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接受伊米苷酶治療Ⅰ型戈謝病患兒2例隨訪觀察

2021-12-02 02:55徐力平楊小珍
寧夏醫學雜志 2021年4期
關鍵詞:脾臟骨髓髖關節

徐力平,楊 濤,劉 麗,楊小珍

1 病例資料

病例1:男性,發病年齡2歲6個月,主因“乏力、面色蒼白、腹脹半月”就診。查血常規顯示血紅蛋白98 g/L,血小板48×109/L,查腹部B超提示肝脾腫大。擬診“肝脾腫大原因待查”收入院。入院查體:一般情況可,心肺查體無異常,腹部膨隆,肝臟肋下4 cm,劍突下5 cm,質地硬,脾臟肋下9 cm,質地硬。四肢及神經系統無陽性體征。骨髓涂片及活檢見可疑戈謝細胞。1個月后于北京協和醫院行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檢測確診為戈謝病。經過2年11個月的酶替代治療,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恢復正常,肝脾明顯縮小,生活質量改善。

病例2:男性,發病年齡5歲11個月,主因“下肢疼痛2個月,發熱1周”就診。血常規顯示血紅蛋白10 8 g/L,血小板119×109/L,肝脾B超檢查提示脾臟重度腫大,肝臟中度腫大,髖關節正側位片顯示雙側髖關節及股骨頭病變。骨髓穿刺檢查可見戈謝細胞,1個月后于上海新華醫院經基因檢測確診。經過3年的酶替代治療,患兒血紅蛋白及血小板恢復正常,肝脾明顯減小,髖關節股骨頭病變明顯改善。

2 討論

戈謝病是一種在兒童期發病的遺傳代謝性疾病,屬于國家《第一批罕見病目錄》中的罕見病。戈謝病的臨床表現變化多樣,容易漏診或誤診,為了提高戈謝病的診斷率,常用的臨床診斷路徑包括:如果患兒肝脾腫大并且以脾腫大為主,同時伴有血小板減少和貧血,則需評估以下4項臨床指標,即骨骼疾病、斜視或動眼障礙、鐵蛋白增高、抗酒石酸性磷酸增高,這4項指標有一項陽性,即應進行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檢測[1]?;驒z測主要提供精準診斷[2],有助于戈謝病的分型。本組2例患兒臨床表現均有脾臟腫大、血小板減少和貧血,1例伴有發熱和髖關節病變,2例骨髓檢查均可見到戈謝氏細胞;1例通過葡萄糖腦苷脂酶活性檢測確診,1例通過基因測序證實為Ⅰ型戈謝病。酶替代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兒的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本組2例患兒通過2~3年的治療,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生活質量也明顯提高。

猜你喜歡
脾臟骨髓髖關節
骨髓穿刺會大傷元氣嗎?
髖關節創傷性骨關節炎患者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
半髖關節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創傷性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
脾臟血管性病變與淋巴瘤CT鑒別診斷
冰球守門員髖關節損傷與治療
最后一個夜晚
脾臟也會出現鈣化
如何預防胃癌手術中的醫源性脾損傷
潛水強者
贊美骨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