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星地區J31塊油氣層解釋與油藏描述研究

2021-12-11 01:43李之旭
油氣·石油與天然氣科學 2021年12期

李之旭

摘要:J31塊位于黃于熱二級構造帶黃金帶油田東部,西為駕掌寺斷層,南鄰駕掌寺洼陷,是依附于駕掌寺斷層及其派生斷層形成的一個大型單斜構造帶。該構造北東高、南西低,具有繼承性發育的特點。該塊目的層主要為沙三段,儲層巖性復雜多樣,有粗面質角礫巖和粗面質熔巖、玄武質熔巖、細砂巖、含礫砂巖為主,粗砂巖、砂礫巖等。為此分巖性開展油氣層識別研究,刻畫油層分布,同時落實儲層流體性質,對下步評價開發及儲量上報具有指導作用。

關鍵詞:J31塊;沙三段;油氣層解釋;油藏描述;流體性質

1.概況

J31塊沙三段早期巖漿活動非常強烈,沿駕掌寺斷層兩側發育了多期次的火成巖,其中E2s32Ⅱ油組、E2s32Ⅲ油組的粗面質火山角礫巖,E2s32I油組中大套玄武巖里面夾的薄碎屑巖為本區有利的儲集體[1-5]。沙三段中晚期,構造運動減弱,同時構造開始抬升,火山運動繼續活動?;鹕綆r巖性以溢流相玄武巖為主,玄武巖中所夾的碎屑巖為有利儲集體[6-8]。

2 油氣層劃分

4.2油氣層下限

砂巖:利用新增加的取心、試油及試采資料對標準進行充實完善。新增資料數據符合原標準,進一步證實了標準的可靠程度。

粗面巖(E2s32Ⅱ、E2s32Ⅲ油組):東部凹陷中南段火山巖發育,緊鄰黃金帶油田的X23塊早期上報探明儲量。本區從油藏類型、儲層巖性、儲集類型、物性、原油性質等幾個方面均與X23塊相近,因此含油性下限類比X23塊定為油斑。

電性圖版采用東部凹陷沙三中亞段粗面巖儲層解釋圖版,東部凹陷儲層圖版是制作了Rt、Δt、ρb、ΦCNL任意兩參數相互之間的交會圖,諸如Rt-ΦCNL、ρb-Δt等交會圖。經試油試采資料證實,Rt-Δt、ρb-Δt交會圖能很好劃分本區儲層,Y70、J34試油井段皆符合圖版的解釋結論。

2.2 油氣層確定

E3s12、E3s13:在單井有效厚度劃分基礎上,根據油層的分布規律及控制因素,以井點為約束,參考砂體分布規律,分層位分計算單元勾繪有效厚度等值圖。計算單元有效厚度采用等值線面積權衡取值[9-11]。

E2s31Ⅰ、E2s31Ⅱ、E2s32Ⅰ:面積內多為1口井或2口井,面積較小,單井厚度較薄分布在2.0-4.2m,計算單元內單井厚度差異不大。計算單元內一口井,有效厚度采用單井2/3厚度做為儲量計算選值,兩口井的則采用算術平均值作為計算單元取值。

E2s32Ⅱ:面積內僅于70一口井,油藏類型為構造-巖性油藏,有效厚度采用單井2/3厚度做為儲量計算選值。

E2s32Ⅲ:面積內完鉆井4口。優勢儲層巖性為粗面質角礫巖,油層分布受油源、構造、粗面質角礫巖分布控制,厚度等值圖圈定依據一是鉆井資料,二是粗面質角礫巖厚度分布圖,計算單元有效厚度采用等值線面積權衡取值。

3 油層分布及油藏類型

J31區塊E3s12、E3s1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油組的儲層巖性為砂巖,E2s32Ⅱ、E2s32Ⅲ油組的巖性為火山巖。

E3s12、E3s1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油組的油層分布受沉積、砂體、構造控制。經鉆井和試油試采資料證實,縱向上油層均有分布,含油井段1200m左右,單油組的含油井段一般在10~80m左右,油層單層厚度較薄,一般1.0~5.0m,平均2.7m。平面上油層分布一是受巖性和物性控制,二是受斷層控制;油藏類型均為巖性油藏。

E3s12:含油井段200m,單層厚度一般在3.0~6.0m,油層平面上主要分布在J34井到J31-34-28井一線,向西由J31井向H35井方向油層減薄至尖滅;向北受斷層控制;向南、向東受巖性、物性控制,油層減薄至尖滅。

E3s13:含油井段150m,單層厚度一般在1.5~3.0m,油層平面上主要分布在J34井附近和J31-30-30井附近;在J34井區,向東側、西側受巖性控制,油層減薄尖滅;南北側油層發育至斷層。在J31-30-30井區,油層向西至J31井和J31-34-28井油層減薄尖滅;向東側受巖性控制,油層減薄至尖滅。

E2s31Ⅰ:含油井段50m,單層厚度一般在1.2~4.0m,油層平面分布主要受巖性控制,分布在J34井附近和J31井附近。

E2s31Ⅱ:油層分布在大套玄武巖夾著的碎屑巖中,含油井段15m,單層厚度一般在1.0~2.5m,在J34井和J34-2井附近較為發育;油層分布主要受巖性控制。

E2s32Ⅰ:油層分布在大套玄武巖夾著的碎屑巖中,含油井段10m,單層厚度一般在1.0~2.0m,在J34-1井和J31井一線較為發育,向東側、西側、南側油層減薄尖滅;油層分布主要受巖性控制。

E2s32Ⅱ、E2s32Ⅲ儲層巖性為火山巖,縱向上油層均有分布,,平面上靠近西側油源、靠近斷層的爆發相粗面質角礫巖是油氣富集區,油氣分布具有顯著特點,一是油源和斷層控制油氣分布,二是爆發相的粗面質角礫巖控制油氣富集。

E2s32Ⅱ:僅于70井鉆遇油層,含油井段50m左右,單層厚度10.6m;在平面上油層在Y70井附近分布,向西北側受斷層控制;向西南方向受巖性控制;油層逐漸減薄至尖滅。往東北、東南側構造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油層分布受油源、構造、粗面質角礫巖分布控制,為構造-巖性油藏。

E2s32Ⅲ:由于優勢巖性發育,塊內4口井均鉆遇油層,含油井段150~200m左右,單層厚度在6~30m。平面上分布范圍較廣,在Y70井附近較厚,向西北側受斷層控制,向東南側則受粗面質角礫巖分布控制,往東北側構造低部位受油水界面控制,油層分布受油源、構造、粗面質角礫巖分布控制,油藏類型為構造-巖性油藏。

4 流體性質

4.1 原油性質

根據駕31區塊原油物性分析資料統計:地面原油密度0.8140~0.8330g/cm3,50℃時原油粘度3.29~16.0mPa·s,含蠟量8.7%~34%,凝固點25℃~34℃,原油性質在各層位平面上和縱向上變化不大,為輕質常規原油。

E3s12:20℃時原油密度0.8240g/cm3,50℃時原油粘度4.3mPa.s含蠟量為9.36%,膠質+瀝青質含量為10.5%,凝固點為26℃。

E2s31Ⅱ:20℃時原油密度0.830g/cm3,50℃時原油粘度5.14mPa.s含蠟量為9.73%,膠質+瀝青質含量為11.46%,凝固點為26℃。

E2s32Ⅰ:20℃時原油密度0.833g/cm3,50℃時原油粘度7.69mPa.s含蠟量為19.43%,膠質+瀝青質含量為17.64%,凝固點為34℃。

E2s32Ⅱ:20℃時原油密度0.8266g/cm3,50℃時原油粘度15mPa.s,含蠟量為29.72%,膠質+瀝青質含量為2.77%,凝固點為25.0℃。

E2s32Ⅲ:20℃時原油密度0.814~0.822g/cm3,平均為0.8169g/cm3,50℃時原油粘度3.29~16mPa.s,平均7.91mPa.s,平均含蠟量為18.5%,膠質+瀝青質含量為5.8%,凝固點為27.7℃。

4.2 天然氣性質

跟據本區塊天然氣性質分析資料統計:甲烷含量73.59~83.64%,二氧化碳含量0.24%~0.42%,氮氣含量2.46%~2.81%,不含硫化氫,相對密度0.6859~0.807,為溶解氣。

4.3 地層水性質

根據本區塊水分析資料統計,總礦化度4094.3~6734.1mg/L,氯離子含量26.1~63.6mg/L;地層水屬NaHCO3水型。

4.4 原始汽油比

J31區塊無原油高壓物性分析資料,E3s1與黃金帶油田的H86井;E2s3和H30井相比,層位、巖性一致,埋藏深度與油品性質較為接近。E3s12、E3s13采用H86井實際分析值,原始原油體積系數為1.412,原始溶解氣油比為180m3/m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采用H30井實際分析值,原始原油體積系數為1.396,原始溶解氣油比為157m3/m3。

5 結論

(1)駕31區塊E3s12、E3s13、E2s31Ⅰ、E2s31Ⅱ、E2s32Ⅰ油組的儲層巖性為砂巖,E2s32Ⅱ、E2s32Ⅲ油組的巖性為火山巖。

(2)油層分布受沉積、砂體、構造控制,油藏埋深2550~3850m。經鉆井和試油試采資料證實,縱向上油層均有分布。

(3)該塊原油性質為常規稀油,天然氣性質為溶解氣,地層水性質為NaHCO3型。

參考文獻:

[1]孟衛工.遼河高成熟探區持續勘探發現技術及應用[J].特種油氣藏,2020,27(06):1-11.

[2]孟衛工.富油氣凹陷持續勘探發現技術及應用[J/OL].特種油氣藏:1-14.

[3]劉寶鴻,張斌,郭強,譚寧川,韓鋒,王建飛,陳星州.遼河坳陷東部凹陷深層火山巖氣藏的發現與勘探啟示[J].中國石油勘探,2020,25(03):33-43.

[4]胡英杰,王延山,黃雙泉,王群一,劉海艷.遼河坳陷石油地質條件、資源潛力及勘探方向[J].海相油氣地質,2019,24(02):43-54.

[5]鄢文博.遼河坳陷東部凹陷歐601塊火山巖儲層測井評價研究[J].化工管理,2016(23):114.

[6]鐘光遠,周偉,汪剛,王翊田.火山巖地層的地震儲層預測應用[J].內江科技,2016,37(03):40-41.

[7]孟衛工,陳振巖,張斌,胡英杰,張子明,回宇婷.遼河坳陷火成巖油氣藏勘探關鍵技術[J].中國石油勘探,2015,20(03):45-57.

[8]李軍,楊光達,方炳鐘,劉兵,李德純.遼河油區火成巖油氣藏勘探研究現狀[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2,34(07):45-52+5.

[9]孫立勛.熱河臺油田火山巖儲層特征及油氣富集規律[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2,34(05):20-24+2.

[10]康志勇.遼河坳陷火山巖巖性特征及儲層評價[J].中外能源,2012,17(01):51-55.

[11]張占文,陳振巖,蔡國剛,馬志宏.遼河坳陷火成巖油氣藏勘探[J].中國石油勘探,2005(04):16-22+8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