安陽工學院為例

2021-11-28 13:59張坤朋曹新江郭衛云馬瑞霞
安陽工學院學報 2021年2期
關鍵詞:農業課程教學

薛 爽,張坤朋,曹新江,郭衛云,馬瑞霞

(安陽工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農業推廣學課程的教學任務是使學生了解農業推廣的基本知識,掌握農業推廣的基本原理,培養學生的推廣素質和能力。筆者任教的安陽工學院(以下簡稱“我?!保?006年開始開設農業推廣學課程作為生物技術等專業的選修課,至今共有16個班級開設過農業推廣學課程。目前,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團隊共有5名教師(教授2名、講師2名、助教1名)。經過長期的課程建設,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1],但仍存在教學內容不適合社會需求、課堂教學方法不夠完善、實踐環節不夠豐富、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夠高等問題。為持續改進教學,不斷提高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效果,教學團隊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初步探索。

1 緊密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改進教學內容

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團隊根據行業企業社會需求和調研往屆畢業生情況,緊跟時代發展,不斷調整課程教學內容。課程團隊分別于2016年和2019年兩次修改了教學大綱,使本門課程教學內容及授課安排更符合教學規律和學生成才需要,更有助于學生的成才就業。

根據2019年修訂的大綱,農業推廣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分為4個板塊:第1個板塊是推廣原理,包括推廣對象的行為改變、農業推廣溝通、創新的采用與擴散、農業推廣心理、成果轉化、農業推廣組織等內容;第2個板塊是推廣方式方法,包括大眾傳播法、集體指導法、個別指導法等內容;第3個板塊為推廣技能,包括農業推廣寫作與語言運用、農業推廣試驗與示范、農業推廣經營服務、農業推廣信息服務、農業推廣工作評價等內容;第4個板塊為研究方法,包括理論研究、案例分析、社會調查等內容[2]。授課學時為36個,開設專業為生物技術。本課程特別指出農業推廣的3個主要方法和技能也適用于營銷活動,農業推廣溝通的原理也適用于一般的人際交往和公關[1]。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是一門具有濃郁本校特色的課程,除重視結合生物技術專業特點、結合生物技術對農作物遺傳改良的重要貢獻等之外,還特別注意利用毗鄰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優勢借鑒吸收其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實踐經驗,注意結合安陽道地藥材——北艾的種植推廣實踐經驗,形成立足地方、服務地方的課程特色,側重培養、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2 根據內容需要和學生反饋,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深度融合

傳統的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以課堂理論授課為主,學生固然可以系統學習課程內容,但是這種教學模式往往忽視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學生畢業后的就業優勢不明顯。鑒此,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團隊通過研究教材、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課程反饋意見(包括征求往屆畢業生意見)等方式,提出了根據章節內容特點及學生實際采用提問式、案例式、討論式教學法,通過雨課堂實現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深度融合等教學改革措施。幾年的實踐探索表明,總體教學效果比較理想,學生滿意度較高。

2.1 研究式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研究式教學方法,可以達到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問題,揭示矛盾,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聯想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能力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研究、去討論,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讓他們主動查資料,養成創新思維的良好習慣,提升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我們在教學中以“如何提高農業推廣服務的工作效率”“改變推廣對象行為的方法有哪些”“提高農業推廣溝通效果的策略與技巧有哪些”等為題進行的課堂討論,使學生加深了對推廣原理的理解。

2.2 課堂教學與網絡視頻資料相結合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手機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豐富的網絡視頻資料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隨時隨地的、個性化的學習,現已成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但是網絡視頻有一個暫時無法逾越的障礙,那就是缺乏與學生的情感交流,教師無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團隊通過將提前優選的適合教學章節內容的視頻推送給學生,并預先設計出3~4個問題等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學習,爾后再進行課堂講評,實現了課堂教學與網絡教育的互相補充,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方式的有效結合,經典理論與現代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了課程教學與改革的鮮明特色。如我們在教學中選用CCTV-17農業農村頻道的《致富經》欄目部分視頻作為推廣方法技巧的案例,就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3 充分利用在線自主學習的交互功能

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團隊積極引導學生通過網上布置、提交作業,線上答疑,問題討論,在線測試等,促進師生、學生之間資源共享、問題交流和協作學習,加強師生課堂與課下互動,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如在進行“創新采用與擴散”課堂教學后,教師布置了“創新的采用”“創新的擴散”等6個名詞解釋,“創新采用過程”等10個填空題,“創新采用率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等4道簡答題作為在線測試作業,并針對“避免盲目追求擴散率和采用比率”進行了討論和答疑,學生反應良好。

3 理論聯系實際,不斷提高實踐環節效果

農業推廣學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必須高度重視實踐教學,努力將其作為鞏固學生農業推廣理論知識的有效途徑,作為培養學生掌握農業推廣科學方法和提高實際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4]。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教學團隊為此設置了農業推廣試驗設計、農業推廣現狀調查、農業推廣項目計劃書的制訂、農業推廣培訓、農業推廣演講、綜合性學術論文寫作等8個實踐內容,針對農業推廣試驗設計、本地區農業推廣存在問題及提高農業推廣質量的途徑和措施等進行訓練。課程團隊還組織學生到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參觀實驗室和棉花新品種推廣平臺,組織學生到河南省新鄉市和協集團參觀電商外貿平臺等活動,由平臺工作人員現場講解具體產品推廣情況,鞏固學生對推廣方法的認知;安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帶著問題到學校附近村莊、社區調研,組建小分隊利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深入各地農業推廣組織和企業走訪等活動,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撰寫調研報告,幫助學生加深對課程相關內容的理解。

4 注重課程思政建設

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農學類專業課程要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大國三農”情懷,引導學生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樹立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意識和信念,增強學生服務農業農村現代化、服務鄉村全面振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知農愛農創新人才”[5]。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團隊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注重科學思維方法訓練和科學倫理養成,培養學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如教學“農業推廣試驗與示范”章節時,通過融入袁隆平院士、喻樹迅院士、郭瑞林研究員的事跡介紹等內容,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思政育人效果,以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科學精神、厚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5 課程建設取得的主要成績

我校農業推廣學課程團隊在搞好教學的同時,注重總結教學經驗、開展教學研究,已經取得了若干教研成果,2個項目獲批為2020年度河南省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撰寫發表教研論文10余篇,農業推廣學課程獲批學校優秀線上課程等。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積極性不斷增強,教學效果持續提高。我們將繼續探索本門課程的教學規律,努力把農業推廣學建設為深受學生歡迎的“金課”。

猜你喜歡
農業課程教學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課程思政在專業基礎課程中的實施
《管理學原理》課程中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課程思政在組織行為學課程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A—Level統計課程和AP統計課程的比較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