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林技術對林業病蟲害防治措施

2021-12-06 13:18趙曉婷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營林防治效果林木

趙曉婷

(陜西省太白林業局,陜西 太白 721600)

0 引言

針對病蟲害問題的防治,需要結合當地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營林技術在具體的防治工作中較為常見,主要是因為該技術的適應性比較強,同時防治周期也比較長,能夠達到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林木的生長本身就是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營林技術的應用剛好能夠順應林木的生長周期,促進林木的生長工作。作為一項重要的防治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要從管理層面進行把握,轉變防治理念,安排高素質人才推進防治工作。

1 運用營林技術的必要性

營林技術不同于傳統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在運用過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資金。此外,還要貫徹落實多項管理措施,從多個環節實現該項技術的有效利用,之所以需要實現對該項技術的有效運用,有以下幾項原因:

1.1 促進防治標準化

病蟲害的防治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往往有不同的表現,也有不同的要求,營林技術作為眾多防治措施中的代表,防治效果比較好。在以往的林業病蟲害防治工作中,只是把害蟲的消滅作為主要的防治任務,這種錯誤的導向會對后期的防治工作造成阻礙。大部分工作人員在防治工作中主要通過物理方法達到防治目的,譬如較為常見的除蟲劑,但是這種防治措施也會埋下一些安全隱患,除此之外,生物治理的方式也較為常見,也就是引入一些益蟲或鳥類,從而達到抑制病蟲害的目的,但是以上兩種方法都很難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營林技術將人作為防治工作中的主體,大部分防治任務都由人力進行推進,在樹種階段,就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這種事先預防的模式,能夠降低病蟲害的出現頻率。譬如在樹干的培育過程中,就通過相關措施大幅提高林木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也可以通過混合林的培育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這種混合林一方面營造了一種天然的屏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樹種的多樣性,不僅達到理想的病蟲害防治效果,從長遠眼光來看,也有利于維持周邊地區的生態穩定性。

1.2 保障林木生長質量

相比其他的病蟲害防治措施,營林技術貫穿于林木生長的整個周期,是一種科學的經營模式。在前期的樹種培育階段就對相關技術進行有效利用,從而達到提高樹種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充分發揮營林技術的優勢,在運用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地區采取不同的營林規劃,因為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地質條件都存在一定差異,如果無法采取合理的規劃,就可能在后期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除此之外,還要對林木之間的種植密度等因素進行合理控制。結合我國的林木培育和種植工作來看,如果無法保障合理的種植密度,就會影響到植物的光合作用,對其后期的生長來說非常不利。

在開展營林工作之前,還要對當地的地質地形進行調研,將土壤因素作為調研工作中的重點。在種植之前,安排專業的林業人員對周邊土地進行清理和消毒,尤其是一些雜草,更是處理工作中的重點,避免這些雜草與林木爭奪養分。

1.3 提高抵抗病蟲害能力

預防工作是營林技術中的核心,也是該技術同其他病蟲害防治技術相比的優越之處,在樹木的培育工作中就充分考慮到后期可能會出現的一些病蟲害問題,主要是通過對相關生物技術的有效利用達到培育目的,對這種營林技術進行有效利用,不僅能夠達到防治病蟲害的目的,同時對于林木適應性的提高也有很大的益處。

2 應用營林技術存在的問題

對營林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把握,能為后期工作的推進提供導向,可細分為以下幾項:

2.1 認識不到位

想要實現對營林技術的有效利用,首先就要對當地的林業發展狀況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和了解,這樣就能針對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把握。但是在當前的實際工作中,很多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整個林業的發展缺少正確的認識和了解,自然很難為后續護林工作提供導向,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沒有做到實事求是和因地制宜,導致防治工作的適應性大大降低。

2.2 缺少實踐經驗

實踐經驗的缺乏主要是因為營林技術并沒有引起林業部門的重視,營林技術在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缺乏穩定的外部環境。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也沒有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對營林工作中的一些先進經驗進行總結和整合,這就容易導致后期的相關防治工作很難推進。

2.3 營林周期長

營林技術的應用周期比較長,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看到成效,這對相關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也造成一種阻礙,因為營林技術在應用過程中需要動用一些關鍵技術和大量專業人才。除此之外,還需要相關的林業部門發揮好自身的協調作用,在實現對多項影響因素有把握之后,才能有序推進營林工作,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混交樹種和抗性樹種的種植難度比較大,很難達到理想的種植面積,這就會在無形中阻礙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3 營林技術在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具體措施

在不同的時期和不同的地區,營林技術往往有不同的具體內容,對其在防治工作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把握能為后期工作的推進提供幫助。

3.1 創新核心技術

在當前的大背景下,創新已經逐漸成為諸多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和核心,在我國的林業行業中也是如此。為了滿足當前時代下林業的病蟲害防治需求,需要及時進行防治觀念的轉變,同時在防治工作中融入當前時代的積極因素,譬如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生態理念等,將林業的長期穩定健康發展作為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主要目的,同時對嫁接等處理技術進行利用,將傳統的林業治理工作轉變為防治工作。實際上是一種治理模式的轉變,在治理工作中強調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從而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2 合理建設混交林

針對混交林的建設,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首先就是在林木間建設一定的阻隔帶,這種阻隔帶能夠在出現病蟲害時達到一定的隔絕效果。雖然在短期內會增加防治工作的成本,但是從長遠眼光來看,對于營林技術的應用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就是對混交林的分布形式進行合理控制,這時對于培植人員的專業素質就有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員要對不同林木的根狀形式進行把握;最后就是對不同林木的生長特性進行控制,避免出現不同樹種出現養分的搶奪,為其后期生長提供保障。

3.3 優化監控工作

動態的監測能夠幫助林業防治人員及時發現病蟲害問題,從而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再加上林木的生長本身就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生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同時相關影響因素與經濟成本和人力資源之間也有緊密聯系,促進監控工作的完善,能夠避免負面因素對林木生長的影響,一旦出現病蟲害問題,工作人員能夠結合監控系統查明原因,從而為后期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奠基。在監控工作的完善和優化過程中,要對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設備進行利用,為林木的保護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封山育林也是防治病蟲害問題的一項有效措施,不僅能達到病蟲害的防治目的,同時也能保護周邊地區的其他生物。林業資源是生物系統中的重要組成,同其他生物之間也有較為緊密的聯系,保護生物多樣性實際上就是保護林業資源。

3.4 培植抗性樹種

抗性樹種相較之傳統的樹種,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培植抗性樹種也很有必要。在培植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特點,同時對一些較為常見的病蟲害問題進行把握,為后續工作的推進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結合我國林業行業以往抗性樹種的培育工作來看,經過科學合理的培植工作,一些樹種能夠抵抗白蛾等蟲害,同時能夠抵抗葉斑病等病害問題。毛白楊就是抗性樹種的代表,抗性樹種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3.5 推進檢疫工作

如果出現外來物種的入侵問題,可能也會引起林業的病蟲害問題,在傳統的林業管理工作中,檢疫工作一直存在較大的管理漏洞,及時彌補這些管理漏洞很有必要,針對病蟲害的防治,一方面要對病蟲害的源頭進行把握。在病蟲害泛濫區通過點到面的方式進行治理;另一方面要加強日常的檢查工作,這就需要廣大工作人員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要明確外來物種中的一些入侵物種,避免造成更大規模的病蟲害問題。

3.6 推進衛生管理

林木資源雖然有著一定的自凈能力,但是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很多地區的林業資源都會出現一系列的衛生問題,再加上雜草等因素的影響,也會埋下病蟲害的隱患。因此林業管理人員要安排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推進林區的清潔和除草工作,同時做好一些樹種的修枝工作,為林木生長創造條件。

4 結語

林業資源的保護關系到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與廣大人民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關。因此一定要引起林業管理部門的重視,在管理過程中轉變管理理念,同時對以往的管理經驗進行積極總結,在管理工作中對一些先進的管理技術進行有效利用。國家和相關部門也要利用好相關政策,通過有效的管理措施,為林業病蟲害的防治營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猜你喜歡
營林防治效果林木
用料不當致牛病 如何防治效果好
雙環磺草酮與吡嘧磺隆混用對稻稗的防治效果試驗
苦參堿對小麥蟲害的防治效果試驗分析
國家林草局發布2020年度林木良種名錄
什么是碳中和?
關于提高造林質量及營林可持續經營技術的研究
關于營林前期準備及栽培技術研究
330 g/L二甲戊靈EC、36%異惡草松SC對直播稻田雜草防治效果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項
營林綠化的重要性及營林綠化規劃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