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京奧運會女運動員媒介形象呈現
——以《人民日報》微信報道為例

2021-12-10 02:11畢維娜馬月飛
視聽 2021年12期
關鍵詞:人民日報特質議題

畢維娜 馬月飛

2021年東京奧運會期間,眾多女運動員脫穎而出,女運動員議題的報道也隨之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已有研究顯示,媒體常將女運動員塑造為美麗、感性的女性形象,這些形象無疑扭曲了公眾對女運動員們的認知。

當前媒體對女運動員的形象呈現如何?本文以《人民日報》紙媒及微信平臺為例進行分析?!度嗣袢請蟆纷鳛橹袊闹髁鞔髨?,其對女運動員形象的塑造,既表現了官方對性別平等觀念的推廣程度,也對其他媒體和公眾起著導向作用。在微信成為公眾主要信息獲取渠道的當下,本文以《人民日報》紙媒及其微信報道為例,試圖回答以下三個問題:其關于女運動員的報道呈現出哪些特征?其報道塑造了女運動員怎樣的媒介形象?這些媒介形象背后隱含著哪些問題?

一、研究設計

本研究利用爬蟲工具,抓取了《人民日報》微信平臺關于女運動員的文本內容作為研究對象,其中與形象無關的報道不在本文的研究之列。樣本選取時間為東京奧運會召開期間,即2021年7月23日至2021年8月8日。研究方法為內容分析法。為進行對照,同時在該時間段《人民日報》紙媒的“奧運特刊”中檢索了女運動員報道。最后獲得的樣本數如表1所示。

表1 《人民日報》微信和紙媒女運動員報道樣本統計表

二、數據分析

(一)報道背景:突出金牌至上的報道

報道背景指報道發布的緣由及環境條件。綜合來看,微信和紙媒的報道背景分布呈現出基本的一致性,比賽勝利的背景占比最高,均超過了50%。其次為比賽失利,紙媒為20%,微信為33%。除上述兩個背景之外,紙媒突出對比賽破紀錄的呈現,而微信則更傾向于呈現與比賽無關的花絮和趣聞。進一步分析比賽勝利的背景發現,紙媒和微信都毫無例外地突出了女運動員“奪金”的報道,紙媒占比47%,微信占比44%。相比其他女運動員,媒體對奪金的女運動員更為關注。

(二)報道框架:紙媒勾連國家意識,微信強調個人敘事

在媒介建構的過程中,媒體的報道框架表明傳播者關注與報道對象有關的哪些題材,從而為媒介形象的具體內容、層面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引①。本研究的報道框架分為國家框架和個人框架。在紙媒上,使用最多的報道框架是國家框架,其中多數樣本將女運動員的比賽與國家意識相勾連,贊揚女運動員不懈拼搏、為國爭光的精神。在微信平臺上,個人框架的占比更高,為70%。個人框架主要講述運動員的競賽過程和職業生涯,淡化了“為國爭光”的意識,更多地強調了女運動員勇于突破的自我實現價值。

本研究還總結了六個文本議題,如表2所示,紙媒和微信平臺的文本議題呈現出較大的差異。在紙媒上,場上表現、運動生涯、傷病情況三個議題占比最高,運動員以外身份的議題幾乎不涉及,而是較為突出女運動員作為選手的職業身份。在微信平臺上,出現最多的三個議題是場上表現、運動生涯、運動員以外的身份,場上表現議題較紙媒明顯減少,運動生涯議題占比略高于紙媒,運動員以外身份的議題則呈現女運動員作為女兒、妻子或者母親的家庭故事,具有較大的煽情性。在該議題下,塑造了女運動員“寒門孝女”“媽媽級選手”等形象,如表2所示。

表2 《人民日報》微信和紙媒女運動員報道文本議題分布表

(三)報道立場:正面形象塑造為主

報道立場表明了媒體對報道對象所持的態度,間接地影響著公眾的認知和行為。經分析發現,《人民日報》紙媒和微信平臺對女運動員的報道立場呈現出一致性,所有的文本都是正面報道。具體表現為對比賽勝利(奪金、奪銀、奪銅、晉級)或是破紀錄的選手進行高度贊揚和肯定,對比賽失利的選手進行鼓勵和安慰,且在進行肯定和鼓勵時立場鮮明,在標題中頻繁使用“好樣的”“太棒了”“了不起”“為你驕傲”等字眼。

三、女運動員媒介形象塑造

由上文可知,《人民日報》紙媒和微信的女運動員報道肯定了女運動員的賽場拼搏,也出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的考慮塑造了女運動員的正面形象,但是相比紙媒,微信報道在對女運動員進行形象塑造的同時,強化了女運動員的生理特征和女性氣質。

(一)為國爭光的女性標簽

在奧運報道中,媒體會不自覺地將本土運動員與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捆綁在一起,將運動員塑造為“奧運英雄”②。如前文所述,《人民日報》的很多女運動員報道中使用了國家框架,將女運動員的成績上升到了為國爭光的高度,但卻鮮少將其描繪為“英雄”。新聞文本通常顛覆運動員的常規稱謂以顯示運動員的英雄形象③,而文本中對女運動員的稱謂多為“姑娘”“媽媽級選手”“妮兒”,而同期對男運動員的稱謂則有“領軍者”“紀錄收割機”??梢?,《人民日報》在奧運報道中更傾向于將男性塑造為英雄,而女運動員的女性標簽更加明顯,性別差異可見一斑。

(二)視覺奇觀下的被看者

穆爾維認為在一個由性別的不平等所安排世界中,女性承受著男性的凝視,不斷地被看和被展示④。女性的這種被看和被展示在《人民日報》微信對女運動員的報道中隱約可見。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多項目均獲獎的前提下,強化對具有較強觀賞性運動項目的報道,如跳水、體操、平衡木,突出與傳統女性形象一致的高雅和優美;二是報道中呈現的女運動員形象的圖片突出其身體的某一局部,如在《朱雪瑩、劉靈玲包攬女子蹦床金銀牌》中,圖片放大了女運動員的腿部;三是圖片呈現女性化的非運動員形象,如關于全紅嬋的報道中,呈現了全紅嬋小時候涂口紅戴紅花的表演照。在這些樣本中,女運動員美麗、性感、可愛,處于被看者的位置,成了視覺“奇觀”。

(三)感性柔弱的女性特征被強化

傳統的社會性別文化規定,“男性應該是剛強、支配或主動的;女性則應該是溫柔、被動、依賴或者感性的”⑤。在《人民日報》微信報道中多少帶有一點這種刻板印象,女運動員有時會被突出其感性柔弱的一面。在本應突出運動員力量和運動技能的文本中,時常充斥著“掩面而泣”“淚流滿面”“噙著淚水”等字眼。而在圖片中有時也會呈現女運動員哭泣的形象,如《這幾天,中國奧運健兒熱搜逐漸“走偏”》中用大尺寸動圖呈現了舉重運動員李雯雯哭著靠在男性教練懷里撒嬌的場景。通過一系列的形象塑造,女運動員作為運動員的身份屬性被弱化,而作為女性的溫順、依賴、感性等特征被加強。

四、女運動員的媒介形象分析

《人民日報》微信對女運動員的報道體現了兩面性,一方面報道女運動員作為職業選手取得的成績,另一方面跳脫出運動員的職業,從女性的平常視角加以報道。

(一)職業化形象:突出表達性特質

媒體對女運動員性格特質的描述一般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與運動能力相關的工作特質,另一類是與運動員身份無關的表達性特質⑥。本研究通過文本分析發現,《人民日報》微信的報道在對女運動員具有的特質進行描繪時,通常會使用表達性特質,描述詞包括“純真”“開朗”“懂事”“萌”等,而表達性特質削弱了公眾對女運動員職業化的認知??梢?,《人民日報》微信對女運動員進行報道時選擇性地弱化了其與運動能力相關的特質,而突出了與其個性、外貌有關的特質。究其原因,《人民日報》微信在報道中未擺脫固有性別觀念的限制。

(二)生活化形象:身體符號被消費

《人民日報》微信在對女運動形象的建構中也出現了一種愈發娛樂化的傾向,在報道女運動員的職業身份之外,也突出了其生活化形象。據文本分析,這些生活化形象通過兩種手法來建構,一種是以文字符號突出女運動員的家庭生活,將其放在母親、妻子、女兒的角色中加以論述,另一種是以圖像符號突出女運動員的身體特征。前者容易誤導網絡用戶關注其私生活,后者則將女運動員置于“被看”的位置,迎合并助推網絡用戶消費女運動員的身體符號。例如,《人民日報》微信在《這幾天,中國奧運健兒熱搜逐漸“走偏”》中所用的圖片聚焦了唐茜靖嘟起的紅唇和孫穎莎Q彈的臉,引來用戶大呼“看不夠”?!度嗣袢請蟆肺⑿烹S后又發文《全紅嬋回國后的畫風,可可愛愛》,呈現了全紅嬋涂口紅戴紅花的童年照,媒體為滿足網絡用戶視覺化需求對女運動員身體符號的消費可見一斑。

五、結語

本文以《人民日報》紙媒、微信的報道為研究樣本,運用內容分析法,分析了其對東京奧運會期間女運動員形象的塑造,發現《人民日報》紙媒在對女運動員進行報道時較為審慎,能呈現女運動員的職業形象,在倡導男女平等方面,符合公眾對主流大報的期待。而《人民日報》微信平臺的女運動員報道雖為正面,但背后隱含著些許性別差異,這也體現出在融媒體時代主流媒體與時俱進的報道思路,即同一媒體因不同發布平臺的定位不同,針對各自的受眾群體進行差異化報道,以滿足不同群體的需求。

注釋:

①陳璐.新時期境外媒體對中國運動員形象的建構研究[J].新聞前哨,2016(11):20.

②③張雨晨.我國奧運報道的“英雄敘事”研究——以《體壇周報》里約奧運報道為研究對象[D].蘇州:蘇州大學,2017.

④Mulvey L.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J].Screen,1975(3).

⑤劉利群.社會性別與媒介傳播[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4:17.

⑥伏晶.《人民日報》(2008-2015)中國女運動員媒介形象研究[D].北京:中國傳媒大學鳳凰傳媒學院,2014.

猜你喜歡
人民日報特質議題
21世紀以來中國歌劇批評若干重要議題述論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癡顛狂怪”特質
例談群文閱讀中議題的確定
70年中國政治學議題變遷與轉向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淺析微廣播劇有效傳播的三大特質
論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