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干菜的回味

2021-12-03 14:41黎潔
旅游 2021年12期
關鍵詞:干菜馬齒莧萵筍

黎潔

上周,老媽寄來的一袋蘿卜干菜,回家后用開水發一下,稍微加一點肉,炒了一盤,粉嫩香脆,吃在嘴里,真是醇香悠長,令人回味再三。

小時候曬干菜是老媽農閑的一件大事。家里老媽種菜賣菜,菜長老了賣不出去的新鮮蔬菜,老媽會采摘或砍回來,做成干菜。就連那些我們找回家的蘑菇,賣不值錢,又吃不完,丟掉可惜的,全被母親一一撿洗干凈,晾曬成干磨菇, 啥時想吃,再用水浸泡,即可炒吃、煮吃。

春天,老媽要做馬齒莧干。馬齒莧富含葡萄糖、脂肪酸、粗纖維、鈣磷鐵、維生素等,為蔬菜中的上品。綠油油的馬齒莧長老了之后,老媽將它一一用線串起,又將線纏繞在她自制的圓竹框上,懸掛在晾衣服的竹竿上風干。晾曬中的馬齒莧,看上去很像某個森林之神的加冕王冠,或者燃燒綠色火焰的風火輪。

春天還要做筍干。家有一片竹園產做油燜筍的細管竹筍,長一尺半,形同如椽巨筆。筍不能不挖,這關系到竹林密度控制,保證新竹的營養與通風,但挖起后三日沒吃完,筍就從尖梢開始長銹斑。老媽連夜將上百只筍去殼,剖成細條,煮去澀味,濾去水分,碼鹽,放在竹匾里吹干。

夏秋之交,老媽更忙了,長瘋了的豇豆要做豇豆干;比腰還高的萵筍,要砍回來,削皮切長條,做萵筍干;快拉秧的毛豆,要連枝帶葉砍回來,準備做毛豆干。在這些勞作中,外婆還喜歡做豇豆干和萵筍干。半人長的豇豆一頭用線穿起,高掛在有穿堂風的地方,就像世間最精巧的珠玉門簾,綠色的,烏綠的,綠中發紫的,老媽甚至能聽到它們琳瑯撞擊的聲響;萵筍在晾干時散發著濃郁的清香,我趁老媽不注意,扯下兩根來嘗,比爽脆的鮮萵筍好吃多了,韌中有脆,脆中有韌,真是妙絕。

干菜需要“曬”,蘿卜是主角。每到初冬時節,老媽總會選擇一個晴好的午后,叫我們姊妹將已經窖藏的蘿卜小心地掏出來,一籮筐一籮筐抬到庭院向陽的檐前。老媽拿過小木凳,倚墻而坐,左手拿過蘿卜,右手持一把鋒利的菜刀,將蘿卜的葉子削下來,這個過程就叫“除纓”,“纓”便是蘿卜的梗葉。剔除下來的蘿卜纓子并不扔掉,而是叫我和姐姐一點點耐心地拾掇在一起。之后,順著庭院的走向拉幾根鐵絲,再將蘿卜纓子搭在鐵絲上,讓陽光曬,自然風干。若是起風了,蘿卜纓子就順著風向颯颯作響,獵獵如旗,極具風致。

老媽風干的菜,也曾撐起過我們家不少面子。有客登門,新鮮蔬菜不足,老媽就會用風干菜來彌補。家里哥姐娶嫁,殺年豬辦喜事,總是有幾個風干菜做配角、湊碗頭,擺得桌子滿滿的,辦得有臉有面。按照鄉村的風俗,不論是誰家辦紅白喜事,既要互相幫忙籌備,又要互相送菜,把一家人的事當做大家的事辦,老媽有時送新鮮蔬菜,有時送風干菜,總會盡力協助人家圓滿完事,有口皆碑。

尋常日子,我時常吃到老媽做的干菜。只是相對于我記憶里的干菜,這些干菜雖不顯得過于高檔,但差不多可算做“山珍海味”了。美味地道的干菜吃了一年又一年,干菜返樸歸真的田園幽香越飄越近,越吃越香。這干菜里,有親情的味道,有母愛的味道。

猜你喜歡
干菜馬齒莧萵筍
冬天里的干菜面條
夏日野蔬馬齒莧
“沒”干菜
馬齒莧,我愛你
春季吃萵筍可降血糖降血脂
一碗干菜肉
痢疾克星馬齒莧
如何挑選萵筍
吃馬齒莧要配醬醋和蒜泥
滋味干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