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建設水域救援專業隊的思考

2021-12-10 00:02王靖元
消防界 2021年21期
關鍵詞:水域訓練消防

摘要: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結合日常工作,分析總結了當前基層消防站水域救援存在的問題,指出當前基層消防站水域救援技術存在的裝備配備落后、人員訓練不足、人裝結合不佳和救援不規范四大問題。隨后,提出了基層消防站建設水域救援專業隊的整體思路,從裝備器材配備、訓練場地建設、訓練、考核、評定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消防;水域;專業隊;裝備;訓練

近年來,我國多次發生水上遇難事故。尤其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類水上社會活動增多,劃龍舟等娛樂活動中出現溺亡時有發生。2019年3月17日,河北滄州河間子牙河發生兩船相撞導致其中一艘船側翻,造成6名群眾落水死亡;2019年5月23日,貴州省黔西南州貞豐縣一艘自建橫渡船在北盤江發生傾覆,造成10人死亡、3人失蹤;2019年6月14日,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陽鎮黃桑田村一艘龍舟訓練船在?陽河縣城區段訓練過程中不慎翻船,造成1人死亡。隨著職業化、專業化發展,打造水域救援專業隊伍,提升消防救援隊伍的水域救援能力已經成為一個時不我待的課題。

一、水域類型

水域的類型決定了水域救援專業隊能力建設的環境背景,會直接影響水域救援能力的建設。消防部隊負責處置的水域事故是除海事部門管轄以外的內陸水域事故[1]。因此,在建設消防救援隊伍水域救援專業隊時,救援水域主要指內陸水域。

內陸水域,根據水流速度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首先,靜水救援,指在無風、無水流動等水域中的救援行動,常見于水庫、池塘、游泳池等人造水體。其次,緩流水域救援,指在水流速度0.1—0.8m/s之間的水域開展的救援行動,常見于江河、湖泊。最后,急流水域救援,指在水流速度0.8m/s以上的水域開展的救援行動,常見于江河洪峰過境、大壩決堤或山間激流[2]。根據救援空間不同,又可以分為水面救援和水下救援(潛水救援)。進一步細分,又有冰面救援、沼澤地救援和洞穴潛水救援。此外,水域救援可能面對的救援背景是地震、強降雨等自然災害誘發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因此,建設水域救援專業隊時,專業救援技能要緊緊圍繞可能面對的災害背景。

二、消防站水域救援技術存在的問題

(一)裝備配備落后

總體而言,當前消防救援隊伍配備的水域救援裝備已不能滿足消防救援隊伍日益增長的水域救援需求。

1.裝備配備不系統

目前,普通消防救援站配備的水域救援裝備主要有普通救生衣、拋投器、水面漂浮繩、救援漂浮板、橡皮艇沖鋒舟、潛水套裝和機動泵。大多數單位沒有配備急流洪水救援裝備,或者配備了相關裝備器材但類型和數量不全。如配備了急流洪水救援裝備,但缺少急流洪水救援專用救生衣(PFD)、拋繩包;配備了潛水裝具,但因維護不當、年久失修,出現潛水服老化、三聯表損壞等。

從2017年公安部消防局在重慶組織的全國水域救援技術培訓班上,各總隊參訓人員攜帶的救援裝備情況即能窺一斑而知全豹。經過三年過渡期的專業建設,水域救援裝備配備情況雖有所改善,但個別總隊仍存在使用老款普通救生衣,這在下水后根本無法使用;許多總隊配備的水域救援頭盔、水域救援靴等不符合要求,個別單位直接使用靜力繩代替水域救援拋繩包[3]。

因裝備配備不系統,導致消防員救援失敗甚至犧牲的案例比比皆是。如2014年7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爾塔拉自治州博樂市博爾塔拉河濱河公園水閘事故救援,因消防員將救援繩直接捆綁在身上,導致身體在急流的沖擊下被救援繩拉入水中時不能快速脫離救援繩而犧牲。

2.器材不符合要求

一是救援裝備的設計不滿足救援要求。如救生衣,救援專用救生衣要求浮力不小于100N,要能同時承受兩個人的重量,同時還要有快卸裝置。但當前消防配備的救生衣,既不能同時承受兩個人的重量,更沒有快卸裝置,這是消防員在救援過程中屢次將救援繩捆綁在身上的原因之一。

二是個人防護裝備型號不合體。比如鞋子型號不合腳,干式保暖服偏大不能防進水或偏小勒得太緊導致穿著人員脖子、袖口出現淤青。

三是器材互不搭配。如救援繩繩徑過大,其他器材如滑輪、緩降器等不能配套使用。

3.缺少一些先進的特種器材

基層消防站絕大多數的水域救援任務是打撈,而救援過程中常面臨的實際困難是溺亡人員的定位。因為能見度低于2米,救援人員就很難尋找到水中的物體。

目前,基層消防站打撈失蹤人員大多用錨鉤打撈,這種方法比較落后,不僅效率低、失敗率還高,遇到水下障礙物時,錨鉤還可能因鉤到障礙物而無法收回,經常遭受人民群眾質疑,給消防救援工作的開展造成不利影響[4]。因此,配備水下打撈機器人、水下聲吶定位裝備等特種器材非常有必要。此外,水域救援常見的一種災害情形是山洪和泥石流,需要實施封堵、清淤、疏導等作業,而消防救援隊伍缺少大型的機械設備,很多時候僅靠有限的人力根本無法完成任務。因此,配備裝載、挖掘等大型機械設備也非常有必要。

(二)人員訓練培養不足

1.水域救援基本理論和理念落后

由于缺少相關的培訓,許多基層消防指戰員尚未掌握水域救援的基本理論,救援理念落后。在救援過程中,要么畏首畏尾,不敢放開手腳實施救援,站在岸邊冷眼旁觀,束手無策;要么盲目操作,逞個人英雄主義,輕則救援失敗,重則出現人員傷亡。比如2018年6月23日,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烏尊鎮的洪水救援,救援人員搭設的繩橋與洪水流向成90度垂直,救援人員沿繩索攀爬至繩索中段時,在救援人員自身重力的牽引下,繩索形成一個死亡“V”字形,救援人員身體沒入水中,在洪水的沖擊下救援人員進退兩難,自身陷入險境。再如,救援人員編組隨意,人員職責分工不明確,救援過程中既沒有在上游方向設置安全員,也沒有在下游方向設置攔截區等。救援過程中可能從上游飄來障礙物,施救者因沒有提前得到預警而出現危險或救援失敗。而一旦救援失敗,施救者、被救者很可能被水流沖走。2011年重慶嘉陵江上躉船側翻事故救援中,鋼繩突然斷裂,導致救援人員和被困人員全部落水,所幸11名落水人員在下游20公里處全部被救上岸。救援過程中,消防指戰員不能指望都有這種幸運而不做預防。

2.訓練不夠系統

發達國家水域救援技能要求掌握靜水救援技術、急流洪水救生技能、潛水救援技術和水面救生設備操作技能,而我國當前消防救援隊伍關于水域救援需掌握的技術并沒有明確的規定,導致基層消防站水域救援訓練不系統、不規范。

首先,訓練科目單一。一些總隊的水域搶險救援訓練還僅僅停留在如何駕駛操作沖鋒舟,對指戰員的游泳基本功、各種救援裝備的使用訓練和實戰模擬演練較少。[5]

其次,訓練不夠系統全面。絕大多數基層大中隊未組織開展游泳、急流、舟艇、潛水等系統性專業訓練。參加2017年重慶全國水域救援技術班的參訓學員中,26%的學員摸底測試不合格,80%的學員沒有開展過系統的急流救援訓練,僅有24%的學員具有摩托艇駕駛員適任證書,個別學員繩索系統繩結基礎較差。據筆者發放的調查問卷統計顯示,基層消防站有34.8%的消防員不會游泳。雖然會游泳的消防員占65.2%,但所有會游泳的消防員全部屬于自學,單位組織學會游泳的人員占比為零。這說明以比武為導向,長期停留在九項基礎體能、九項基礎操法訓練上的訓練模式、訓練內容,難以滿足新時代消防救援的實際需求。

最后,新訓、補訓、輪訓未形成制度化。以潛水員培訓為例,許多消防站的潛水員自潛水員培訓結束后就再也沒有開展過潛水訓練,有的潛水員甚至自拿到潛水員證到退伍前,再也沒有潛過水。因新訓、補訓、輪訓制度的缺失,導致新潛水員培訓斷斷續續,老潛水員長期徘徊在專業技術底層,消防救援隊伍幾乎沒有培養出自己的教練師資隊伍。這部分潛水員雖然經過專業的培訓,但長時間未參加過復訓,其專業技術能力是否保持也是一個問題。

3.能力認證工作缺失

針對水域救援技能,消防救援隊伍目前還沒有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能力認證體系,無證操作等現象較為普遍,消防員水域救援能力水平層次沒有得到明顯劃分。據問卷調查統計,基層消防站會駕駛沖鋒舟的消防員占86.7%,有沖鋒舟駕駛證的消防員卻只有66.7%;參加過急流洪水救援培訓的消防員占13.3%,擁有急流洪水救援技能認證證書的消防員占比卻為零。即使擁有沖鋒舟駕駛證,證件考核的規范性、證件的公信力也參差不齊,難以準確衡量得證人員的真實水平。

此外,相同的救援技能理應根據能力要求的難易程度劃分不同的認證等級,用以甄別不同能力水平的消防員,并根據消防員的能力水平開展相應等級的救援技能訓練和人才的選拔,如急流洪水救援。而實際情況是,因為缺乏能力認證體系,一方面消防救援隊伍往往將剛參加過急流洪水救援培訓的消防員的能力等同于多次參加過不同等級急流洪水救援培訓的消防員的能力,另一方面遲遲沒有形成自己的師資力量和教練隊伍,相關培訓常依托社會救援技術培訓機構。

4.參訓人員未分等級分科目訓練

因為缺乏能力認證體系,崗位練兵成為一句空話,最終消防救援隊伍訓練存在不管實際情況,不實事求是的現象,專業技能的訓練更是如此。比如游泳是一切水域救援技能的基礎,但基層消防站往往不組織游泳訓練,致使不會游泳的消防員仍然不會游泳。無論會駕駛橡皮艇沖鋒舟的消防員駕駛技術如何,消防站在組織水域救援訓練時,都只局限于最簡單的沖鋒舟駕駛,而不做更進一步的學習和訓練。

(三)人裝結合不佳

人裝結合不佳不僅出現在水域救援領域,更是當前消防站普遍存在的現象。一方面人為將裝備訓練和技術訓練分開,另一方面在大比武的導向下,未開展相關專業訓練,導致消防指戰員不會使用相關裝備器材。比如筆者調研的某個消防站,該站配備了一套急流洪水救援個人防護裝備,但因為從未開展過急流洪水救援培訓,消防站中沒有人知道該裝備如何使用,再加上這套裝備配備不齊全,沒有急流洪水救援專用救生衣和拋繩包,即使有人參加過急流洪水救援培訓,也無法使用這套裝備開展相關訓練。還有一個消防站,其防墜落裝備配備了五六年,絕大部分器材的包裝都沒有拆封,消防員甚至都不知道其中一些器材的名稱。更有甚者,有些日常接處警應用頻率不高的器材,如鑿巖機、生命探測儀,因上級下達的訓練科目、訓練要求、訓練導向不涉及這部分器材,消防站往往都沒有機會使用,有的器材存在購置進來后一直擱置到淘汰,或者救援時不會用、用不好,人裝結合不佳可見一斑。

(四)救援不規范

一是救援力量編組不規范。救援人員編組隨意,人員分工不明確,導致定裝、定崗、定位混亂,隊員相互配合生疏。二是救援技術不規范。如個人水域防護裝備穿戴不規范,穿著搶險救援服甚至滅火防護服參與水域救援。再如,將救助繩直接捆綁在施救者身上,導致不能快速脫離而被繩索拉入水中溺亡;繩橋與水流成90度,救援人員攀爬到繩索中段時,繩索形成一個死亡“V”字形,施救者進退兩難而溺亡。三是救援程序不規范。接到溺水的救助,消防站一般讓極個別水性不錯的消防員下水救援,既不做上游預警保護,也不做下游攔截保護。

三、水域救援專業隊建設思路

(一)整體建設思路

1.建隊伍,補短板

近期,應以召集骨干人員組建專業隊伍,開展基本專業技能訓練為主。水域救援作戰小組通常由6類人員組成,即指揮員、上游觀察員、入水救生員、岸上救生員、安全員、輔助人員?;鶎酉勒究筛鶕陨砣藛T情況,組建一支由6人組成的水域救援專業隊,邀請專業教練來隊教學或選派人員外出訓練,如廣州潛水學校[6]等,加快補齊短板,盡快培養內澇、急流、潛水等方面的能力,形成戰斗力。

2.強技術,獲認證

中期,以專業技術訓練和技術認證為主,實現所有隊員持證上崗。在這個階段要有意識地根據不同隊員的興趣愛好、能力水平,組織獲得不同等級的技術認證證書,為將來建立自己的教練隊伍和師資力量做準備。

3.建師資,成體系

遠期,以師資力量和配套體系建設為主。一方面早期隊員達到骨干、教練級標準,能獨立組織專業技能訓練,能開展跨區域應急救援;另一方面在新人培訓、能力認證、師資培養、后勤保障等配套體系方面進行完善,形成完整有效的體制、機制。

(二)硬件設施建設

1.裝備器材的配備

陳駿華和盛超將水域救援裝備分為單兵裝備和團隊裝備,團隊裝備又分為基礎類、輔救類、通信類、船艇類、系統類和特種類六種。消防站配備水域救援專業隊的裝備器材時,結合水域類型、運用的技術,可將裝備器材分為個人防護裝備和團隊裝備兩大類。個人防護裝備配備數量建議按人裝比1∶1配備,按人裝比2∶1備份。團隊裝備配備數量建議按“一用一備”配備,具體裝備配備可參考表1所示。

2.訓練場地及設施的建設

水域救援的訓練場地,除了自然水域,只能依托支隊級及以上單位的訓練基地建設。大多數消防站營區沒有這么大的場地,讓每個消防站都建一個水域救援訓練場也不現實。另外,水域救援的訓練設施應根據訓練科目進行設置,大致應包含標準游泳池開展游泳訓練,潛水訓練塔主要開展潛水訓練,模擬急流洪水訓練池主要開展急流洪水救援訓練。

(三)訓練體系建立

1.訓練周期

專業技能訓練要形成制度化,要有周期性,要將新訓、復訓、輪訓貫穿人員培養全過程。以筆者所在城市為例,每年6月份開始進入汛期,因此建議每年的五六月份設定為水域救援技能訓練月,主要開展游泳、急流洪水潛水、舟艇操作、吸排等科目的訓練。每次訓練為期一至兩個月,可視情況延長訓練時間。

2.訓練內容與考核方式

陳俊華提出了四大類水域救援操法,但這些操法基本僅限于急流洪水救援技術,從人員培養和專業隊能力建設的角度看,訓練內容起點高,默認參訓者會游泳,也不夠全面,只涉及水面救援。因此,筆者將訓練內容分為技術訓練和合成訓練。其中,技術訓練包含靜水救援技術、急流洪水救援技術、潛水救援技術、水面救援設備操作、繩索救援技術和其他技術。合成訓練以戰術訓練為主,主要開展各類災害場景的實戰演練,如表2所示。

3.人員等級評定

在形成消防救援隊伍內部完整、成熟的等級評定體系前,建議按照國際通用的評定標準進行評定,如急流洪水救援技術可按照IRIA國際搜救教練聯盟規定的等級進行評定,繩索救援技術可按照IRATA規定的技術等級進行評定。要建成建強專業隊,不能永遠指望邀請社會培訓機構教練來隊施教,消防救援隊伍必須培養出自己的師資力量隊伍。因此,人員等級評定特別重要。前期師資力量的培養建議按三步實施。第一步,組織參加國內外專業的先進的水域救援專業訓練,打造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實操技術;第二步,取得國內外公認的認證證書;第三步,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

四、結語

在消防救援隊伍改革轉制的過渡期,建設山岳救援專業隊和水域救援專業隊,對消防隊伍都是一個新的課題。在此過程中,要敢于先行先試,給予政策支持,加大人財物的投入,在試錯過程中逐步修正,在實踐過程中進行驗證。既不能按以前的方法閉門造車,也不能急于求成,欲畢其功于一役。

參考文獻:

[1]張偉.岸際救援技術在水域事故中的應用研究:岸際救援技術在水域事故中的應用研究[C].泰國曼谷,2017.

[2]任志明,邵薇.水域事故救援技術研究[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31(10):75-78.

[3]陳駿華,盛超.內河急流水域救援技術探討[J].中國應急救援,2018(01):42-46.

[4]邵薇.人員落水事故不同救援方法探討[J].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8,31(09):72-76.

[5]邵薇.消防部隊水域救援能力提升的幾點思考[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7,35(06):579-581.

[6]羅芳.廣州潛水學校舉辦香港消防處潛水救援打撈和切割技能培訓班[J].交通職業教育,2010(02):45.

作者簡介:

王靖元(1990.10—),男,貴州六盤水人,任貴州省六盤水市消防救援支隊鐘山西路消防救援站站長,研究方向:消防指揮。

猜你喜歡
水域訓練消防
古老魚種重返伊利諾伊州水域
全國消防日11月9日
江蘇:出臺辦法 對五類重要水域實行特別保護
漫畫說消防
消防也幽默
讓文言文教學迸發思維的火花
消防意識
日媒:日自衛隊將以“訓練”為名“出兵”南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