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化視域下“十四五”期間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路徑初探

2021-12-08 20:18宋永棋李哲成新霞劉佳明王圣午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 2021年12期
關鍵詞:數字化轉型十四五河北

宋永棋 李哲 成新霞 劉佳明 王圣午

【摘 ?要】當前,以數字化為本質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興起,美國、德國、日本等世界工業強國聚焦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布局,確保在未來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論文通過對全球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的背景、趨勢等進行深入解析,全面檢視河北省“十三五”期間制造業數字化發展狀況,探索提出“十四五”期間制造業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的發展路徑。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with digitization as its essential feature is emerging. World industrial power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Germany, and Japan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y lay out from the national strategic level to ensure that they seize the opportunity in the new round of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trend of global manufacturing digit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ly examines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paths of intelligent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關鍵詞】“十四五”;河北;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路徑

【Keywords】"14th Five-Year Plan"; Hebei;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ath

【中圖分類號】F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12-0056-05

1 引言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數字經濟已成為帶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是工業經濟邁向數字經濟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自2017年開始,習近平主席在不同場合就數字經濟、數字化轉型等多次作出重要論述。2017-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均提到了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等內容。2020年11月,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通過的《中共河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要深入推進制造強省、質量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字河北建設。2021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強調:“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制造業是河北省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領域,應當乘數字經濟之東風,加快數字化轉型,駛向河北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

2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國際國內態勢和發展契機

2.1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國際態勢

近幾年,為確保在未來新一輪工業革命中搶占先機,世界各國重新將制造業作為經濟發展焦點,美國、德國、日本等主要工業強國紛紛從國家戰略層面進行布局。

①美國先進制造業國家戰略。為爭奪國際產業競爭話語權,美國將重振制造業作為近年最優先發展的戰略目標,希望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推動美國經濟再次走上可持續增長之路。美國在先進制造上更側重于在“軟”服務方面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力求借助網絡和數據的力量提升整個工業的價值創造能力。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在2018年10月發布《先進制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報告,對影響美國先進制造業創新和競爭力的因素進行了梳理,提出了開發和轉化新的制造技術,教育、培訓和集聚制造業勞動力,以及擴展國內制造供應鏈的能力三大目標,并針對每個目標分別確定了若干個戰略目標,相應提出了一系列需優先發展的任務和未來4年內的行動計劃。其中,優先發展的任務包括智能和數字制造、先進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制造業的網絡安全、制造業創新生態系統、新業務的形成與發展等。②德國的工業4.0計劃。為提高德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德國政府在2013年正式推出“工業4.0”戰略,核心目的是充分發揮制造業傳統優勢,通過大力發展應用物聯網和互聯網技術,推動德國制造業從單純圍繞產品的傳統產銷模式向基于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的智能制造模式轉變,保持其作為全球領先的裝備制造供應商地位,維護其在嵌入式系統領域的優勢。與美國相比,德國的軟件與互聯網技術和制造業服務化相對較弱,因此,在最新出臺的德國工業戰略2030中,德國工業戰略主要包括改善工業政策環境、加強新科技、維護科技主權3個方面,提出以“歐洲制造”標準,建設自主和可信任的數據基礎設施,通過掌握數據主權確保德國企業在數字經濟中取得成功。③日本“互聯工業”計劃。日本政府在2017年正式提出了“互聯工業”戰略,核心目的是應對美德先進制造業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崛起,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與美國和德國不同,日本在“互聯工業”中重點關注企業之間的連接,并將人作為制造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高度重視知識和人才的價值,例如,采用基于“寬松標準”的工業數據詞典,推動實現“制造業數據交易”,促進企業開放共享的同時,保留各自的特色優勢。此外,日本還注重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在全國設立了31個中小企業智能制造支持中心,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專家輔導等服務。

2.2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國家部署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數字化轉型,先后提出推動“互聯網+”深入發展、促進數字經濟加快成長、拓展“智能+”、為制造業轉型升級賦能等要求。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提出建設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4月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又強調,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強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5月,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動制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全面推進‘互聯網+,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國務院及相關部委就發展“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工業互聯網等,出臺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關于進一步促進服務型制造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著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2.3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河北舉措

河北省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大新舊動能轉換力度,著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積極構建現代產業發展新體系。2020年11月,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通過的《中共河北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提出,要深入推進制造強省、質量強省、網絡強省和數字河北建設。2021年河北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強調:“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省委、省政府和省工信廳等相關部門也出臺了《河北省“萬企轉型”實施方案》《加快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轉型發展。

2.4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發展契機

2.4.1 新基建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動力

2018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加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隨后“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寫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2020年伊始,黨中央、國務院連續5次召開相關會議,密集部署“新基建”。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改委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新基建進行了初步定義:新型基礎設施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5月22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明確提出“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2021年9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公布,截至8月份,我國已累計建設5G基站103.7萬個,占世界的70%以上;建成了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級城市、95%以上縣城城區和35%鄉鎮鎮區的全球最大規模的5G網絡;5G手機產品加速滲透,2021年1~8月,國內5G手機出貨量達到1.68億部,同比增長80%,5G終端用戶突破4億,是全球最大的用戶群體。新基建的投資建設不僅通過各相關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效應,有效拉動制造業需求,帶動一批傳統制造企業的迅速復蘇,還憑借技術與知識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產業關聯性和滲透能力強等優勢,加速推進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成為制造業優化結構、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2.4.2 新冠疫情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疫情對產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傳統行業受沖擊較大,而智能制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生產自助排班、復工供應鏈、出貨物流管理等數字化應用在企業應急生產、及時復工、精準控制庫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數字化生產線對勞動力依賴程度小,在傳染性疫情發生時也凸顯了自身優勢。通過“云上”辦公、工業互聯網平臺等數字化方式,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復工復產的同時,體驗到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帶來的逆勢成長。例如,在2020年疫情期間,邯鄲市永年區有300多家標準件骨干企業在云平臺上拿到訂單,交易額超過10億元,其中海外訂單超過600萬美元;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線和“云課堂”在線營銷模式,助力企業在當年2月份的銷售收入同比不降反升。雖然疫情暫時性對企業發展造成了一定影響,但在客觀上也倒逼企業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加快轉型。

2.4.3 數字經濟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新平臺

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是由河北省與工信部共同主辦、全國唯一以數字經濟冠名的國家級展會。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向首屆數博會致賀信,王勇國務委員出席開幕式并致辭。2021年,劉鶴副總理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二屆世博會并致辭,20家國家級智庫和機構參與舉辦了共計36場活動,23位院士和413位重要嘉賓發表主題演講或高端對話;國內外468家企業參展,西門子、川崎、中國電科、華為、阿里、京東等世界500強以及國際數字經濟領跑企業和行業冠軍企業252家,占參展企業總數的53.8%;一批數字經濟領域最核心、最前沿的“黑科技”集中亮相,5項全球或全國首發、15項全國首展、70項全國領先在本屆數博會集中發布。截至2021年9月底,本屆數博會共達成簽約項目188個,總投資1243.1億元。這都充分反映了行業、市場對河北發展數字經濟的信心,為河北省“十四五”開局強勢注入新動能。當前,河北省正處于爬坡過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2020年4月出臺了《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特別是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縱深推進、雄安新區大規模建設、冬奧效應持續顯現、自貿試驗區獲批,重大歷史機遇正在加速轉化為發展的強大勢能,河北應當緊緊抓住難得機遇,依托數博會等高端平臺,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推動全省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3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情況

“十三五”期間,河北省重點在智能制造、企業上云和工業互聯網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扶持和培育工作,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已滲透應用到制造業多個領域。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創新活躍,有力推動了制造業轉型升級,催生了新增長點。

3.1 以智能制造為抓手,加快生產智能化改造步伐

為加快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河北省先后從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和智能制造示范(園)區等維度開展了相關培育工作。2016-2019年,共培育12個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10個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4個省級智能工廠,6個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7個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園區以及217個省級數字化車間,項目的行業和地市覆蓋情況如圖1所示。

從培育效果看,企業提質增效降本等方面成效明顯,其中,數字化車間項目生產效率提高8%以上,運營成本降低7%以上,產品升級周期縮短10%以上,產品不良品率降低5%以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3%以上;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生產效率提高12%以上,運營成本降低10%以上,產品升級周期縮短15%以上,產品不良品率降低10%以上,單位產值能耗降低8%以上,智能制造成為推動河北省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3.2 以“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為抓手,深化數字化轉型融合應用

河北省注重從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平臺建設、“互聯網+”先進制造業新模式應用、安全保障及企業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等方面,對100多家企業的近200個項目進行培育和支持,引導企業圍繞個性化定制、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集成化應用等新模式推進數字化轉型,項目的行業和地市覆蓋情況如圖2所示。

這些項目在企業促進研發創新、降本增效、質量提升、服務轉型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中信戴卡智能制造平臺人均年勞效從3000件提升到6000件,機加工成品率提高10%,車間在制品數量減少30%,鑄造與機加工工序現場操作人員減少50%以上;邢臺軋輥在質量異議處理效率、技術服務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生產組織優化和運營成本降低等方面成效明顯,現場問題和質量異議處置速度提高40%以上;唐山冀東水泥在提效、降本、改善客戶體驗等方面成效顯著,單車灌裝時間減少15%,發運效率提升35.4%,單次訂單完成時間減少50%,實現了“足不出戶買水泥”。

3.3 以企業上云為抓手,推動數字化轉型普及推廣

為加快各類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普及應用,低成本提高兩化融合水平,河北省開展了企業上云3年行動計劃。2018年,河北省優選上云供給資源池服務商,共遴選了36個云平臺服務商和18個云應用服務商,具體情況如圖3所示。

針對制造企業上云特點,河北省還推出覆蓋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專屬云等支持政策,對300多家上云企業給予資金補貼,支持企業的行業和地市分布情況如圖4所示。

企業上云對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優化業務流程、促進產業鏈上下游高效對接、業務協同和資源優化配置起到了積極作用。2019年,河北省滄州安迪模具、保定維爾鑄造、邯鄲新興鑄管3家企業入選工信部首批企業上云典型案例,安迪模具設備有效利用率從68%提升至90%,增加產能20%,產品一次合格率從60%提升到90%以上,成品合格率由94%提升到了96%;保定維爾遠程控制中心項目設備故障率降低2/3,客戶滿意度提升41%;新興鑄管平臺上線后,員工工作效率提升了20%至40%,節省運輸成本15%,回款率提高3%。

4 “十四五”期間河北省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路徑選擇

“十四五”期間,河北省應圍繞構建現代化制造業體系,突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向,以數字基建為抓手,以應用平臺為著力點,從政府、產業、企業3個層面進一步夯實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支撐體系,推動產業鏈協同優化,打造良好生態體系,構建數字新動能主導經濟發展的新格局。

4.1 政府層面,注重頂層設計和政策支持

4.1.1 加強數字化轉型的整體布局和規劃

在數字經濟規劃的整體部署下,研究編制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規劃和實施路線圖,推動形成數字化轉型發展的戰略布局,形成配套政策支持體系。指導鼓勵地方工信主管部門針對區域數字化轉型基礎,結合本地的主導行業和企業特征,有針對性地制定出臺推進措施,科學精準施策,協同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

4.1.2 推動創新政策的落地與實施

細化支持措施,在融資信貸領域探索“云量貸”“數據入股”等新型融資服務,在工業信息安全領域探索形成多級聯防聯動工作機制,在數據要素領域完善落實數據開放與保護相關政策。加強政策解讀,幫助企業及時獲取數字化轉型政策信息,享受資金補貼和優惠待遇,增強產業數字化轉型政策效果。注重典型帶動,定期開展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征集和評選活動,多渠道宣傳推廣,創造良好氛圍。

4.1.3 加快數字新基建應用和推廣

加強與基礎運營商合作,用好用足河北長遠發展機遇,依托雄安新區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等,推動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型基礎設施體系的建設和發展。探索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工業大數據中心建設,實施數據采集、匯聚和應用,提升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管理能力。

4.1.4 優化數字化轉型的發展環境

辦好數博會,推動河北省與全球數字經濟資源鏈接,促進發展成果共享。加大服務商培育力度,定期評選推介優秀供應商。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企業、金融服務企業跨行業聯合,協同實施技術攻關、產業化合作、融資對接。鼓勵校企合作設立創新中心和人才培養基地,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鼓勵大型企業、大型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輕量化應用和微服務,降低數字化門檻。

4.2 產業層面,注重全鏈條改造和網絡化協同

4.2.1 以生產全過程數字化改造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加快生產線、車間和工廠層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改造,適時利用5G、邊緣計算等新型網絡技術進行內外網的升級改造,全面推進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工業機器人、智能傳感(控制器)、智能儀器儀表改造,加強工業控制系統、數據采集與監控系統、嵌入式軟件的應用,加強制造數據管理、生產調度、計劃排產等生產過程控制,全面推進工程虛擬建模、產線及制造過程仿真、計算機輔助制造、數據采集與監控以及車間制造執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在生產制造全過程的改造與應用。

4.2.2 以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應用推動轉型升級

培育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以邊緣系統為基礎、企業平臺和產業平臺交互協同的多層次、體系化轉型解決方案,打造一批創新能力突出、應用效果好、市場前景廣闊的數字化轉型共性解決方案。支持企業實施AGV智能調度等邊緣智能應用,提升云邊協同能力,帶動企業在協同設計研發、智能化生產、管控精細化無人化、供需對接實時化、產品服務化等方面的提檔升級。支持行業龍頭企業、互聯網企業、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建設行業性、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實現協同發展。

4.2.3 以網絡化協同構建優良健康的產業發展生態

推進研發協同、制造協同、供應鏈協同等多種網絡化協同模式,鼓勵產業聚集區和行業龍頭企業建設行業級(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協同、高效、創新的產業空間網絡體系,打造產業行業生態圈。依靠大數據支撐、網絡化共享、智能化協作,為產業生態圈賦能,帶動產業鏈上的技術、資本、人力等資源有效聚集和高效配置,實現跨產業、跨區域的協同創新,緩解傳統產業尤其是鋼鐵、建材等高耗能產業的轉型發展問題,打造快速響應市場的良好產業生態。

4.3 企業層面,注重理念革新和能力建設

4.3.1 以發展戰略為根本

數字化轉型的根本目的是推動企業實現戰略層面的長期競爭優勢,提高企業主體對外部不確定性的響應能力。成功的數字化轉型必須與企業戰略愿景和企業文化相融合,以企業戰略愿景為根本,結合實際明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方向與路徑。企業在作整體規劃時,可將企業戰略與工業互聯網體系相結合,在發展戰略層面上明確數字化轉型的定位和作用,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若干具體業務的數字化轉型策略,解構實現數字化轉型所需的一系列關鍵能力,統籌規劃、頂層設計,構建企業轉型升級優勢。

4.3.2 以企業痛點為突破

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不應一味追求一步到位和多業務同速推進,而應綜合考慮行業特點、規模、現有基礎、業務模式、資金實力、技術支持、人員配置等因素,對業務流進行梳理分析,形成清晰的流程圖譜和痛點鏈條。優先選擇需求最迫切、解決方案最成熟、部署最快速的環節為切入點,結合頂層設計,實施重點突破,助力企業提升生產經營和管理質效,加快市場需求響應與交付速度,強化商業模式創新,“以點帶面”實現生產經營活動優化提升目標。

4.3.3 以數據要素為核心

數據流是打通企業各個環節的關鍵,智能化的過程實質上是在業務流程抽象和基礎數據積累基礎上的優化過程,數字化轉型方向、路徑與能力,最終體現在業務流與數據流的疊加和動態協同,這是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基本前提,也是確保企業在結構化框架下進行準確高效運行的關鍵。企業在實施數字化轉型時,應統籌規劃企業數據資源,確保數據能夠根據業務應用需求實現無縫集成,統一規劃、統一存儲和統一管理,以數據應用創新推動業務創新變革。

4.3.4 以數字管理為保障

數字化轉型是企業在數字化條件下,發展理念、組織方式、業務模式、經營手段等全方位的變革,是與時俱進、變革創新、持續推進的動態過程。企業可以通過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等手段,推進企業管理體制的變革和創新,構建適應數字化運行的組織架構,創新投融資、協作、評估、考核、激勵和人才培養等機制,將數字化優勢通過管理體系固化到公司運營和企業文化當中,著力打造獨有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侯凱莉,陳妍,徐清祿.淺析河北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新機遇[J].中國儲運,2021(07):177-178.

【2】沈恒超.中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特點、問題與對策[J].中國經濟報告,2019(05):102-107.

【3】呂鐵.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向與路徑[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9(18):13-19.

【4】張偉東,王超賢,孫克.探索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路徑[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19(09):31-34.

猜你喜歡
數字化轉型十四五河北
河北頂呱呱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高?!笆奈濉币巹澲袑W科建設要處理好五對關系
中輝大鵬數字電視公司“十四五”發展規劃
河北:西洋樂器暢銷海外
孫婷婷
試論融合創新思想對新時期圖書策劃和營銷的指導作用
《華盛頓郵報》轉型的實踐與借鑒
我國出版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困境與對策
傳統雜志的數字化轉型與融合發展
中學英語園地·教學指導版(2008年4期)2008-05-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