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共產黨黨內教育的百年歷程與經驗啟示

2021-12-06 04:10
毛澤東研究 2021年6期
關鍵詞: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

王 翔 張 奎

重視黨內教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政治本色,更是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的優良傳統。黨內教育是中國共產黨堅定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建設,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凈化黨內政治生態的基本方式,更是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高度重視對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反復強調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明確指出“要嚴格黨員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廣大黨員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去,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1)《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351頁。。作為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內容,黨內教育歷經百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財富,也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站在時代潮頭,回望中國共產黨百年以來開展黨內教育的歷史軌跡,尋經探寶,把握規律,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對當下黨員干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偉業大有裨益。

一、中國共產黨黨內教育的百年歷程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便高度重視對黨員開展黨內教育,注重強化黨性鍛煉,以確保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黨內教育盡管在不同歷史階段由于時代任務的不同而有所側重變化,但是其根本目的和價值依歸始終未變??梢哉f,中國共產黨人的黨內教育活動一以貫之,貫穿于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保持興旺發達提供了不竭力量源泉,呈現出萌發與不斷錘煉、強化與曲折前進、規范與豐富完善、升華與系統深化的歷史發展軌跡。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啟蒙救亡中孕育萌發,在革命烽火中錘煉鍛造

開展黨內教育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凝聚黨員共識,統一黨內思想,提升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的重要手段。中國共產黨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在成立之初便十分注重黨員的教育工作。同時,在革命戰爭時期,共產黨員在面臨嚴峻的對敵斗爭、殘酷的生死較量過程中迫切需要清醒的理論認知,堅定的組織認同以及巧妙的斗爭智慧。開展黨內教育既是使命所需,更是時勢所指。1921年,黨的一大通過的綱領鮮明指出黨的根本政治目的,進而確立了對黨員進行思想教育的目標是“實行社會革命”“承認無產階級專政”(2)《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頁。;黨的一大決議還指出“黨應在工會里灌輸階級斗爭的精神”,“教育工人,使他們在實踐中去實現共產黨的思想”,充分體現了黨對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視。黨的二大明確提出“黨的內部必須有適應于革命的組織與訓練”(3)《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頁。。之后,從1923年到1928年的歷次黨代會,均對“黨內教育”“教育黨員”等問題有所涉及。比如,1923年11月,《教育宣傳問題決議案》明確要求各地定期開展“政治討論”,并就討論后的情況向黨中央提交報告,實行黨內教育情況報告制度(4)《建黨以來重要文獻選編(1921—1949)》第1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年版,第355頁。。不僅如此,黨在成立后為開展黨員教育活動還做了許多工作,如創立黨報黨刊,開辦訓練班、講習所,設立地方黨校和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等等,不斷強化黨員的革命理想信念教育。但黨在這一時期的黨內教育主要是通過一定形式的政治討論、學習和宣傳等手段開展,還停留在政治啟蒙層面上,沒有具體深入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系統性、針對性教育,總體上仍處于黨內教育的起步階段。

大革命失敗以后,許多優秀的共產黨員為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生命,用實際行動教育了廣大黨員如何忠于革命忠于黨。1929年12月,古田會議提出了黨內教育的10項內容和18種方法,標志著黨內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初步形成。隨后,共產黨員的黨內教育在土地革命時期長期的赤白對立、敵我斗爭中不斷根據實際情況發展變化。在抗日戰爭期間,黨進一步加強了黨員的政治教育。1942年,黨中央發布“四三”決定,開始延安整風運動,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次集中的黨性教育,加強了全體黨員的政治信仰建設,整頓了黨的風氣。此外,為加強共產黨員的黨性修養和理論教育,中共中央在延安還先后創辦過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中國女子大學等20多所院校,對大批的黨員干部進行培訓教育。在解放戰爭時期,伴隨土地改革運動,黨內又開展了以“三查三整”為主要內容的整黨運動,等等。這些都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為了凝聚黨員思想共識,堅定黨員政治信仰,確保革命隊伍純潔,不斷加強黨內教育而采取的積極措施。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在“趕考”考驗中強化推進,在曲折中發展

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共產黨更加重視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毛澤東早在七屆二中全會上便對全體黨員進行諄諄告誡:“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5)《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8—1439頁。1950年5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在全黨全軍開展整風運動的指示》,要求在全黨全軍開展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著重批判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出現的官僚主義、命令主義、驕傲自滿、脫離群眾等不良傾向,改進黨員干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在此基礎上,黨中央決定從次年的下半年開始,用三年時間對基層黨組織進行一次普遍性、大規模、廣范圍的整黨建黨運動。同年4月,黨的第一次全國組織工作會議通過了《關于整頓黨的基層組織的決議》《關于發展新黨員的決議》,教育廣大黨員如何做一名符合標準的共產黨員,把人民的即黨的公共利益擺在私人利益之上。之后,中共中央在整黨過程中發現了嚴重的貪污、浪費和官僚主義問題,決定開展“三反”運動,并就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一案作出處理,以現實的典型反面案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要經受住執政初期的物質考驗,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定政治信念,牢記政治忠誠。

黨在取得全國范圍內的執政地位之后,一直比較注重對黨員隊伍的政治教育,因此黨內教育在新中國成立后相對長期的一段時間內得到了比較健康、正常的良性發展。但是,受長期革命戰爭中形成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影響,黨在解決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問題時,往往習慣于通過發動大規模群眾運動解決問題。加之長期革命型意識形態的強化和塑造,一些運動在進行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極端化、過度化的現象,從而使運動的發展背離了初衷。1957年,黨中央發起的整風運動便由于反右斗爭的擴大化,最終未能實現最初的政治設想,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黨內教育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曲折發展的時期。1963年到1965年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由于執行過程中的偏差,也最后走向了“左”的發展方向。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在改革開放中規范重塑,在社會變遷中豐富完善

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員政治忠誠教育在社會發展進步的過程中穩步前進,邁進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的新階段。1980年2月,黨的十一屆五中全會通過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要求共產黨員要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忠于黨和人民的事業,糾正了長期以來極不正常的黨內政治生活,為推動黨內教育正常開展提供了重要法規支撐。此后,1983年中共中央發布《關于加強黨員教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關于整黨的決定》,1994年4月中組部、中宣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黨員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1999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這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極大地促進了新時期黨員教育的制度性建設。此外,中共中央在1998年開展的以“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為主要內容的“三講”教育活動,也是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實踐層面上加強黨內教育的有力舉措。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各種腐化侵蝕黨員干部的不良因素日益增多,對黨員干部的思想觀念、精神信仰和政治忠誠提出了極大挑戰。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黨員教育和管理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嚴格要求,并不斷豐富和完善黨內教育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設計。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共產黨員必須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牢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定信念?!?6)《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頁。黨的十七大報告更是強調要“加強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設”(7)《十七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頁。,提出了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此后,2009年中共中央印發了《2009—201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和《關于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的意見》,與之前2006年印發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關于加強黨員經常性教育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規,共同構建起了加強共產黨員先進性建設的長效機制和制度主體,推動了黨內教育在新世紀的長足進步和發展。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在新征程中創新深化,在新時代下系統升華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立足中國實際,堅持問題導向,科學謀劃,通盤考慮,統籌部署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任務,大手筆、大氣魄縱深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切實增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深層次、根本性歷史變革,取得了全方位、開創性的事業成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黨內教育活動積極回應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現實呼喚,主動調整適應黨員教育的時代變化,形成全黨從嚴從實抓黨員教育管理的良好態勢,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層面和制度層面的雙重創新。

“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是黨的建設的基礎性、根本性、經常性任務”(8)《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審議〈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人民日報》2019年3月30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以獨到的政治眼光、高超的政治水平,提出了關于黨員教育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全面而深刻地闡述了加強黨內教育的重要地位、時代意義和方法路徑,為新時代開展全黨教育活動提供了根本指針和基本遵循。習近平對于黨員教育問題有著深刻洞察和清晰認識,曾明確指出“加強思想教育和理論武裝,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是保證全黨步調一致的前提”(9)《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節選)》,《求是》2017 年 第1期。。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先后印發《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黨內教育問題進行系統化規范。不僅如此,習近平同樣注重在常態化的現實教育實踐中推進黨內教育不斷深化。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內先后進行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五次集中性的學習教育,有力地整飭了黨的風氣,推動黨的自我革命向縱深推進,加強了全體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凝聚了全黨全社會的廣泛共識,取得了黨風政風刷新、黨心民心振奮的實踐成效,使我們黨始終成為有理想、有信念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二、中國共產黨黨內教育的基本經驗

回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百年歷史,總結我們黨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歷史經驗,有利于更加科學有效地指導和加強當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一)理論教育與實踐鍛煉相聯系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行動是考驗理論的最佳標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認為理論來源于實踐,并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兩者是辯證統一、互為一體、不可分割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樣:“他的行動的一切動力,都一定要通過他的頭腦,一定要轉變為他的意志的動機,才能使他行動起來?!?10)《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頁。作為保證黨和國家事業披荊斬棘、攻堅克難、走向勝利的重要載體的黨內教育活動,不只是統攝內在的精神世界和情感歸屬,還直接要求和規定著黨員的現實具體行動。中國共產黨黨內教育活動的開展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原則,既開展形式多樣的理論教育,又結合深刻豐富的現實實踐,把無產階級政黨的教育活動轉化成全體黨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實踐成效。

在民主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創設性地把土地革命與黨的建設緊密聯系起來,把黨員的理論教育內容與實際的革命任務聯系起來。比如,“打土豪、分田地”是當時黨的任務主線和斗爭策略,中國共產黨放手發動黨員去貫徹和落實,讓他們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過程中切身感悟黨的宗旨、目標和任務,用實踐深化他們對黨的理論教育的認可和理解,用事實堅定他們忠誠于黨的情感和信仰。新中國成立后,面對繁重復雜的經濟恢復和建設任務,中國共產黨一以貫之地要求黨員干部在兼顧一線工作的同時加強科學文化知識的補習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學習??v觀百年歷史,中國共產黨始終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知行合一的優良作風,以實踐活動的形式豐富黨的理論教育的內容,增強全體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和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的政治自覺。

(二)聽黨指揮與黨內民主相統一

共產黨員接受黨內教育的實效如何,在現實層面最直接地體現和反映就在于是不是聽黨指揮、服從黨的領導、忠實執行黨的戰略部署和政策要求。當然,黨內教育活動所要求的對黨忠誠、聽黨指揮并不是要求黨員放棄正常的民主權利而對黨盲從迷信。恰恰相反,中國共產黨教育黨員聽黨指揮、統一黨的思想、協調黨的步伐,與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實行黨內民主并不矛盾,而且這兩者是可以和諧共處、并行不悖、相互促進的。正如毛澤東講的:“民主和集中之間,并沒有不可越過的深溝,對于中國,二者都是必需的?!?11)《毛澤東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83頁。聽黨指揮與黨內民主這二者是辯證統一、不能割裂的。

毛澤東深刻理解教育黨員聽黨指揮與發展黨內民主的辯證關系,在領導“三灣改編”的過程中既堅持政治建軍的重要原則,又加強部隊民主建設。中國共產黨并不因強調對黨忠誠而偏廢黨內民主,而是在開展政治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引導和教育黨員認識和捍衛自身的民主權利,推動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催生出更加堅定的組織感情和革命信仰,為黨的事業發展壯大匯聚強大動力。黨的十二大在修改的黨章中恢復并充實了黨員基本權利的規定,提出了民中集中制的六項基本原則,有利于教育共產黨員增強黨性原則,通過正常的組織程序向黨組織表達自身的意見,把忠誠為黨、聽黨指揮落到實處,見之于行。黨的十八大之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針對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出現的理想信念不堅定、對黨不忠誠、紀律松弛等一些問題,印發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全黨的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當中,為開展黨內教育活動注入了強大的時代活力。

(三)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

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繼承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萬事萬物都是處于不斷運動變化之中的,事物要想前進和發展就必須不斷改革創新以適應變化發展了的現實情況。習近平在闡述管黨治黨的重要原則時也強調:“要注重把繼承傳統和改革創新結合起來?!?1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102頁。就此而言,共產黨員的黨內教育問題亦是如此。細察百年黨史不難發現,共產黨人開展黨內教育活動向來是堅持以各個時期中心任務為主線,總結歷史經驗和教訓,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創新。

黨內教育就其實質來說是通過一定的形式手段,把共產主義理想、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宗旨任務等基本內容,“灌輸”和強化進入共產黨員頭腦之中,使之形成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實現黨員組織身份歸屬和個體價值認同的融合化一。因此,縱覽百年黨史,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勇于自我革命的黨內教育史,并始終彰顯著繼承傳統與改革創新相結合的鮮明特色。比如,延安整風運動開創的黨內學習教育的形式方法貫穿了此后一系列整風整黨運動,直到今天全黨上下正在熱烈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等都有所借鑒。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政治忠誠、情感認同在歷次黨內集中教育活動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深化,而應用的載體和手段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更新。但是,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形成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團結——批評——團結”等優良傳統沒有丟,且更加強調其重要性,彰顯其時代性。中國共產黨的黨內教育在繼承與發展的辯證統一中展現出新時代的熠熠光輝。

(四)制度規范與科學引導相貫通

制度建設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根本性的獨特優勢,黨內教育根本上還是要靠制度進行規范和保障。正如鄧小平所講:“制度問題不解決,思想作風問題也解決不了?!?13)《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8頁。有了良好的制度,還需要有好的執行,只有把合理合法的制度規范和講求策略的科學引導有機統一起來,才能在具體的操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國共產黨在加強黨員教育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制度規范與科學引導同向同行,相互貫通。

在戰爭年代,共產黨員肩負著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歷史重任,只能在艱苦的生存環境下直面戰爭的生死考驗并且時刻保持堅定的革命熱忱。因此,共產黨員的黨內教育在增強信心、砥礪信念、堅定信仰的過程中必須解決好短期低落與長遠發展、組織要求與個體自覺、崇高理想與殘酷事實的現實問題??谷諔馉帟r期,中國共產黨既注重通過發布黨內文件進一步革新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制度,又注重利用反映抗戰主題的文藝作品進行宣傳教育,振奮根據地軍民抗擊日寇、解救民族危亡的熱情,運用文藝熏陶、情感共鳴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廣大黨員堅定信心跟黨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在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過程中,仍然秉承制度規范建設與科學引導并重的優良傳統,在制度建設的基礎上,綜合運用多元化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精準把脈,科學施策,更大激發共產黨員忠誠為黨、清白做人的政治自覺,更大促進共產黨員忠誠、干凈、擔當的奮斗動力。

三、中國共產黨黨內教育的現實啟示

共產黨人的黨內教育在中國共產黨長期浴血奮戰的革命實踐中孕育積淀,在篳路藍縷的社會主義建設中熔鑄鍛造,在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歷史進程中革新升華。梳理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為今后加強新時代黨的建設提供借鑒。

(一)突出導向性,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是指導我們黨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有效解決自身面臨的突出問題,進而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法寶。因而,無論社會再怎么向前發展,外部環境再如何風云變幻,現實情況再紛繁復雜,我們都不能丟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這個根本信條。實踐也反復證明越是“亂云飛渡”的局面,我們越需要從容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毫不動搖,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解決好我們面臨的新情況、新形勢、新問題,最終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大的輝煌。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歷史經驗也告訴我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是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關鍵所在。中國共產黨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屬性也內在規定了共產黨員的黨內教育必然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加強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習。

一是要加強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教育。習近平曾明確提出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動搖了,就不可能心中有黨,對黨忠誠”(14)《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第321頁。的精辟論斷。在新時代堅定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就是要加強以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要內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廣大黨員干部對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信仰,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事業的信心。黨員的理想信念堅定了,反映在現實中就是干事創業的熱情永不消退,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常駐心間,在重大歷史關頭立場堅定,在危急災難時刻挺身而出,黨的事業自然也無往而不勝。

二是要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馬克思主義學說是科學的、發展的。中國共產黨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次歷史性飛躍。共產黨員接受黨內教育,實際上就是要堅持用黨在實踐中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用黨的創新理論和先進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因此,我們開展黨內教育活動,最直接、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從而“使全體黨員自覺、自主、自動地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馬克思主義”(15)李軍鵬:《新時代激發廣大干部擔當作為靠什么》,《人民論壇》2020年第38期。。

三是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共產黨員要按照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的要求,深入研究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理論著作,從弄懂做實出發,在學深悟透中掌握,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學以致用,學用結合。要把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作為加強黨員思想教育的重要渠道,化有聲的黨內教育為無聲的文字說服,于潛移默化中增進忠誠的底氣,于和風細雨中提升愛黨的自覺,使經典的力量穿透厚重的歷史煙塵更加光彩奪目,讓真理的味道透過濃厚的書卷文氣更加回甘醇厚。

(二)強調首要性,把黨內教育擺在重要位置

中國共產黨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理想和最高目標的無產階級政黨,與西方服務于資產階級利益的政黨有著根本不同和本質區別。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要完成理想使命就必然要有嚴密的組織體系和嚴格的黨性要求。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題中之義就是要教育廣大共產黨員旗幟鮮明講政治,步調一致講忠誠,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是要營造全黨全社會講忠誠的環境氛圍。媒體宣傳部門要廣泛宣傳共產黨員講忠誠的先進事跡,弘揚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的優良傳統,不斷創造出主題鮮明的反映共產黨人忠誠本色的影視文化作品,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忠誠、踐行忠誠的風氣,為共產黨員的忠誠教育提供豐厚的精神養料和肥沃的土壤環境。同時,要注意占領輿論宣傳的高地,牢牢把握住社會主義主旋律,積聚共產黨員對黨忠誠的正能量,把控關鍵時間節點,開展重要紀念活動,推進對黨員進行忠誠教育的黨內實踐教育。

二是要構建黨員黨內教育的全面教育系統。教育戰線是強化共產黨員黨性意識,提高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陣地。黨內教育系統的全面構建一方面可以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現有資源,進一步深入實施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建立黨員干部定期開展各類教育培訓的機制;另一方面應當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和用好網絡學習平臺,整合線上線下教育資源,拓寬黨內教育的渠道,提供更多非制度化的教育資源。同時,要注意把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納入到黨內教育的整體系統之中,使廣大黨員干部能夠接受到組織、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全方位教育。

三是要建立健全黨內教育常態化制度體系。首先要構建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長效機制,注意防范“運動化”傾向,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各級黨組織應當在黨員教育管理的大格局中突出黨員教育的重要性,把黨員教育工作列為黨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次,要注意推動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有效結合,既要有關于黨內教育制度建設的宏觀思考和整體安排,又要注意吸收借鑒基層具體實踐中的創新設計和有益經驗。最后,要積極優化整合現有的黨員教育制度,注意吸納黨員教育管理的其他制度設計,融入黨員教育管理的整體制度框架,形成制度優勢,發揮制度合力。

(三)注重實效性,把握黨內教育的科學規律

實效性是開展黨內教育活動的生命力。當前,黨內教育工作的總體情況是積極向上的,但在一些地區、一些部門仍然存在著“走過場”“一陣風”的形式主義作風,有的地方和單位開展工作不講方式方法,盲目照搬照抄“老一套”“老經驗”,命令主義思維作祟,沒有深刻認識到加強黨員教育的極端重要性,站位不高,舉措不實,成效不佳。習近平在一次主題教育情況的考察調研過程中曾多次強調:“每一次集中性黨內教育,抓落實都是關鍵?!薄安荒軐W歸學、說歸說、做歸做?!?16)《始終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人民日報》2019年7月18日。要切實提高黨員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科學把握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整體性發展趨勢,切中其階段性發展特點,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規律,綜合運用多種教育手段和方法。

一是要堅持整體推進和尊重差異相結合。黨內教育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宏觀戰略安排下的整體推進,但是又不能不顧實際情況,忽視客觀規律大搞“一刀切”的教育模式。黨員隊伍結構是復雜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工作領域的黨員認知水平不一,觀點想法不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在整體推進黨員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尊重人類由知曉到感悟到認同再到踐行的思想認知遞進規律,針對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黨員群體情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體現差異化原則。

二是要堅持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相結合。堅持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并重,把思想教育做得入情入理,把情感教育做得有理有節,是切實增強黨員教育實效性的應有之義。要豐富黨員日常教育的活動形式,創新“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節日紀念”“學習研討”等黨員經常性活動的內容和方式,讓廣大黨員群體在平常的點滴中增強對黨組織的感情和信賴,提升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的自覺意識。

三是要堅持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結合。在政治教育上要求黨員干部掌握好黨的大政方針、黨的紀律要求、黨的宗旨路線和黨的崇高理想等政治內容,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和政治水平。在道德教育中融合政治教育的內容要素,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主要內容,發揮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有效結合的雙重功效。同時,要注意運用道德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發揮道德教育催生的強大心理自覺,為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動力支持。

(四)彰顯時代性,不斷推動黨內教育與時俱進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細察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內教育的歷史,可以看到黨開展黨內教育活動是緊緊圍繞時代特點和現實需求,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步伐中不斷深化,有力地彰顯了其與時俱進的時代品質。新時代不斷推動黨內教育工作與時俱進,要立足時代特征,不斷適應新情況、新變化,實現新突破,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展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一是要具備前瞻性,積極適應時代變化發展。時代發展千變萬化,社會進步日新月異。共產黨員的教育工作要跟上時代節奏,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必須不斷創新黨員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注重發揮互聯網平臺教育功能,建設一批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的黨員教育網站,使之成為開展網絡教育,進行網絡意識形態斗爭的重要陣地。同時,要注意促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優勢互補,打造全媒體時代黨員教育的新模式。

二是要注重創新性,繼承發揚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大量關于“忠誠”“愛國”的思想論述,盡管這些思想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局限性,但其中的很多思想精華對于我們今天開展黨員教育仍具有借鑒意義。如:《左傳》中關于忠于國家、忠于公室的論述,孔子一貫提倡的“忠恕”思想,民族英雄“精忠報國、以身許國”的民族氣節等都是值得今人深度挖掘和繼承發展的寶貴資源。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便高度重視對共產黨員進行黨內教育,并將其作為黨的建設的終身課題?;赝倌挈h史,站在中國共產黨百年風華正當時的歷史新起點上,共產黨員的教育工作依舊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砥礪前行,勇于拼搏奮斗,更好發揮黨內教育活動激發的干事熱情和創業勁頭,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奮力奪取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勝利提供不竭精神動力。

猜你喜歡
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
作答
——獻給優秀共產黨員
《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頌
中國共產黨何以擁有強大的群眾組織力?
你的名字叫共產黨員
中國共產黨100歲啦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搏斗——記共產黨員張遠成
“因為我是共產黨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