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發興趣,營造高效課堂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分析

2021-12-03 10:40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金成外國語小學
數學大世界 2021年25期
關鍵詞:個位周長探究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金成外國語小學 葉 妃

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大多數學校教師都在嘗試創新教學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學生自主高效地投入小學數學的學習之中。在此過程中,“學教結合,先學后教”等教學新模式均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其實際應用效果也相當可觀。但是,在具體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仍然存在著一些十分明顯的問題,絕大多數教師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教學理論,這使高效課堂未能廣泛實施。而若想要突顯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則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實現課堂教學高效化。

一、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課堂教學情景,提高小學生參與度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多媒體教學工具的應用,使相對抽象的小學數學知識轉變為更加直觀、具體的內容。而營造小學數學教學情景的關鍵便是小學數學教師根據教學模塊內容,借助多媒體手段,以圖片、短視頻、Flash 動畫等生動的素材展示枯燥抽象、晦澀難懂的小學數學知識,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教學片段一】“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

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上海世博會的圖片,同時出示一所學校的學生要乘坐汽車去世博會參觀的主題圖,組織學生認真觀看,并回答問題。

已知一(1)班和一(2)班的學生分別為35人和34人,二(1)班和二(2)班的學生分別為39 人和44 人,三(1)班和三(2)班的學生分別為35 人和36 人,四(1)班和四(2)班的學生分別為36 人和38 人,五(1)班和五(2)班的學生分別為41 人和42 人,六(1)班的學生分別為39 人和38 人。

師:請大家認真觀看,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這個學校的一至三年級來了223 人,四至六年級來了234 人。

師:他們參觀完了世博園,來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從圖中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巨幕影院有441 個座位,六個年級的學生同時看,巨幕電影院坐得下嗎?

師:同學們問得非常好。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

通過教學片段一可以看出,教師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學生熟悉的情景,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探究的熱情,逐步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借助于游戲化手段,拉近學生距離,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好動的學生,初入學校,他們依舊十分調皮,玩心很大。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將枯燥的數學教學知識與學生平時最喜歡的小游戲融合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片段二】“位置和方向”的教學。

游戲目的:認識平面圖上的東西南北。

游戲方法:教師出示學校的平面圖,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原則制作地圖,地圖中有操場、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大門。教師隨意說出一個建筑物,學生快速判斷方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搶答,答對一題獲一分,總分最高的一個小組獲勝。

游戲過程:教師提問:教學樓在操場的哪面?體育館在操場的哪面?操場在圖書館的哪面?圖書館在體育館的哪面?教學樓在大門的哪面?大門在圖書館的哪面?學生快速回答,之后小組互相提問,回答問題。

游戲結束以后,統計每個小組回答的情況以及回答所用時間,對于成績最好的小組,教師分發鉛筆,以示鼓勵。

通過游戲化的教學方法,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拉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強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學生能夠在自由、平等的氛圍中學習數學知識,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借助于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新鮮感十足,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新課程教育改革模式下,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模式也需要進一步強化。教師應豐富數學教學形式,多嘗試采用一些新穎的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課堂教學中,以此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片段三】“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

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學校在“五一”勞動節期間,組織學生開展運動會,每個班級都準備了一些飲料。同時播放老師和學生一起準備飲料的圖片,組織學生認真觀看,并回答問題。

師:說一說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一共有9 箱飲料,每箱飲料共計24 瓶。

師:同學們,你們觀察得非常認真、仔細。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生:每箱飲料24 瓶,共9 箱飲料,一共有多少瓶飲料?你能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答案嗎?

師:同學們問得非常好。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24×9 的計算方法。小組同學可以互相交流探討,教師巡視,適當點撥。學生在探究結束后,進行反饋。

生1:可以用豎式進行計算。第一步,將9 寫在24個位上的4 的下面,9 與4 對齊。第二步,用24 個位上的4 乘9,得36,個位是6,向十位進3,個位寫6。第三步,用24 十位上的2 乘9,得18,加上向十位進的3,等于21,十位上寫1,向百位進2。第四步,百位數是0 乘9,得0,加進位的2,等于2,寫在百位上。

生2:24 乘9,先從個位開始乘,用9 依次乘24 個位上的4 和十位上的2,個位上的積滿十,向十位進1,積滿二十,向十位進2……乘完后,有上進位的,還要加上進位的數。

……

師:同學們說得都非常正確。通過大家給出的計算方法,可以看出大家已經充分掌握了新知識,并且能夠運用已學知識來解決問題。

通過教學片段三,可以看出教師為學生創設熟悉的場景,可以大大提高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在整節課中,不僅實現了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也實現了生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升。

四、借助于教學問題,激發學生好奇心,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對此,教師應借助于適宜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

【教學片段四】“倍數”的教學。

教師先出示兩列口算式,讓學生觀察。

12÷3= 11÷3=

40÷8= 43÷8=

315÷15= 637÷15=

之后提出如下問題:(1)觀察上面的兩列口算式,你發現了什么?(引發學生好奇心)(2)因為12除以3 沒有余數,所以我們就說12 是3 的( )。因為40÷8=5,所以40 是8 的( ),同時,40 也是5 的( )。(3)任意舉出兩個數,說明它們是倍數關系。(4)現在有兩個自然數,我們怎么判斷它們是不是倍數關系呢?

教師要求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可以把不懂的問題記錄下來,之后在班級展示。學生合作學習,解決上述問題,并把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接著,教師繼續提出如下探究問題:(1)獨立寫出3 的倍數。(2)3 的最小倍數是多少?有沒有最大的倍數?要求學生在小組內交流以上問題,交流后在班級展示。

教師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引發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此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探討,自由地發表意見,培養創新精神。

五、借助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想要創設高效課堂,還應組織開展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從不同的視角去分析問題,開發學生的大腦,挖掘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片段五】“認識周長”的教學。

師:我們身邊有許多關于周長的例子,你能從生活中找一個例子,說說什么是周長嗎?可以和同桌共同找一找,找到以后用手摸一摸。(在找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可以是課桌面的周長,可以是課本封面的周長,也可以是黑板面的周長,等等)

師:大家從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找到了許多關于周長的例子,從中我們可以認識到周長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應用也非常廣泛。比如,媽媽要為你做一條褲子,為了保證褲子合身,裁縫需要量一量你的腰圍?,F在,如果老師也想要做一條褲子,老師的腰圍是多少厘米?大家估計一下。

師:我們通過量一量,驗證一下大家估計得準不準。(教師邊量自己的腰圍,邊指導學生掌握量腰圍的方法,量完之后,告知學生測量結果。學生根據這個結果,對自己的腰圍進行估計)

師:大家估計一下自己的腰圍是多少?(學生估計,之后按照教師指導的方法測量自己的腰圍,都在60 cm左右)

通過教學片段五,可以看到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主要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量一量的方式來直觀地認識周長,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此達到教學目標。

總之,通過研究以上教學設計與策略,改善了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問題,發揮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學習效率,營造了高效課堂。

猜你喜歡
個位周長探究
認識周長(部級優課)
牢記方法大量練習
圓的周長
周長與面積
一道IMO預選題的探究
半圓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嗎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個位與十位的故事
探究式學習在國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