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研究進展

2021-12-09 13:33黃毅超黃欽強田單凌林明輝陳錦鳳
糖尿病新世界 2021年6期
關鍵詞:變異性機體血壓

黃毅超,黃欽強,田單凌,林明輝,陳錦鳳

福建省漳州市醫院內分泌代謝二科,福建漳州 363000

根據國內外相關專家學者的研究發現,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均處于持續增長的狀態, 且在糖尿病患者群體中出現合并高血壓癥情況并不少見。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該疾病的發病率也隨之升高,若患者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將會誘發機體多種器官產生病變,造成糖尿病足、糖尿病眼底病變等;若患者長期處于高血壓的狀態, 將會導致患者腦組織功能、腎功能、心功能等出現損害,甚至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1]。 特別是當患者患有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時,將會增加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概率,針對這一現狀,應當重點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診治工作,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系統疾病的患病風險。 目前臨床針對此類患者采取的治療措施種類較多,包括常規藥物治療、非藥物干預等, 不同類型臨床治療措施在臨床實際應用中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及特點, 該文將針對現階段臨床治療措施展開綜述。

1 發病機制

現階段,在臨床針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的研究中,對于其發病機制暫時沒有統一定論。 公認的因素中主要包括遺傳因素、性別因素、年齡因素、精神神經學說等,除此之外,很多專家學者認為導致1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可能為腎性高血壓,而導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產生的最主要原因可能為高胰島素血癥。 此外,也有專家學者認為導致糖尿病患者出現血壓升高的因素還包括甲狀旁腺、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高血糖、血鈣等[2]。

2 臨床特點

在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臨床指標監測的過程中,除了要對患者收縮壓、舒張壓、血肌酐、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標進行監測以外,還應當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特點從以下幾點出發加以關注:

2.1 血壓變異性較大

在臨床中, 血壓變異性主要與大動脈彈性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若血壓變異性指標越高,則會導致大動脈脈搏波速發生改變,出現波速增快的情況,同時也說明患者血管缺少良好的彈性。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通過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壓變異性進行觀察, 結果顯示此類患者血壓變異性水平出現明顯增大的情況, 該指標的增加極易導致糖尿病患者動脈硬化進程的加快[3]。 另有研究發現,當患者患有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以后,其頸動脈斑塊會出現增多的情況,另外對其動脈內-中膜厚度進行測量,可以明顯發現有增厚的情況, 結果顯示患者存在患有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 一旦發生頸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在對患者實施臨床診治的過程中可以優先使用CCB 或RAS 復方制劑進行治療。

2.2 血壓晝夜節律異常

健康人群的血壓晝夜水平存在一定的節律性,通常情況下會變現為白晝血壓指標較夜間血壓指標略高。 一些專家學者通過利用無創動脈血壓檢測儀對研究對象實施血壓的動態監測, 其結果均顯示在夜間時收縮壓指標上升較為顯著。 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現血壓晝夜節律異常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導致其出現的原因可能為患者患病后,心臟功能以及心臟結構出現異常。 因此針對此類患者,在實施臨床診治時, 應當將治療的重點放在24 h 平穩降壓這一環節,使血壓晝夜節律得到良好恢復,促進機體的改善。

2.3 心率變異性下降

通常情況下, 迷走神經對機體心率變異性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若迷走神經出現異常,則會導致心率變異性發生變化,出現下降的情況。 特別是在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展開臨床研究后, 發現該指標存在明顯下降的問題,進而易發生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等疾病。 根據大量臨床實踐研究發現,若對患者行動態心電圖心率變異性監測, 可以顯著減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發生, 也能夠有效降低患者因惡性心律失常而造成的猝死問題。 因此為了進一步提升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診治效果,促進預后效果的改善,重點應當對其心臟植物神經功能損害程度進行有效判斷,并施以針對性的診治措施。

2.4 血尿酸水平的變化

對于代謝綜合征、心血管系統疾病、糖尿病等疾病來講,高尿酸血癥為其中典型的危險因素。 若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存在血尿酸水平顯著升高的情況,則將會對其腎功能損傷帶來進一步危害[4]。

3 常見治療方法

3.1 藥物治療

3.1.1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管緊張素II 受體拮抗劑臨床中常用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主要包括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 此類藥物主要針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患者進行治療,同時也是1 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時的首選藥物[5]。 另外血管緊張素II 受體拮抗劑主要包括氯沙坦等, 在運用此類藥物進行臨床治療時, 能夠有效避免因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而出現干咳等不良反應, 因此在臨床上更加適合糖尿病腎病患者或服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出現咳嗽的患者。 針對高血壓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應當首選此類藥物進行降壓,對腎臟、心腦等器官還可產生一定的保護作用[6]。根據相關研究發現,針對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阿替洛爾聯合卡托普利進行治療, 效果顯著高于單一使用阿替洛爾治療的患者,同時血糖指標、血壓指標均較單一使用組更低,具有較高的安全性[7]。

3.1.2 鈣離子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主要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臨床中應用該藥物進行治療時,其主要作用機理為:藥物經過拮抗鈣離子以后,進入到機體細胞之中,使血管痙攣得到緩解,從而將血壓指標控制在平穩狀態[8]。 另外鈣離子拮抗劑也是治療高血壓合并糖尿病二線降壓藥物中的一種。 在特定情況下,將其與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聯合應用, 能夠有效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升[9]。 根據相關研究發現,在對104 例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治療的過程中, 將其平均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展開對比研究,結果顯示,接受依那普利與氨氯地平片聯合治療的52 例觀察組患者,其肌酐水平、血壓指標、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運用方法治療具有一定的可行性[10]。

3.1.3 中醫治療隨著我國中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在對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診治過程中, 也逐漸開始運用中醫藥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產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自身機體先天不足,或飲食不節,或精神失調,因此在實施臨床治療的過程中可以運用中醫辨證療法, 從而對患者疾病產生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臨床診治措施。 根據相關臨床實踐研究發現,在對86 例糖尿病患者實施臨床診治過程中,針對痰濕中阻證、肝腎陰虛證、氣陰兩虛證、陰陽兩虛證、 偏陽虛證的患者分別配以不同的中藥方劑,其結果顯示:接受中醫辨證治療聯合常規西藥治療的43 例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明顯高于單純應用西藥治療的患者, 可見中醫治療方法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11]。

3.2 非藥物干預

3.2.1 心理干預患者患病后往往會因病情反復、 長期用藥等因素造成心理狀態不佳, 從而出現多種負面情緒,導致其治療依從性下降,更加不利于機體的恢復。因此在對患者實施常規藥物治療的過程中, 還應當重點對其心理狀態變化進行密切關注和有效干預, 使之不良情緒能夠得到良好的宣泄[12]。 通常情況下,在對患者實施心理干預時,普遍會先加強溝通,對其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加以了解,并采取針對性的心理干預[13]。 若患者因對疾病產生的原因不夠了解而出現恐懼心理,則在實施心理干預時可以加強健康宣教工作; 若患者因病情反復而出現焦慮的心態, 則在實施心理干預的過程中應當將重點放在心理疏導上, 并列舉臨床典型案例[14]。 另外可根據患者興趣愛好為其播放適合的音樂,使之負面心情得到良好緩解。 根據相關臨床研究發現,在對患者在接受心理干預后,其臨床治療依從性、負面情緒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未接受心理干預的患者,由此可見心理干預的應用價值顯著。

3.2.2 運動干預對于老年慢性疾病來講, 加強體育鍛煉是康復治療的重要措施。 在對患者實施運動干預時,應當從老年患者角度出發, 根據其自身機體特點進行運動干預方案的設定。 例如:日常運動強度不宜過大,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做起, 循序漸進, 并以有氧運動為主,可進行太極拳、八段錦、散步等運動[15]。 另外需指導患者的日常體育鍛煉,切勿在過激、過飽狀態下開展。且糖尿病患者應當每天保持半小時左右的體育鍛煉,但需注意運動應適量,避免出現低血糖的問題。 通過對患者實施運動干預,可以使患者肌肉得到良好鍛煉,并且促進機體血糖指標的良好控制, 因此在臨床應用中較為常見,也得到了許多患者及其家屬的認可[16]。

3.2.3 飲食干預慢性疾病的產生與錯誤的生活習慣有關,特別是很多患者在飲食中經常攝入高鹽、高糖、高油類食物,導致機體代謝紊亂,血糖、血壓指標升高,對自身機體產生了嚴重影響。 為使患者病情能夠得到更好的穩定,在實施臨床診治的同時,應當加強對患者的飲食干預工作。 ①對于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講,在日常飲食中應當將每日鹽的攝入量控制在6 g 以下。②針對有不良嗜好的患者,應當戒煙戒酒。 ③指導患者飲食不宜暴飲暴食,且應當適當控制體重,在飲食中遵循膳食合理搭配的原則, 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應當避免高升糖指數食物的攝入, 多補充膳食纖維、 適當食用水果, 減少飽和脂肪酸的攝入, 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并適當補充維生素,使機體處于營養均衡的狀態。根據相關研究發現[16],高血壓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飲食干預后,血壓、血糖水平均得到良好改善,同時生活質量也有顯著提升。

綜上所述, 老年高血壓合并糖尿病在臨床中的發病率正處于逐年增長的態勢, 在對患者實施臨床治療的過程中,應當從疾病的發病機制出發,深入了解患者的患病因素, 并結合其臨床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及防護措施。 利用藥物治療的方式,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藥物指導, 使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另外,為患者配以科學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可以從飲食、心理運動等多方面實施干預,使其在接受治療的同時,逐漸培養出良好的生活習慣,促進血糖水平以及血壓水平得到良好控制, 對進一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猜你喜歡
變異性機體血壓
Ω-3補充劑或能有效減緩機體衰老
穩住血壓過好冬
血壓偏低也要警惕中風
某柴油機機體的設計開發及驗證
血壓的形成與降壓
大型臥澆機體下芯研箱定位工藝探討
咳嗽變異性哮喘的中醫治療近況
清肺止咳湯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貼貼敷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40例
控制血壓刻不容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