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造林技術在退耕還林中的應用研究

2021-12-06 13:18余家艷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樹苗成活率營造

余家艷

(貴州省甕安縣林業局,貴州 甕安 550400)

0 引言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生態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如今人類的很多產業的快速發展都是以破壞地球自然承載力為代價的,經濟逐步在發展,營造林技術也在不斷發展的信息科技技術時代得到提升,然而很多環境因此遭到很大的破壞,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為了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這種現狀,人類將先進的營造林技術應用到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中,從而促進退耕還林建設的順利實施和成效鞏固,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人類破壞的生態環境。在營林造林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追求“林”的質量,而不應該只限于追求數量,從而導致退耕還林建設中的苗木成活率低,后期養護不到位。因此,研究人員應該不斷地研究創新營造林技術,以便能夠研發更多促進營造林質量的技術,從而加快我國生態環境的修復與改善。

1 營造林技術的內涵及重要性

所謂營造林就是通過播種、種苗的方式在從事林業生產的土地上更新以及重新營造森林的一種生產活動。一般營造林的面積巨大,林中的樹木能夠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并且分布均勻,樹木的種類也比較多,因此,營造林也可很好地促進林業的發展。并且,營造林的技術越先進,造林的種植損失就越少,樹苗的成活率也就越高。退耕還林是我國恢復林業生產與經濟發展非常好的舉措。退耕還林建設依托著營造林的技術,這將會使得森林資源變得越來越豐富,而且還夠持續有效的發展,有效促進林業經濟的發展以及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2 營造林技術在退耕還林中的應用

在我國退耕還林的社會舉措中,營造林技術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研究人員依然要不斷研究改進營造林技術,不斷地尋找適合于每塊林地的技術,因地制宜,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總結經驗,以便能夠將營造林技術在退耕還林中的作用最大化,促進我國的生態綠化事業的發展。

2.1 樹苗培育

幼苗的培育是退耕還林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程,樹苗的質量和栽種技術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樹木的成活率。因此,為了能夠順利開展活動,必須要合理使用樹苗的培育技術。此項技術能否成功,有一部分是取決于工作人員,他們種植幼苗地區的土壤濕度以及周邊環境的溫度與環境是否適合幼苗的生長,就跟人類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長環境一樣,合理的生長環境能夠促進幼苗的生長。另外,退耕還林建設能否成功還取決與培育他們的專業人員,為了促進退耕還林的順利開展,相關的工作人員還要對幼苗定時抽樣分析,及時了解幼苗的生長情況。同時,為了促進退耕還林建設的有效進行,在選擇樹苗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優良的品種,不僅要保證種子的出芽率,還要對其進行一定的消毒處理。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濕度來選擇適合本地區生長的幼苗品種,這樣既保證幼苗的成活率,又保證幼苗的品種適合生長在本地區,再加上諸多技術的支持,退耕還林建設在本地區一定可以順利開展及持續進行下去,為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更大的助力。

2.2 封山育林

人們之所以采用封山育林的方式來實施退耕還林建設,主要是其效果比較明顯,這種技術一般采用天然下種的方式,從而恢復森林的數量,通常情況下在荒山的育林工程中應用甚廣。另外,同其他的造林效果相比,這種方式無論是在育林效果還是資金的投入方面都占據一定的優勢,這也是多年來一直受到技術人員青睞的重要原因。

為了選擇本地區最適合開展退耕還林建設的地塊,相關的人員應該利用營造林的相關技術對本地區的土壤條件以及其氣候條件展開調查,最終選擇最適合營林、造林的區域,然后在這樣的基礎條件下,選擇適合生長的樹苗,封閉此區域。但是遇到農戶房屋周圍地方,很多當地的居民要進行砍柴或者是除草的活動,這時就可以采用半封的狀態,但是也要減少人員來往,同時讓工作人員密切關注其生長情況,為幼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生存條件,從而使它們健康成長,增強造林活動的效果。

2.3 水土調節

水土調節也是營造林技術中的一種,有的地區很容易會出現水土流失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可以根據現有的條件以及技術制造出調節水土平衡的一些草場或者是可以制造更多的人工草地,然后再配合其他的營造林技術,促進退耕還林建設的順利開展,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果。

2.4 后期管護

在退耕還林的過程中,不僅前期的準備工作是重中之重,另外在幼苗成活后后期的維護和保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利用營造林技術增強幼苗的成活率,將其種植到特定的區域內之后,還要對其不斷地管護,記錄下它成長的數據,再利用現代發達的數據分析技術對其拆解分析,從而制作出更加合理、更加適應于將來幼苗生長的管護方案。例如,利用數據得出的結論及時對其開展澆水、施肥、除草等活動,掌握他們的生長規律,按照規律顯示的周期去進行養護,從而促進樹苗正常生長,退耕還林建設更加順利。

3 營造林技術在退耕還林中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

3.1 營造林規劃不科學

退耕還林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為了保護地球上的植被森林。很多地區在開展活動時出現規劃不合理或者干脆不規劃的情況,只是一味地模仿其他成功的種植案例,以至于很多的樹苗品種根本不適應于當地的生存條件,適合本地生存環境的又沒有種植,最后導致造林中途夭折或者是種植出來的植被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2 圖紙設計形式化

任何一項活動的開展都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就如開展房屋建筑的時候畫好圖紙一樣,退耕還林建設的開展也是需要計劃好實施的區域,以及生長條件和適宜生長的植被等。這些都是活動開始前的準備工作,需要很多的專業人員去檢測,從而設計出最適合本地區發展的規劃。然而在這規劃的過程中,有的地區只顧美觀,從而導致涉及的結構整體水平性不高,按照這樣的規劃實施一定會對退耕還林的活動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就是設計人員在畫圖紙、設計圖紙的時候,沒有將里面需要注意的點表示出來,或者是即使表示出來,很多非專業的人士還是不能夠明白。因此,這就會對退耕還林的實施過程造成一定的阻礙,對最后的退耕還林成果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4 提高營造林在退耕還林中的質量舉措

4.1 加強營造林技術與現代科技的快速融合

在現階段的退耕還林建設中,科學技術的發展在營造林活動中的速度、范圍以及創新上都有很大的變化。在開展退耕還林建設中,有的地區將幼苗提供給村民,然后讓他們自行種植。由于農戶種植技術存在差異,到了最后,可能由于天氣、土地環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原因,很多樹苗的成活率較低,從而很難達到相關造林標準。如今社會的科學技術發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樹苗的成活率提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相關技術去檢測該地區適合的樹苗品種。同時也可以利用當地的環境檢測報告進行生態環境的優化方案,增加該地區的環境建設。

4.2 圖紙設計簡單明了

負責設計退耕還林建設圖紙的專業人員一定要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條件來進行規劃,同時也應該更加注重營造林環境的實用功能,在滿足實用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美觀的功能,這也是對眾多幼苗成活率的一種責任觀,也是對退耕還林建設的一種大力支持。另外,很多實行退耕還林的人員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因此在開展退耕還林之前,要將活動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圖紙中的標注以及所代表的意思都要有一個詳細的講解,這也能促進退耕還林建設的順利開展。

5 結語

在當前經濟發展的建設過程中,國家及人民剛開始只注重經濟的發展,忽視經濟發展所要付出的代價,破壞了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的號召之后,人類自身也意識到應該去修復被人類破壞的環境。因此,退耕還林建設將變得更加重要,有效增加更多的綠色植被,維持地球上的生態平衡。在退耕還林的建設中,工作人員要做的就是要根據當地的土地及氣候情況,選擇適合本地區生長發展的樹苗,利用逐漸成熟發展的營造林技術,促進退耕還林建設的順利進行,從而響應國家的號召,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猜你喜歡
樹苗成活率營造
高料價下草魚“傷不起”!30年養魚人竟做到魚種成活率100%,1畝賺5200元
誠心為“僑” 營造“家”溫暖
移栽樹苗
小牛壯壯栽樹苗
2021年山西將完成營造林26.67萬公頃(400萬畝)
坡位對南方紅豆杉和檫樹混交林早期成效影響
田園養生景觀營造探討
巧栽樹苗
從50%到90%,草魚養殖成活率倍數提升,致勝法寶是什么?
三棵桃樹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