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漁業的養殖技術模式綜述與分析

2021-12-07 18:22崔艷玲王文玲張海成
漁業致富指南 2021年9期
關鍵詞:養魚漁業魚類

○崔艷玲 王文玲 張海成

為解決好養殖業綠色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農業農村部、生態環境部等十部門今年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強調要發揮水產養殖的生態屬性,開展以漁凈水、以漁控藻、以漁抑藻,修復水域生態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下,對生態漁業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作為我國宏觀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漁業產業占據著重要地位。尋求有效的生態漁業發展養殖技術模式,優化結構,調整路徑,是現代生態漁業發展的重要任務和方向。

業內都在講生態漁業,都在設計、實施生態漁業,養殖技術模式呈現多樣化。新型的生態漁業養殖觀念將改變傳統的高投入、高密度、高產量養殖模式,系統科學化的養殖技術生產模式將促進水產品品質極大提升,食品安全、可追溯達到上市標準,適應市場需求,同時從各方面有效保障漁民和漁業從業者的經濟利益。

1.增殖放流模式

增殖放流可以有效改善水域生態環境,促進漁業經濟發展,同時補充水體漁業資源、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近年來,江、河、湖泊等大水面水體中,漁業資源出現嚴重衰退現象,過度開發的集約化養殖,網箱、圍網養殖等污染水質,加速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品質并引起了高度重視。目前,雖然網箱、圍網養殖等已得到有效控制和取締,但水生態治理、水生態修復又擺在了面前。增殖放流模式的優勢:一是“生態修復型”漁業資源增殖,向富營養化的水域科學投放鰱、鳙魚等濾食性潔水類品種或其它土著魚類,攝食水體中富營養物質,無需投餌,促進水體生態平衡的恢復;二是“潔水保水型”清潔健康養殖,確定水域漁業養殖容量,采用養殖集成技術,改造基礎設施和設備,改善水質狀況,達到水生態環境與漁業產業協同發展;三是“節能減排型”資源控制養殖,利用工程技術、生物手段等方法,人工控制養殖環境,改善養殖水域生態環境,促進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有機結合。

2.魚菜共生模式

魚菜共生養殖是利用生物浮床凈化水質系統。以生物浮床為載體,營造水生植物系統,實現養魚種菜一體化,既凈化了水質,改善了水產動物生活的水體環境,又增加了養殖附加值。魚菜共生養殖系統中,通過魚、菜之間的生物作用和相互利用關系,提高養殖水體中營養物質的利用,減少和降低水體中有害物質的排放、堆積,提高魚、菜的總產量和質量,降低養殖廢水排放。魚、菜兩者之間達到的協同共生生態平衡關系,從最根本上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同時解決在養殖過程中由于水質富營養問題造成的影響,蔬菜吸收水中大量的氨、氮及營養物質,促進其生長旺盛。魚、菜達到平衡、共生的可持續循環互利關系,是符合現代生態漁業理念的一種養殖技術模式。

魚菜共生養殖泥鰍(不宜養殖食草魚類),生態互補優勢尤為明顯。泥鰍養殖要求的水位一般較淺,但當氣溫升高時,水溫上升較快,水中溶氧減少,有害菌、有害藻瘋長。水體中種植蔬菜,一是可以遮蔭,避免陽光高溫照射,水溫快速抬升,造成水體上下斷層,溶氧缺泛;二是種植的蔬菜在生長過程中吸收水體中的營養物質,凈化水質,增加溶氧,促進自身生長。

魚菜共生種植蔬菜首選空心菜,也可選其他根系發達的蔬菜??招牟松L快,適應能力強,種植在水體中不生病,不用藥,一年可收割5-6次,好管理,好清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顯著。種植面積占養殖面積的25%左右為宜。

3.蓮魚共養模式

在蓮藕田(池)中養魚類,一地兩用,蓮魚共生,充分挖掘土地的生產潛力,是發展生態農業的有效舉措。蓮藕池中生長的水生雜草、水生昆蟲、底棲動物與蓮爭水、爭肥、爭光,影響蓮的生長,但它們可作為魚類的餌料。蓮田中養魚,不僅可為蓮田除草,控制蓮田病蟲害,且魚對降低蓮田土壤容重、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肥力都有明顯的效果。在蓮田里套養泥鰍、鯉、鯽等魚類,可有效利用水體空間,增加水體溶氧,降低生產成本,改善水質。蓮魚共養模式為蓮藕、魚類各自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魚為蓮增肥、蓮為魚凈水,互利共生,生態互補,即可增加魚產量、品質,又能提高單位面積經濟效益。

放養魚類可選擇泥鰍、鯉魚、鯽魚等品種(不宜放養食草魚類)。蓮藕池里養魚需挖溝,便于魚類有深水區棲息和攝食,也便于捕撈。

4.稻田養魚模式

稻田養魚模式兼具經濟、生態和社會價值。與其他類型農田生態系統相比,稻田生態系統在環境和效用上存在結構、功能的差異性和特殊性。稻田養魚既實現了稻魚復合生產,提高農田單位面積綜合效益的理念,又開展了兼容性共生和休耕輪作模式的試驗、示范和實踐;既達到了種養有效結合,又延伸了農業生態系統的多功能性,一舉多得。

稻田養殖鰍,泥鰍具雜食性、營底棲淺水淤泥生活、喜陰、白天潛伏、夜間覓食的特性,是一種肉味鮮美、營養價值高、適應性強的水產經濟動物,稻田養殖泥鰍成本低、經濟效益高、收效快,并具有保肥、增肥、提高肥效、除蟲等作用,是稻、魚互生共利的一種高效養殖模式,既能提高經濟效益,又能減少糧食和水質污染,是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生產優質大米和優質水產品的有效途徑。

5.濕地凈水區循環流水養殖模式

池塘養殖過程中,依據水域生態學原理,配套設置生態高效、循環低耗的凈水循環流水系統,采用一次動力提水,依次順流的方法,形成循環系統,實現節水、節能、生態高效養殖,解決了尾水處理的問題,保持水質清新無污染零排放。

在養殖池塘周邊,設置生態溝渠濕地凈化系統,利用池塘進、排水渠道,在渠道底部種植沉水植物、放養貝類、砂石鋪底等,在渠道周邊種植挺水植物,水草生長,形成生態水源水質;在開闊水面放置生物浮床或種植浮水植物,在水體中放養濾食性、雜食性水生動物,在渠壁和淺水區增殖著生藻類等,池塘水通過動力提水到濕地凈水區(溝),砂石、水生植物、農作物沉淀、吸收水體中的雜物、富營養物質,再回流至池塘,實現清潔水質、健康生態養殖的功效。也可在池邊種植水稻等農作物,將池水經動力提水到農田,再回流至池塘。實現水體凈化處理的設施化和高效循環利用,兼具生產功能。濕地凈水區或濕地凈水溝,面積占池塘的25%以上,高出池塘1m左右,形成自流狀態。

6.生態坡循環流水養殖模式

池塘生態坡凈化水質系統,利用池塘邊坡營造生態系統,通過生態坡的滲濾作用和植物吸收截留作用去除水體中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凈化水質。利用池塘底部、邊坡、進排水渠道布設配套設施構建生態養殖系統,實現水體高效凈化與循環利用,既適合高密度高產精養多種吃食性魚類、養殖耗氧率高的名優魚類、配套養殖適宜的名優肉食性魚類,又適合養殖多種水產動物,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適時調整優化養殖結構,提升水產品產量,改善水產品品質。

7.大水面凈水魚養殖模式

當前水域污染嚴重,水域生態治理、修復,是擺在面前的重要任務。全面貫徹藍天碧水理念的背景下,大水面水產品網箱養殖已全面取締,以魚養水、以水養魚,魚兒離不開水,沒有魚兒的水也是一壇死水,在大水面生態治理、修復時,定期放養一定數量濾食性魚類,如鰱、鳙,其生長及其群體的生產量全部或主要依靠水體中的天然餌料資源,當長成食用魚規格時進行捕撈,獲得魚產品的同時可很好的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混養一定數量的草魚,可攝食掉一些水中雜草,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明顯。

8.生物方法調水養殖模式

生物方法調水有兩種,一種是控藻調水,一種是微生態制劑調水。

控藻調水,即是培育有益藻,在水生態環境中,水生植物與藻類同屬于初級生產者,二者競爭營養、光照和生長空間等生態資源,同時水生植物能釋放化感物質,抑制藻類的生長。不同水生植物對富營養化水體氮、磷的凈化效果及其抑藻效應,其中水葫蘆、金魚藻、浮萍都具有較好的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培養有益藻、控制有害藻生長,可有效達到控藻調水的效果。

微生態制劑調控水質,利用有益菌較高的微生物活性,迅速繁殖成為優勢種,不僅可競爭性排斥抑制病原菌,維護水中微生物菌群的生態平衡,同時有益菌能充分發揮其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硫、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將養殖動物的排泄物、殘存飼料、動植物殘體、化學藥物等分解為二氧化碳、硝酸鹽、硫酸鹽等,降低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的濃度;有機物分解后的鹽類又為以單細胞藻類為主的浮游植物的生長繁殖提供營養物質,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又為池底底棲動物、養殖對象的呼吸以及有機物的分解提供氧氣,從而形成良性生態循環。

9.集裝箱式推水養殖模式

在池塘岸邊設置集裝箱式養殖箱,將池塘養魚移至集裝箱養魚,箱體與池塘形成一體化的循環系統。從池塘抽水、經臭氧殺菌后在集裝箱內進行流水養魚,養殖尾水經過固液分離后再返回池塘處理,池塘主要功能變為濕地生態池。達到池塘尾水零排放,且不再向池塘投放飼料、漁藥。

按1畝池塘配2個集裝箱的比例配套安裝,將養殖對象集約于箱內養殖,減少飼料浪費,飼料系數達到1.0-1.2;箱體配有增氧設備、臭氧殺菌裝置等,能調控水體,降低病害發生率;養殖廢水進行多級沉淀,集中收集殘餌和糞便并作無害化處理,去除懸浮顆粒的尾水排入池塘,利用大面積池塘作為緩沖和水處理系統,可減少池塘積淤,促進生態修復,降低養殖自身污染;保持池塘與集裝箱不間斷地水體交換,平均每天完全換水2-3次,實現流水養魚,符合魚類運動生長習性,成魚品質較傳統池塘明顯提高。

通過高效集污系統,將90%以上養殖殘餌糞便集中收集處理,不進入池塘,降低池塘水處理負荷,大幅延長池塘清淤年限。集中收集的殘餌糞便引至農業種植區,作為植物肥料重新利用,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10.跑道流水養殖模式

跑道流水是一種建造在池塘中的“類養魚網箱”設施,即生態高效的水產養殖裝置,因其形狀似“跑道”,故稱為“跑道養魚”?!芭艿馈鼻岸问峭扑鲅跹b置,中段是養殖區,末段為除污裝置。前段的推水增氧裝置是將水增氧后推入養殖區,使“跑道”水體可不間斷循環流動,讓魚在流水中保持旺盛活力的同時,獲得充足的溶氧量,使魚的生長更健壯,并實現高密度養殖;除污裝置將魚類排泄物及殘餌收集起來排入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的“干凈”水回流進池塘。實現了傳統的全池塘養殖改為密集養殖。形成了小面積養魚,大面積養水的水產養殖模式。這種集中養殖、集中除污的模式,可實現養殖污水零排放、提高魚品質、增加養殖產量、提高水產品安全、方便捕撈、提高經濟及生態效益的目標。

跑道流水養殖需設置配套設施,如生產管理區、跑道養殖區、生態凈化區、尾水處理區,每個區有每個區的任務,整個系統中缺一不可,關鍵的還是跑道養殖區,跑道設置一般不少于6個水槽,也可適量增加1-2個,6-8個水槽為一個單元,每個單元有獨立的推水動力系統,依據外塘水面的尾水處理能力,可多設置幾個單元。跑道養殖產量高,養殖密度高,跑道壁一定要光滑無破損。

跑道流水養殖系統是近幾年興起的新型養殖模式,其優點是智能化管理、產量高、節水節能、尾水處理得力、養殖產品質量安全可靠、經濟效益高;不足是風險大、外塘面積與跑道面積的比例、水槽內流速、養殖品種、飼料投喂、季節水溫等諸多參數需加大科研力度。

生態漁業的養殖技術模式,應遵循生態環境的規律,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發展適合本地本土的生態漁業模式。如在南方水稻盛產,水資源豐富,可采用稻田養魚生態模式,利用互利共生獲取效益;在大型湖泊水庫的生態環境之中,由于魚類生長緩慢、飼料較少等原因,通常來說都是采用增殖放流養殖的模式,取長補短,促進漁業生產收入的同時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保護生物多樣性;治理、修復水環境時,放養大型鰱、鳙等濾食性魚類,攝食水中富營養物質,達到雙贏,小型經濟魚類在治理、修復水體環境中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是水質生態標準的一個指標參數,沒有魚的水,是達不到生態標準的;有大水面池塘的條件下,可采用集裝箱或跑道養魚模式,實行集約化智能管理,獲取最大效益;適種植蓮藕地方,可采用蓮魚共養模式,有魚有水有荷,風景宜人,發展旅游生態經濟,創建農業生態園,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緊最大化。

(通聯:455000,河南省安陽市水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電話:13460961267)

猜你喜歡
養魚漁業魚類
湖南省2021年漁業經濟形勢
2022第十六屆上海國際漁業博覽會
山西進行漁業養殖“三區”劃分
為什么自來水不能養魚?
魚類運動會
一圖看懂貴州生態漁業發展
養魚記
魚經
奇妙的古代動物 泥盆紀的魚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