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和勞動技術教育整合分析

2021-12-03 12:48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崇仁中心小學邱立寅
亞太教育 2021年13期
關鍵詞:植樹勞動同學

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崇仁中心小學 邱立寅

從1992年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到2015年8月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勞動技術課程始終是我國教育事業中重要的一部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強化,各文件對義務教育階段勞動技術課程也做了進一步明確、詳細的規定。勞動技術教育主要設置于中小學階段,致力于讓學生在參加一定量勞動的同時學習到現代生產和技術的相關基礎知識,在學習和勞動過程中樹立勞動觀點,養成勞動習慣。通過理論聯系實際,鍛煉學生在現實生產生活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現代生產和技術的基礎原理和各項相應的基本技能,在中小學階段為以后的職業技能打下基礎的實踐教育活動??梢?,若想真正踐行勞動技術教育的內涵便不能紙上談兵,可以說勞動技術教育注重的是勞動的習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校教育中若想真正達到勞動技術教育的目的,則應該將其貫穿在整體教學任務中,根據各科目特點與勞動技術教育相結合。數學作為一門來源于勞動實踐又回饋勞動實踐的科目,與勞動技術教育相結合有獨特的優勢與意義,小學階段更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與勞動精神的重要時期,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小學數學與勞動技術教育的結合,使二者協調發揮1+1>2的系統優勢。

一、小學數學與勞動技術教育整合的現狀

從各階段的教育政策來看,我國對于學生勞動意識的培養十分重視,對于素質教育的目標也是要讓學生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我們雖然可以在學校的教育計劃中見到勞動技術教育的身影,但其實際發揮的作用卻微乎其微,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勞動教育的觀念尚未確立。由于受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學校、教師以及家長依然抱有成績第一的心態,只關注學生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學校學生接受的基本都是理論知識的灌輸,缺少動手實踐的訓練,在家庭中學生也很少會接觸日常勞動,造成整個教育大環境內勞動教育觀念的淡薄。其次,由于勞動教育意識的薄弱,學校以及教育部門對于勞動教育的專項投入自然少于其他應試學科,更遑論在學校配備勞動教育需要的設施或者手工資料,即使學生想要動手實踐也沒有條件和機會。最后,我國雖然對于勞動教育做了必然要求,但是卻沒有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和檢驗標準,這無疑進一步使得勞動教育的空間被壓縮,勞動教育課程要么被其他應試科目擠占,要么變成了一種形式主義??梢哉f,把勞動教育與相關主課結合在一起是一種創新,也是一條可以順利開展勞動教育的途徑。當前小學數學與勞動技術教育相結合的困難主要來自勞動教育不被重視,學校與教師缺乏勞動教育的觀念和勞動實踐意識,無法身體力行地在課堂中將數學教學與勞動教育相結合,整合二者的教學成果。

二、小學數學與勞動技術教育的整合策略

(一)從細節處入手培養勞動意識

縱觀小學數學教材,因為面對的學生年齡較小,數學教材更多地從生活處出發作為知識點導入的來源,如一年級涉及背土豆、做午餐、整理房間、圖書館擺書、回收廢品;二年級涉及做家務、丈量教室、回收廢電池;三年級有為電影院放電影、植樹、設計圖標、郵寄書本;四年級涉及人口普查、衛星運行、蠶吐絲;五年級涉及生活垃圾處理、設計秋游方案、銀行兌換人民幣;六年級涉及繪制地圖與校園平面圖、計劃家庭日常開支、運動比賽場次的安排。這些貼近實際生活的例子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快理解數學相關基礎知識,同時也是非常恰當的勞動教育材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在講解數學知識的同時,利用直觀的數字讓同學們體會勞動的不易和其中的辛苦,要讓同學們明白正是因為勞動創造才使得我們的生活更舒適便捷。例如,講解上述分類中涉及的回收垃圾、種菜收谷時,教師可以普及當下倡導的垃圾分類和節約精神,這樣時刻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珍惜勞動成果的觀念,為勞動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二)具象化勞動,拓展數學思維

寫在書本上的文字即使再接近生活也會過于扁平,給予學生的印象也不會十分深刻,當形式過于單一的時候學生難免失去興趣。將勞動具象化則可以在數學課堂上將涉及勞動的問題設計成實驗,讓學生在反復的實驗中檢驗知識、反思理論,在深入理解記憶的同時鍛煉動手能力。例如,在教“植樹問題”時,教師可以通過人行道植樹、校園中的樹木以及植樹節的活動引入本節課程,然后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同學們在全長2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要樹苗多少棵?”可以預留出一定時間給學生利用線段圖的方式來推算答案,再通過填寫改變植樹總棵數和間距的表格,運用不完全歸納法發現兩端都植樹的棵數和段數的規律,再借助兩端都植樹的規律類推只植一端和兩端不植樹時棵數與段數的關系。當同學們得出一定規律和結果后可以得出植樹模型,讓學生分組上臺演示驗證自己的結果,把推算過程和數據具象化成有畫面立體感的勞動過程和實際結果。通過模擬勞動讓學生實際感受思路,感受現實問題與理論的差距,感受勞動的重要性,初步培養數學建模、數感等數學素養,培養提升學生遷移與推理能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最后總結經驗,運用數學模型解決一類問題,統一成研究點與段之間的關系,提煉出“點—段”模型?;氐綌祵W課堂,學生通過反省思考,感悟植樹問題背后的源頭是除法,用除法計算出的商就是段數,而“樹”要植在一個個點上,有時樹的棵數比段數多1,有時樹的棵數比段數少1,有時樹的棵數剛好等于段數,所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三)深入實踐,以勞動促進能力提升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最好的勞動教育方式就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勞動,去體會勞動帶給生活的價值??v觀數學教材幾乎都和生活問題有關,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開展相關的勞動實踐,一方面落實了開展勞動教育的基本目標,另一方面也向學生更生動地展示了生活中的知識,讓同學們體會數學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

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直接在課堂中展開實際的體驗活動。例如,在學習了百分比之后可以組織同學進行一場模擬促銷活動,同學們可以分組扮演顧客以及不同的商家,顧客要運用相關知識計算如何購買或者在哪個商家購買更劃算,而商家則要詳細地計劃如何促銷會讓自己更具競爭力或者盈利更多。通過這樣的活動,首先讓學生對基本的打折和滿減等概念有了理解,如打八五折、買二贈一、滿300減40等。更進一步是要讓學生學會通過計算對比198元的褲子,A商場打八折,B商場滿100省30元,那么哪家的優惠力度更大;或者商場滿1000返300的活動幾個同學想要拼單購買如何計劃更劃算。這樣雖然是統一的知識框架,但是同學們會因為有了實體的勞動場景而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也會對生活中的實際場景有更深刻的體會。角色扮演讓學生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更加懂得生活,懂得勞動。

數學本身源于人類的勞動活動,是勞動生活的結晶產物,故而數學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也有先天的優勢性和可操作性,在寓教于樂中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是小學數學教育與勞動技術教育整合所追求的最終目標。

猜你喜歡
植樹勞動同學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植樹
植樹真快樂
植樹鳥的來信
同學會上的殘酷真相
熱愛勞動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植樹
應接不暇 騎虎難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