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及其綜合防控

2021-11-29 16:32楊金先陳強李英英陳曦葛均青
水產養殖 2021年2期
關鍵詞:出血性病死率美洲

楊金先,陳強,李英英,陳曦,葛均青

(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03)

鰻鱺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之一,養殖區域集中在福建、廣東、江西等地,形成養殖、飼料、加工、出口等全產業鏈的外向型產業。2017 年我國鰻鱺總產量達217 000 t,從業人員超過10萬人,全產業鏈年產值150 億元以上[1]。主要養殖品種有日本鰻鱺(Anguilla japonica)、歐洲鰻鱺(A. anguilla)、美洲鰻鱺(A. rostrata)和花鰻鱺(A.marmorata)。因美洲鰻鱺具有苗種資源豐富、來源穩定,能在低水溫季節正常養殖等優勢,其養殖量逐年增多,2018 年美洲鰻鱺投苗數占總養殖量的41%。但隨著工廠化高密度養殖的普及,病害頻發成為鰻鱺養殖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養殖美洲鰻鱺的主要病害有:擬指環蟲、車輪蟲、小瓜蟲等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氣單胞菌屬、遲緩愛德華氏菌、哈維氏菌及副溶血弧菌等感染引起的細菌性疾病,鰓霉和水霉感染所致的霉菌病,以及皰疹病毒和圓環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病[2-4]。鰻鱺養殖實踐中往往是幾種病原混合感染引起的疾病,由于對病原的研究不深入,臨床預防和疾病控制手段不足,給養殖業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

近年來,美洲鰻鱺養殖場出現一種以鰓出血為主要特征的傳染性疾病,疾病呈逐年傳染擴散趨勢。針對細菌、霉菌或寄生蟲病的治療方法均不能有效抑制該疾病的發展,因此懷疑該病可能是由病毒性病原引起的。作者對83 個鰻鱺養殖場進行了病害調查,初步診斷并收集了34 份美洲鰻鱺疑似病例,在病原和病因未明的情況下,根據主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特征,將該病命名為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該文總結了該病的鑒別診斷要點和有效的綜合防控技術措施,以期為養殖場防治該病提供參考。

1 癥狀

1.1 群體癥狀

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的疾病初期,魚群表現正常,飼料采食正?;蛏詼p;后期攝食明顯下降,少量重癥病鰻游動異常,在池底側趴(側臥)。調查顯示,某養殖場共21 口池塘,總面積6 300 m2,養殖數量約73 萬尾,發病嚴重的鰻鱺養殖池死亡數量可達數百至上千尾/d,占總尾數的0.5%~2.0%;輕癥或康復期魚塘死亡量10~30 尾/d。疾病和死亡持續期較長,通常大于3 個月。

1.2 個體癥狀

發病鰻鱺體表無明顯病變,多數病鰻體色正常,胸鰭輕度出血,鰓蓋凹陷,鰓孔出血,少數病鰻因缺氧體表皮膚呈黑白相間的斑馬紋。

1.3 組織病理變化

病鰻鰓片色澤暗淡無光澤,表面覆蓋厚厚的黏液;鰓絲腫脹毛糙、質地松散,強光照射時肉眼可見大量彌散性紅色出血點。壓片顯微觀察鰓絲黏液層細胞增生、易剝離,鰓小片組織細胞間連接松散,遍布出血斑(點)。少數病鰻脾臟腫大,胃積液充盈,但肝、腎和腸道組織無明顯特征性病理變化。

2 流行特征

隔年養殖、大規格美洲鰻鱺為易感群體,疾病持續時間長,多數持續3~6 個月,其間病情反復發作,累積病死率高達20%~60%。該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夏季高水溫時發病和病死率相對較高,冬季低水溫時發病和病死率相對較低。

“出血性爛鰓病”傳染性強,主要通過水體水平傳播。該病不但在養殖場內部的養殖池之間傳染擴散,還可以通過溪流水源和活鰻運輸車輛、人員等媒介傳播到其他的鰻鱺養殖場。

該病也感染其他養殖鰻鱺品種,但是,歐洲鰻鱺發病率低、癥狀輕微,累積病死率2%~5%。日本鰻鱺因養殖周期短,多數當年養成,發病率和死亡率介于歐洲鰻鱺和美洲鰻鱺之間?;狑~的臨床癥狀非常輕微,僅伴有零星死亡。

3 臨床診斷要點

鰓組織病變是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臨床診斷關注的重點。鰓絲彌散性出血是“出血性爛鰓病”的典型、特征性病變,可作為該病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再綜合隔年、大規格美洲鰻鱺、疾病具傳染性、持續時間長、累積病死率高等特征進行該病的臨床診斷。

“出血性爛鰓病”與細菌、真菌引起的爛鰓病的區別在于,柱狀黃桿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感染引起的爛鰓病,病鰻鰓絲明顯缺損,末梢壞死呈灰白(黃)色;顯微鏡下可見特征性的柱狀長桿狀細菌,使用氟苯尼考等抗菌藥物,結合常規水體消毒劑浸泡可以有效、快速治愈。霉菌性爛鰓感染引起的爛鰓病,顯微鏡檢可見鰓絲內部有明顯的暗黑色條紋和斑塊,高倍鏡下可觀察到霉菌菌絲體和孢子,使用戊二醛、苯扎溴銨、水楊酸類水產消毒劑浸泡能有效控制疾病。

4 病原與病因

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的發病原因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該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其致病病原尚未明確。環境脅迫引起鰻鱺抵抗力下降,寄生蟲和霉菌繼發感染等因素會加重病情,從而增加疾病的死亡率。

5 綜合防控方法

美洲鰻鱺養殖場不要養殖其他鰻鱺品種,把好養殖水源關,做好日常的養殖管理,提早分選規格,成品鰻鱺一次性出售,不要回塘繼續養殖。加強外來車輛、人員管理,采取必要的消毒、隔離措施,預防外來的病原感染。養殖場發生“出血性爛鰓病”后,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以下防控措施:

5.1 適當降低養殖密度,控制飼料投喂量為平常的30%~50%,每千克飼料添加酵母多糖3~5 g、水產復合多維2~3 g、維生素C 0.5~1.0 g,提高鰻鱺對疾病的抵抗力。

5.2 水體潑灑消毒劑,消殺養殖池內的病原,切斷傳播途徑??墒褂煤畻钏?、雙鏈季銨鹽碘、二氧化氯等成分的水產專用消毒劑,中等劑量全水體潑灑消毒。

5.3 用3~5 mg/L 雙氧水,15~20 mg/L 碳酸氫鈉或5~8 mg/L 復合維生素B 全水體浸泡,改善發病鰻鱺因鰓部病變引起的缺氧。

5.4 同一養殖場內未發病的美洲鰻鱺,及時口服酵母多糖等免疫增強劑,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

5.5 定期低劑量殺蟲藥浸泡以降低寄生蟲密度,減輕繼發感染造成的死亡損失。

6 結論

對34 個美洲鰻鱺養殖場臨床病例的調查分析表明,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具有鰓絲彌散性出血等病理變化,初步總結了該病的臨床診斷技術要點和綜合防控技術。這對于幫助基層養殖業者對該病進行準確快速診斷,及時有針對性開展綜合防控和對癥治療,降低死亡率,防止藥物濫用,增加養殖美洲鰻鱺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美洲鰻鱺“出血性爛鰓病”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其致病病原和發病原因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歡
出血性病死率美洲
全髖翻修術后的病死率
自動痔瘡套扎術治療出血性痔瘡患者的臨床有效性研究
PAI-1基因多態性與缺血性腦卒中rt-PA靜脈溶栓后出血性轉化和血管再閉塞的相關性
曾經稱霸北美洲的美洲栗瀕臨滅絕
降低犢牛病死率的飼養與管理措施
美洲野牛當寵物
探討磁共振增強減影技術在顱腦出血性病變中的應用價值
急診對于急危重癥患兒568例搶救效果臨床分析
誰發現了美洲
無瓣膜病變心房纖顫并腦卒中的臨床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