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2021-12-06 13:18劉光曲
花卉 2021年14期
關鍵詞:村民體系群眾

劉光曲

(文山州農村經濟經營管理站,云南 文山 663099)

0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特別是鄉村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的改善,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推進,我國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暴露出諸多問題和不足,本文基于此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并且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更好地促進我國的鄉村發展。

1 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1 部分基層黨組織作用不明顯

(1)重視程度不夠,認識有待提高。有的對中央和省、州關于鄉村治理的路線方針政策理解不透徹,貫徹落實不深入、不全面、不徹底;有的對黨組織領導責任不明確;有的帶頭作用不明顯。

(2)在現階段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中,黨員隊伍中普遍存在著老齡化的問題,黨員隊伍中缺乏生機與創新。年齡相對較老的黨員盡管經驗豐富,但這些黨員的學歷普遍不高,因此很難提出建設性的想法,難以引導村民進行鄉村致富。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建設的深入發展,鄉村的發展已經逐步轉化為依托于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智慧建設平臺,老齡化的黨員很難適應工作方式上的轉變,因此就容易出現村委工作停滯甚至難以開展的問題。

(3)外出務工人員較多,后續發展不足。近年來,外出打工的農民增多,留在農村的大部分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農村黨員、村干部、村民代表普遍老齡化,對于新知識、新事物的接受程度較低、接受速度較慢。新發展的黨員中,大部分是青壯年,但是外出打工的人逐年增多,人員分散性和流動性加大,年輕人都不愿到村(社區)工作,導致農村缺乏后備干部培養對象,后續發展力度不足。

(4)村干部報酬低、缺乏積極性?;鶎庸ぷ鞲刹繄蟪甑?,承擔工作任務繁重,工作與領取報酬不相匹配,存在不愿干、不想干的情況,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加之基層保障工作經費缺口大,嚴重制約基層組織工作的開展。村干部學歷偏低,掌握知識跟不上、工作中思路不清,存在不敢管、不想管、管不好的問題。

1.2 村民主體作用未充分發揮

村民參與鄉村治理主動性不強。部分農民群眾受制于經濟條件、意識觀念等,思想觀念落后、科技知識貧乏、思想觀念較為滯后,導致其對參與本村村民自治的積極性不高。加之部分黨員干部認識不到位,把鄉村治理認同于政府部門的事,與自己無關,存在鄉村治理等工作不主動、不積極,工作人員召集群眾會較困難,形成了“有利益我就干,沒利益我就不干”的思想,被動參與鄉村治理情況突出。

1.3 鄉村治理法治意識不強

(1)鄉村治理實踐中,法治意識有待提高。一些群眾法律意識比較淡薄,缺乏法律常識,依法治理能力不強,甚至存在違法現象。

(2)普法宣傳有待加強。在我國現階段的鄉村治理體系中,部分村民法律意識相對淡薄,特別是村莊中的老年人更是法制觀念十分單薄,這就會導致村莊中的法治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因此在未來的鄉村治理工作中需要加大對民眾的普法力度。

(3)行政編制緊缺、行政執法力量嚴重不足。行政執法部門承擔執法工作量大,執法力量嚴重不足,不得不聘請大量協管員,部分違規行為執法難、處罰難,嚴重影響綜合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鄉鎮(街道)綜合執法隊伍未全部配備就位,相關部門與鄉鎮、街道按照法定授權或委托執法的工作對接緩慢,相關執法工作難以正常開展。

1.4 鄉村治理體制機制不健全

(1)隨著鄉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鄉村治理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加。在當前的新鄉村建設問題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人地沖突以及村民的合理安置問題。在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之下,各鄉村紛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都得到極大的改善和提高,但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背后仍然隱藏著諸多難以解決的問題,例如鄉風文明、社會治安管理等仍然比較落后。另外,目前的鄉村建設過程中還存在大量的新舊矛盾沖突的情況,例如村莊中的征地拆遷問題、村民的思想建設問題以及與當地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教育、養老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都存在著短時間內難以解決的矛盾,這些新舊矛盾的存在使現階段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中工作難度不斷加大。

(2)城鄉公共服務的差距仍然較大,拓展村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平臺建設有待提高。鄉鎮業務人員對使用政務服務系統平臺積極性不高,推行網上辦理難度大。一部手機辦事通APP 辦理事需完善。如涉及群眾切身相關利益的養老保險繳費、醫保繳費等功能支付渠道煩瑣,便民化程度還不高。辦事通APP 服務事項中大部分屬查詢事項,相當一部分事項功能基層還不能使用。

(3)部門聯動合力尚未形成。鄉村治理各責任單位工作聯系不夠緊密,協作配合還不到位,幫助基層群眾解決困難和問題的能力有待提升。各成員單位權力交叉仍存在沒有理清的模糊真空地帶,不能形成高效的合作機制。受部門規章制約,很多工作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因信息共享缺乏權威依據,受各部門內部規章制度層層阻力,信息難以實現共享。

2 開展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的建議

2.1 健全工作機制

①各縣(市)要成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鄉村治理辦公室并抽調相關部門人員集中辦公,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為未來全面開展全州鄉村治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②各縣(市)要結合實際制定鄉村治理實施方案,落實責任主體,明確相關部門工作職責、細化目標任務,全力推進鄉村治理工作。

2.2 發揮基層組織作用

充分發揮好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扎根于人民群眾中的黨組織應當聯合村中的農民合作組織、村莊事務監督管理委員會等組織應當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共同引導群眾參與鄉村治理體系的建設工作。例如,村委會應當積極發動群眾,并且引導村民合理自治,加強培育村民的集體服務和自我管理意識;村中的事務監督管理委員會要依法保障村莊中重大事務決策的公開度,特別是在國家下達的一系列惠農政策方面要依法保障百姓的知情權和監督權??偠灾?,植根于人民群眾中的基層組織要不斷發揮其模范帶頭作用,積極引導群眾參與鄉村建設。

2.3 增強村民自治主動性

鄉村治理主體逐步多元化,但本村村民仍是鄉村治理的主要“當事人”,必然且必須是鄉村治理的主體。加強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村民是主體原則,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和首創精神,開拓村民參與治理的途徑,創新村民參與治理的形式,探索村民共享治理成果的方式,加強村民教育培訓,提高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意識和能力,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治理參與和受益主體。

2.4 豐富村民議事協商形式

要在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多樣化上下功夫。完善村務公開制度、健全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四議兩公開”制度、發揮村民監督作用,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公示制度、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等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著辦”,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說了算”。

2.5 抓實先鋒模范創建

堅持以德治為先導,充分發揮道德的引領、規范和約束功能,全面提高鄉村群眾的道德修養,推動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道德建設的時代性和實效性,讓德治成為鄉村治理體系的重要支撐。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深入開展文明村鎮、農村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道德模范、時代楷模等創建活動;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挖掘優秀傳統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拓寬德治發揮作用的空間。讓德治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推行。

2.6 提升為農服務能力

為了更好地提高鄉村建設過程中的為農服務綜合能力,要學會不斷持續推進鄉村的精準化和集成化治理,構建立體化的綜合服務管理中心,從而能夠做到規范精準的保障每一位人民群眾的合法權利。另外,要進一步加強縣鄉兩級的統籌管理,構建集行政執法、市場監督、公共服務一體的智慧管理平臺,不斷完善村莊內的便民服務設施,努力實現群眾辦事高效化。

2.7 落實經費保障機制

①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激發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建議預算一定經費解決村基層工作人員報酬,充分發揮村村干聯系群眾、團結群眾、組織群眾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作用;②加大項目資金投入,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積極解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村道路建設、勞動就業、養老保險、環境臟亂差治理、鄉村文化建設、文體工程建設、村衛生室建設等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并針對某些問題給出了相關建議,總而言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需要不斷調整的發展任務,只有不斷根據時代需求制訂科學合理的鄉村治理體系,才能更好地促進我國的鄉村振興。

猜你喜歡
村民體系群眾
科學種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數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多讓群眾咧嘴笑
構建體系,舉一反三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情牽群眾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眾來求助”等十六則
為群眾美好生活執著追求
“曲線運動”知識體系和方法指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