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建筑設計要素在現代建筑學中的應用研究

2021-12-06 08:54山東智慧城市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門窗 2021年4期
關鍵詞:木制木料古建筑

耿 寧 山東智慧城市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 前言

在璀璨的中華文明長河中,建筑文化作為保留度較高的文化遺產,是我國傳統文華的重要載體。中國古代建筑多以木質結構為主,搭配特殊的木制材料、設計形式和色彩搭配,創造了無數的建筑精品,也為世界建筑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動力。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卻沒有得到良好的繼承,傳統設計的藝術魅力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甚至出現了一些盲目運用傳統元素,導致畫虎不成反類犬的鬧劇。做好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將古代優秀建筑設計理念融入現代設計中,需要加強研究和繼承,汲取古人智慧,與今人的技術、理念相融合。

2 古建筑木制材料的研究分析

2.1 木制構架的傳統特色

中國古代建筑絕大部分是以木制構架作為建筑主體,木制材料被賦予了極高的建筑地位,他不只是作為裝飾構件使用,還被用作主體承重使用。古人“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理念,讓木材這種原生性的材料得以發揚光大。中國眾多民族性建筑中,無一例外的大量使用木材;各類功能性建筑也亦如此。唯一不同是的,因中國地理因素、環境氣候因素、溫度和濕度因素、人文因素等的不同,在木制構件的設計和功能使用上各具特色;木料的選材、構成手段、設計形式,各有千秋,精彩紛呈。

2.2 傳統木制材料的優點

傳統木制材料作為主體構件使用的優勢非常明顯,如木料可以就地取材,并且可以根據各類木料的生理特點,物盡其用;軟木類適合雕刻裝飾,硬木類適合承重;不同木料的耐腐性,紋理特色,也可以就其特點各盡啟用。又如木料的適配性很強,北方氣候干燥,善用白木類木材,南方濕度較大,常用紅木類木材。再如木料建筑的抗震性,表現極其出色;在日本裝配式木結構建筑被大量使用;木料的延展性和韌性相比其他材料的建筑構件較優越,中國古代建筑的榫卯結構特點,地震時,使它的抗性更強,能有效疏離地震波的能量。再如,木料的可定制性、可塑性較強,可以縮短工程周期等。

2.3 傳統木制材料的局限性

當然,木料結構也并不是非常完美,它也有其局限性。如原木的生長周期長,紅木類原木成品期長達幾年甚至數十年,特殊構件需要的特殊木料百覓而無一得;又如木制構件從設計、制作到案場施工,都需要大量專業人員,專業人員不足容易導致施工質量不高或者造成低素質的建筑工人無從插手的尷尬局面。再如,木料易燃,消防配套應科學合理,切不可大意。在這里我想說的是,木料的易燃性絕不能作為一刀切否定木料的優越性;中國自古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易理早已深入人心;中國祖先早已通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道理,但古人仍然將木制建筑推崇備至,定有其道理。再如木料作為主材無法構建現代式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

3 古建筑單體形式特點研究

中國古代封建禮制維續了幾千年,其建筑形式豐富多樣性和科學合理性都是值得稱道的。

就其建筑形式而言,就有宗祠類、祭祀類、居住類、商貿類、手作類、會議類、教育類、娛樂類、政事類、戰事防御類、市政類、精神堡壘類等。

各類建筑形式是和當時社會組織結構及政治、精神、經濟生活需要息息相關的。如秦王嬴政修筑長城,雖然工程龐大,卻壓低了政治和軍事成本,維護了其政權的穩定;如明永樂大帝遷都北京,影響了未來中國政治、經濟雙中心發展格局;如清高宗乾隆對銅質藝術品的喜愛,特命構筑“銅作”“爐作”兩類手工場;如中國古代居住類建筑均不得坐北朝南,需向東南偏離十五度角;如景德鎮的市井格局是圍繞珠山徐徐展開的。

無論在何種時期,中國古建筑始終是在政事區、工業區、商業區、居住區,這幾類區位框架下構筑的。不同的建筑類別在不同歷史時期充當的地位是不甚相同的,如祭祀類建筑一度是中國古代建筑群落的中心點,隨著社會發展,工業中心、商業中心、政治中心、議事中心等等需求的增加,多中心的規劃格局造就了建筑形式的多維性;又如,古代中國各朝代均有和平穩定期,這個時期,人民的生活相對富足祥和,人口自然就正向增長,人們對建筑的居住需求就顯得迫切,居住類建筑無論是在數量還是空間改造上都會發生變化,這也就必然產生建筑形式的改變;如四合院、土樓、塔樓等。

中國古建筑單體由于大量使用木質構件,其可分為基座、筑體、房頂幾個部分。重要建筑單體基座可以有多層,普通的僅為一層,臺基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不同的平面形式使得建筑單體的立面形式豐富多彩。木質構件的可塑性強,它的長短粗細,材料顏色,塊面結構,雕花等搭配使用,大大提高了建筑單體的審美性,豐富了建筑物的形式感。古建筑單體的房頂也精彩紛呈,如重檐頂,單坡頂,拱券頂,十字坡頂等。不同的頂部設計,形式不同,但功能往往是圍繞保護木料構件,臺基展開的;設計服務于功能,卻又高于功能,不同的屋頂設計自然服務于不同的建筑形式,同時也加強了此類建筑形式的可視性。

木質構件的承重系統非常成熟。大致分為穿斗式、抬梁式和井干式,斗拱的大量使用是中國古建筑的一大特色。斗是如墨斗形的木質構件,拱是弓形的木質構件,兩組構件橫向和豎向交叉疊加,依次向上逐層排列,越往上構件體積越大。將其安置在承重梁柱的頂端,可以有效分擔屋頂重量及挑檐外挑的重力。斗拱使用的鼎盛時期,形成復合梁,有效的承接了房屋的橫向和縱向的應力,使房屋渾然一體。

中國古代建筑單體的建筑風格具有多維度性。從審美上看,可以分為端莊肅穆型,富貴華美型,和美可愛型,開放活力型等;從地域上看,可以分為北派建筑,南派建筑,甘隴派建筑,江南派建筑,嶺南派建筑,徽派建筑,滇緬派建筑,藏系風格建筑等;從時代上看,可以分為秦漢時期,隋唐時期,兩宋時期,明清時期等。

4 現代建筑設計的優缺點

中國近現代建筑突破了以往建筑所不能達到物理限制,但也拋棄了古建筑優秀的元素。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現代建筑理念并不是對過往建筑理念的迭代,而是幾乎全面的拋棄。這是可以理解的,西方主導的工業革命,產生的現代派理念幾乎席卷了從底層形態到高層意識的所有人類認知,一方面是現代人的生活方式需要的是現代派的建筑格局,中國古建筑形態從功能到形式面臨全新的考驗;另一方面木質結構面對鋼筋混凝土的沖擊,未能守住其長板特色,被人主觀的將其短板和現代建筑材料的長板做比較,結果不言而喻;再一方面傳統建筑的門窗、院落等結構特色被淺薄的作為實用特色來研究,結論自然是呈現出門窗矮小、通風性差、采光不好、易潮等缺點。

5 傳統建筑設計理念融入現代的探索

5.1 讓建筑設計呈現文化自信

建筑作為人類社會客觀存在,自有其特定的意義,它從來不是孤立存在著的。從近現代中國建筑建設的層面上看,新建筑幾乎是全盤西化,千樓一面。如何彰顯大國自信,除了政治自信、科技自信、經濟自信,更要有文化自信,而建筑幾乎承載著各類自信要素。

中國古建筑將軸線運用發揮到了極致,現代派中國建筑完全可以借鑒學習,如軸線對稱法、主軸和輔軸對立統一法、軸線視覺平衡關系法等。

中國古建對構件規格和制式的嚴格規定,亭臺樓閣,高度關系,基身頂比例,開間數量等,自殿堂到普通居所都是有嚴格制式。如若將各類構件規格比例模塊化,將大大降低了預審成本,提高了建筑成型效率。

5.2 特色文化符號不應囫圇吞棗

中國古建筑富含強烈的民族文化符號。一方面,中國現代派建筑師在形式和功能設計中,并沒有很好地把地方民俗、傳統建筑文化、本土生活特色等因素有機的結合,建成的建筑千人一面;另一方面,全盤照抄中國傳統古建,驢唇不對馬嘴的設計時能看到,以中式涼亭為例,從中國北方到南方,各類場所、社區都能看到,幾乎都是一個模樣,這種囫圇吞棗的方式讓人啼笑皆非。通過學習當地古代建筑特色,汲取古人對當地文化元素的理解精髓,將其運用到現代建筑中,定會受益匪淺。

5.3 室內設計是傳統設計元素的核心之一

中國傳統古建筑的室內環境營造別具特色。傳統古建的營造手法的特殊性,造就了室內空間環境的獨特性,空間靈動多變;縱向空間和橫向空間,均能根據使用用途的不同,自由轉換;各具特色的陳設品、字畫、使用器皿,點綴其中,給空間平添了太多意境。中國古人生活的四大雅事,“,“焚香、品茶、掛畫、插畫”,在空間設計上的獨特意味在這幾種情趣中徐徐展開,為人向往?,F代建筑理念似乎情懷少一些,實用性更多些,容積率的最大化,空間使用效率的最大化,使得冷冷的鋼筋混凝土更加不近人情,盒子房到處皆是。倘若借鑒古人營事,在符合現有居住需求的前提下,加入更多情懷元素,不僅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率,還能使得建筑更富人情味。

5.4 注重傳統建筑設計的色彩感

中國古建筑色彩絢麗多姿,中國古畫中的建筑都呈現淡淡的灰色,現代人便誤以為古人的建筑顏色單調,這是人們的誤解。古代建筑色澤清純,用色極為大方前衛,我們去南方看到的灰瓦白墻,西藏看到的紅、綠、藍、金的強烈視覺刺激,去古代宮殿看到的金瓦紅墻,亭臺樓閣的雕梁畫棟等,都是極具未來風格顏色搭配?,F在建筑灰灰的建筑外墻,零星的鮮艷色塊,在空寂中略顯呆笨,從用色的角度上看確有毫無創意之嫌。

綜上所述,現代派中國建筑,急需創立自己的“中國派”“民族派”,中國古代建筑的精髓與現代派建筑的融合,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猜你喜歡
木制木料古建筑
木制餐具清洗及保養妙招
魯班妻子的發明
現代建筑設計與古建筑設計的融合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講究
管仲選才
中國古建筑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
“木地鐵”謝幕
快捷方便的跑道劃法
木制玩具受寵國際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