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制備及臨床應用效果

2021-12-08 01:22湯輝
粘接 2021年11期
關鍵詞:穩定性溫度

湯輝

摘 要:針對聚桂醇泡沫硬化劑泡沫穩定性差的問題,提出改變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制備條件提升其穩定性。以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半衰期為指標,探討了制備溫度與時間對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穩定性影響。證實溫度和制備時間是影響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的主要因素,低溫和快制備更利于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的穩定;當后處理的溫度為5℃、制備時間為10 s時,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半衰期(FHT)分別為(109.45±0.68)s和(94.33±2.19)s,此時聚桂醇泡沫穩定性最佳。

關鍵詞: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穩定性;溫度

中圖分類號:TQ460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1-5922(2021)11-0032-04

Prepara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of Polidocanol Foam Sclerosing Agent

Tang Hui

(The People s Hospital of Yuechi County, Guang an 638399, China)

Abstract:For the problem of poor polycinol foam stability of the polycinitol foam sclerosing agent,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of polycinol foam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its stability. The half-life? period of the polycinitol foam sclerosing agent was used as the index, the effect of the prepa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on the stability of the polycinitol foam stiffener was discussed. It is confirmed that temperature and preparation time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polyguiol foam scleroser, and low temperature and fast preparation are more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of polycinol foam scleroser. When the posttreatment temperature was 5℃ and the preparation time was 10s, the polyguiol foam scleroser half-life period (FHT) was (109.45±0.68) s and (94.33±2.19) s? respectively, when the polyguiol foam stability was optimal.

Key words:polycininol; foam sclerosing agent; stability; temperature

泡沫硬化劑常用于治療脈管畸形,具有用量少,作用時間長,不易引發并發癥的特點,受到了患者們的好評。而我國也在泡沫硬化劑應用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如楊錦等(2020)通過對泡沫硬化劑與傳統手術治療下肢大隱靜脈曲張的衛生經濟學進行比較,證明了泡沫硬化劑的經濟實用性[1];劉佳等(2021)則研究了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不良反應與并發癥[2];以上研究成果皆證明了泡沫硬化劑用于臨床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指出了泡沫硬化劑穩定性影響著其硬化效果和術后并發癥的產生。因此,提升泡沫硬化劑穩定性能是目前具有重要意義的研究課題。目前我國對泡沫硬化劑穩定性研究較少,對影響硬化劑穩定性的因素知之較少?;诖?,本文以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了制備溫度和制備速度對其穩定性能的影響,為提升泡沫硬化劑穩定性提供數據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劑與儀器

主要試劑:聚桂醇溶液。

主要儀器:醫用硅膠三通旋塞閥(河南錦若康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一次性無菌塑料注射器(10 ml,山東朱氏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低溫恒溫槽(GIPP-DC-3006,上海繼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恒溫培養箱(DHP-9054B,山東博科再生醫學有限公司 )。

1.2 試驗方法

參照Tessari法(渦流技術)制備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具體步驟如下:

(1)用醫用硅膠三通旋塞閥架將兩支一次性注射器連接,在連接時要注意兩支注射器間的角度為90°。

(2)按照液氣比1∶4抽取一定體積的聚桂醇注射液(一支注射器中抽取一定體積的聚桂醇注射液,另一支注射器中抽取聚桂醇注射液4倍體積的空氣)。然后將兩支注射器來回推注5次(一支注射器來回推注算作1次)。

(3)減小三通閥通道,繼續來回推注10次。推注結束后,得到穩定均一泡沫,此泡沫即為聚桂醇泡沫硬化劑。

1.3 制備條件對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穩定性影響

泡沫半衰期用于評價泡沫穩定性。具體指泡沫析出液體體積量達二分之一制備體積所用的時間。

1.3.1 溫度對聚桂醇泡沫穩定性影響

(1)預處理溫度對聚桂醇泡沫穩定劑的影響。改變聚桂醇泡沫制備前溫度,記錄隨預處理溫度的變化,聚桂醇泡沫在室溫條件下半衰期變化情況。具體步驟:①在GIPP-DC-3006型低溫恒溫槽中倒入適量雙蒸水,然后將低溫恒溫槽溫度調節至5℃;②待溫度下降至5℃后,將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制備裝置放入低溫恒溫槽中,使裝置內聚桂醇注射液和空氣完全置于水面以下,開始計時;③在低溫恒溫槽中處理10 min后,立即在低溫恒溫槽中推注注射器,制備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將三通閥與盛有泡沫的注射器進行分離,使其保持為垂直狀態,將其置于室溫條件下,開始計時。待注射器內開始出現析水現象,硬化劑液體量達到原有液體體積的一半時,停止計時。該時間即為半衰期;④由同一個工作人員進行5次操作,記錄聚桂醇泡沫半衰期;⑤分別測定預處理溫度為15、25、35、45、55和65℃的聚桂醇泡沫穩定劑半衰期。

(2)后處理溫度對聚桂醇泡沫穩定劑的影響。①在GIPP-DC-3006型低溫恒溫槽中倒入適量雙蒸水,然后將低溫恒溫槽溫度調節至5℃。待溫度達到設置溫度,取出液體裝入燒杯,放入恒溫培養箱內,維持水溫;②按照常規方法,在室溫條件下制備聚桂醇泡沫穩定劑,然后將裝有泡沫穩定劑的注射器直立放入恒溫培養箱內的液體中,放置時使裝置內硬化劑和空氣完全置于水面以下,注射器開口位于液平面上,開始計時;③待注射器內開始出現析水現象,硬化劑液體量達到原有液體體積的一半時,停止計時。該時間即為半衰期;④同樣的操作進行5次, 記錄泡沫半衰期;⑤分別測定后處理溫度為15、25、35、45、55和65℃的泡沫穩定劑半衰期。

1.3.2 制備速度對聚桂醇泡沫穩定性影響

①按照Tessari法制備聚桂醇泡沫硬化劑步驟連接試驗器具,并根據需求抽取空氣和聚桂醇注射液;②在室溫條件下,10 s推注10次制備聚桂醇泡沫穩定劑。然后將裝有泡沫穩定劑的注射器與三通閥分離,垂直置于室溫條件下。待注射器內開始出現析水現象,硬化劑液體量達到原有液體體積的一半時,停止計時。該時間即為半衰期;③同樣的操作進行5次, 記錄泡沫半衰期;④分別測定制備速度為15 s/(10次)、20 s/(10次)、25 s/(10次)和30 s/(10次)的泡沫穩定劑半衰期。

1.4 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對靜脈曲張的臨床效果

①提前對患者做好相關術前檢查并對患者靜脈曲張情況拍照記錄。向家屬說明相關治療方案,并交代注意事項,家屬簽署相關手續;②提前放松腓腸肌,使曲張靜脈充分暴露。將靜脈留置針與皮膚保持30°角以頭尾向穿刺反流隱靜脈主干、曲張淺表靜脈。待回血后,用透明敷貼把針頭固定在皮膚上,在與穿刺點距離10 cm的地方再次選擇穿刺點。留置針穿刺情況如圖1所示;③讓患者在治療床仰臥,然后在足背部靜脈穿刺進去留置針,并在腳踝部位扎上一個壓脈帶。之后將多功能數字減影機調節至DSA(血管造影)模式,并注入造影劑進行患肢深靜脈造影,待深靜脈通暢后,松開止血帶,并將患有靜脈曲張的肢體墊高;④在X線透視引導下,注入對比劑讓整條預治療血管充盈,然后注入剛制備的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在周圍軟組織襯托下,讓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完全置換曲張靜脈內的對比劑。當泡沫匯入深靜脈入口時立刻停止注射。

2 結果與討論

用統計學分析在不同預處理溫度和后處理溫度條件下聚桂醇泡沫半衰期變化。數據用SPSS19.0軟件包分析,“P<0.05”表示顯著相關,存在統計學意義。

2.1 溫度對聚桂醇泡沫穩定劑影響

2.1.1 溫度變化對聚桂醇泡沫穩定性影響

表1為聚桂醇泡沫半衰期隨溫度變化情況。對數據進行Pearson相關性檢驗分析,預處理組分析結果r=-0.983。P=0.000<0.05,證明預處理溫度與泡沫穩定性相關;隨溫度的降低,聚桂醇泡沫半衰期越長。后處理組分析結果r=-0969。P=0.000<0.05,這就說明聚桂醇泡沫半衰期隨溫度的升高而慢慢的變短。當后處理的溫度為5℃時,泡沫半衰期最長,此時聚桂醇泡沫半衰期為(109.45±0.68)s。

2.1.2 聚桂醇泡沫制備前后溫度對泡沫穩定性影響

由表1可知,當溫度恒定為25℃時,預處理組和后處理組泡沫半衰期差異不顯著(P>0.05);當溫度超過25℃時,后處理組半衰期比預處理組半衰期短(P<0.05);當溫度小于25℃時,后處理組半衰期長于預處理組(P<0.05)。

2.2 制備時間對聚桂醇泡沫穩定性影響

圖2為不同制備時間下泡沫半衰期變化趨勢。由圖2可知,隨制備時間降低,聚桂醇泡沫半衰期隨之降低。各組間泡沫半衰期Pearson相關性檢驗分析結果r=0.983。P=0.000<0.05,這就說明制備泡沫時用時越長,聚桂醇泡沫半衰期越短。當制備時間為10 s時,泡沫半衰期最長,此時半衰期為(94.33±2.19)s。

2.3 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對靜脈曲張臨床治療效果

圖3為經聚桂醇泡沫硬化劑治療靜脈曲張3個月后的效果圖。由圖3可以看出,治療前的患肢肉眼可見靜脈曲張現象,且局部伴有色素沉著;經過聚桂醇泡沫硬化劑治療后,靜脈曲張現象消失,但局部仍然可以看到淺淡色素沉著。證明聚桂醇泡沫硬化劑對靜脈曲張治療效果良好,可用于靜脈曲張的臨床治療。

3 結語

本試驗采用Tessari法制備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研究了前處理溫度、后處理溫度、制備時間對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的穩定性能影響。探討了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用于臨床治療的效果。得到以下結論:

(1)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穩定性受溫度影響較大, 且制備前溫度處理與制備后溫度處理對其穩定性存在明顯差異。前處理隨溫度降低,聚桂醇泡沫半衰期越長;后處理隨溫度的升高聚桂醇半衰期減短。當后處理的溫度為5℃時,聚桂醇泡沫穩定性較佳,此時其半衰期為(109.45±0.68)s。

(2)聚桂醇穩定性同時受制備前、后溫度變化影響。以25℃為臨界點,當溫度為25℃時,預處理組和后處理組半衰期差異不顯著(P>0.05)。當溫度大于25℃,預處理組穩定性高;當溫度小于25℃,后處理組穩定性高。

(3)聚桂醇泡沫半衰期隨制備時間的增加而降低。當制備時間為10 s時,聚桂醇泡沫半衰期最長,此時半衰期為(94.33±2.19)s。

(4)聚桂醇泡沫硬化劑用作臨床試驗表明,聚桂醇泡沫硬化劑能有效緩解患者靜脈曲張現象,臨床效果明顯,可以用于靜脈曲張的治療。

參考文獻

[1]楊 錦,陳云玲,郭偉昌,等. 泡沫硬化劑與傳統手術治療下肢大隱靜脈曲張的衛生經濟學比較[J]. 介入放射學雜志,2020,29(12):1 235-1 239.

[2]劉 佳,劉麗萍. 泡沫硬化劑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不良反應與并發癥研究進展[J]. 現代醫藥衛生,2021,37(05):766-769.

[3]李 鑫,彭 威,劉海金. 靜脈畸形的泡沫硬化劑治療[J]. 贛南醫學院學報,2021,41(03):235-240.

[4]王玉濤,宋奎全,張幼雯. 消炎膏治療下肢靜脈曲張泡沫硬化劑聯合手術治療后血栓性淺靜脈炎的臨床效果[J]. 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21,27(02):212-218.

[5]喻詩雄,陳以寬. 經導管注射泡沫硬化劑治療原發性大隱靜脈曲張[J]. 中國臨床研究,2021,34(03):413-417.

[6]冉欣宜,韓江濤,劉紀蓉,等. 超聲引導下置管聯合聚桂醇追加泡沫硬化治療非寄生蟲性肝囊腫的臨床研究[J]. 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0,4(06):214-216.

[7]陳 穎,陳 煒,方青青,等. 透明帽輔助內鏡下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劑治療13例出血性內痔的臨床觀察[J]. 上海醫藥,2020,41(09):17-22.

[8]海 鵬,侯翔波,董海軍,等. 大隱靜脈高位結扎術聯合泡沫硬化劑注射與腔內激光聯合泡沫硬化劑注射治療下肢靜脈性潰瘍療效比較[J]. 新鄉醫學院學報,2020,37(06):574-579.

[9]夏志鵬,袁 瑛,楊 希等. 振成像對靜脈畸形硬化治療中硬化劑選擇的參考價值[J].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20,40(07):873-879.

[10]姜 磊,都曉英,李 陽,等. 超聲引導下硬化治療嬰幼兒頭頸部淋巴管畸形臨床療效分析[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36(12):1-4.

猜你喜歡
穩定性溫度
獨柱墩橋梁上部結構抗傾覆穩定性分析
基于自適應神經網絡的電網穩定性預測
化開了
溫度計為什么 能測溫度?
不確定時滯系統的整體控制穩定性分析
不確定時滯系統的整體控制穩定性分析
納米級穩定性三型復合肥
非線性多率離散時間系統零動態的穩定性
一頭豬的哼哧
任意切換下的連續非線性切換系統的輸入—狀態穩定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