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水稻生產技術發展與展望

2021-12-07 10:56萬克江
中國稻米 2021年4期
關鍵詞:單產技術推廣水稻

萬克江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北京100125)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們的飯碗應該主要裝中國糧。水稻是我國最主要口糧作物,常年水稻種植面積約3 000 萬hm2,約占糧食面積的1/4,產量約占糧食的30.0%。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水稻單產水平的大幅提高主要得益于實用生產技術的集成示范與推廣應用。與1949 年相比,2020 年我國水稻種植面積增加了437.2 萬 hm2,每 hm2產量提高 5 166.9 kg,總產量增加16 321.2 萬t。其中,種植面積對總產量的貢獻率為16.4%,單產水平對總產量的貢獻率為83.6%。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加速轉移,水稻生產技術應用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新時期,做好水稻生產技術推廣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進“藏糧于技”戰略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1 水稻生產技術的重要作用

1.1 推進稻作技術進步的重要載體

1.1.1 從育秧環節看,由分散濕潤育秧向集中旱育秧轉變

育秧是水稻生產的重要環節, 秧苗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水稻的生長發育及產量形成。旱育秧起源于20世紀60 年代,與濕潤育秧相比,旱育秧秧苗素質好,根系發達、活力強,移栽后緩苗期短、分蘗發生早,莖稈粗壯、不易倒伏。據各?。▍^、市)農業技術推廣部門統計,2019 年全國水稻旱育秧秧田面積37.7 萬hm2,大田面積約占全國水稻面積的50%。水稻集中育秧是集約化培育水稻壯秧的有效途徑,是一項適合當前規?;a的農業節本增效技術。該技術20 世紀70 年代從日本引進和研制,目前主要有溫室立體育秧和大棚集中育秧兩種模式。與傳統分散育秧相比,集中育秧秧苗成秧率高、整齊度好,具有省工、省秧田、省種等優點,更加適宜于機械化發展。據統計,水稻集中育秧一般可增產5%~10%、節約種子用量10%~20%。

1.1.2 從移栽環節看,由手插秧向機插秧、拋秧轉變

我國是世界上研究使用機動插秧機最早的國家之一,1956 年,世界第 1 臺插秧機“華東號”誕生。20 世紀60—70 年代,我國掀起了機械化插秧高潮。2011—2016 年,中央財政專項經費支持水稻大棚集中育秧,該技術得到快速發展。據農業農村部農機推廣站統計,2019 年全國水稻機插秧技術應用面積為1 400 萬hm2。20 世紀80 年代后期,水稻拋秧機在我國試驗成功,90 年代初,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組織下,水稻拋秧技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截至目前,該項技術累計推廣超過1 億hm2,年最高應用面積超過600 萬hm2。

1.1.3 從田管環節看,由粗放管理向定量化管理轉變

根據地力水平、目標產量和需求特性,合理確定栽培密度,在生長最關鍵時期用最經濟的肥、水、藥施用量,獲得最高的產量、最好的資源利用率。水分管理上采取淺水栽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蘗、苗夠曬田、寸水促穗、干濕交替灌漿。根據不同品種需肥特性和病蟲發生規律,合理確定了基肥、返青肥、拔節肥和穗肥用量與比例,緊盯種子處理、苗期和破口期關鍵點,開展統防統治,化肥和農藥利用率不斷提高。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經科學測算,2020 年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化肥利用率40.2%,比2015 年提高5 個百分點;農藥利用率40.6%,比2015 年提高4 個百分點。

1.1.4 從作業環節看,由人工作業向機械作業轉變

水稻生產的機械化發展,減輕了生產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近年來,我國水稻插秧機類型不斷豐富,毯苗機插、缽毯苗機插、缽苗機插一應俱全,作業效率和質量不斷提高,插秧漏秧率和收獲損失率不斷降低。北斗導航下的無人化農機作業和無人機的大規模應用,為水稻全程機械化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據農業農村部2020 年12 月14 日消息,2020 年我國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85%。

1.2 提高水稻單產水平的有效途徑

1.2.1 水稻矮化品種及配套生產技術應用,使我國水稻單產實現了第一次飛躍

20 世紀50 年代,我國農田水利設施等基本建設快速發展、化肥與農藥廣泛應用于大田生產,為水稻單產水平提高提供了物質基礎。20 世紀50 年代中后期,在廣大水稻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利用國內外資源,通過多種育種方法相繼育成一大批適宜不同區域、不同生態類型的半矮稈高產良種,逐步在全國普及。半矮稈品種的大面積推廣及配套生產技術應用,解決了水稻后期倒伏問題,我國水稻單產水平實現了第一次飛躍,單產潛力提高30%左右。據中國農業統計資料,1970年我國水稻單產水平達到3 399.2 kg/hm2,比1950 年的 2 107.4 kg/hm2,每 hm2產量提高了 1 291.8 kg,年均增長率為2.4%。

1.2.2 雜交品種及配套生產技術推廣,使我國水稻單產水平實現了第二次飛躍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在生產中大面積應用雜交稻的國家。20 世紀70 年代,我國水稻科技工作者突破水稻自花授粉限制,以雜種優勢理論為指導,率先選育出了秈型雜交稻品種,并于1976 年開始大面積推廣。雜交品種及配套生產技術推廣,充分發揮了雜交稻品種的雜種優勢,我國水稻單產水平實現第二次飛躍。據中國農業統計資料,1990 年我國水稻單產水平達到 5 726.1 kg/hm2,比 1970 年的 3 399.2 kg/hm2,每 hm2產量提高了2 326.9 kg,年均增長率為2.6%。

1.2.3 超級稻選育及其配套生產技術推廣,使我國水稻單產水平實現了第三次飛躍

1996 年,農業部啟動“中國超級稻育種與栽培體系研究”項目,開啟了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及其配套栽培技術集成示范的大幕。20 年多來,超級稻取得了長足發展,成為我國農業科技自主創新的典范,成為農業協同攻關的標桿。圍繞理想株型塑造與強優勢雜種優勢利用相結合的技術路線,創制了沈農89-366、培矮64S、華占等一大批不育系、恢復系,選育了一大批產量高、品質好、抗性強、適應性廣的超級稻新品種。多年多點百畝方產量突破1 000 kg/667 m2,帶動了水稻單產水平在較高基數上實現第三次飛躍。據中國農業統計資料,2020 年我國水稻單產水平達到7 059.0 kg/hm2,比1990 年的5 726.1 kg/hm2,每hm2產量提高了 1 332.9 kg,年均增長率為0.7%。

1.3 提升水稻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方式

1.3.1 生產水平穩步提升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水稻生產技術不斷完善,生產水平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2020 年,我國稻谷總產量 21 186 萬 t,比 1949 年 的 4 864.8 萬 t,增 加了16 321.2 萬t,增幅為335.5%,年均增長率為1.7%。截至2020 年底,我國稻谷產量已經連續10 年穩定在2億t 以上,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1.3.2 優勢區域更加集中

近年來,隨著水稻機械作業水平的提高,水稻生產規?;?、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優勢產區日益集中,目前初步形成了東北、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等三大優勢產區。2019 年,三大產區水稻種植面積占全國水稻比重分別為17.4%、63.4%和17.1%,產量分別占17.9%、64.7%和14.9%;與20 年前相比,東北水稻和長江流域水稻面積占比分別提高了8.5%和2.2%,東南沿海水稻面積占比下降了10.1%。

1.3.3 品質結構不斷優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由吃的飽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轉變。越來越多的優質高產多抗水稻新品種和配套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技術在生產中得到大面積應用,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據統計,2006 年以來,國家審定水稻品種優質化率已經超過50%。根據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統計,2014 年以來我國稻米品質達標率持續回升,2019年抽檢水稻品種樣品9 400 多份,按照《食用稻品種品質》進行了全項檢驗,總體達標率達到51.8%,比2014年提高了27.8 個百分點。

2 水稻生產技術的發展方向

2.1 高產穩產是永恒目標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解決好14 億人的吃飯問題是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水稻是我國最主要的口糧作物,抓好了水稻生產就抓住了糧食安全的關鍵。國際市場稻米的調節余地很小,在三大谷物中貿易量最小。目前世界大米年貿易量為4 000 萬t 左右,僅為我國稻米消費量的30%左右。在耕地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提高水稻單產水平是唯一出路,這就要求水稻生產技術要始終堅持以高產穩產為目標。

2.2 綠色優質是市場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對于食品質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水稻作為最主要的口糧作物,稻米的品質日益受到大家重視。近年來,因飲食結構調整,我國人均大米消費持續保持略減態勢,但對稻米品質的要求與日俱增,這就要求水稻生產技術要與時俱進,緊跟市場需求,更加突出綠色理念,加大保優技術集成推廣,減少化肥農藥施用量,滿足市場需求。

2.3 效益提升是追求方向

近年來,我國農民收入穩步增長,2020 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 131 元,增速連續11 年跑贏城鎮居民。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農民收入的基數較低,地區差異較大,一些偏遠地區以傳統種植業為主,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任重道遠。在這些地區,實現節本增收,提高種植效益是當務之急,這就要求水稻生產技術要更加注重效益提升,在穩定水稻生產的基礎上,突出輕簡化,強化稻田綜合利用,不斷降低生產投入,提高種稻效益。

3 做好水稻生產技術推廣的幾點建議

3.1 加快選育優良品種

在優良品種選育上求突破,為生產發展奠定基礎。品種是水稻生產技術推廣的重要環節,要圍繞生產需要和市場需求,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種質資源鑒定評價、優異資源挖掘,通過分子育種、基因組編輯等技術,加快培育優質高產、多抗廣適的水稻新品種,推進常規稻品種提純復壯,改善雜交秈稻、秈粳雜交稻品質,從品種上提高供給質量。積極推進現代化水稻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提高集約供種能力,加快新品種推廣步伐。

3.2 集成綠色高效模式

在配套技術集成創新上做文章,挖掘好品種潛力。要以“一控兩減”為核心,集成推廣涵蓋種、水、肥、藥、機全要素綠色生產技術和耕、種、收、貯全程化管理模式。開展不同生態區域、不同稻作類型配套栽培技術對比試驗,不斷優化茬口銜接和種植密度,科學水肥運籌和病蟲防控,爭取盡快集成一批綠色高產、生態高效的種植模式。堅持農機農藝化和農藝農機化兩化融合,建立農機研發、農機推廣和農技推廣定期交流機制,重點聯合開展水稻大苗機插、再生稻頭季機收等攻關研究,盡快形成農機農藝相適應的技術體系,推進水稻生產高質量發展。

3.3 強化生產指導服務

在技術應用率和到位率上下功夫,不斷提高科技支撐水平。要突出關鍵農時和重點地區,以新型經營主體為著力點,堅持“因地因苗、分類管理,促控結合、綜合施策”的原則,全力抓好生產指導,抓好田間管理。針對低溫冷害、高溫熱害、洪澇漬害、臺風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態勢,及早制定防災減災技術預案,在“防”上下功夫。同時聯合氣象部門,做好監測預警,及早落實減災技術措施,減輕災害損失,發揮好生產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

3.4 著力全產業鏈開發

在延長產業鏈上再發力,不斷提高產業化水平,提升種稻效益。當前我國大米企業產品品牌小、雜、亂現象突出。要引導加工企業向主產區集聚,提高精深加工和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創建優質稻米品牌,加快地方特色品牌開發,不斷完善和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加快稻谷加工銷售信息服務平臺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專業合作社發展稻谷集中烘干、加工、倉儲服務,減少產后損失。加強稻米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和市場價格監測預警體系建設,推廣應用農業物聯網監測系統,實現產供銷全程信息化服務。同時積極發展訂單生產,構建穩定的產銷區購銷關系。

猜你喜歡
單產技術推廣水稻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總產單產好于常年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十四五”規劃
黑龍江省和全國“十三五”期間三大作物單產變化分析
關于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的思考與探究
水稻種植60天就能收獲啦
智能制造技術推廣服務與實踐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樣實現機插
農大農企聯手創山西小麥最高單產新紀錄
油菜“不務正業”,單產3.4噸
一季水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